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章末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长白山期末)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 )
A.生长 B.呼吸
C.蒸腾作用 D.储存在植物体内
2.(2021七上·锦州期末)古语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高大树木顶端叶片中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起主要作用的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
3.(2021七上·蚌埠期末)春季植树时,为了利于成活,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为了移栽方便
4.(2021七上·蚌埠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吸附灰尘,净化空气
C.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5.(2021七上·金塔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6.(2021七上·丰南期末)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作用的主要是通过(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7.(2021七上·寻乌期末)提高植被覆盖面积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 )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8.(2021七上·宁德期末)下列几种农业生产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B.给花卉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
C.移栽幼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9.(2020·蓬江模拟)取两段相同的植物枝条甲和乙,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片,再分别放入均装有10毫升清水的量筒中,一起放在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的叶片被摘除
B.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
C.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实验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10.(2020·漳平模拟)如图所示,将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对整个装置和树枝分别称重;光照6小时后,再对整个装置和树枝分别称重。数据分析发现,总重量下降,而植株重量上升。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1.(2020·龙东模拟)“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2018年10月15日上午,2018经营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深圳召开。共27个城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其中我省就有曲阜市、济宁市、邹城市、聊城市和滕州市等五个城市获批。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B.绿色植物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C.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2.(2020·龙东模拟)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可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会使得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
C.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作用
D.绿色植物具有防风固沙、消纳噪音的作用
13.(2020八下·济宁期中)取甲、乙、丙三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同种陆生植物新鲜叶片,做如下处理:甲组上表皮涂抹凡士林,乙组下表皮涂抹凡士林,丙组上、下表皮均涂抹凡士林。将三组叶片同时置于温暖通风处,则蒸腾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乙>甲
14.(2020八下·新罗月考)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 B.培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D.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15.(2020八下·新罗月考)光下植物体内有进行如下生命活动(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
16.(2020·江门模拟)下列各项实验设计或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A.甲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乙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C.丙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 D.丁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7.(2020七下·自贡开学考)在农业生产中,下列哪种措施不合理( )
A.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土移栽
B.种庄稼不能过密也不要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C.栽培大棚蔬菜一般要尽量降低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D.常绿树木移栽时一般要剪掉部分枝叶
18.(2020七上·市北区期末)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相符合的是 ( )
A.甲--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丙--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丁--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9.(2020七上·长白期末)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措施中不宜采取的是( )
A.营造草原防护林 B.将草原改为农田
C.兴修草原水利 D.合理开发開
20.(2020九上·东城期末)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下图是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以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
C.植株吸收的无机盐运输到全身与蒸腾作用无关
D.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到根部
21.(2020七上·蜀山期末)下图所示四个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按照规范的操作,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一段时间后,经脱色、加碘液染色、漂洗后,叶片呈现绿色
B.图②中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C.图③中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能发现许多小水珠
D.图④中烧瓶中加水后,通入试管中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2020八上·防城港期末)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C.植物的任何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参与了自然界的水循环
23.(2018七上·西双版纳月考)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对绿色植物毫无意义
B.绿色植物主要靠呼吸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加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4.(2018七上·临沂月考)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进行如下处理;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25.(2011·深圳)请根据图2所示的四个装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可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26.(2019七上·宝鸡期末)下列有关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不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B.在教室应考虑不同盆花和观叶植物的生活习性、室内环境特点及师生活动需要
C.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外侧种植低矮的灌木,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D.注意花草树水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意
27.(2019七上·中山期末)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科学的是( )
A.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B.砍伐森林,变为耕地
C.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D.有计划地合理砍伐林林
28.(2019八上·吉林期末)下列各项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的是( )
A.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D.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29.(2019七上·克东期末)我国的植树节是( )
A.4月5日 B.5月1日 C.3月12日 D.9月10日
30.(2017七下·无为期末)倡导“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节约金钱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文明卫生,减少传染病 D.减少固体垃圾
二、判断题
31.(2021七上·会宁期末)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2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超过或低于0.03%,就表明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失去了平衡。
32.(2020·株洲)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对植物是一种浪费。
33.(2020·绥化)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4.(2020·娄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确地描述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规律。
35.(2019九下·玉林模拟)在植物体内,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的结果。
36.(2018七上·广州期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判断对错)
37.(2015七上·驻马店期末)植物可以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 )
38.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
39.(2015八上·宿迁期末)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判断对错)
40.(2015八上·宿迁期末)动物数量的大量减少,可使人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判断对错)
三、连线题
41.(2016八上·仙游期中)将下列叶片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进行合理配对。
表皮 A.输导作用
叶肉 B.保护作用
叶脉 C.进行光合作用
42.(2019八上·莆田期中)请将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做法与其依据的原理进行合理连线.
四、综合题
43.(2021七上·德惠期末)图甲中的A、B、C表示发生在某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④⑤表示能量转换器,其中⑤还是光合作用的“车间”,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释放氧气,能使空气清新,则A过程表示的植物体生理过程是 .
(2)B过程对植物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把水分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B过程表示的植物体生理过程是 .
(3)C过程中有图乙中④的参与,则该生理过程应该是 。
(4)A、B、C三个生理过程中的某些气体出入叶片,都需要经过叶片上的 才能完成。
(5)B过程运输的物质主要是通过根、茎、叶的 运输到叶肉细胞。
44.(2021七上·澄城期末)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它是通过叶表皮的 进入叶片内部的。
(2)图中[②]是 ,它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图中[③]是 ,它是通过 向下运输到植物的全身各处。
(4)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是 。
45.(2020七上·西乡期末)水是生命之源,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水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
(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图中[ ] 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2)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运送到植物各处。
(3)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到体内参与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的水通过植物的 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4)观察叶片的结构可以发现,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5)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拟一则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 。
46.(2019·大连)脐橙因富含维生素C、口感可人而深受大家喜爱。下图示意了脐橙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及开花结果的过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示意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三种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脐橙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 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2)脐橙幼苗由小长大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 ] 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活动是[ ] 作用。
(3)脐橙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结果,脐橙花中的 发育成果实。脐橙果实酸甜可口,果肉内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内。
(4)脐橙和大多数植物一样,根毛都具有 的特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7.(2019·枣庄)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一般在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模式图甲表示小麦种子纵切面,乙表示小麦根尖的结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每年在播种小麦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原因是 。如果播种的密度过大,结果产量不升反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密度过大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
(2)结合图甲分析,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 ,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
(3)小麦种子萌发后,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供幼苗生长发育,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图乙中的[ ] 。
(4)将一株刚刚拔下的小麦幼苗装在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初始质量为120克,给予充足光照5小时后,测得最终质量为118克,小麦幼苗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5)为了探究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了一株长势良好的小麦的一个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置于光照下5小时后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然后用碘液检验。实验中,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整个叶片都变蓝,你推测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48.(2018七上·平定期末)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但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图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但是在我国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你认为的原因是 .
(2)你理解的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3)请你为“保护森林”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
49.了解植被分布,保护植物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仅为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食物,也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该作用的过程可以用 的式子表示;
(3)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大,原因是植物通过 作用,从叶片的 散发出水分.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0%以上,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用于蒸腾作用,但这不是一种浪费,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还能有效地帮助植物体散热。
2.【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3.【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是蒸腾作用,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知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弱的因素,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4.【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引起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能缓解温室效应,可见A说法错误。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的植物的叶子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起到了消毒杀菌的作用,净化空气,B说法正确。
C、绿色植物的根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还能降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噪音,起到消除噪声的作用,C说法正确。
D、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主要体现在:①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消除噪声、消毒杀菌。
5.【答案】B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根毛与根毛细胞;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A不符合题意;
B、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B符合题意;
C、为植物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6.【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所以我们应多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称为生物圈。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如氮、磷、碳、氧等,它们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中的这些物质都在循环利用着。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燃烧、石油等都要消耗氧气,同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却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的相对平衡。
7.【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因此提高植被覆盖率之所以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8.【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能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A不符合题意。
B.给花卉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等无机盐,B符合题意。
C.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故移栽幼苗时去掉部分枝叶,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中耕松土、及时排涝等措施都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9.【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A.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说明甲组的叶未被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组液面变化不明显,说明乙组的叶被摘除,A错误。
BD.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乙的变量是有无叶,甲有叶,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而乙量筒内的叶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变化不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是: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B错误,D正确。
C.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甲组有叶,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体内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进行的主要器官是叶。
10.【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光照条件下,蒸腾作用旺盛,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单独测得枝条的质量稍有增加,增加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从而增加了质量。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11.【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A正确。
B、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B错误。
C、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C正确。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据此分析解答。
12.【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A正确;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错误;
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C正确;
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根系可以固沙,减弱噪音,利人健康,D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据此解答。
13.【答案】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则对甲、乙、丙三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乙叶片散失水分最多,由于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甲涂的是上表皮,因此甲叶片次之,丙叶片因为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基本不散失水;因此,蒸腾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乙>丙。故答案为:A。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14.【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绿色植物并没有提供给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A错误。
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正确。
C.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C正确。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15.【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是主要是水分和氧气的含量。蒸腾作用受温度、空气的湿度和空气的流动状况的影响。所以在阳光下,植物体内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三大生理作用,在进行这三大生理作用的过程中还同时进行着运输作用和吸收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运输作用是指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3)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据此解答。
16.【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1与2种子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是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A正确。
B.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也能产生水珠,因此该装置不能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B错误。
C.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现象表明,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正确。
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常用该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正确。
【分析】图示中的四个实验装置分别是用来验证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7.【答案】C
【知识点】根毛与根毛细胞;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种植农作物时,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就要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充分的利用单位面积内的光照,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关键,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合理密植的方法,让叶片充分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释放的氧气增多,大棚与空气隔绝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D.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18.【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散失出来.丙装置是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如果熄灭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乙装置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
丙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丁装置是验证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19.【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营造草原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防止草原沙漠化,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系统,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将草原改造成农田,是毁林开荒,反而会使草原面积减少,B说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兴修草原水利,利于发展草原,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利用和开发草原资源,有利于保护牧草,防止被过度利用和破坏,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草原资源等绿色植被的保护,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必须尊重草原生态的规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牧草,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过度的利用,以免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20.【答案】A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A. 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故A符合题意。
B. 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以促进植株的呼吸作用,因为植物的根需要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和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植株吸收的无机盐运输到全身与蒸腾作用有关,蒸腾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故C不符合题意。
D.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组织细胞,所以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能运到根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水分的吸收,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
21.【答案】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①装置内有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取①中经脱色(黄白色)的叶片、加碘液染色、漂洗后,叶片不变蓝色,也不是绿色,A符合题意。
B.装置②中的金鱼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B不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③图中,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塑料袋内壁能发现许多小水珠,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种子萌发产生大量二氧化碳,④中的烧瓶加水后,通入试管中气体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2.【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是一个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故B不符合题意;
C.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因此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叶肉细胞中, 幼嫩的表层细胞中也有分布。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蒸腾作用的意义如下:(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3)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
23.【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主要靠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C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加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24.【答案】A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则对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叶片散失水分最多,由于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乙涂的是上表皮,因此乙叶片次之,丙叶片又次之,丁叶片因为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基本不散失水;因此,四个叶片出现萎蔫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丁。
故答案为:A
【分析】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25.【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A、装置中的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积聚在试管内,可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因此该装置可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设置一个相同实验装置,将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清水,这样就和该装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从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常用该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D、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但这些水珠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因此,用该装置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欠妥当,应该做如下改进:塑料袋只包裹植物本身.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图示中的四个实验装置分别是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常用装置.
26.【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春天鲜花盛开,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要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收获果实,冬天还能见到绿色。而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容易发生危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绿化是指栽植花草树木以美化环境的活动。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 绿化校园,应本着经济、环保、不改变校园原有规划的原则进行.
27.【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大面积种植一种树,虽然整齐美观,但会造成生态系统物种的单一性,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不利用生态平衡,A不符合题意;
B、砍伐森林,变为耕地,会使绿色植被减少,不利于保护森林,B不符合题意;
C、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会导致害虫天敌死亡,同时,农药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的生物和人类,C不符合题意;
D、爱护植被,并不是绝对禁止砍伐,对森林资源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28.【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目前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是: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森林资源的平均水平依然很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和1/8,面积再大,若乱砍滥伐,势必造成森林资源匮乏,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继续降低。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都利于保护我国植被;一次性筷子的原材料是树木,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森林资源,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故C符合题意。
【分析】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植被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土地沙漠化方面来切入。
29.【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过度放牧时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绿化祖国,应该由我做起。
30.【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保护森林,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贺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倡导“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故选:B
【分析】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等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大气中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21%,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0.03%,就表明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失去了平衡。可见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32.【答案】错误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解答。
33.【答案】错误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34.【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析】【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生物圈中的水通过蒸腾和蒸发到空中,遇冷凝结变成水后落下来,而“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汇集流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不会倒流入河,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又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的形式从天上来到陆地。故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的蒸发,使水蒸气到空中,在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的形式落在地面上,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剩余的水汇集入江河,由此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汇集流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不会倒流入河,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又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的形式从天上来到陆地。从生物圈的水循环角度来看,陆地上的水可以汇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也可再返回陆地。
35.【答案】正确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36.【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如下:
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37.【答案】正确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而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及部位,思考作答.
38.【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水对植物的作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此,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9.【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没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就难以维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0.【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动物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动物的数量大量减少,将会影响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不利于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最终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分析】解答时从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切入.
41.【答案】B;C;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疏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故答案为:B;C;A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42.【答案】
【知识点】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①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故答案为:B;
②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答案为:A;
③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答案为:C;
④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在西红柿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减少,以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生,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所以西红柿摘除顶芽是利于了顶端优势的原理,属于打破顶端优势,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
43.【答案】(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3)呼吸作用
(4)气孔
(5)导管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见图中A过程释放氧气,说明A为光合作用的过程。
(2)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对无机盐的运输,图中的B过程。
(3)乙图中的④为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C过程中有图乙中④的参与,则该生理过程应该是呼吸作用。
(4)气孔不仅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A、B、C三个生理过程中的某些气体出入叶片,都需要经过叶片上的气孔才能完成。
(5)B过程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肉细胞。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3)呼吸作用;(4)气孔;(5)导管;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难度不大,熟记即可,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三种生理过程中的气体都需要从气孔出入。
44.【答案】(1)二氧化碳;气孔
(2)氧气
(3)有机物;筛管
(4)水蒸气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2)(3)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气体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进行交换,所以图中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水和有机物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和筛管进行运输,所以图中③为有机物,④为水,其中导管运输水,筛管运输有机物。
(4)蒸腾作用指的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是水蒸气。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45.【答案】(1)1;成熟区
(2)导管
(3)蒸腾
(4)气孔
(5)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要从身边做起,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1成熟区。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沿导管运输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则是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根等其它器官的。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4)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上的气孔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也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其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
(5)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要从身边做起,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1、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2、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4、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6.【答案】(1)胚芽
(2)②;蒸腾;③;光合;①;呼吸
(3)子房;液泡
(4)又多又细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1)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2)植株生长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因此,植物生长需要不断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无机盐,水、无机盐通过②蒸腾作用不断向上运输,茎向上生长,并长出叶,通过叶片的气孔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因此图示③表示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且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的平衡。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①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植物完成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脐橙酸甜可口的物质位于液泡中。 (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植物的根生有又多又细的根毛,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分析】识图:①-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
3、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蒸腾作用的意义:(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3)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
4、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 细胞液中含有有机酸、生物碱、葡萄糖、色素、水等物质 。
5、植物的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7.【答案】(1)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光
(2)a;胚乳;e;胚根
(3)①;成熟区
(4)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5)对照;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是活的,不在休眠期。每年在播种小麦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保证土壤透气,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播种要合理密植,种植过密会使植株叶片互相遮光,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减少了有机物的合成。(2)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种子中的a胚乳。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e胚根,将来发育成根。(3)①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4)将一株长势良好的蚕豆苗放入盛有如图甲所示的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重120克,将其置于光下5小时,再次测其重量为118克。该时间段内,蚕豆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分的99%左右,减少的质量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结果整个叶片都变蓝,原因是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故答案为:(1)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光;(2)a胚乳;e胚根;(3)①成熟区;(4)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5)对照;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分析】1、识图:a-胚乳,b-子叶,c-胚芽,d-胚轴,e-胚根。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
2、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有完整且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种子的萌发时,首先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被子叶吸收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然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最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根尖由顶端向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吸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会使植物体的重量发生很大的变化。
5、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48.【答案】(1)森林;人为因素
(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森林占据主体;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的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
(2)从画中可以看出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森林作用巨大,保护好森林,人类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故答案为:(1)森林;人为因素(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4)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5)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6)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49.【答案】(1)1/4
(2)碳﹣氧;
(3)蒸腾;气孔
(4)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中国覆盖率20.36%,排名第39位;中国,还不到1/4.中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每年砍伐2000万棵生长20年大 树.每年粮食损失浪费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产量还要多,一年损失千亿斤粮食,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因地制宜,宜林则林,易草则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1/4
(2)碳﹣氧;
(3)蒸腾;气孔
(4)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合理即可)
【分析】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章末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长白山期末)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 )
A.生长 B.呼吸
C.蒸腾作用 D.储存在植物体内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0%以上,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为基础题,比较简单,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用于蒸腾作用,但这不是一种浪费,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还能有效地帮助植物体散热。
2.(2021七上·锦州期末)古语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高大树木顶端叶片中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起主要作用的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3.(2021七上·蚌埠期末)春季植树时,为了利于成活,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为了移栽方便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是蒸腾作用,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蒸腾作用,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知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弱的因素,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4.(2021七上·蚌埠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吸附灰尘,净化空气
C.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引起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能缓解温室效应,可见A说法错误。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的植物的叶子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起到了消毒杀菌的作用,净化空气,B说法正确。
C、绿色植物的根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还能降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噪音,起到消除噪声的作用,C说法正确。
D、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主要体现在:①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消除噪声、消毒杀菌。
5.(2021七上·金塔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答案】B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根毛与根毛细胞;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A不符合题意;
B、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B符合题意;
C、为植物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D、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6.(2021七上·丰南期末)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作用的主要是通过(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而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所以我们应多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称为生物圈。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如氮、磷、碳、氧等,它们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中的这些物质都在循环利用着。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燃烧、石油等都要消耗氧气,同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却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的相对平衡。
7.(2021七上·寻乌期末)提高植被覆盖面积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 )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因此提高植被覆盖率之所以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8.(2021七上·宁德期末)下列几种农业生产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B.给花卉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
C.移栽幼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能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A不符合题意。
B.给花卉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等无机盐,B符合题意。
C.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故移栽幼苗时去掉部分枝叶,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中耕松土、及时排涝等措施都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9.(2020·蓬江模拟)取两段相同的植物枝条甲和乙,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片,再分别放入均装有10毫升清水的量筒中,一起放在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的叶片被摘除
B.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
C.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实验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答案】D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A.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说明甲组的叶未被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组液面变化不明显,说明乙组的叶被摘除,A错误。
BD.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乙的变量是有无叶,甲有叶,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而乙量筒内的叶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变化不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是: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B错误,D正确。
C.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甲组有叶,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体内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进行的主要器官是叶。
10.(2020·漳平模拟)如图所示,将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对整个装置和树枝分别称重;光照6小时后,再对整个装置和树枝分别称重。数据分析发现,总重量下降,而植株重量上升。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光照条件下,蒸腾作用旺盛,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单独测得枝条的质量稍有增加,增加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从而增加了质量。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11.(2020·龙东模拟)“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2018年10月15日上午,2018经营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深圳召开。共27个城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其中我省就有曲阜市、济宁市、邹城市、聊城市和滕州市等五个城市获批。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B.绿色植物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C.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A正确。
B、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B错误。
C、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C正确。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据此分析解答。
12.(2020·龙东模拟)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可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会使得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
C.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作用
D.绿色植物具有防风固沙、消纳噪音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A正确;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错误;
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C正确;
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根系可以固沙,减弱噪音,利人健康,D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据此解答。
13.(2020八下·济宁期中)取甲、乙、丙三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同种陆生植物新鲜叶片,做如下处理:甲组上表皮涂抹凡士林,乙组下表皮涂抹凡士林,丙组上、下表皮均涂抹凡士林。将三组叶片同时置于温暖通风处,则蒸腾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乙>甲
【答案】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则对甲、乙、丙三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乙叶片散失水分最多,由于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甲涂的是上表皮,因此甲叶片次之,丙叶片因为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基本不散失水;因此,蒸腾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乙>丙。故答案为:A。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14.(2020八下·新罗月考)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 B.培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D.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绿色植物并没有提供给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A错误。
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正确。
C.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C正确。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15.(2020八下·新罗月考)光下植物体内有进行如下生命活动(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是主要是水分和氧气的含量。蒸腾作用受温度、空气的湿度和空气的流动状况的影响。所以在阳光下,植物体内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三大生理作用,在进行这三大生理作用的过程中还同时进行着运输作用和吸收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运输作用是指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3)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据此解答。
16.(2020·江门模拟)下列各项实验设计或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A.甲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乙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C.丙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 D.丁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1与2种子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是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A正确。
B.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也能产生水珠,因此该装置不能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B错误。
C.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现象表明,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正确。
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常用该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正确。
【分析】图示中的四个实验装置分别是用来验证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7.(2020七下·自贡开学考)在农业生产中,下列哪种措施不合理( )
A.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土移栽
B.种庄稼不能过密也不要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C.栽培大棚蔬菜一般要尽量降低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D.常绿树木移栽时一般要剪掉部分枝叶
【答案】C
【知识点】根毛与根毛细胞;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种植农作物时,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就要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充分的利用单位面积内的光照,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关键,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合理密植的方法,让叶片充分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释放的氧气增多,大棚与空气隔绝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D.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18.(2020七上·市北区期末)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相符合的是 ( )
A.甲--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丙--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丁--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散失出来.丙装置是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如果熄灭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乙装置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
丙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丁装置是验证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19.(2020七上·长白期末)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措施中不宜采取的是( )
A.营造草原防护林 B.将草原改为农田
C.兴修草原水利 D.合理开发開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营造草原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防止草原沙漠化,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系统,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将草原改造成农田,是毁林开荒,反而会使草原面积减少,B说法错误,故B符合题意。
C、兴修草原水利,利于发展草原,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利用和开发草原资源,有利于保护牧草,防止被过度利用和破坏,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D说法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草原资源等绿色植被的保护,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必须尊重草原生态的规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牧草,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过度的利用,以免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20.(2020九上·东城期末)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下图是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以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
C.植株吸收的无机盐运输到全身与蒸腾作用无关
D.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到根部
【答案】A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A. 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故A符合题意。
B. 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以促进植株的呼吸作用,因为植物的根需要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和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植株吸收的无机盐运输到全身与蒸腾作用有关,蒸腾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故C不符合题意。
D.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组织细胞,所以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能运到根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水分的吸收,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
21.(2020七上·蜀山期末)下图所示四个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按照规范的操作,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一段时间后,经脱色、加碘液染色、漂洗后,叶片呈现绿色
B.图②中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C.图③中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能发现许多小水珠
D.图④中烧瓶中加水后,通入试管中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①装置内有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取①中经脱色(黄白色)的叶片、加碘液染色、漂洗后,叶片不变蓝色,也不是绿色,A符合题意。
B.装置②中的金鱼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B不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③图中,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塑料袋内壁能发现许多小水珠,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种子萌发产生大量二氧化碳,④中的烧瓶加水后,通入试管中气体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2.(2020八上·防城港期末)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C.植物的任何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参与了自然界的水循环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是一个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故B不符合题意;
C.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因此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叶肉细胞中, 幼嫩的表层细胞中也有分布。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蒸腾作用的意义如下:(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3)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
23.(2018七上·西双版纳月考)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对绿色植物毫无意义
B.绿色植物主要靠呼吸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加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主要靠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C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加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24.(2018七上·临沂月考)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进行如下处理;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A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则对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叶片散失水分最多,由于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乙涂的是上表皮,因此乙叶片次之,丙叶片又次之,丁叶片因为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基本不散失水;因此,四个叶片出现萎蔫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丁。
故答案为:A
【分析】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25.(2011·深圳)请根据图2所示的四个装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可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A、装置中的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积聚在试管内,可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因此该装置可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设置一个相同实验装置,将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清水,这样就和该装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从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常用该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D、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但这些水珠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因此,用该装置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欠妥当,应该做如下改进:塑料袋只包裹植物本身.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图示中的四个实验装置分别是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常用装置.
26.(2019七上·宝鸡期末)下列有关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不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B.在教室应考虑不同盆花和观叶植物的生活习性、室内环境特点及师生活动需要
C.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外侧种植低矮的灌木,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D.注意花草树水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意
【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春天鲜花盛开,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要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收获果实,冬天还能见到绿色。而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容易发生危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绿化是指栽植花草树木以美化环境的活动。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 绿化校园,应本着经济、环保、不改变校园原有规划的原则进行.
27.(2019七上·中山期末)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科学的是( )
A.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B.砍伐森林,变为耕地
C.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D.有计划地合理砍伐林林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大面积种植一种树,虽然整齐美观,但会造成生态系统物种的单一性,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不利用生态平衡,A不符合题意;
B、砍伐森林,变为耕地,会使绿色植被减少,不利于保护森林,B不符合题意;
C、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会导致害虫天敌死亡,同时,农药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的生物和人类,C不符合题意;
D、爱护植被,并不是绝对禁止砍伐,对森林资源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28.(2019八上·吉林期末)下列各项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的是( )
A.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D.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目前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是: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森林资源的平均水平依然很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和1/8,面积再大,若乱砍滥伐,势必造成森林资源匮乏,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继续降低。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都利于保护我国植被;一次性筷子的原材料是树木,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森林资源,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故C符合题意。
【分析】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植被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土地沙漠化方面来切入。
29.(2019七上·克东期末)我国的植树节是( )
A.4月5日 B.5月1日 C.3月12日 D.9月10日
【答案】C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过度放牧时许多草场退化、沙化。绿化祖国,应该由我做起。
30.(2017七下·无为期末)倡导“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节约金钱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文明卫生,减少传染病 D.减少固体垃圾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保护森林,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贺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倡导“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故选:B
【分析】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等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
二、判断题
31.(2021七上·会宁期末)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2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超过或低于0.03%,就表明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失去了平衡。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大气中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21%,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0.03%,就表明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失去了平衡。可见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32.(2020·株洲)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对植物是一种浪费。
【答案】错误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解答。
33.(2020·绥化)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答案】错误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34.(2020·娄底)“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确地描述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规律。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析】【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生物圈中的水通过蒸腾和蒸发到空中,遇冷凝结变成水后落下来,而“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汇集流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不会倒流入河,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又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的形式从天上来到陆地。故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的蒸发,使水蒸气到空中,在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的形式落在地面上,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剩余的水汇集入江河,由此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汇集流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不会倒流入河,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又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的形式从天上来到陆地。从生物圈的水循环角度来看,陆地上的水可以汇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也可再返回陆地。
35.(2019九下·玉林模拟)在植物体内,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的结果。
【答案】正确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36.(2018七上·广州期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如下:
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37.(2015七上·驻马店期末)植物可以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而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及部位,思考作答.
38.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水对植物的作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此,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9.(2015八上·宿迁期末)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没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就难以维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0.(2015八上·宿迁期末)动物数量的大量减少,可使人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动物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动物的数量大量减少,将会影响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不利于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最终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分析】解答时从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切入.
三、连线题
41.(2016八上·仙游期中)将下列叶片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进行合理配对。
表皮 A.输导作用
叶肉 B.保护作用
叶脉 C.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C;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疏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故答案为:B;C;A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42.(2019八上·莆田期中)请将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做法与其依据的原理进行合理连线.
【答案】
【知识点】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①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故答案为:B;
②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答案为:A;
③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答案为:C;
④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在西红柿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减少,以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生,以增加分枝,提高产量。所以西红柿摘除顶芽是利于了顶端优势的原理,属于打破顶端优势,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
四、综合题
43.(2021七上·德惠期末)图甲中的A、B、C表示发生在某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④⑤表示能量转换器,其中⑤还是光合作用的“车间”,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释放氧气,能使空气清新,则A过程表示的植物体生理过程是 .
(2)B过程对植物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把水分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B过程表示的植物体生理过程是 .
(3)C过程中有图乙中④的参与,则该生理过程应该是 。
(4)A、B、C三个生理过程中的某些气体出入叶片,都需要经过叶片上的 才能完成。
(5)B过程运输的物质主要是通过根、茎、叶的 运输到叶肉细胞。
【答案】(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3)呼吸作用
(4)气孔
(5)导管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见图中A过程释放氧气,说明A为光合作用的过程。
(2)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对无机盐的运输,图中的B过程。
(3)乙图中的④为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C过程中有图乙中④的参与,则该生理过程应该是呼吸作用。
(4)气孔不仅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A、B、C三个生理过程中的某些气体出入叶片,都需要经过叶片上的气孔才能完成。
(5)B过程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肉细胞。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2)蒸腾作用;(3)呼吸作用;(4)气孔;(5)导管;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难度不大,熟记即可,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三种生理过程中的气体都需要从气孔出入。
44.(2021七上·澄城期末)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它是通过叶表皮的 进入叶片内部的。
(2)图中[②]是 ,它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图中[③]是 ,它是通过 向下运输到植物的全身各处。
(4)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是 。
【答案】(1)二氧化碳;气孔
(2)氧气
(3)有机物;筛管
(4)水蒸气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2)(3)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气体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进行交换,所以图中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水和有机物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和筛管进行运输,所以图中③为有机物,④为水,其中导管运输水,筛管运输有机物。
(4)蒸腾作用指的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是水蒸气。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45.(2020七上·西乡期末)水是生命之源,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水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
(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图中[ ] 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2)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运送到植物各处。
(3)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到体内参与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的水通过植物的 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4)观察叶片的结构可以发现,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5)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拟一则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 。
【答案】(1)1;成熟区
(2)导管
(3)蒸腾
(4)气孔
(5)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要从身边做起,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1成熟区。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沿导管运输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则是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根等其它器官的。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4)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上的气孔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也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其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
(5)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要从身边做起,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1、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2、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4、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6.(2019·大连)脐橙因富含维生素C、口感可人而深受大家喜爱。下图示意了脐橙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及开花结果的过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示意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三种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脐橙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 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2)脐橙幼苗由小长大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 ] 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活动是[ ] 作用。
(3)脐橙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结果,脐橙花中的 发育成果实。脐橙果实酸甜可口,果肉内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内。
(4)脐橙和大多数植物一样,根毛都具有 的特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答案】(1)胚芽
(2)②;蒸腾;③;光合;①;呼吸
(3)子房;液泡
(4)又多又细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1)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2)植株生长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因此,植物生长需要不断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无机盐,水、无机盐通过②蒸腾作用不断向上运输,茎向上生长,并长出叶,通过叶片的气孔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因此图示③表示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且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的平衡。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①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植物完成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脐橙酸甜可口的物质位于液泡中。 (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植物的根生有又多又细的根毛,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分析】识图:①-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
3、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蒸腾作用的意义:(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3)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
4、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 细胞液中含有有机酸、生物碱、葡萄糖、色素、水等物质 。
5、植物的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7.(2019·枣庄)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一般在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模式图甲表示小麦种子纵切面,乙表示小麦根尖的结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每年在播种小麦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原因是 。如果播种的密度过大,结果产量不升反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密度过大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
(2)结合图甲分析,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 ,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
(3)小麦种子萌发后,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供幼苗生长发育,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图乙中的[ ] 。
(4)将一株刚刚拔下的小麦幼苗装在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初始质量为120克,给予充足光照5小时后,测得最终质量为118克,小麦幼苗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5)为了探究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了一株长势良好的小麦的一个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置于光照下5小时后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然后用碘液检验。实验中,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整个叶片都变蓝,你推测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光
(2)a;胚乳;e;胚根
(3)①;成熟区
(4)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5)对照;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是活的,不在休眠期。每年在播种小麦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保证土壤透气,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播种要合理密植,种植过密会使植株叶片互相遮光,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减少了有机物的合成。(2)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种子中的a胚乳。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e胚根,将来发育成根。(3)①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4)将一株长势良好的蚕豆苗放入盛有如图甲所示的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重120克,将其置于光下5小时,再次测其重量为118克。该时间段内,蚕豆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分的99%左右,减少的质量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结果整个叶片都变蓝,原因是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故答案为:(1)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光;(2)a胚乳;e胚根;(3)①成熟区;(4)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5)对照;没有暗处理,叶片内原来有淀粉
【分析】1、识图:a-胚乳,b-子叶,c-胚芽,d-胚轴,e-胚根。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
2、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有完整且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种子的萌发时,首先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被子叶吸收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然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最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根尖由顶端向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吸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会使植物体的重量发生很大的变化。
5、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48.(2018七上·平定期末)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但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图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但是在我国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你认为的原因是 .
(2)你理解的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3)请你为“保护森林”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
【答案】(1)森林;人为因素
(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森林占据主体;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的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
(2)从画中可以看出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森林作用巨大,保护好森林,人类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故答案为:(1)森林;人为因素(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4)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5)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6)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49.了解植被分布,保护植物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仅为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食物,也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该作用的过程可以用 的式子表示;
(3)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大,原因是植物通过 作用,从叶片的 散发出水分.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 .
【答案】(1)1/4
(2)碳﹣氧;
(3)蒸腾;气孔
(4)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中国覆盖率20.36%,排名第39位;中国,还不到1/4.中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每年砍伐2000万棵生长20年大 树.每年粮食损失浪费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产量还要多,一年损失千亿斤粮食,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因地制宜,宜林则林,易草则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1/4
(2)碳﹣氧;
(3)蒸腾;气孔
(4)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合理即可)
【分析】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