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900年的一张国外明信片
观看视频思考新世纪到来之际列强对华采取了什么政策?除列强实力进一步增强外该政策受哪个条约的刺激?
第一幕: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材料二: “不下雨,地发干,都因教堂遮住天。”
材料三:“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1. 据材料一,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哪里?发展状况如何?
2.据材料二,义和团的起因与什么有关?
3.据材料三,义和团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谁?推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有人说,八国联军侵华是义和团运动所造成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第二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西摩尔率两千兵力进攻天津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率军进入紫禁城
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大沽口守军抗击联军进攻
八国联军记者招待会
时间:1900年12月(侵华战争结束不久);
地点:中国北京;
主要角色:列强代表瓦德西元帅、中外记者
活动内容:由记者向瓦德西提问;列强站在自身立场作答,掩盖事实真相;中外记者对列强的诡辩进行分析和揭露。
活动目的:认识列强所犯罪行
第三幕:《辛丑条约》
上图反映的是何时清政府与列强签定什么条约的情景?
内容 归纳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列表归纳
历史剧:《辛丑条约》签订后…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赔
划
拆
禁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直因:
根因:
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天津----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镇压义和团运动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条约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X
Y
O
沧桑回眸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
关天培英勇抗敌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阿古柏侵略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
[学习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 《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自主学习: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的矛头直指_________。
目的:为镇压_____________反帝爱国运动。时间:_______年6月。
国家及头目: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由英国海军司令______率领。
过程(1)______年6月从大沽到天津进犯北京,在_______被义和团围困,狼狈逃往天津。
(2)各国舰队夺去大沽炮台,随后攻占____,向北京进犯。8月攻占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6、结果:清政府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
二《辛丑条约》
时间:________年。双方: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
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_________,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_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2)清政府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中国完全沦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
合作交流:
时事报道:八国联军侵华经过。
模拟八国联军记者招待会:
时间:1900年12月(侵华战争结束不久);
地点:中国北京;
主要角色:列强代表瓦德西元帅、中外记者;
活动内容:由记者向瓦德西提问;列强站在自身立场作答,掩盖事实真相;记者对列强的诡辩进行分析和揭露。
活动目的:认识列强所犯罪行
历史剧:《辛丑条约》签订后......
巩固落实:
1、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D.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3、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现了右图局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5、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6、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 相关史实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B.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奋勇抵抗
C.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D.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三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在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召开记者招待会,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出席此次大会的主要有:列强代表瓦德西元帅,中外各国记者。现在记者会开始。请举手提问。
记者一:我是中国时务报记者。听说我们的太后已经西逃,联军方面打算对它如何处置?是继续追究还是放他一马?
瓦德西:鸦片战争前中国不给世界机会,鸦片战争后世界也不会给中国机会。不过她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不仅不会伤害她,还真诚的欢迎她回来,继续统治中国。当然,作为交换,我们会提些小小的要求。
记者一:具体有哪些呢?
瓦德西:联军方面还在商议,目前无可奉告。
记者二:我是联合早报记者。在西太后回来之前,联军准备怎么管理北京?
瓦德西:我们已成立“管理北京委员会”, 由八国部队分区管理,使北京继续保持安定的局面。
记者二:可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北京不是这样。(出示课本21页照片)联军方面有何解释?
瓦德西:这个嘛。。。我也听说了一些。北京这么大,联军这么多,我作为总司令,也管不了这么多啊。
记者二:可我听说,你特许联军抢劫三天。。。
瓦德西:(擦汗)你从哪儿听说的?你知道的太多了。。。
记者三:我是德国之声记者。能否说一下您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大感受?
瓦德西:我要说,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联军部队沿途秋毫无犯,深受中国百姓欢迎。啊,对了。我还在中国皇帝的龙椅上坐了坐,过了把皇帝瘾呢!
记者三:不过据我所知,联军进展并不顺利。你们在廊坊和大沽口都遭到了中国军民的激烈抵抗。
瓦德西:这个。。。这个。。。我承认,我们是不受中国人欢迎的。我们遭到了难以想象的抵抗。他们虽然武器简陋,但有着无限蓬勃的生气。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真正的去统治他们。瓜分中国的想法是愚蠢的。我要向我的皇帝写信,报告这个情况。
主持人:这是一个简短的片段,我们将在这个片段中向你展示100多年前《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情形。
甲上场:卖报了卖报了。条约签了。您买份报纸?
(乙、丙齐上):乙:天啊,《辛丑条约》签啦。赔款4.5亿两,平均每个中国人要给他们一两银子。
丙: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丁上场:还有还有,你看这里,朝廷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咱大清国还有什么地位啊。
乙:地位地位,洋人一来,咱们神马地位都没有了。
丙:就是就是。你看这里,这什么是使馆界啊。
丁:这不好说。反正这里以后由外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咱以后买个菜也不方便了。
齐说:这什么世道啊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在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召开记者招待会,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出席此次大会的主要有:列强代表瓦德西元帅,中外各国记者。现在记者会开始。请举手提问。
记者一:我是中国时务报记者。听说我们的太后已经西逃,联军方面打算对它如何处置?是继续追究还是放他一马?
瓦德西:鸦片战争前中国不给世界机会,鸦片战争后世界也不会给中国机会。不过她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不仅不会伤害她,还真诚的欢迎她回来,继续统治中国。当然,作为交换,我们会提些小小的要求。
记者一:具体有哪些呢?
瓦德西:联军方面还在商议,目前无可奉告。
记者二:我是联合早报记者。在西太后回来之前,联军准备怎么管理北京?
瓦德西:我们已成立“管理北京委员会”, 由八国部队分区管理,使北京继续保持安定的局面。
记者二:可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北京不是这样。(出示照片)联军方面有何解释?
瓦德西:这个嘛。。。我也听说了一些。北京这么大,联军这么多,我作为总司令,也管不了这么多啊。
记者二:可我听说,你特许联军抢劫三天。。。
瓦德西:(擦汗)你从哪儿听说的?你知道的太多了。。。
记者三:我是德国之声记者。能否说一下您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大感受?
瓦德西:我要说,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联军部队沿途秋毫无犯,深受中国百姓欢迎。啊,对了。我还在中国皇帝的龙椅上坐了坐,过了把皇帝瘾呢!
记者三:不过据我所知,联军进展并不顺利。你们在廊坊和大沽口都遭到了中国军民的激烈抵抗。
瓦德西:这个。。。这个。。。我承认,我们是不受中国人欢迎的。我们遭到了难以想象的抵抗。他们虽然武器简陋,但有着无限蓬勃的生气。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真正的去统治他们。瓜分中国的想法是愚蠢的。我要向我的皇帝写信,报告这个情况。
主持人:这是一个简短的片段,我们将在这个片段中向你展示100多年前《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情形。
甲上场:卖报了卖报了。条约签了。您买份报纸?
(乙、丙齐上):乙:天啊,《辛丑条约》签啦。赔款4.5亿两,平均每个中国人要给他们一两银子。
丙: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丁上场:还有还有,你看这里,朝廷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咱大清国还有什么地位啊。
乙:地位地位,洋人一来,咱们神马地位都没有了。
丙:就是就是。你看这里,这什么是使馆界啊。
丁:这不好说。反正这里以后由外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咱以后买个菜也不方便了。
齐说:这什么世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