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第一课时
说话写文章离不开词语。如同盖房子需要砖石一样,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多读多记,积累尽可能丰富的词语,形成自己的词语库。词语库充实了,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现力。积累是为了运用,要让词语库中的词语“活”起来,就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
单元导语
本单元围绕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开展学习活动。要了解汉语词语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学习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认识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差异:结合词义特点,探究语言表达中词语选择的艺术,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单元导语
1.了解语素的定义、分类。
2.了解熟语的类型。
3.举办成语竞赛、每日成语接龙、成语大会。
4.关注新词语。
预告
(一)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有效
汉语的词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统的。例如有些词包含共同的语素、有些词通过语义上的关系融合在一起。
一、丰富词语积累
语素
(1)定义:语言学术语,是指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就是说一个语言单位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最小、有音、有义”才能被称作语素,尤其是“最小”和“有义”。
最小,讲的是单位的大小,是相对于词、词组等高级的音义结合单位而言;有义,是指语素的意义内容(符号的所指方面),包括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一般也称语法功能。
一、丰富词语积累
(2)语素分成三种构词方式:
单音节语素:构词由一个字才有意思的词组成。
双音节语素:构词由两个字才有意思的词组成。
多音节语素:构词由两个字以上才有意思的词组成。
一、丰富词语积累
单音节语素
天、地、人、跑、跳、唱、红、白、民、朋、思
一、丰富词语积累
双音节语素
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一、丰富词语积累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踯躅、踌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饕餮、倜傥、含糊、慷慨、叮当、蹊跷、玲珑、犹豫等。
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苍莽、邋遢、啰嗦、怂恿、螳螂、桫椤、倥侗、蜻蜓、轰隆、当啷、惝恍、魍魉、缥缈、飘渺、耷拉等。
一、丰富词语积累
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借形过来的词语。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哒爹、踢踏、吐司、沙发、苏打等。
一、丰富词语积累
多音节语素
主要是拟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
一、丰富词语积累
多音节语素
主要是拟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
一、丰富词语积累
(一)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有效
1.小组讨论,设计表格,按类别为词语分配“住房”。
2.小组讨论,提高词语学习的效率方法有哪些?
3.积累梳理交际中常用的谦敬语,给谦敬语分类,梳理适用对象和相应情境。
一、丰富词语积累
(一)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有效
一、丰富词语积累
类型 举例 单音节语素
双音节语素
多音节语素
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
(一)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有效
一、丰富词语积累
类型 举例 谦辞
敬辞
(二)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
熟语包括
一、丰富词语积累
成语
惯用语
歇后语
一、丰富词语积累
(1)成语
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一、丰富词语积累
(1)成语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
一、丰富词语积累
(2)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有时会用到。我们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彩。“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
一、丰富词语积累
(2)惯用语
一般有八个特点:
人们一般比较熟知,比较大众化。
惯用语一般多在口语中运用,用起来自然、简明、生动、有趣。
惯用语比较短小。
惯用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比如“吃大锅饭”、“半瓶子醋”、“背黑锅”、“穿小鞋”、“磨洋工”等等。
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表义精炼准确。
惯用语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
惯用语虽然是一种较固定的词组,但定型性比成语要差些。
惯用语含义单纯,口语色彩浓厚。
一、丰富词语积累
(2)惯用语
挨黑枪:比喻遭暗算。黑枪:乘人不备暗地里发射的子弹。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背黑锅:比喻代别人承担过错、罪名,泛指受到冤枉。
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一、丰富词语积累
(2)惯用语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与“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刻薄的态度。
唱白脸:
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一、丰富词语积累
比喻在批评或争斗中担当严肃批评、凌厉进攻等任务的角色。v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惯用语
穿小鞋:
闯红灯:比喻超越规则办事。
闯红灯: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条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另一条路;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目标。
打白条:特指只给欠条,不给现金的做法。
打官腔: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一、丰富词语积累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比喻无视纪律、制度、原则的限制,做不该做的事情。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2)惯用语
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打小报告:比喻背着当事人向上级告发其隐私(通常含贬义)。
打预防针:比喻提前打招呼,做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打圆场:
大红人:指受到领导信任、重用的人。
大气候: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整治、经济形式或思潮。
大水冲了龙王庙: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一、丰富词语积累
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3)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一、丰富词语积累
(3)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一、丰富词语积累
(3)歇后语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一、丰富词语积累
逻辑推理
(3)歇后语
鼻孔里灌米汤——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揍鸡毛——
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
孔夫子搬家——
火烧旗杆——长叹(炭)
一、丰富词语积累
谐音
够受的
壮胆(装掸)子
照旧(舅)
净是输(书)
(3)歇后语
梁山泊的军师-
四月的冰河-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
一、丰富词语积累
谐音
无(吴)用
开动(冻)了
凄(妻)凉
小人得志
小游戏:成语接龙
一、丰富词语积累
小游戏:成语接龙
一、丰富词语积累
人生如梦
..................................
梦中说梦
梦幻泡影
梦笔生花
梦寐以求
梦想不到
小游戏:根据典故猜成语
一、丰富词语积累
楚汉相争时,项羽凭借强大的实力,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把汉中和巴蜀一带封给先入关中的刘邦。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策,到汉中时,人马过后,烧毁沿途的栈道,表明自己不再回关中了。项羽从此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命士兵修复原来烧毁的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进攻关中的样子,实际上却带领主力部队抄小道趁守将不备袭击了陈仓,进而攻人咸阳,占领了关中,揭开了楚汉大战的序幕。
暗度陈仓
【拼音】: 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释】: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或暗中进行活动。
暗度陈仓
东晋时有个读书人,名叫王恭。他生活俭朴,不图享受,人们都说他将来定能做一个有用的人。
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
谈着谈着,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到很舒服。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
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将身下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后,他就改用了草席。王忱知道这情况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忝表示歉意。王恭笑笑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
别无长物
【拼音】: bié wú cháng wù
【解释】: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别无长物
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谊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象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怀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草菅人命
【拼音】: cǎo jiān rén mìng
【解释】: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草菅人命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洛阳纸贵
【拼音】: luò yáng zhǐ guì
【解释】: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洛阳纸贵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
宋玉答道:“先让我说件事吧!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歌唱。开始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有好几千人跟着唱。后来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最高级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接着,宋玉又说:“文人之间也是一样。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远大,行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况正是这样啊!”
楚王听了宋玉这番狡辩,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
【拼音】: xià lǐ bā rén
【解释】: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
小游戏:根据语境,判断成语使用正误
一、丰富词语积累
有人恨你,巴不得你早点出事……”谈起类似的恐吓短信,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常征在办案过程中不止一次收到类似的恐吓短信,不过常征对此从来是不以为然,置之一笑。
【解析】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正例】我觉得张艺谋还抓不到商业电影的重心,他是用了一些很表面的东西。所以他前面几部商业电影我很不以为然。
这里是第八届全国舞蹈大赛决赛现场,由湖北省民族歌舞团表演的群舞《土家阿哥苗家妹》,让当晚赛程在开赛不久即掀起高潮,淋漓的舞影、酣畅的乐声,令国赛评委、现场观众和全国舞蹈同仁侧目而视、惊喜连连。
【解析】语出《史记 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并脚站着,不敢迈步;斜着眼睛,不敢从正面看。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常误解为“不正眼看人,目光轻蔑地看”。
【正例】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者,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
曾几何时,为了得到一件稀世装备彻夜奋战;曾几何时,因为得到一件紫装而兴奋不已。 (人*网)
【解析】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在遣词造句的时候,如果此处不表示“没过多久”,则不可将“曾几何时”单独放在句首。
【正例】当时的我们自以为很前卫,曾几何时,我们这拨人也成了主流,当年的先锋很快就变成了后卫。
《短信市场混乱,手机实名制呼之欲出》
【解析】语出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北宋画家郭忠恕,字恕先,他的人物画栩栩如生,所画人像生动逼真,似乎呼喊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该成语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泛指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其近义成语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等。众多媒体望文生义,误以为“呼之欲出”就是某某事情就要发生、某某法规(政策、制度)即将出台、某某产品将要面世等意思。
【正例】《孔子》预告片中,一个壮阔激烈的春秋乱世大时代已纵览无余,一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孔子形象已呼之欲出。
作为HDMI高清输出的普及者,纽曼多媒体播放器A16HD自然首当其冲,成为HDMI全高清最佳人气王,热卖程度前所未有。
【解析】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或“首先”。
【正例】经费短缺,乡村教育首当其冲。
如今,中文域名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人**网 )
【解析】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了本义。
【正例】因孙宋联姻、并以《总理遗嘱》见证人之一的身份而跻身于民国政坛的宋子文,又因蒋宋联姻而成为民国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一天,小军在教室里写作文:《我的家》。
小军这样写道:“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的家三个成员臭气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有时甚且助纣为虐。
按照惯例,我们早餐喜欢吃地瓜粥。今天因为地瓜卖完了,妈妈只好黔驴技穷地削些芋头来滥竽充数。没想到那些种在阳台的芋头很好吃,全家都贪得无厌地自食其果。
出门前,我那徐娘半老的妈妈打扮的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糟糠之妻。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英俊得惨绝人寰,鸡飞狗跳到让人退避参舍。东 施效颦爱漂亮的妹妹更是穿上调整型内衣愚公移山画虎类犬地打扮的艳光四射,趾高气昂地穿上新买的高跟鞋。
我们一丘之貉坐着素车白马,很快地到了动物园,不料参观的人多到豺狼当道草木皆兵,害我们一家骨肉分离。妻离子散的爸爸鞠躬尽瘁地到处广播,终于查找到差点认贼作父的我和遇人不淑的妹妹,困兽之斗中,我们螳臂当车力排众议推已及人到挤到猴笼前,鱼目混珠拍了张强颜欢笑的全家福。
接着到鸡鸣狗盗的鸟园欣赏风声鹤唳哀鸿遍野的大自然美妙音乐。后来爸爸口沫横飞地为我们指鹿为马时,吹来一阵凉风,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妈妈连忙为爸爸黄袍加身,也叮嘱我们要节哀顺便。
到了傍晚,因为假日的关系,餐厅家家鹊占鸠巢六畜兴旺,所以妈妈带着我们孟母三迁,最后终于决定吃火锅。有家餐厅刚换壁纸,家徒四壁很是美丽,灯火阑珊配上四面楚歌,非常有气氛。十面埋伏的女服务生们四处招蜂引蝶,忙着为客人围魏救赵口蜜
腹剑到让人误认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饥不择食的我们点了综合火锅,作怀不乱的爸爸当头棒喝先发制人,请求为虎作伥拿着刀子班门弄斧的女服务生,快点将狡兔死走狗烹,因为尸位素餐的我们一家子早就添油加醋完毕,就等着火锅赶快沈鱼落雁好问鼎中原,可惜锅盖太小,有点欲盖弥汤料沸腾后,热得乐不思蜀的我们赶紧解衣推食好大义灭亲上下其手,一网打尽捞个水落石出。
火锅在我们呼天呛地面红耳赤地蚕食鲸吞后,很快就只剩沧海一粟,和少数的漏网之鱼。母范犹存的妈妈想要丢参落四放冬粉时发现火苗已经危在旦夕,只好投鼠忌器。幸好狐假虎威的爸爸呼卢喝雉叫来店员抱薪救火,终于死灰复燃,也让如坐针毯的我们终饱私囊。鸟尽弓藏后,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淡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不料结帐的时候,老板露出庐山真面目,居然要一饭千金,爸爸气得吴牛喘月,妈妈也委曲地牛衣对泣。
啊!这三生有幸的国庆节,就在爸爸对着钱包自惭形秽大义灭亲后,我们全家江郎
才尽,一败涂地。
(三)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1.搜集整理新词语,结合单元资源,分类整理,讨论新词语产生的途径。
2.梳理体会新词语中的时代特征,探究新词语中包含的信息,体会其中反映出的社会变化和文化现象。
3. 界定新词语的概念,讨论新词语的适用范围和选用标准,保护我们的语言环境。
一、丰富词语积累
所谓新词语,是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
一、丰富词语积累
“逆行者”“甩锅”“后浪”“打工人”“爷青回”“凡尔赛/凡尔赛文学”“你品,你细品”“有内味了”“内卷”“社会性死亡”。
一、丰富词语积累
逆行者
“逆行”即反向行走,是危险的,在道路交通上是被禁止的违法行为。“逆行者”是指反向行走的人,本来是一个贬义词;而今年的流行语“逆行者”则是一个褒义词,用于指代那些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不顾个人安危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等为代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量挺身而出的集体和个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击新冠病毒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的勇气与无私的担当,让他们获得最美“逆行者”的称号。
一、丰富词语积累
甩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部分政客歪曲事实,编造谎言,妄图通过向中国推卸责任来转移视线,掩盖自身抗疫不力的事实。在我国的官方回应和媒体报道中,“甩锅”一词频繁出现。一篇“人民网评”的标题就是:《人命关天,岂能甩锅》。《人民日报》刊文说,中国人民真诚希望美国能够早日控制住病毒肆虐的疫情,同时也要正告美国一些政客,甩锅推责、挑事对抗改变不了事实,只会欲盖弥彰、自取其辱。
“甩锅”即推卸责任,将自身的责任转移出去,让别人来承担。源于“背锅”,而“背锅”又是惯用语“背黑锅”的缩略。同样是“锅”,“背锅”的“锅”是指并非自己应担的责任,而“甩锅”的“锅”则是指自己应担的责任。
一、丰富词语积累
后浪
流行语“后浪”,大致是指90后、00后一代。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网上热播一个短视频《后浪》。发布视频的是哔哩哔哩(bilibili)网站(简称B站)。视频中,一级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前辈的视角发表一段深情的演讲,献给新一代的青年们。年初以来,疫情肆虐,人们关注到了在危难关头青年一代的担当与勇气。何冰在演讲中以“后浪”喻指青年一代,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与期许。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高度关注,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新媒体营销案例。不过,对“后浪”的定义与描述也引起了不少讨论,批评者认为视频《后浪》过于美化新冠疫情背景下年青一代的生存际遇。
“后浪”跻身顶流,一是因其节引自为人熟知的谚语 ,具有较高的语义透明度;二是切合了当代青年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
一、丰富词语积累
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打工人”一夜爆火。其实这个词是旧瓶装新酒。据说,“打工人”被当成梗,与一名网红的视频有关。他曾发布了几条短视频。在其中一条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对着镜头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这种自我调侃的句子,很快引起网友的转发和戏仿。
“打工人”,原本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为外来务工人员。曾经流行的称谓有“打工仔/妹”“社畜”等。“打工仔/妹”经常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低,隐含着一丝卑微的意味;“社畜”又似乎太安于现状,没有斗志和理想。今天,一声“打工人”,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隐忍中透露着坚强。虽然人在打工,但却不卑不亢,有着自己的尊严。“打工人”这一称谓,让所有劳动者——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劳动的人,以至大部分白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后来又衍生出一系列“××人”结构的词语,比如“尾款人”“干饭人”“秃头人”等。
一、丰富词语积累
爷青回
即“爷的青春又回来了”的缩略语。2020年,B站用户一共发送了22亿条弹幕,其中“爷青回”被发送了超540万次,稳居第一。网民们“爷青回”用来表达再次见到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物时的一种喜悦之情。那些年的人物、影视剧、游戏、动画,旋律,一旦出现,不少网友往往会发出一句慨叹:“爷青回!”
与“爷青回”密切联系的,是“爷青结”,意即“爷的青春结束了”。多用于慨叹自己喜爱的或关注的事物的消失或结束。
一、丰富词语积累
凡尔赛/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即凡尔赛宫,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网络热词“凡尔赛”源自日本少女漫画《凡尔赛玫瑰》,其中刻画了十八世纪末凡尔赛宫的浮华奢靡。今天网友们以“凡尔赛”借指刻意炫耀高档、奢华生活的做派。凡尔赛文学的经典套路是:不经意地用反向表述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先抑后扬,明贬暗褒,有时再加上适当的自问自答,草蛇灰线地流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几则“凡尔赛文学”的经典文案流传甚广:①“我男朋友真是个大直男,他送了我一辆兰博基尼,可是颜色超级土!我该怎么跟他说我不喜欢啊!”②“今天没化妆也有人找我要微信,好苦恼哦!”③“好无聊啊,别人要做一天的工作我不到半天就做完了,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凡尔赛”一词实际上也用于调侃。比如撒贝宁说自己不想保研北大,网友就会调侃他在“凡尔赛”。这么说并没有恶意。精通“凡尔赛/凡尔赛文学”的人,被戏称为“凡人”或“凡学大师”。随着“凡尔赛”“凡尔赛文学”爆火,还衍生出了“入门凡”“低级凡”“高级凡”等不同级别的装腔作势。
一、丰富词语积累
你品,你细品
“干啥啥不行,阴阳怪气第一名。”2020年,网络上流行着一种阴阳怪气的腔调。“你品,你细品”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潜台词是:此处有猫腻,此事不简单!你需要时间思考才能弄明白的。仿佛说话人自己对背后的真相已了如指掌。其实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故弄玄虚。“你品,你细品”来源于网络上一段搞笑视频——视频中,男子劝老婆不要买包,让她在买包和买房两个选择中思考,对他老婆说:“你品,你细品!”这个有点搞笑的视频,一时间被网民们竞相使用。
热度较高的“阴阳怪气”语系成员还有:A。“啊,这?/就这?就这?”类似口头语“切~!”。通常出现在别人展示成果的评论区,说话人抱着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一副睥睨他人的神气。B。“××它不香吗?”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正常人都知道的,你不认同我,就是不正常!C。“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连续反问式的质疑口气,凸显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一、丰富词语积累
有内味了
“有内味了”是一句北方方言。“那”在口语中可读作nèi,借用“内”来表示。全句可还原成“有那种味道了”,或“有那种感觉了”。2019年初,“有内味了”随着一些京味儿视频在网上出现,经由电竞圈衍生出了“有××内味了”的梗。作为流行语,它带有诙谐色彩,表示正宗、地道、棒等新义。今年突然火爆起来。它多出现在标题中,比如:“有内味了!刘敏涛教张朝阳唱《红色高跟鞋》,眼神动作全都是。”又如:“有内味了~ 感知百姓生活从‘内蒙古味道’开始!”网民们用它或表达调侃、吐槽;或表达对赞扬与认同。
一、丰富词语积累
内卷
“内卷”(Involution),或作“内卷化”,最开始是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用来解释为什么农耕社会长期没有大的突破的一个术语。后来,语义泛化,被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流行语“内卷”,描述的是各行各业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有限资源的存量厮杀。博士毕业去社区医院;英语专业八级、硕士,在教幼儿英语;普通班高分化,高分班火箭化,火箭班清北常态化……都是典型的内卷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能拼尽全力,以使自己获取少量的竞争优势。在内卷文化的裹挟下,大家活得都很累。“内卷”还可缩略为一个字“卷”。你看,“让你孩子上早教班的,不是早教机构,而是其他抢着把孩子塞进早教班的家长,太卷了!”
一、丰富词语积累
社会性死亡
有人将死亡分为“肌体死亡”“代谢死亡”和“社会性死亡”三种;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会性死亡”。网络上被用来借指一个人名誉遭到严重损失的社交隔断。2020年11月,“清华学姐”误斥学弟“性骚扰”,将其“社会性死亡”的风波,让这一名词火了起来,被用来描述个体遭遇网络暴力后陷入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倾轧的困境。揭发对方的疑似不道德或违法行为,将其公之于众,摧毁这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交圈子,让其“社死”——这种戾气浓重的“社会性死亡”打击,侵害了个人隐私,不合法律精神。
一、丰富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