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房屋为尖顶,便于排水
B.母语为拉丁语
C.信仰的宗教为佛教
D.为白色人种
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年秋季期中热身摸底考试卷高二年级
东亚季风指数是用来表示东亚特殊的海陆热力对比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其值大于零表示夏
地理
季风占优势,小于零表示冬季风占优势。下图为东亚季风指数(实线)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线纬度位置(虛线)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0°N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世界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0°N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6.下列关于东亚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A.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盛行风向相同
2021年7月,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
B.冬季风占优势的时段明显少于夏季风
二号”出发奔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右图示意“雪龙二号”通过白令海
日19:15
C.夏季风8月最强,冬季风1月最强
峡附近时的航行轨迹。据此完成1~2题
D.冬季风强弱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位置无关
1.“雪龙二号”在图示区域的行进方向为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位置偏南的年份
A.正东方向
A.东亚冬季风减弱
B.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显著增大
B.东北方向
C.东亚夏季风增强
D.我国夏季南方出现旱灾
C.西南方向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8~10题。
D.西北方向
8.图中a国南部的主要气候特征是
2.图示时间段内,“雪龙二号”的平均航速最接近
A.四季分明,冬季较为漫长
A10 km/h
B 25 km/h
C 40 km/h
D 45 km/h
B.夏季降水较少,光照强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地区)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C.气候温暖湿润,年温差小
D.冬季严寒,降水量较大
9.图中b山地北部冬季多暴雨或暴雪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风带挟带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
A山脉
B.受沿岸洋流作用影响显著
C.受东北信风挟带来自地中海的水汽影响
D.受赤道低气压带常年控制
10.图中a、b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橄榄油产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状况
B.水源数量
C.气候条件
D.国内市场需求
00100m0
阿拉伯海
1000m以上
2021年6月9日,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美国国家地理学
会于8日庆祝“世界海洋日”的到来,同时宣布,除M海峡和斯科
3.该区域地形特征是
舍海以外,环绕南极洲至60°S之间的大部分水域称为南大洋(又
①地形以高原为主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③中部平原地势低,两侧高原、山地高④平
称南冰洋或南极海),也就是世界第五大洋。右图为南大洋区域
原都分布在黑海、里海沿岸
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划定南大洋的主要目的是
4.国际巨型货轮通过甲海峡向欧美、东亚地区输出的大宗货物主要是
A.保护南极植物B.便于科学研究
A.羊毛
B.石油
C.矿石
D.椰枣
C.开辟北极航线D.便于海洋捕捞
5.当地大多数土著居民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22-09-85B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22-09-85B·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年秋季期中热身摸底考试卷高二年级
地理参考答案
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苔原等。(答岀两点,2分
冰川储量大、分布广,冰川侵蚀
形成很多
变暖,大量冰
冰蚀谷地大面
最终形成峡湾地貌。(6分
3)该州东南部沿海地区受沿海(阿拉斯加)暖流増温增湿作用影响明显;加之该州
风
坡降水较多;北部为
阻挡了来自极地的冷空气,气温较高。(6分
给分
原因:艾尔湖上游河流发源于西北部热带草原区,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受降水和河流补给,湖泊水位
涨;干季艾尔湖上游河流因蒸发和渗漏损失很大,在下游断流,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艾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时令湖,适宜生存的空间大;湖水和沙粒为甲壳虾提供
生存环
养盐类
物质为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艾尔湖生存环境恶劣,甲壳虾天敌较少;此地人类活动也较
两点,4分
累河流域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流量较大;洪水期调水可减少墨累河洪灾的威胁
灾带来的损失;缓解艾尔湖用水紧张的问题。(或不赞同
累河流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调水
使河流的水量减少;墨累河河水为淡水,盐度低,会影响艾尔湖生态环境;墨累河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变
差,水污染
墨累河流域
拉那河上游比巴拉圭河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流速较忉
径流量较
化较小,含沙量小,流速和缓
宽阔,径流量较大,水流
频繁,对水运需求量大,适宜发展舡
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地势大致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高
赞比亚产业结构以矿业为
单一。(2分
低,抗风险能
成国家收入少,经济发展不稳定;国内基础设施难
得到有效改善
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