2021-2022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8章 第2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8章 第2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1 07: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连通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连通器,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液体压强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液体的压力和流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液体压强和液体传递压强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峡船闸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连通器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
液体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连通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52,完成以下问题:
1.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若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合作探究】
演示一 在连通器内装入水,平放在讲桌上.
1.当水不流动时,几个容器中的水面有什么关系?
答:几个容器中的水面相平.
2.用黑板擦把连通器的底座垫成倾斜的(即连通器斜放置在讲桌上),再观察几个容器中的水面是否相平.
答:水面仍然相平.
3.通过以上现象可归纳出连通器有何特点?
答: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4.连通器中出现此现象的原理是什么?
答:如图所示,设液片AB的面积为S,左、右两管内水深分别为h左和h右,由于水不流动,即液片AB左、右两面所受的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同时作用于液片AB上,则左、右两管中的水对液片AB的压强相等;因为两管中同是水(即液体密度相同),只有两管水深相等,压强才能相等.即h左=h右,所以左、右两管水面总保持相平.
知识点二 连通器的应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52-153,完成以下问题:
连通器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过路涵洞等.
【合作探究】
演示二 船闸的工作原理
船闸就是一个巨大的连通器,船只要在修筑了大坝的江河中航行,必须修建船闸.试着讲述船闸的简单结构及船只从上游经船闸航行到下游的过程.
答:①打开上游阀门A、关闭阀门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②闸室水面上升到和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③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上游阀门A,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④闸室水面下降到跟下游水面相平后,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向下游.
【教师点拨】
连通器液面相平的条件:①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②液体不流动.③液面与大气相接触.
【跟进训练】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C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三 帕斯卡定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54,完成以下问题:
密闭的液体,其传递压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定律.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帕斯卡定律
取三只容量相等的注射器A、B、C,用牙膏涂抹柱塞.以减小摩擦.
将A、B、C三个注射器拔开柱塞,注入等量的墨水,插入柱塞排尽针筒内的空气,再用三通管和乳胶管把它们组装在一起.在B上放20 g砝码,则形成液面差;在A、C上同样放上20 g砝码(如图所示),则三个针筒内的液面相平.
通过对以上演示内容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的现象是什么?证明了什么?
答:在B上放20 g砝码时,A、C两筒与B形成相等的液面差,再在A、C上同样放20 g砝码时,三个针筒内的液面又相平,这一现象证明:密闭液体内部传递的压强大小相等.
2.由此可得出帕斯卡定律,其内容是什么?
答: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定律.
3.生活中常见的液压机的原理是什么?它有什么应用?
答:两个活塞与同一容器的液体相接触,根据帕斯卡定律,施加于小活塞的压强被液体大小不变地传递给大活塞,大活塞便可以产生一个与其表面积成正比的力,即=,F大=×F小,液压机的应用如液压千斤顶.
【教师点拨】
对帕斯卡定律的理解:
(1)密闭液体是严密封闭起来的液体.
(2)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是外加压强,不是液体自身的压强.
(3)敞口容器中的液体也可看作密闭液体,它被液面附近的空气层所密闭,这时液体传递的外加压强便是下一节将要学到的大气压了.
课堂小结
1.连通器
2.帕斯卡定律:
(1)内容: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2)应用:液压千斤顶.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