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0 09:02:27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开区期中考试试卷
下图所示为北宋墓葬出土的景德镇窑青台釉胡人牵马俑。其可用来佐证宋代
高三年级历史
马膘肥体壮,昂首嘶鸣,尾巴上翘,背部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
配置鞍鞯。两侧各立一位胡人,圆日,高鼻
翘须,发高挽,上身着窄袖长衫,下衣撩
第I卷
起,脚蹬长靴。一人紧紧勒住马缰,迫使急
注意事项
前行的马儿驻足等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A.中外贸易兴
B.矿冶业占有重要地位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娱乐活动丰
D.追求个性的审美观念
周统治者把主畿以外

族或功
他们建立诸侯国。随之而来
5.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
如何约束诸侯等社会管理层,便成为西周朝廷面临的关键问题。西周的解决方案是以宗
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
法制来维系分封制,通过宗族认同以培育政治认同。这说明西周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A.族谱编修的风俗开始出
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B.地方管理集中化
C.收复台湾并设府加强管理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6.鸦片战争后,中国很多舆地学者撰写了一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延
东北边防
C.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
D.行政机构官僚化
辑要》、姚文栋的《滇缅勘界记》、邓承修的《中越定界图》等,其范围和规模颇为壮观
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
这实际上反映了舆地学者
OO
为政首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
这段话主要强调
A.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A.统治者要体察民情
B.坐产工具不断改进
C.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D.传播西方科技知
D.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
3,《旧唐书·玄宗纪》载:“禁九品以下潰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德
禁百官置邸
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
贩鬻”,并诏令王公卿尘、诸芇度观察使于扬州置回易邸(交易买卖的邸店),并罢之
章。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这主要表明唐政府
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
B.知识分子逐渐关注劳工问题
B.提高官员工作效率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视护大税收米源
D.加强对地方的控纬
历史第
历史第2页共7页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开区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Ⅰ卷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A A B C B C A D D B D C A
Ⅱ卷共 3 题,共 55 分。
16.(20 分)
(1)不同:《春秋》为编年体史书,《史记》为纪传体通史;《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二百余年的历史;《史
记》记载了从上古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春秋》主要关注诸侯等社会上层的政治、军事活动,《史记》
还记载了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以及学者、商人、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历史。(6 分)
(2)示例:(任意两例,解读每例 3 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共 6 分)
楚元王世家:汉初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后来诸侯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
大宛列传: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不同叙述:秦简记载了秦始皇欣赏美景,禁止砍伐树木(保护山林)。《史记》中则记载了秦始皇与
神灵搏斗,毁坏山林。(4 分)
原因:秦简诏书是秦代官方的记载,一定程度上会有夸大与美化的成分。《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所著,
所述带有作者个人立场、时代环境和汉代价值观的影响,具有批评秦始皇的倾向。(4 分)
17.(20 分)
(1)原因:认为长城不能防边患,民心才是维护安定的根本;修长城会加重百姓负担;“天下一家”的
新民族观。(10 分)
(2)认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10 分)
古代长城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起到了军事防御的作用,保卫了中原地区的和平和安全;修筑长城使民
众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负担;长城也是经济、文化汇聚线,促进了北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6 分)长城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4 分)
18.(15 分)评分标准
分值 答题情况描述
15-13 分 论题明确,能够运用绝大部分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12-8 分 论题较明确,能够运用大部分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较充分,表述较清晰。
7-0 分 论题不明确,只运用少部分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述不充分,表述不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