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太阳》教案
一、课题:心中的太阳
二、课型:造型 表现
三、课时:1课时
四、学情分析:
孩子们的想象空间非常的广阔,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们,它们的创新思维无拘无束。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也常常给我带来许多创作灵感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儿童是最富于幻想的,但成人往往对此嗤之以鼻,说他们瞎想,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有时不知道该画些什么,如果只是简单的放任自流,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往往让孩子丧失学习信心。这时,教师有必要向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料,使他们的大脑接受有益的刺激,从而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种途径和资料包括:动画、图片、画作、示范画、奖品等。
五、教学目标:
1.运用线、色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
2.学习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教材分析:
编写思路:
对人类来说太阳只有一个,太阳与人类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出现的往往是经过自己加工修饰,注入情感的,美好、温暖、慈祥的太阳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太阳的形象很美好。因此,在儿童画中少不了太阳。他们对太阳的解释更加丰富,更加奇特。他们画中的太阳常常出现人的相貌,动物的特征或美好吉祥的图案。
教材选了莫奈的《日出·印象》(油画)和《日落》(摄影)这两幅作品,目的在于让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初步感受艺术在表现生活、表现情感上的魅力。教材还展示了几幅不同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学生作品,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时间,引导他们掌握用不同色彩来表示太阳的“热”,用不同线条描绘太阳的“光”,并在掌握太阳的基本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思维,启迪他们的想象。运用拟人化的方法,从学生心理和意愿出发,对“太阳”作自然刻画,抒发各自的见解和情感。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线和色造型。
七、教学重难点:
重 点:发挥想象力,通过联想画出想象中的太阳。
难 点:用形状和色彩来表现太阳,画一幅有关太阳的想象画,丰富太阳的形象。
八、教学准备:
教具: 50张圆形图画纸、天空展板。
学具:油画棒、彩色水笔等工具。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提前观看学习《心中的太阳》复习反馈导入。
2.提问:回家看了微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3.小结: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有了太阳,花儿们、小动物们都茁壮成长。万物生长都需要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让我们和太阳说一声谢谢!(激发学生对太阳以及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揭示课题—— 太阳。
(2) 分析太阳造型
1.太阳的脸庞。
①欣赏太阳的图片(日出)提问:大家都见过太阳,那谁能说一说太阳的“脸”长什么样呢?是这种形状(出示圆形)吗?(大部分学生固定思维会认为太阳脸庞的形状是圆形的)
②再提问:除了圆形还有什么形状能代表太阳的“脸”吗?请学生在白板上画一画。
③评价与小结:哇,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老师要给你点个赞!同学们,太阳的“脸”的形状不一定是圆形的,我们还可以用这么多形状来画太阳。(屏幕出示基本图形:正方形、三角形、桃心形、五角星形等)你们心中的太阳就是最美的太阳!
揭示课题——心中的太阳。
2.太阳的光芒。
①欣赏太阳的图片(日中)。到了中午时分,太阳已经挂在我们的头顶上,发出了耀眼的白色光芒。而我们屏幕上的小太阳还没发出光芒呢!你们想不想让它发出光芒呀?(想)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②自由组合小游戏:老师准备了好多点和线(圆形、三角形、心形、直线、折线、波浪线等),谁试着来组合一下太阳的光芒呢?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进行自由组合。(提示学生可以将点和线穿插组合,也可以改变其大小、方向等)。
③欣赏范图。
④小结:点和线的自由组合,我们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太阳哦!
3.太阳的色彩。
①欣赏太阳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太阳光芒照耀大地时的绚丽景色。
②提问:同学们,太阳美吗?你们觉得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美?为什么?请学生回答(可以从日出、日中和日落时分的太阳光来说,如: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带来了红色、金色的光芒,非常的美丽!)。
③小结:你说的真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太阳光经过大气云层的折射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也就是“七彩光”,所以我们可以用七彩色来画太阳。出示七彩光色谱。
④欣赏范图。
4.太阳的联想。
①欣赏太阳拟人动画。
②请学生观察并提问:太阳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太阳长出了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脚,像人一样动起来了!
③小结:我们可以对太阳进行自由联想,它可以是骄傲的太阳公主,也可以是长着白胡子的太阳老公公,把你心中的太阳的形象展示出来。
(4) 教师示范
太阳这么美,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用画笔把它画下来了。
1.播放教师示范画太阳的视频,教师现场旁白,提醒学生作画注意构图饱满、色彩搭配等。
2.欣赏范图。
(五) 作业布置
1.题目:画一个你心中的太阳,让它发出七彩光芒。
分发圆形图画纸。
2.教师巡回指导。
(六) 展示评价
1.在事先准备好的天空展板上粘贴全班同学的“太阳”,进行集中展示。
2.请学生上台指出他最喜欢的那一个太阳,并说一说好在哪里。
3.教师总结评:看了同学们的画,老师真想把天上的太阳摘下来,挂上你们画的太阳,大家都完成的太棒了!
(七) 拓展总结
1.思考:除了用画的形式还有什么方法能创作太阳呢?欣赏太阳剪贴画、各种材质的太阳工艺品等。
2.可以把创作的太阳图形用来装饰生活。
3.课堂总结:同学们,太阳的光芒无私的温暖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我们也要像太阳一样,无私的爱着、包容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4.收拾课桌,下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欣赏、感受、理解、探索、想象”是我上这节课的设想,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有时不知道该画些什么,如果只是简单的放任自流,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往往让孩子丧失学习信心。这时,教师有必要向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料,使他们的大脑接受有益的刺激,从而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种途径和资料包括:动画、图片、画作、示范画、奖品等。
我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象自己心目中的太阳,自由地想象太阳的外形,太阳的光芒,太阳的颜色,我耐心地倾听,充分地肯定,因为我知道,“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老师一句赞赏的话能使孩子信心倍增。
我很用心的观察了学生的喜好,用了比较适合学生的语言,姿态,让整堂课时时充满情感。而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分散注意力。我希望这堂课像一首优美的歌,正如我平时课堂上对学生说的一样,我说“小画家是创造美的使者”, 我希望这是一节“美丽的课”。
这堂课我认为还存在很多不足:1、一年级学生第一次在公开课上,特别守纪律。学生没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感。美术是一种有情感的酝酿到情感的发泄到情感的流入的过程,我感觉学生不敢畅所欲言。在这一点上,我应该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时间的安排上应该给学生绘画和评画的机会更充分些。 3、本堂课上我应该把节奏把握的更紧凑些,这样会节约一些时间。所以在备课时我更多的要从学生的思维和角度出发,多问问自己每个环节的教学有没有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