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1)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了以下一些动作,①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②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③站在原地下蹲④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鞋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③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红光
C.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
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漫反射现象
3.若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的一辆汽车的车牌(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实际车牌号为( )
A. B. C. D.
4.下列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的例子是( )。
A.“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B.奥运会射击比赛,眼、准星和靶心三点一线
C.晴朗天气,在浓密森林里看到许多明亮的小圆斑
D.夜晚,出现了“月食”
5.如图是鞋店地板上放置的一块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将变小
C.人面镜像将不变 D.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漫反射所形成的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为
B.图中的角为反射角
C.反射光线是入射光线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
D.纸板沿边向后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原因是这时没有反射光线
7.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墙壁上竖直放置了一块高1.2m的平面镜,小宇同学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面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宇在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B.小宇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镜中的像身高1.6m,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面镜
D.镜中的像身高1.2m,相对于小宇同学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8.小丽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纸板ABCD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实验过程中,她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到反射光线也随之转动;②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线呈现。关于以上操作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①操作中观察到反射光线顺时针转动
B.①操作中观察到反射角越来越大
C.②操作中纸板上无反射光线的原因是反射光线与AO、ON在同一平面
D.②操作中纸板上无反射光线的原因是没有发生反射
9.如图所示,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漫反射后,在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仍在a点处
B.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在a点上方
C.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D.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10.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1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12.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放在平面镜前40cm处,若远离平面镜移动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
C.在镜中看到物体两次像之间的距离为20cm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二、填空题
13.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_____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______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道拐角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电筒)
14.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该彩灯的“倒影”是______像(虚/实),若湖水上涨了0.5m后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5.能够______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太阳、月亮、电灯、电视荧屏、钻石,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自然光源。
16.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 cm,直径约5 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所示的仪器(M筒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左右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___像,可以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形状___________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 mm,已知月地距离为380 000 km,月球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km。
17.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下,我国新冠疫情得了很好的控制,今年五一假期很多家庭都纷纷出游,小红一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远远小红就听到了仪仗队的脚步声,激动的告诉妈妈仪仗队来啦,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填“信息”或“能量”),同时也说明脚步声的__(填“音调”或“响度”)很大,小红发现队伍排的十分整齐,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传播的知识。
18.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km/s;如图所示,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太阳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______(甲/乙)是在路灯下的影子图片。
19.(1)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梭镜漫反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如果此时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看到______色光带,如果再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在光屏______(选填“看到绿色光带”、“看到红色光带”、“看到蓝色光带”或“看不到光带”);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漫反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漫反射光线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的度数为______,界面的 ______方(选填“上”“下”“左”“右”)是空气。
20.小明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________放置;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 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
21.物理教研小组做研究光的漫反射和反射规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θ增大5°,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C
6.C
7.C
8.C
9.C
10.D
11.A
12.D
13.凸 凹 发散 会聚
14.虚 2.5 不变
15.自身发光 太阳 电灯 电视屏幕 太阳
16.实 直线传播 无 不变 变小 3.458×103
17.信息 响度 直线
18.3×105 乙
19.光的色散 红色 看不到光带 OC 60° 右
20.竖直 不合理 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翻折,再次观察纸板F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21.变小 减小 1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2)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2.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在用三棱镜做对太阳光的色散实验时,出射光中靠近底边的色光是红光
C.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虽然不相同,但色光混合的规律与颜料混合的规律是相同的
D.我们使用防晒伞,是为了防止红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3.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然后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则( )
A.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是为了看到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将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蜡烛B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像
4.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通过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D.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30°
B.反射角为6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D.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减小
6.如图,小华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小华与安全门的距离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门后的墙壁上明亮的灯箱使小华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她的像
B.若小华向安全门走近0.5m,则她与像的距离为1m
C.小华远离安全门,则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变小
D.若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则小华在安全门中成的像位置发生改变
7.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8.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了以下一些动作,①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②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③站在原地下蹲④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鞋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③
9.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20cm处,以1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6cm
B.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变大
C.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是静止的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
11.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日食
C.林中万缕阳光
D.小孔成像
12.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
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二、填空题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完成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实验时将一张白纸放在镜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平面镜所成的像。
14.人们在探索太阳光过程中,发现有些光是人眼无法直接觉察的,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其中______能使被照物体发热明显,具有强的热效应;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______的缘故;小区汽车的出入口处经常立有一块______镜,可以让司机看到周围的情况。
15.小李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______ cm。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______。
16.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她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m,像与人的距离是______m,当她向平面镜前进2m时,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17.一常用温度计(此时银白色液柱长8cm)逐渐向平面镜靠近,在靠近的过程中,在镜中所成像长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用酒精浸湿的棉花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稍许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将______,液柱在平面镜中像的长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光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自行车的角反射器(如图所示)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以提醒司机前方有人,当一束光与镜M成40°角入射时,则光路在平面镜N处反射时的入射角为__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AB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旋转10°,则最后射出的光线CD转过的角度是_____°。
19.因为新冠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了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热效应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B
6.B
7.C
8.D
9.C
10.A
11.A
12.A
13.减小测量像距的误差 不能
14.红外线 漫 凸面
15.170 7:20
16.5 10 不变
17.不变 下降 变小
18.40 0
19.红外线 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的例子是( )。
A.“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B.奥运会射击比赛,眼、准星和靶心三点一线
C.晴朗天气,在浓密森林里看到许多明亮的小圆斑
D.夜晚,出现了“月食”
2.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某警车的像,观察到该警车车头上有“POLICE”字样。则该警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
A. B. C. D.
3.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蓝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清晰的红色E字 B.几乎看不出E字
C.清晰的黑色E字 D.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
4.下列探究实例中,采用“模型法”研究方法的是( )
A.光路很抽象,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线研究它的传播情况
B.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从而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C.从加快蒸发的方法,反向想到了减慢蒸发的方法
D.把纸板向前折,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5.一束光线射到镜面上时,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25 ,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
A.25 B.50 C.65 D.75
6.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发生日食的图片,下面关于日食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B.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圆形的
C.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形成的
D.地上的亮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
7.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 )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这个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
D.这个像比太阳小
8.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9.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放在平面镜前40cm处,若远离平面镜移动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
C.在镜中看到物体两次像之间的距离为20cm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11.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会向上提高2cm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13.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不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B.自行车尾灯起警示作用
C.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D.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二、填空题
14.商场里,身高1.8m的小明站在一个大平面镜前2m处,他沿垂直平面镜方向以0.8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与他的像相距______m,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cm;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用电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15.崮上草原上即将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小小草原上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填“吸收”或“反射”)了绿光;没有其它光时,红光照在棕色牛背上,看到的牛背是_______色。
16.涪江三桥景本美,夜灯相映更添美。每到夜晚当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l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5m,则该彩灯在涪江江面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该“倒影”距江面______m。若涪江水上涨lm,则彩灯距新的“倒影”______m。
17.如图所示,两平面镜夹角为60°,OP为角平分线,某人站在P点,此人以速度v向O点运动时,他在M镜中的像会以一定的速度“靠近他”,则其中最快靠近速度和最慢靠近速度之比为______。
18.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着陆器成功在月面展开了它所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格外鲜艳。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______(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红旗采用了各种高新技术,避免了颜料(固态)在极端高真空、高低温循环等条件下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问题。在月球上,声音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传播。
19.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现象叫做______。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______、蓝。
20.如图甲所示,物体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A',A到O点的距离为L,将镜面OM绕O点转过90°至OM',A'的移动轨迹是______,若ON和ON'是相互垂直的两块平面镜,如图乙所示,则A在平面镜中可以成______个像。
21.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在晴朗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亮斑,这是光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的______(填“像”或“影子”),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正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并经过这个小孔射到地面,此时地面会出现一个______(填“正方形”或“圆形”)的小亮斑。
22.小明家客厅A点放着一面镜子,他由远及近靠近镜子,他的镜中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他的左手拿着一本书,镜中的小明______(选填“左手”或“右手”)拿着书。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明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C
6.B
7.A
8.B
9.B
10.D
11.B
12.D
13.A
14.7.2 180 汽化
15.反射 黑
16.反射 虚 15 28
17.2∶1
18.反射 升华 不可以
19.光的色散 黄
20.以O为圆心L为半径的半圆 3
21.直线 像 圆形
22.不变 右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同步练习(4)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小狗在照镜子,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3.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ON前后转动板F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4.下列探究实例中,采用“模型法”研究方法的是( )
A.光路很抽象,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线研究它的传播情况
B.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从而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C.从加快蒸发的方法,反向想到了减慢蒸发的方法
D.把纸板向前折,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5.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然后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则( )
A.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是为了看到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将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蜡烛B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像
6.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 D.玻璃
7.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墙壁上竖直放置了一块高1.2m的平面镜,小宇同学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面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宇在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B.小宇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镜中的像身高1.6m,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面镜
D.镜中的像身高1.2m,相对于小宇同学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D.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9.夜晚的红梅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红花黑叶 B.黑花红叶 C.红花红叶 D.黑花黑叶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为
B.图中的角为反射角
C.反射光线是入射光线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
D.纸板沿边向后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原因是这时没有反射光线
11.如图,小华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小华与安全门的距离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门后的墙壁上明亮的灯箱使小华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她的像
B.若小华向安全门走近0.5m,则她与像的距离为1m
C.小华远离安全门,则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变小
D.若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则小华在安全门中成的像位置发生改变
12.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 )
A.三棱镜分解白光 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
C.雨后的彩虹 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
1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二、填空题
14.崮上草原上即将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小小草原上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填“吸收”或“反射”)了绿光;没有其它光时,红光照在棕色牛背上,看到的牛背是_______色。
15.我市儿童乐园中心的小池塘景色秀丽,水清可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春日的儿童乐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尝试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花香”“柳荫”中所蕴含的物理道理___________(说出一个即可)。
16.小华去森林游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的光斑是由________形成了像,好奇的小华还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树洞看看(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________度夹角放置,请在图中确定并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__(保留作图痕迹)。
17.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__________度;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为15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
18.请根据以下现象,在空栏中填写相应的物理知识。
现象 物理知识
1 堆在外面的雪人,没有看到融化,但是雪人却逐渐变小 ________
2 水中的“蓝天白云” ________
19.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 45° 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3米,说明水位___________(上升/下降)了___________米。
20.小李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______ cm。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______。
21.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检测视力,视力表镜中的像是一个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是根据光的______原理形成的,图中人的眼睛与镜中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
22.小明家客厅A点放着一面镜子,他由远及近靠近镜子,他的镜中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他的左手拿着一本书,镜中的小明______(选填“左手”或“右手”)拿着书。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明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______。
23.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____形成的,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D
6.C
7.C
8.B
9.A
10.C
11.B
12.B
13.A
14.反射 黑
15.镜面 虚像 鸟语﹣﹣鸣膜振动产生声音
16.光沿直线传播 30
17.0 30°
18.升华 光的反射
19.上升 1.5
20.170 7:20
21.虚 光的反射 4.6
22.不变 右手
23.光的反射 4.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