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巩固基础(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巩固基础(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1 10:4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巩固基础(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下列关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角有可能等于入射角
C.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增大 D.折射角不可能小于入射角
2.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A.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放置 B.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倒立放置
C.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正立放置 D.大于2倍焦距,正立放置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D.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4.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该物体放大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岸边树木在地上的影子和在水中的倒影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用电简斜向下照射水中的鱼,必须照射看到的“鱼”的下方一点才能照到真实的鱼
C.若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将变小传播方向可能不变
D.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6.近处的物体反射(发出)的光经眼睛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人看不清物体,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下列哪种镜来矫正(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
7.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8.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阳光下的树影 B. 铅笔在玻璃砖后“错位”
C.赵州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D. 春晚五彩缤纷的光柱
10.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手的影子 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1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体与凸透镜相距u=8cm时,经凸透镜成正立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u=12cm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缩小的实像
D.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放大的实像
1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中的倒影 B.杯中的筷子
C.日食 D.放大镜下的手指
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B.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D.手影游戏
14.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5.凸透镜可用于__________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某手机镜头焦距为5cm,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
16.照相机是利用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投影仪是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放大镜是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
17.同学们常喝矿泉水,当用手握住装满水的圆柱形矿泉水瓶时,透过瓶子看到瓶后的手指变粗的________像,将手指远离瓶子一些,将会看到与手指指向相反的_________像。(均选填“实”或“虚”)
18.在检查视图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图表来确定视图,实际上,视图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图表______立等大的______像,若小王的眼睛到像的距离为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图表的距离为______m,测完视图发现他是近视眼,他应需要______透镜矫正。
19.柳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小伟看树时,树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小伟是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配戴______镜矫正。
20.盛夏凌晨池塘边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为防止儿童溺水,在池塘边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摄像头,其镜头是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当儿童靠近池塘的过程中,通过镜头所成的实像越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光路如图所示,则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为______°。
22.如图所示,图A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图B的手影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2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将相机适当______蝴蝶(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略向______(选填“内缩”或“外伸”)。
24.小锐在课外物理实践活动中,透过没有水的圆柱形塑料瓶看白纸上两个完全相同的字母,现象如图甲所示,往瓶中倒入适量的水,透过塑料瓶,看到其中一个字母发生了变化,如图乙所示,小锐分析:圆柱形塑料瓶装有水的部分起到凸透镜的作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的这个发生变化的字母是放大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把水瓶靠近字母,还会出现丙图中如______(填序号)的像;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像,与凸透镜成像相比的不同之处是______(写出一点不同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C
6.B
7.A
8.C
9.C
10.A
11.D
12.A
13.A
14.D
15.远视 10
16.远视眼 凸透镜
17.虚 实
18.正 虚 0.4 凹
19.直线传播 近视眼 凹透
20.液化 凸 大
21.CO 22.5
22.折射 直线传播
23.靠近 外伸
24.实 ① 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