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碱 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碱的组成和分类,理清常见的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
2、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碱的化学性质及具体问题的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教师展示课前新制的Cu(OH)2 ,让学生思考Cu(OH)2的制取。
(学生讨论)CuO 、H2SO4 、NaOH怎样制取Cu(OH)2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1.CuO + H2SO4 == CuSO4 + H2O
2. CuSO4 + 2NaOH== Cu(OH) 2 ↓ + Na2SO4
(视屏)观看学生制取CuSO4视屏,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意识。
说明:1、少量固体粉末的取放一般用纸槽,也可用小匙部分。
2、加热是为了加快CuO 和H2SO4的反应。
(提示)1、酸碱有腐蚀,实验过程中请注意安全。
2. CuO要少量
一、制取Cu(OH)2
(学生实验))四人一组,动手制取Cu(OH)2,并记录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现象 原因 解决方案
无沉淀 硫酸过量 控制硫酸量
无沉淀但有气泡 氢氧化钠变质成为碳酸钠 更换氢氧化钠试剂
有黑色沉淀 氧化铜过量 控制氧化铜量
刚开始有蓝色沉淀后部分蓝色沉淀变成黑色 氢氧化铜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控制温度
(讨论)现象1
a在上述的化学反应中必须是什么物质和什么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才能得到Cu(OH)2沉淀?
b那组1结果中无沉淀产生是少了“什么”?
c(提示)有没有可能NaOH先与其它物质反应了?
d那我们要使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要控制什么?
(讨论)现象2
第二种现象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是什么物质和什么物质反应生成的呢?为什么有碳酸钠呢?
(讨论)现象3、4
a第三和四实验结果中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它们产生的原因是否一样?
b现象3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怎样感觉CuO过量了。
c对第四的现象刚开始生成的Cu(OH)2为什么会变成黑色的CuO。(提示:CuO和H2SO4反应的加热操作)
d引导:怎样才能得到蓝色沉淀Cu(OH)2? (反应物的量,还有反应的温度。)
e反应温度怎么控制呢
(提示)刚才操作时,有几组学生把倾到入制得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试问“倾倒”和“滴加”有什么不同?“倾倒”对反应物的量及温度的控制起到了什么作用?制Cu(OH)2的操作是否可倒过来进行,用滴管取少量CuSO4溶液滴入量多的NaOH的试管中。“反滴法”再制一次Cu(OH)2。
二、寻找氢氧化钠反应伙伴
1、NaOH俗称
2、寻找NaOH反应伙伴,硫酸、二氧化碳、硫酸铜,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硫酸 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
(2)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密封保存)
-------(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试剂瓶塞)
氢氧化钠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氢氧化钠变质检验------氢氧化钙(俗称)
(大显身手):鉴定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习题
(4)硫酸铜------氢氧化钙------书写波尔多液制取反应方程式,介绍应用
(5)分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寻找共性,引出可溶性碱及四点通性,复习可溶性碱的组成。
(6)以常见的碱氢氧化钙为例,(大显身手)氢氧化钙的制取。
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三、说说氢氧化铜及伙伴规律
(1)氢氧化铜—硫酸 不溶性碱---酸
(2)常见的不溶性碱;Cu(OH)2 Fe(OH)3 Al(OH)3 Mg(OH)2
复习不溶性碱颜色、用途
(3)不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
四、谈谈这堂课的收获
1、碱的定义
2、碱的分类----可溶性碱
------不溶性碱
(复习化学性质)
3、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不溶性碱
(总结)理论上成立的不一定做实验能成功,要考虑多方面的条件,学会控制变量,学会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