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九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九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数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13: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 届高三·十一月·九校联考
数学试题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上.并用 2B 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已知 z =1 i (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 z ( z + i) =
A. 1+ i B.3+ i C.1 i D. 3 i
2
2. 设集合 A ={(x, y) | x + y = 6},B = (x, y) | y = x ,则 A B =
A.{(2,4)} B.{( 3,9)} C.{(2,4),( 3,9)} D.
1
3. 已知a R ,则“ a 1”是“ 1”的
a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小华在学习绘画时,对古典装饰图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拟以矢量图(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象或绘图图
象,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是根据几何特性绘制的图形)的模式精细地素描以下古典装
饰图案,经过研究,小华发现该图案可以看成是一个边长为 4的等边三角形 ABC,如图 1,上边中间莲
花形的两端恰好都是 AB边的四等分点(E、F点),则CE CF =
图 1
A.11 B.12 C.9 D. 16
3
5.已知函数 f (x) = sin(2x + )的部分图象如图 2所示,且经过点 A( , ) ,则
4 2
第 1 页 共 6 页

A. f (x) 关于点 ( ,0)对称 B. f (x) 关于直线 x = 对称
3 3

C. f (x + ) 为偶函数 D. f (x + ) 为奇函数
6 12
图 2
6.已知 Sn 为数列{a nn}的前 项和, a1 = 2, an+1 = Sn ,那么 a6 =
A.-64 B.-32 C.-16 D.-8
x2 y2 1
7.已知椭圆 + =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F ,离心率为 ,点 A是椭圆上位于 x1 2 轴上方的
a2 b2 2
一点,且 |AF1|=|F1F2 |,则直线 AF1 的斜率为
3 2
A. B. 3 C. D. 1
3 2
ln 3 1
8.已知a,b,c (0,1),且a2 2 ln a 1 = ,b2 2 ln b 1 = ,
3 e
c2
ln
2 ln c 1 = ,则

A. c b a B.a c b C. a b c D.c a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部分选对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 为了解某地农村经济情况,对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进行抽样调查,将农户家庭年收入调查数据整理得
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图 3):
图 3
根据此频率分布直方图,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6 页
A.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低于 4.5万元的农户比率估计为 6%
B.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约为 7.5万元
C.估计该地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其家庭年收入介于 4.5万元至 8.5万元之间
D.估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不超过 6.5万元
10.设正实数 x , y 满足2x+ y =1,则
1 1
A. x (0, ) B. xy的最大值为
2 4
2 2 1
C. x + y 的最小值为 D.4x + 2y 的最小值为4
5
11. 如图 4,已知正方体 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 2,E,F,G分别为 AB,AD,B1C1的中点,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D C1 1
G
A.三棱锥C EFG的体积为 2 A1 B1
B. A1C ⊥平面EFG
2 C
C.异面直线EF 与 AG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D
F
3
A
E B
D.过点E、F、G作正方体的截面,所得截面的面积是3 3
图 4
x,0 x 1
12.已知 f (x)是周期为4的奇函数,且当0 x 2时,f (x)= ,设 g(x)= f (x)+ f (x +1),
2 x,1 x 2

A. g(2022) = 1 B.函数 y = g(x)为周期函数
C.函数 y = g(x)的最大值为 2 D.函数 y = g(x)的图象既有对称轴又有对称中心
三、填空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3.已知多项式 (x +1)3 + (x 1)4 = x4 + a x3 + a x21 2 + a x + a a =3 4,则 1 ________.
14.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第一次出现的点数记为 a,第二次出现的点数记为b ,则 a 2b的概率
为________.
15.已知 f (x) 为奇函数,当 x 0时, f (x) = ln x + x2 ,则曲线 y = f (x)在点 ( 1, f ( 1))处的切线方程是
________.
第 3 页 共 6 页
16.某校学生在研究折纸实验中发现,当对折后纸张达到一定的厚度时,便不能继续对折了.在理想情况下,
2
对折次数 n 与纸的长边 (cm) 和厚度 x(cm)有关系: n log2 .现有一张长边为30cm ,厚度为 0.05cm
3 x

的矩形纸,根据以上信息,当对折完 4次时,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该矩形纸最多能对折________次.
x
(本题第一空 2分,第二空 3分.)(参考数值: lg2 0.3 , lg3 0.48)
四、解答题:本题共 6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
已知{an}是等差数列, a1 = 2,a2 + a3 + a4 =18.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 ab =| ( 2) n 1000 |,求数列{bn}的前 15项和Tn 15 .
18. (12 分)
某工厂购买软件服务,有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软件服务公司每日收取 80元,对于提供的软件服务每次 10元;
方案二:软件服务公司每日收取 200元,若每日软件服务不超过 15次,不另外收费,若超过 15次,超过部
分的软件服务每次收费标准为 20元.
(1)设日收费为 y 元,每天软件服务的次数为 x,试写出两种方案中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该工厂对过去 100天的软件服务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得到如图 5所示的条形图,依据该统计数据,把
频率视为概率,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从两个方案中选择一个,哪个方案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图 5
第 4 页 共 6 页
19.(12分)

在平面四边形 ABCD中, ABC = , ADC = ,BC = 4.
3 2
(1)若 ABC的面积为2 3,求 AC ;

(2)若 AD = 3 3, ACB = ACD + ,求 tan ACD .
6
图 6
20.(12分)
如图 7,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 BAC = 90 , AB = AC = AA1 = 2,M 为 AB 的中点,N 为B1C1的中
点,P 是 BC1与B1C 的交点.
(1)证明: A1C ⊥ BC1;
(2)在线段 A1N 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PQ / /平面A1CM 若存在,请确定Q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C1 A1
Q
N
B1
P
C A
M
B
图 7
第 5 页 共 6 页
21.(12分)
已知抛物线C : y2 = 2px(p 0)上的点P(1, y0)(y0 0)到其焦点的距离为2 .
(1)求点P 的坐标及抛物线C 的方程;
1
(2)若点M、N 在抛物线C 上,且 kPM kPN = ,求证:直线MN 过定点.
2
22.(12分)
已知函数 f (x) = ax + ln x
(1)讨论 f (x)的单调性;
(2)若 x1 , x2 (x1 x2 )是 f (x)的两个零点.证明:
2 2 1+ ea
(i) x1 + x2 ; (ii) x x .
a 2 1

a
第 6 页 共 6 页
2022 届高三·十一月·九校联考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
1.B 2.C 3.A 4.A
5.C 6.B 7.B 8.D
二、选择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全部选对的得 5分,部分选对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ABC 10.AC 11. BD 12.ABD
三、填空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
13. 3 14.
4
15.3x y + 2 = 0 16.64; 6 (本题第一空 2分,第二空 3分.)
四、解答题:共 70分.
17.(10分)
a1 = 2 a1 = 2
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由条件得 ,解得 .
a2 + a3 + a4 = 3a1 + 6d =18 d = 2
故 an = 2n . ……2分

n 1000 2
n ,1 n 9
(2)由(1)可知bn =| 2 1000 |= ,其中n N * ……4分
2n 1000,10 n 15
故{bn}的前15项和
T15 =(1000 2
1)+(1000 22)+ +(1000 29)+(210 1000)+ +(215 1000) ……6分
= 3000 (21 +22 + +29)+(210 +211 + +215)
2(1 1-29) 21(0 1-26)
= 3000 + =66490 . ……10分
1-2 1-2
18.(12分)
解:(1)由题可知,方案一中的日收费 y 与 x的函数关系式为 y =10x +80,x N . ……2分
200,x 15,x N
方案二中的日收费 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 . ……4分
20x 100,x 15,x N
(2)设方案一中的日收费为X,由条形图可得X 的分布列为
X 210 220 230 240 250
P 0.1 0.4 0.1 0.2 0.2
所以E(X) = 210 0.1+ 220 0.4 + 230 0.1+ 240 0.2 + 250 0.2 = 230 (元 ). ……7分
方案二中的日收费为Y ,由条形图可得Y 的分布列为
Y 200 220 240
P 0.6 0.2 0.2
答案 第 1 页 共 7 页
E(Y) = 200 0.6 + 220 0.2 + 240 0.2 = 212(元 ). ……10分
所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选择方案二. ……12分
19.(12分)

解:(1)在△ ABC中,BC = 4, ABC = ,
3
1
∴ S ABC = AB BC sin ABC = 2 3 ,可得 AB = 2 , ……2分
2
在△ 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AC2 = AB2 + BC2 2AB BC cos ABC =12,
AC = 2 3 . ……5 分

(2)设 ACD = ,则 ACB = ACD + = + ,
6 6
AD 3 3
在Rt△ACD中, AD = 3 3 ,易知: AC = = , ……8分
sin sin

在△ ABC中, BAC = ACB ABC = ,
2
4 3 3
BC AC =
由正弦定理得 = ,即 3 , ……10分
sin BAC sin ABC sin sin
2 2
3 3
2sin = 3sin( ) = 3cos ,可得 tan = ,即 tan ACD = . ……12分
2 2 2
20.(12分)
解:(1)解法一:连结 AC ,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1中,有 AA1 ⊥面ABC
因为 AB 面ABC ,所以 AA1 ⊥ AB,
△BAC中, BAC = 90 ,即 AB ⊥ AC ,
因为 AA1 AC = A,所以 AB ⊥面ACC1A1 ……2分
因为 A1C 面ACC1A1,所以 AB ⊥ A1C
在四边形 AA1C1C 中, AA ⊥ AC , AC = AA1 = 21 ,所以四边形 AAC C 为正方形,所以 A1C ⊥ AC1 1 1
因为 AB AC1 = A,所以 A1C ⊥面ABC1 ……4分
因为BC 面ABC ,所以 A1 1 1C ⊥ BC1. ……5分
解法二: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因为 BAC = 90 ,以点 A为坐标原点, AB、CA、AA1方向分别为
答案 第 2 页 共 7 页
z
x、y、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
C1 A1
Q
因为 AB = AC = AA1 = 2,所以 N B1
A1 (0,0,2)、C (0, 2,0)、B(2,0,0),C1 (0, 2,2) , ……2分
P
所以BC = ( 2, 2,2), A1C = (0, 2, 21 ) C A
y
M
A1C BC1 = (0, 2,2) ( 2, 2, 2) = 0 所以 B
x
A1C ⊥ BC1. ……5分
(2) 解法一:存在线段 A1N 上靠近N 的三等分点Q,满足PQ / /平面A1CM .
证明如下: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因为 BAC = 90 ,以点 A为坐标原点, AB、CA、AA1方向分别为
x、y、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 ……6 分
因为 AB = AC = AA1 = 2,M 为 AB的中点,N 为B1C1的中点,P 是BC1与B1C 的交点,所以
A1 (0,0,2)、C (0, 2,0)、P(1, 1,1),M (1,0,0), N (1, 1,2),
设 A1Q = t A1N(0 t 1),所以Q(t, t,2) ……8分
所以PQ = (t 1,1 t,1), A1C = (0, 2, 2), A1M = (1,0, 2)
设 n = (x, y, z)为平面 A1CM 的法向量,则
n A 2y 2z = 01C = 0

n A M = 0 x 2z = 01
取 z =1得 x = 2, y = 1可得平面 A1CM 的一个法向量为n = (2, 1,1) . ……10分
若 PQ / /平面ACM ,则PQ ⊥ n ,所以PQ n = (t 1,1 t,1) (2, 1,1) = 0,即2(t 1) (1 t) +1= 01
2
解得 t = ,所以存在线段 A1N 上靠近 N 的三等分点Q,使得PQ / /平面A1CM . ……12分
3
解法二:存在线段 A1N 上靠近N 的三等分点Q,满足PQ / /平面A1CM .
证明如下:取 A1B1中点H ,连结BH 、C1H 、MH .
在正方形 AA1B1B中,M 为 AB 的中点,所以 BH A1M
答案 第 3 页 共 7 页
C1 A1
Q
因为 A1M 平面A1MC , BH 平面A H1MC
N
B1
所以BH / /平面A1MC ……6分
P
在正方形 AA1B1B中,M 为 AB 的中点, H 为 A1B1中点,所以 C A
M
MH / /AA1. B
因为 AA / /C C且 AA = C C,所以MH / /CC1 1 1 1 1,MH = C1C ,所以四边形MHC1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C1H / /CM
因为CM 平面A1MC ,C1H 平面A1MC ,所以C1H / /平面A1MC ……8分
因为C1H BH = H ,C1H 平面BHC1,BH 平面BHC1
所以平面BHC1 / /平面A1MC, ……10分
记C1H A1N =Q ,则Q为△BAC的重心,即Q为线段 A1N 上靠近 N 的三等分点,且 PQ 平面BHC1,
所以PQ / /平面A1CM ,所以存在线段 A1N 上靠近 N 的三等分点Q,使得PQ / /平面A1CM . ……12分
21.(12分)
p p
解:(1)抛物线的焦点F ( ,0),准线为 x = ,因为点P(1, y0)(y0 0)到其焦点的距离为2 ,
2 2
p
所以1+ = 2 ,解得 p = 2,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y2 = 4x, ……2分
2
因为点P(1, y
2
0)(y0 0)在抛物线上,所以 y = 4,解得 y0 = 20 ,所以P (1,2),
综上,P 点坐标为 (1,2),抛物线的方程为 y2 = 4x . ……4分
1 1
(2)证明:设直线MN 的方程为 x =my + n,M ( y
2
1 , y1), N ( y
2
2 , y2 ),
4 4
x = my + n
联立 ,得 y
2 4my 4n = 0,所以 y1 + y2 = 4m, y1 y2 = 4n2 , ……6分
y = 4x
y
k = 1
2 4
= 4
所以 PM 1 2 y1 + 2 ,同理可得
kPN = , ……8分
y1 1 y2 + 2
4
1
因 kPM kPN = ,
2
答案 第 4 页 共 7 页
16 1
所以 = ,所以 y y + 2(y + y ) + 36 = 0, ……10分
(y1 + 2)(y2 + 2) 2
1 2 1 2
所以 n+ 2m+9 = 0,即n = 2m+9 (满足 0 ),
直线MN 的方程为 x = my + 2m+9 = m(y + 2) +9 ,
所以直线MN 过定点 (9, 2). ……12分
22.(12分)
1 1+ ax
解:(1) f (x)定义域 (0,+ ), f (x) = + a = , ……1分
x x
则当 a 0时, f (x) 0, f (x)在 (0,+ )为增函数; ……2分
1 1 1
当 a 0时,令 f (x) = 0,解得 x = ,当 x 0, 时, f (x) 0, f (x)在 0, 为增函数;
a a a
1 1
当 x ,+ 时, f (x) 0, f (x)在 ,+ 为减函数, ……3分
a a
综上, a 0时, f (x)在 (0,+ )为增函数;
1 1
a 0时, f (x)在 0, 为增函数,在 ,+ 为减函数. ……4 分
a a
1
(2)解法一:(i)由(1)可知,要使函数 f (x)有两个零点,需a 0,且 f (x)max = f ( ) 0 ,
a
1 1 2 1
则 a 0,又 x x 0,故0 x x ,则 x 2 1 1 , ……5分 e 1 2a a a
2 1
令 g(x) = f ( x) f (x) ,0 x 则
a a
1 1 2(1+ ax)2
g (x) = a a = 0
2 x 2 , ……6分
+ x ax( + x)
a a
1 1
所以 g(x)在 0, 上单减,所以 g(x1) g( ) = 0 ,又 f (x1 ) = 0,所以
a a
2 2 2
f ( x1) = ln( x1) + a( x1)-f (x1) = g(x1) 0,
a a a
答案 第 5 页 共 7 页
2 2
又 f (x2 ) = 0,所以 x2 x1即 x1 + x2 ; ……7分
a a
2 1+ ea 2 2 1+ ea
(ii)要证 x x ,由(i)可知,只需证 x ,即证2 1 1 + x2 + x2 x1
a a a
1+ 1+ ea 1+ 1+ ea 1 1+ 1+ ea
x ,注意到 ,只需证 f ( ) f (x ……8分 2 2 )
a a a a
1+ 1+ ea
由 f (x2 ) = ax2 + ln x2 = 0,只需证 f ( ) 0,
a
1+ 1+ ea
即证 ln( ) (1+ 1+ ea) 0, ……9分
a
(t 1)2 1 1
令 t =1+ 1+ ea ,则 a = ,因为 a 0 ,所以1 t 2 ,所以上述不等式等价于
e e
et e
ln t 0,即 ln t 0,亦即 ln(2 t) + t 1,对1 t 2恒成立 ……11分
1 (t 1)2 2 t
1 1 t
令φ(t) = ln(2 t) + t ,则φ (t) = +1= 0, t (1,2)
2 t 2 t
所以φ(t)在 (1,2)上单调递减,即φ(t) φ(1) =1,即得证. ……12分
x + x 1
解法二:证明:(i)原不等式等价于 1 2 ,
2 a
因为 ax1 = ln x1①, ax2 = ln x2②,
ln x2 ln x1
由②-①得, a(x2 x1 ) = ln x2 ln x a =1,则 , ……5分
x2 x1
x + x 1 x + x x x
则 1 2
1 2 2 1 等价于 ,
2 a 2 ln x2 ln x1
因为 x2 x1 0,所以 ln x2 ln x1 0,
x
2 2 1
2(x2 x

1 ) x x
即证 ln x2 ln x ,等价于 ln
2 1 1 0③, ……6 分
x1 + x2 x x1 1+ 2
x1
x
t = 2
2
( (
t 1)
设 , t 1),设 g (t ) = ln t , (t 1),
x1 1+ t
答案 第 6 页 共 7 页
2
1 2 (t 1)
③等价于 g (t ) 0, g (t ) = = 02 2 ,
t (1+ t ) t (t +1)
所以 g (t )在 (1,+ )上为增函数.
x + x 1
所以 g (t ) g (1) = 0,即 1 2 ; ……7分
2 a
ln x 1 ln x
(ii)设h (x) = ,则h (x) = ,令h 2 (x) = 0,解得 x = e, x x
所以h (x)在 (0,e 上递增,在 (e,+ )上递减,
1
因为 a = h(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 a 0且1 x
e 1
e x2 , ……8分
1
易知 ln x x 1对 x (0,1) (1,+ )恒成立,则 ln 1 x对 x (0,1) (1,+ )恒成立,
x
x e
所以 ax 1= ln x 1= ln 1 ,因为 x 0,所以 ax2 2x + e 0, ……10分
e x
1 1+ ea 1 1+ ea
又因为a 0, = 4+ 4ae 0,所以 x + 或 x ,
a a a a
1
因为1 x e
1 1+ ea 1 1+ ea
且 a 01 ,所以 x1 + , x , e 2

a a a a
x + x 1 x1 + x2 1 1 1+ ea 2 1+ ea
因为 1 2 ,所以 x1
+ ,即 x x . ……12分 2 a 2 a 2 1 a a a
答案 第 7 页 共 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