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巩固基础(1)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3×108 m/s
B.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平面镜所成的像一样,都是虚像
D.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当物体面镜时,像变大
2.生活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走近穿衣镜时,穿衣镜中的像越来越大
B.验钞机辨别钞票真假,利用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大地,说明月亮是光源
D.树叶是绿色,是因为树叶吸收绿色光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人面镜,所成的像也面镜并且变大
C.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D.小孔成像、放大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5.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ON前后转动板F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6.中华诗词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7.如图,小华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小华与安全门的距离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门后的墙壁上明亮的灯箱使小华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她的像
B.若小华向安全门走近0.5m,则她与像的距离为1m
C.小华远离安全门,则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变小
D.若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则小华在安全门中成的像位置发生改变
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9.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位置不重合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10.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不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B.自行车尾灯起警示作用
C.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D.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1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会向上提高2cm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1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
A. 清晨树林间的“光束” B. 洪崖洞夜景在水中的倒影
C. 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D. 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
14.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建筑物上射出的激光
B.花透过水珠所成的像
C.白光穿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镜中出现小狗的像
二、填空题
15.一束光与地面夹60°的角度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当光垂直射向该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
16.小白河是我市著名旅游景点,.每年春天都会有迁徙的天鹅途径小白河湿地公园。当某只天鹅距水面120m时,这只天鹅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__m,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7.我市一些道路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特征是它能______,生活中的验钞机就是利用紫外线的这种性质制成的。
18.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下,我国新冠疫情得了很好的控制,今年五一假期很多家庭都纷纷出游,小红一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远远小红就听到了仪仗队的脚步声,激动的告诉妈妈仪仗队来啦,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填“信息”或“能量”),同时也说明脚步声的__(填“音调”或“响度”)很大,小红发现队伍排的十分整齐,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传播的知识。
19.一个身高为1.8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3m处,此时,他与自己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若把镜子放到他原来像的位置,则像的大小将______。
20.2020年6月29日,在我国四川盆地和福建附近出现一次罕见的日环食现象(如图甲所示),它的形成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______传播的缘故。如图乙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红色光线的偏折程度最______。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______、蓝叫做三原色光。
21.(1)为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可以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这种做法利用了______;,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______ (选填“高”或“大”)些。为节约用水,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原因是减慢了水分的______。
(2)《九曲棹歌》诗中写道:“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等太阳出来后,桑麻叶上的“露”会消失,发生了______ (填物态变化),这一过程是______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长约10cm的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映在平静湖水的蜻蜓的“倒影”长约______cm;“倒影”距蜻蜓______ m,该“倒影”是蜻蜓的______ (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
22.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____形成的,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米。
23.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着陆器成功在月面展开了它所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格外鲜艳。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______(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红旗采用了各种高新技术,避免了颜料(固态)在极端高真空、高低温循环等条件下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问题。在月球上,声音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传播。
24.(1)实施人工降雨时,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______,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______而形成雨;(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雨过天晴后,在天空中会经常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______ 现象;
(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漫反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____侧,漫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C
6.D
7.B
8.C
9.C
10.A
11.D
12.A
13.B
14.C
15.60 0
16.240 反射
17.分贝 荧光物质发光
18.信息 响度 直线
19.6 不变
20.直线 牛顿 小 绿
21.固体可以传声 大 蒸发/汽化 汽化/蒸发 吸 10 1.2 虚像
22.光的反射 4.6
23.反射 升华 不可以
24.升华 凝华 熔化 色散 左 3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巩固基础(2)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D.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3.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4.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5.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大型电子钟的显示如图所示,那么要是回头直接看钟,它的显示应该是( )
A.20∶15 B.21∶15 C.20∶05 D.21∶05
6.“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到反射光束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B.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
C.将纸板F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纸板上仍有反射光束呈现
D.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仍在纸板上呈现
7.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某警车的像,观察到该警车车头上有“POLICE”字样。则该警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
A. B. C. D.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9.青少年艺术节上,学校舞蹈队的演员们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10.如图是鞋店地板上放置的一块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将变小
C.人面镜像将不变 D.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漫反射所形成的
11.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B.图乙中,为了研究真空是否传声,需要用抽气机将玻璃罩抽成真空
C.根据图丙中的现象判断,测量同一漫反射的焦距时,用红光比用紫光测出的焦距大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12.能够______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太阳、月亮、电灯、电视荧屏、钻石,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自然光源。
13.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________(选填“红光”或“绿光”)。
14.“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当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人看到鱼在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所形成的。
15.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________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镜子的内表面应当尽量的________(粗糙/光滑);而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的________像(实/虚)。
16.请根据以下现象,在空栏中填写相应的物理知识。
现象 物理知识
1 堆在外面的雪人,没有看到融化,但是雪人却逐渐变小 ________
2 水中的“蓝天白云” ________
17.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面积约为0.5mm2的三角形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状的光斑。向下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
18.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______的,这些光线的____(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19.(1)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梭镜漫反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如果此时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看到______色光带,如果再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在光屏______(选填“看到绿色光带”、“看到红色光带”、“看到蓝色光带”或“看不到光带”);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漫反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漫反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漫反射光线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的度数为______,界面的 ______方(选填“上”“下”“左”“右”)是空气。
20.2020年6月29日,在我国四川盆地和福建附近出现一次罕见的日环食现象(如图甲所示),它的形成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______传播的缘故。如图乙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红色光线的偏折程度最______。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______、蓝叫做三原色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D
6.B
7.B
8.C
9.A
10.C
11.C
12.自身发光 太阳 电灯 电视屏幕 太阳
13.反射 绿光
14.变大 不变 反射
15.凹 光滑 虚
16.升华 光的反射
17.灯丝 小
18.发散 反向延长线
19.光的色散 红色 看不到光带 OC 60° 右
20.直线 牛顿 小 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巩固基础(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 (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
2.青少年艺术节上,学校舞蹈队的演员们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蓝色 D.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3.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30°
B.反射角为6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D.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减小
5.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红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6.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 D.玻璃
7.一束光线射到镜面上时,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25 ,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
A.25 B.50 C.65 D.75
8.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9.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
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10.小华同学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对海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 )
A.从1处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B.从1处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C.从2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D.从2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11.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12.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 )
A.三棱镜分解白光 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
C.雨后的彩虹 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
13.夜晚的红梅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红花黑叶 B.黑花红叶 C.红花红叶 D.黑花黑叶
14.小七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在B处放置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15.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方向射出。这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O的夹角为______。
17.夕阳西下时,小明观察到写字楼玻璃外墙反光,这是由于光发生的 __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而后,小明远离正前方的玻璃外墙时,小明的像与玻璃外墙的距离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下,我国新冠疫情得了很好的控制,今年五一假期很多家庭都纷纷出游,小红一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远远小红就听到了仪仗队的脚步声,激动的告诉妈妈仪仗队来啦,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填“信息”或“能量”),同时也说明脚步声的__(填“音调”或“响度”)很大,小红发现队伍排的十分整齐,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传播的知识。
19.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原理解释,成的像是太阳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0.商场里,身高1.8m的小明站在一个大平面镜前2m处,他沿垂直平面镜方向以0.8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与他的像相距______m,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cm;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用电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21.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这是光的______而形成的;他在湖边看到湖水中自己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形成的;请在图中画出他所成的像(MN表示湖面)______。
22.人们在探索太阳光过程中,发现有些光是人眼无法直接觉察的,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其中______能使被照物体发热明显,具有强的热效应;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______的缘故;小区汽车的出入口处经常立有一块______镜,可以让司机看到周围的情况。
2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 收到回波信号,则海底某处的深度是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5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
24.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在晴朗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亮斑,这是光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的______(填“像”或“影子”),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正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并经过这个小孔射到地面,此时地面会出现一个______(填“正方形”或“圆形”)的小亮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C
7.C
8.A
9.A
10.D
11.B
12.B
13.A
14.D
15.C
16.OD 120°
17.镜面 变大
18.信息 响度 直线
19.直线传播 实 无关
20.7.2 180 汽化
21.直线传播 反射
22.红外线 漫 凸面
23.3×108 2900 真空不能传声
24.直线 像 圆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三章光现象巩固基础(4)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某警车的像,观察到该警车车头上有“POLICE”字样。则该警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
A. B. C. D.
2.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燃烧,蜡烛A会变短,故B蜡烛也应该点燃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虽然人通过玻璃板看到像会变大,实际蜡烛A的像前后大小不变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为了多次实验,应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
4.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 (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
5.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 D.玻璃
6.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额头测温枪,不少家庭同时购置了一种家用灯来灭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额头测温枪利用了人体辐射出的紫外线
B.水银体温计测温时温度计内水银质量不变
C.家用灭菌灯利用了红外线
D.为彻底杀灭新冠病毒,灭菌灯应该长期连续开启
7.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常见的梅花有红色、粉色和白色三种颜色,每年梅花盛开的季节,有大量游客来到无锡梅园赏梅。下列关于梅花为什么是红色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盛开的红色梅花能发出红光 B.盛开的红色梅花能吸收红光
C.盛开的红色梅花能反射红光 D.盛开的红色梅花能透过红光
8.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
A.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B.像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像是实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9.如图所示为一款可声控的电视,使用时人只要对着遥控器说出调节指令,遥控器即会识别指令并完成相应调节任务,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遥控器是通过超声波向电视机发出指令的
B.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遥控器的
C.遥控器识别指令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
D.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10.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了以下一些动作,①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②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③站在原地下蹲④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鞋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③
1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猴子在水里看到自己 B.打靶瞄准时,利用三点确定一条直线
C.小孔成像 D.树荫中常有因太阳照射形成的明亮的小圆斑
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1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 )
A.三棱镜分解白光 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
C.雨后的彩虹 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
14.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放在平面镜前40cm处,若远离平面镜移动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
C.在镜中看到物体两次像之间的距离为20cm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二、填空题
15.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___________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6.2017年金砖会晤期间,厦门惊现双彩虹(如图所示),横跨天际高挂在鼓浪屿和鹭江的上空。彩虹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由此可知太阳光是________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17.进行百米赛跑时, 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时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若计时员用这种方法测得某同学的赛跑成绩是11.62 秒,则这位同学的真正成绩应该是___________秒。
18.商场里,身高1.8m的小明站在一个大平面镜前2m处,他沿垂直平面镜方向以0.8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与他的像相距______m,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cm;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用电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19.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km/s;如图所示,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太阳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______(甲/乙)是在路灯下的影子图片。
20.丁酉鸡年最后一个满月夜,天空中上演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大戏!月食过程持续5个多小时,其中全食阶段的“红月亮”将在20时51分持续到22时08分。普通公众可以足不出户,在自家窗前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下图是月全食的过程。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_________,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全食。由于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漫反射和_______,本影中的月球呈现出暗红色。
21.2020年6月29日,在我国四川盆地和福建附近出现一次罕见的日环食现象(如图甲所示),它的形成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______传播的缘故。如图乙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红色光线的偏折程度最______。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______、蓝叫做三原色光。
22.物理教研小组做研究光的漫反射和反射规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θ增大5°,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C
6.B
7.C
8.D
9.A
10.D
11.A
12.C
13.B
14.D
15.> 声音
16.色散 复色光
17.不准确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 11.91
18.7.2 180 汽化
19.3×105 乙
20.一条直线 散射
21.直线 牛顿 小 绿
22.变小 减小 1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