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 2021.11
一、单项选择题:共 16题,每题 3分,共 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D A C A D C B D A A D C B C
二、非选择题:共 4题,共 52分。
17.(16分)
(1)角色变化:由家庭妇女成为拥有独立财产权的社会劳动者。(2分)
特点:范围广,涉及众多经济部门;得到法律保护;投资经济活动规模和数量有限。(3分)
背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更多的投资环境;工
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竞争压力大。)
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3分)
(2)主要内容:兴女学、男女平权(倡女权)以促进社会改革和国家富强。(2分)
影响: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冲击封建思想、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利于救亡图存运
动发展;有利于社会习俗的文明进步;有利于妇女个性解放。(4分)
(3)认识:近代妇女解放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进步推动妇女解放);妇女解
放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
18.(12分)
分值 要求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10—12 能够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支持论题;史实分析准确。
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表述通顺。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7—9 能够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支持论题;史实分析较准确。
论证较充分,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通顺。
能够拟出论题,基本符合要求。
4—6
能够运用史实支持论题;有一定的分析、论证;表述较通顺。
能够拟出论题。
0—3
能够运用史实说明。
【答案要点·示例】论题: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
阐述:
二战后到 1955年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为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二战
后,由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矛盾,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1947年冷战开始,在冷战的升级中,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2页
1955年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了。
20世纪 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为应对美苏对抗的威胁,发展经济,维护国家安全和
独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欧洲走上联合道路,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日本经
济发展并提出成为政治大国,这些现象表明再两极格局下世界政治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20世纪 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
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成立,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日本、俄罗斯、中国
等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结论:综上所述,二战以来随着主要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其它论题:
论题 2:二战以来随着主要国家实力对比变化,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
论题 3:新中国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对外政策。
19.(13分)
(1)特征:把儒家思想和佛道思想相结合;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哲学化(思辨化)、体系化、永
恒化。(3分)
原因: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封建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阶级
关系的变动,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消灭,新的官僚地主阶级崛起;儒学统治地位受到佛道
冲击。(4分)
(2)表现:市打破了时、空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日中为市被打破,早市夜市相接;出现了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分)
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
放;促进了世界科技进步。(3分)
20.(11分)
(1)对外开放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信念和原则的前提下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3分)
原因: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国过去经济建设中封闭孤立的教训;现代化经济
建设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急需要技术提升和国际市场拓展;世界经济形势变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4分)
(2)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扩大国际市场,推动经济建设;(4分)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