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07 20:57:13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高州月考)下列现象与生物所反映的特征匹配错误的是(  )
A.饿虎扑食——生物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变异
C.燕子低飞带雨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雏鸡破壳而出——生物能繁殖后代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饿虎扑食”说明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A说法正确。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B说法错误。
C、下雨天,小虫会飞的很低,燕子吃虫,所以会跟着飞低,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说法正确。
D、“鸡破壳而出”说明生物能殖后代,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特征如下:(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整殖;(6)生物有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21八下·德惠月考)“落叶知秋”我们校园内的杨柳树在立秋之后开始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能生长和繁殖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④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杨柳树在立秋之后开始落叶,这是树在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在立秋之后落叶是因为天气变化,气温降低,是树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关键: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2021八下·德惠月考)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
A. 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传华秋实”的意思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这与生物的繁殖后代有关,A说法正确。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B说法错误。
C、“朵朵葵花向太阳”,是葵花对光这种刺激做出的反应,即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应激性,C说法正确。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生物获取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关键: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2021八下·德惠月考)“沙漠地区生物种类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大部分蝙蝠白天休息,夜间活动”。在上述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  )
A. 水、温度、阳光 B.水、阳光、温度
C.温度、水、阳光 D.阳光、水、温度
【答案】A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沙漠气候干燥,缺少水分,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少;
在清明前后,气温回升,天气变暖,可以播种了;
白天和夜间的区别就是有没有阳光,所以,蝙蝠的活动受光的影响,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5.(2021·凌云模拟)影响菊花在秋天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时间 C.水 D.土壤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A. 温度会影响菊花的生长,但不是影响菊花开花的主要因素,A不符合题意。
B.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如在7月份出现花蕾后,每天只给8-10小时的光照,可使它提前开花;如每天给予14小时以上的光照,则可推迟开花。因此影响菊花开花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时间,B符合题意。
C. 水会影响菊花的生长,但水多水少都不会影响菊花开花,C不符合题意。
D. 土壤一年四季都没有变化,因此土壤不是影响菊花开花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动植物的分布:
非生物因素 影响 典型例子
光 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
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
6.(2021·百色模拟)影响不同花儿在不同季节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非生物因素中的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例如:六月荷花开,九月菊花放,影响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不同造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动植物的分布:
非生物因素 影响 典型例子
光 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
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
7.(2021七上·长春期末)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答案】C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七星瓢虫吃蚜虫,蚜虫被七星瓢虫吃,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是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类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8.(2020八上·滨州月考)《中国诗词大会》带动了全民学诗热潮,许多诗词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适应环境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
C.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
【答案】B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A.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B符合题意。
C.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了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C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9.(2020·沈阳模拟)芦苇能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在鱼、虾、蟹养殖水域养殖适量的芦苇,可以减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这体现了(  )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才能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C.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芦苇能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在鱼、虾、蟹养殖水域养殖适量的芦苇,可以减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芦苇能在含有有毒物质的水中生长,这体现了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芦苇能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减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这体现了生物能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0.(2020·葫芦岛)比目鱼栖息海底,成鱼的两只眼睛生在一侧,这种现象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相互依赖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比目鱼的两只眼睛是长在一边的,这是长期以来对环境逐渐适应的结果,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判断属于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的方法是根据影响结果而定。
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
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使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
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降低噪音污染,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1.(2020七上·临泽期中)蜜蜂成千上百只的生活在一起,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它们的关系是(  )
A.种内互助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答案】A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蜜蜂成千上百只的生活在一起,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同时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体现了蜜蜂之间的合作关系,即种内互助。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2.(2020七上·武威期中)植被丰富的山坡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D.生物能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植物的根能够固定土壤,落叶可以涵养水分,也就是植物的存在能改善周围的环境,这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2020七上·会宁期中)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北风吹,雁南飞 B.浪花翻滚
C.牛吃草 D.花开花谢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北风吹,雁南飞,体现了温度对大雁的影响,也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水属于非生物部分,没有生命特征,故浪花翻滚不属于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
C.牛吃草,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
D.花开花谢,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4.(2020七上·埇桥期中)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说明生物具有生长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B不符合题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5.(2020七上·埇桥期中)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对象的是(  )
A.人类的遗传变异 B.动物的运动方式
C.植物的生长繁殖 D.“天宫一号”飞行器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学研究的范畴
【解析】【解答】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所以人类的遗传变异,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生长繁殖均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天宫一号”飞行器不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动、植物,衣服的原料:棉、麻、毛皮,住房的材料:木材,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远古的生物,预防针所用疫苗的来源:微生物等等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生物学.
16.(2020七上·合肥期中)受低温、多雨、光照不足的天气影响,导致合江荔枝大幅度减产。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都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题干中“荔枝一遇到低温、多雨、寡照天气合江荔枝就会大幅度减产”,由于受低温、多雨、光照天气影响,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水分、阳光等非生物因素。
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7.(2020七上·包河期中)大蜀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生物。题干中,大蜀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说明植物的存在使得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选A。
【分析】生物使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18.(2020七上·包河期中)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青蛙冬眠 B.石油燃烧
C.蛆发育为苍蝇 D.狮子捕食羚羊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青蛙冬眠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蛆发育为苍蝇,说明生物能生长和发育,属于生命现象,狮子捕食羚羊,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石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是生命现象。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生命,其判断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⑥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9.(2020七上·包河期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题干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所以,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不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影响环境、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20.(2020七上·包河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  )
A.草盛豆苗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秋风扫落叶 D.花好月圆
【答案】A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A.草盛豆苗稀,是指杂草与豆苗形成竞争关系,影响到了豆苗的 生长,体现了生物因素影响生物,A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主要意思是蚂蚁这种生物影响堤岸,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秋风扫落叶 ,是指秋天气温降低,植物为了生存,开始落叶,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花好月圆,指风景宜人,没有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21.(2020七上·夏津期中)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除病毒外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A.除病毒外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而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如动物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2020七上·乌海期中)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的(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3.下列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做出反应的是(  )
A.惊弓之鸟 B.飞蛾扑火 C.望梅止渴 D.蜻蜓点水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知识点。生物能对其他生物、阳光、水分、温度等等外界因素作出反应。
【分析】惊弓之鸟指受弓箭惊吓的鸟,是鸟对外界刺激弓箭作出反应;飞蛾扑火是指飞蛾的趋光性,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将卵产在水面上,属于蜻蜓的繁殖现象;望梅止渴是人对梅子的刺激作出流口水的反应。因此应该选D。
24.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哪种生命特征(  )
A.繁殖 B.排出废物
C.遗传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繁殖现象。每到春末夏初,是蛙类的繁殖季节,雄蛙有鸣囊,能够发出鸣叫声,吸引雌蛙前来交配。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蛙鸣的行为本质。蛙类通过鸣叫声进行求偶,进而完成交配过程,属于繁殖现象。因此,本题应该选A。
25.下列现象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的是(  )
A.水资源污染严重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
B.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答案】A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的改变往往会给生物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水资源污染严重,生活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因为适应不了恶劣的环境而大量减少,是生物的生活依赖环境的表现。蚯蚓在土里钻行,能使板结的土壤变得疏松,说明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蚁穴能酿成崩堤的后果,说明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的散失,是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表现。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的观点。
二、判断题
26.(2020七上·潜山期末)所有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是生物具有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命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27.(2020七上·越秀期末)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动物能,植物也能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如含羞草的叶受到刺激会合拢,植物的叶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8.(2019七上·涡阳月考)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或行为,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例如:将鲫鱼放到海水中,不久鲫鱼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29.(2019七上·全州期中)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故此题说法正确。
【分析】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0.(2019七上·灵川期中)“蚁穴溃堤”这句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可对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1.(2019七上·海伦期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是合作关系其。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2.(2019七上·海伦期中)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其脂肪层非常厚,体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解: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体现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
33.(2019七上·陇县期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因此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如鸟类的迁徙,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34.(2019七上·宿州期中)箭毒蛙、竹节虫、北极熊都能以相同的方式成功地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解: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箭毒蛙是警戒色。
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拟态,是动物的防御行为。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如北极熊、变色龙与环境颜色一致,是保护色。
因此箭毒蛙、竹节虫、北极熊不是以相同的方式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适者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鸟有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蝗虫有外骨骼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据此解答。
35.(2019七上·宿州期中)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说明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环境可以影响植物为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降雨、土壤类型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比如在热带光照强,温度高,水分好,植物的叶片就大,而在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植物的叶片小,在热带,植物是常绿的,而在温带,大部分植物是落叶的,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植物通过自身的作用改变周围的环境,比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植物生长迅速,对矿物质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植物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来增加P和Ca的供应量,结果导致土壤pH值很低,呈酸性,相反在温带,土壤pH是中性或者碱性,森林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很高,这些有机质和水分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可以吸收降雨,减少泥石流的形成,改善区域的微气候,因此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分析】1、生物使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2、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使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
三、连线题
36.(2019七上·凤山期中)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匹配起来。
A小狗由小长大    ①新陈代谢
B向日葵朝向太阳    ②生长发育
C植物的开花结果    ③应激性
D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    ④繁殖
E人的呼吸与排尿    ⑤遗传变异
【答案】②;③;④;⑤;①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A、小狗由小长大体现了②生长发育;
B、向日葵朝向太阳体现了③应激性;
C、植物的开花结果体现了④繁殖;
D、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体现了⑤遗传变异;
E、人的呼吸与排尿体现了①新陈代谢。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7.牵桥搭线: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匹配起来
猫头鹰吃老鼠        a合作关系
许多蚂蚁搬运食物       b竞争关系
田里的水稻与野草      c捕食关系
向日葵朝向太阳    d繁 殖
植物的开花结果    e应激性
人体的排汗    f生 长
蘑菇由小长大    g排 泄
【答案】c;a;b;e;d;g;f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猫头鹰吃老鼠,因此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是捕食关系,水稻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蚂蚁成百上千地群居,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需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生活,因此属于合作关系;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说向日葵朝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植物的开花结果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人体的排汗属于排出废物,蘑菇由小长大属于生长现象。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的特征。
四、综合题
38.(2020七上·梅里斯月考)选择序号填入空格
(1)种子萌发成幼苗   。
(2)葵花朵朵向太阳   。
(3)运动员打球挥汗如雨   。
(4)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
(5)龙生龙,凤生凤   。
A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B 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E 生物能够生长
【答案】(1)E
(2)A
(3)B
(4)C
(5)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故填E。(2)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阳光)做出反应,故填A。(3)汗液是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之一,汗液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所以运动员打球挥汗如雨,说明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填B。(4)异养生物需要从食物中获取有机物才能生存。所以一日三餐,按时进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填C。(5)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所以 龙生龙,凤生凤,说明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故填D。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
39.(2019七上·长汀期中)下面事例各体现生物的哪些特征,请在后面横线上填写出来。
(1)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2)野兔发现附近有人活动会迅速躲藏。   。
(3)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长大。   。
(4)母鸡孵小鸡。   。
【答案】(1)需要营养
(2)应激性
(3)生长
(4)繁殖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野兔发现附近有人活动会迅速躲藏。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4)母鸡孵小鸡,说明生物能繁殖。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0.(2019七上·宿州期中)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诗中描写的生物有   。(一种即可)
(2)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3)高大的桃树是由一粒种子萌发、生长而成,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
(4)同一棵桃树上开的桃花,其大小形状有差异,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
(5)桃花落了就会结出果实,人们发现向阳处的果实长得又红又大,还特别甜。而背阴处的果实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答案】(1)竹子、桃、鸭子
(2)温度
(3)生长发育(由小长大或生长都可)
(4)变异
(5)环境能影响生物(或生物能适应环境)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诗中描写的生物有竹子、桃、鸭子。(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这句诗描述的是温度影响了鸭的生活。(3)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高大的桃树是由一粒种子萌发、生长而成,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生长发育。(4)同一棵桃树上开的桃花,其大小形状有差异,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变异。(5)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桃花落了就会结出果实,人们发现向阳处的果实长得又红又大,还特别甜。而背阴处的果实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这一现象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41.(2019七上·泰兴期中)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了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填字母序号)
A.适应环境 B.生长发育
C.遗传 D .变异
E. 繁殖
(1)一只母猫生下了三只小猫。这种现象属于   。
(2)猫生猫,鼠生鼠。这种现象属于   。
(3)小猫长成大猫。这种现象属于   。
(4)同一胎的三只小猫的毛色分别是白色、黑色和花斑色。这种现象属于   。
(5)夜晚猫的瞳孔会放大。这种现象属于   。
【答案】(1)E
(2)C
(3)B
(4)D
(5)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生物能够繁殖,一只母猫生下了三只小猫,这种现象属于繁殖现象。
(2)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如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
(3)生物能够生长,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长发育。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一窝猫中有白色、黑色和花斑色,这种现象属于变异现象。
(5)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2.(2019七上·合肥月考)“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   的特征。
(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4)能够出墙的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的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5)从杏树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一部分。
(6)通过上面问题的解决,你一定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依据了,试把判断的依据写出来   。
【答案】(1)应激性
(2)繁殖
(3)新陈代谢
(4)生长
(5)生物
(6)是否同时具有应激性、繁殖、新陈代谢、和生长的特征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繁殖的特征。
(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力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
(4)能够出墙的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成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生长的特征。
(5)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是指植物,杏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杏树属于生物部分。
(6)由以上材料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的依据是否同时具有应激性、繁殖、新陈代谢、和生长的特征。
【分析】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3.(2019六上·新泰月考)学习过生物的特征后,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在校园里观察生物,发现他们身上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以及校园生态系统的景象.
(1)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簌簌飘落.体现生物特征:   .
(2)石榴树上挂上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石榴,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体现生物特征:   .
(3)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体现生物特征:   .
(4)肥大的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了生物特征:   .
(5)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体现生物特征:   .
(6)还有一条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呢?请写出来:   .
【答案】(1)排出体内的废物
(2)遗传和变异
(3)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4)需要营养
(5)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慢慢飘落时,同时把体内的代谢废物排除了体外,这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石榴树上挂上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石榴,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这说明石榴树上结的果实还是石榴,这是遗传的现象,石榴的大小、形状等不同这是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可见此时说明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3)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这是鼠妇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是应激性,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肥大的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这是喜鹊在捕捉食物,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5)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
(6)除以上提到的基本特征外,生物的特征还有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1)排出体内的废物;(2)遗传和变异;(3)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4)需要营养;(5)生长(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4.(2018七上·施秉月考)游戏填空
下列是猫和老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用生物的基本特征填空。
如:猫和老鼠都有细胞结构。
(1)猫捉老鼠是需要   。
(2)老鼠见到猫就跑是对外刺激作出   。
(3)老猫生小猫是   。
(4)小猫长成大猫是   。
(5)猫生猫,鼠生鼠是   。
(6)一窝猫中有白猫和黑猫是   。
【答案】(1)营养
(2)反应
(3)繁殖
(4)生长发育
(5)遗传
(6)变异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猫捉老鼠的现象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老鼠见到猫就跑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老猫生小猫属于生物能繁殖;
(4)小猫长成大猫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
(5)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
(6)一窝猫中有白猫和黑猫是变异现象。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45.(2018·扶沟模拟)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   ;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   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答案】(1)环境影响环境
(2)生物影响环境
(3)水;干旱;鳃;支撑身体;生物适应环境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山寺中的桃花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而晚开放的现象,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在沙漠栽种植物,植物能够对于多风沙的地区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说明它适应在缺水的地方生存。因此,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总之,判断属于哪种的方法是准确根据影响结果而定。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是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
【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高州月考)下列现象与生物所反映的特征匹配错误的是(  )
A.饿虎扑食——生物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变异
C.燕子低飞带雨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雏鸡破壳而出——生物能繁殖后代
2.(2021八下·德惠月考)“落叶知秋”我们校园内的杨柳树在立秋之后开始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能生长和繁殖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④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1八下·德惠月考)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
A. 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2021八下·德惠月考)“沙漠地区生物种类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大部分蝙蝠白天休息,夜间活动”。在上述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  )
A. 水、温度、阳光 B.水、阳光、温度
C.温度、水、阳光 D.阳光、水、温度
5.(2021·凌云模拟)影响菊花在秋天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时间 C.水 D.土壤
6.(2021·百色模拟)影响不同花儿在不同季节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7.(2021七上·长春期末)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8.(2020八上·滨州月考)《中国诗词大会》带动了全民学诗热潮,许多诗词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适应环境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
C.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
9.(2020·沈阳模拟)芦苇能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在鱼、虾、蟹养殖水域养殖适量的芦苇,可以减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这体现了(  )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才能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C.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10.(2020·葫芦岛)比目鱼栖息海底,成鱼的两只眼睛生在一侧,这种现象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相互依赖
11.(2020七上·临泽期中)蜜蜂成千上百只的生活在一起,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它们的关系是(  )
A.种内互助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12.(2020七上·武威期中)植被丰富的山坡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D.生物能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13.(2020七上·会宁期中)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北风吹,雁南飞 B.浪花翻滚
C.牛吃草 D.花开花谢
14.(2020七上·埇桥期中)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5.(2020七上·埇桥期中)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对象的是(  )
A.人类的遗传变异 B.动物的运动方式
C.植物的生长繁殖 D.“天宫一号”飞行器
16.(2020七上·合肥期中)受低温、多雨、光照不足的天气影响,导致合江荔枝大幅度减产。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以上都是
17.(2020七上·包河期中)大蜀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8.(2020七上·包河期中)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青蛙冬眠 B.石油燃烧
C.蛆发育为苍蝇 D.狮子捕食羚羊
19.(2020七上·包河期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20.(2020七上·包河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  )
A.草盛豆苗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秋风扫落叶 D.花好月圆
21.(2020七上·夏津期中)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除病毒外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2.(2020七上·乌海期中)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的(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23.下列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做出反应的是(  )
A.惊弓之鸟 B.飞蛾扑火 C.望梅止渴 D.蜻蜓点水
24.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哪种生命特征(  )
A.繁殖 B.排出废物
C.遗传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5.下列现象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的是(  )
A.水资源污染严重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
B.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二、判断题
26.(2020七上·潜山期末)所有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27.(2020七上·越秀期末)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28.(2019七上·涡阳月考)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
29.(2019七上·全州期中)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30.(2019七上·灵川期中)“蚁穴溃堤”这句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可对环境造成影响。
31.(2019七上·海伦期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
32.(2019七上·海伦期中)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其脂肪层非常厚,体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33.(2019七上·陇县期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
34.(2019七上·宿州期中)箭毒蛙、竹节虫、北极熊都能以相同的方式成功地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
35.(2019七上·宿州期中)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说明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三、连线题
36.(2019七上·凤山期中)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匹配起来。
A小狗由小长大    ①新陈代谢
B向日葵朝向太阳    ②生长发育
C植物的开花结果    ③应激性
D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    ④繁殖
E人的呼吸与排尿    ⑤遗传变异
37.牵桥搭线: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匹配起来
猫头鹰吃老鼠        a合作关系
许多蚂蚁搬运食物       b竞争关系
田里的水稻与野草      c捕食关系
向日葵朝向太阳    d繁 殖
植物的开花结果    e应激性
人体的排汗    f生 长
蘑菇由小长大    g排 泄
四、综合题
38.(2020七上·梅里斯月考)选择序号填入空格
(1)种子萌发成幼苗   。
(2)葵花朵朵向太阳   。
(3)运动员打球挥汗如雨   。
(4)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
(5)龙生龙,凤生凤   。
A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B 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E 生物能够生长
39.(2019七上·长汀期中)下面事例各体现生物的哪些特征,请在后面横线上填写出来。
(1)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2)野兔发现附近有人活动会迅速躲藏。   。
(3)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长大。   。
(4)母鸡孵小鸡。   。
40.(2019七上·宿州期中)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诗中描写的生物有   。(一种即可)
(2)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3)高大的桃树是由一粒种子萌发、生长而成,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
(4)同一棵桃树上开的桃花,其大小形状有差异,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
(5)桃花落了就会结出果实,人们发现向阳处的果实长得又红又大,还特别甜。而背阴处的果实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1.(2019七上·泰兴期中)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了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填字母序号)
A.适应环境 B.生长发育
C.遗传 D .变异
E. 繁殖
(1)一只母猫生下了三只小猫。这种现象属于   。
(2)猫生猫,鼠生鼠。这种现象属于   。
(3)小猫长成大猫。这种现象属于   。
(4)同一胎的三只小猫的毛色分别是白色、黑色和花斑色。这种现象属于   。
(5)夜晚猫的瞳孔会放大。这种现象属于   。
42.(2019七上·合肥月考)“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   的特征。
(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4)能够出墙的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的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5)从杏树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一部分。
(6)通过上面问题的解决,你一定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依据了,试把判断的依据写出来   。
43.(2019六上·新泰月考)学习过生物的特征后,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在校园里观察生物,发现他们身上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以及校园生态系统的景象.
(1)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簌簌飘落.体现生物特征:   .
(2)石榴树上挂上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石榴,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体现生物特征:   .
(3)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体现生物特征:   .
(4)肥大的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了生物特征:   .
(5)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体现生物特征:   .
(6)还有一条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呢?请写出来:   .
44.(2018七上·施秉月考)游戏填空
下列是猫和老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用生物的基本特征填空。
如:猫和老鼠都有细胞结构。
(1)猫捉老鼠是需要   。
(2)老鼠见到猫就跑是对外刺激作出   。
(3)老猫生小猫是   。
(4)小猫长成大猫是   。
(5)猫生猫,鼠生鼠是   。
(6)一窝猫中有白猫和黑猫是   。
45.(2018·扶沟模拟)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   ;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   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饿虎扑食”说明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A说法正确。
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B说法错误。
C、下雨天,小虫会飞的很低,燕子吃虫,所以会跟着飞低,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说法正确。
D、“鸡破壳而出”说明生物能殖后代,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特征如下:(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整殖;(6)生物有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杨柳树在立秋之后开始落叶,这是树在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在立秋之后落叶是因为天气变化,气温降低,是树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关键: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传华秋实”的意思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这与生物的繁殖后代有关,A说法正确。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B说法错误。
C、“朵朵葵花向太阳”,是葵花对光这种刺激做出的反应,即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应激性,C说法正确。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生物获取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生物的基本特征是关键: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答案】A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沙漠气候干燥,缺少水分,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少;
在清明前后,气温回升,天气变暖,可以播种了;
白天和夜间的区别就是有没有阳光,所以,蝙蝠的活动受光的影响,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5.【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A. 温度会影响菊花的生长,但不是影响菊花开花的主要因素,A不符合题意。
B.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如在7月份出现花蕾后,每天只给8-10小时的光照,可使它提前开花;如每天给予14小时以上的光照,则可推迟开花。因此影响菊花开花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时间,B符合题意。
C. 水会影响菊花的生长,但水多水少都不会影响菊花开花,C不符合题意。
D. 土壤一年四季都没有变化,因此土壤不是影响菊花开花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动植物的分布:
非生物因素 影响 典型例子
光 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
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
6.【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非生物因素中的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例如:六月荷花开,九月菊花放,影响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不同造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动植物的分布:
非生物因素 影响 典型例子
光 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
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
7.【答案】C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七星瓢虫吃蚜虫,蚜虫被七星瓢虫吃,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是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类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8.【答案】B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A.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B符合题意。
C.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了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C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9.【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芦苇能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在鱼、虾、蟹养殖水域养殖适量的芦苇,可以减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芦苇能在含有有毒物质的水中生长,这体现了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芦苇能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减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这体现了生物能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比目鱼的两只眼睛是长在一边的,这是长期以来对环境逐渐适应的结果,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判断属于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的方法是根据影响结果而定。
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
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使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
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降低噪音污染,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1.【答案】A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蜜蜂成千上百只的生活在一起,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同时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体现了蜜蜂之间的合作关系,即种内互助。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2.【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植物的根能够固定土壤,落叶可以涵养水分,也就是植物的存在能改善周围的环境,这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北风吹,雁南飞,体现了温度对大雁的影响,也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水属于非生物部分,没有生命特征,故浪花翻滚不属于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
C.牛吃草,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
D.花开花谢,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4.【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说明生物具有生长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B不符合题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5.【答案】D
【知识点】生物学研究的范畴
【解析】【解答】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所以人类的遗传变异,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生长繁殖均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天宫一号”飞行器不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动、植物,衣服的原料:棉、麻、毛皮,住房的材料:木材,交通工具用的汽油、柴油的来源:远古的生物,预防针所用疫苗的来源:微生物等等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生物学.
16.【答案】D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都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题干中“荔枝一遇到低温、多雨、寡照天气合江荔枝就会大幅度减产”,由于受低温、多雨、光照天气影响,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水分、阳光等非生物因素。
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生物。题干中,大蜀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说明植物的存在使得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选A。
【分析】生物使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18.【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青蛙冬眠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蛆发育为苍蝇,说明生物能生长和发育,属于生命现象,狮子捕食羚羊,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石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是生命现象。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生命,其判断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⑥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9.【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题干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所以,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不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影响环境、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20.【答案】A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A.草盛豆苗稀,是指杂草与豆苗形成竞争关系,影响到了豆苗的 生长,体现了生物因素影响生物,A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主要意思是蚂蚁这种生物影响堤岸,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秋风扫落叶 ,是指秋天气温降低,植物为了生存,开始落叶,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花好月圆,指风景宜人,没有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21.【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A.除病毒外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而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如动物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3.【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知识点。生物能对其他生物、阳光、水分、温度等等外界因素作出反应。
【分析】惊弓之鸟指受弓箭惊吓的鸟,是鸟对外界刺激弓箭作出反应;飞蛾扑火是指飞蛾的趋光性,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将卵产在水面上,属于蜻蜓的繁殖现象;望梅止渴是人对梅子的刺激作出流口水的反应。因此应该选D。
24.【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繁殖现象。每到春末夏初,是蛙类的繁殖季节,雄蛙有鸣囊,能够发出鸣叫声,吸引雌蛙前来交配。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蛙鸣的行为本质。蛙类通过鸣叫声进行求偶,进而完成交配过程,属于繁殖现象。因此,本题应该选A。
25.【答案】A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的改变往往会给生物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水资源污染严重,生活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因为适应不了恶劣的环境而大量减少,是生物的生活依赖环境的表现。蚯蚓在土里钻行,能使板结的土壤变得疏松,说明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蚁穴能酿成崩堤的后果,说明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的散失,是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表现。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的观点。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是生物具有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命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动物能,植物也能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如含羞草的叶受到刺激会合拢,植物的叶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或行为,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例如:将鲫鱼放到海水中,不久鲫鱼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故此题说法正确。
【分析】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是合作关系其。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解: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体现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
33.【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因此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如鸟类的迁徙,故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解: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箭毒蛙是警戒色。
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拟态,是动物的防御行为。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如北极熊、变色龙与环境颜色一致,是保护色。
因此箭毒蛙、竹节虫、北极熊不是以相同的方式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适者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鸟有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蝗虫有外骨骼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据此解答。
35.【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环境可以影响植物为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降雨、土壤类型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比如在热带光照强,温度高,水分好,植物的叶片就大,而在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植物的叶片小,在热带,植物是常绿的,而在温带,大部分植物是落叶的,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植物通过自身的作用改变周围的环境,比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植物生长迅速,对矿物质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植物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来增加P和Ca的供应量,结果导致土壤pH值很低,呈酸性,相反在温带,土壤pH是中性或者碱性,森林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很高,这些有机质和水分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可以吸收降雨,减少泥石流的形成,改善区域的微气候,因此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分析】1、生物使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2、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使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
36.【答案】②;③;④;⑤;①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A、小狗由小长大体现了②生长发育;
B、向日葵朝向太阳体现了③应激性;
C、植物的开花结果体现了④繁殖;
D、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体现了⑤遗传变异;
E、人的呼吸与排尿体现了①新陈代谢。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7.【答案】c;a;b;e;d;g;f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猫头鹰吃老鼠,因此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是捕食关系,水稻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蚂蚁成百上千地群居,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需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生活,因此属于合作关系;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说向日葵朝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植物的开花结果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人体的排汗属于排出废物,蘑菇由小长大属于生长现象。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的特征。
38.【答案】(1)E
(2)A
(3)B
(4)C
(5)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故填E。(2)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阳光)做出反应,故填A。(3)汗液是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之一,汗液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所以运动员打球挥汗如雨,说明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填B。(4)异养生物需要从食物中获取有机物才能生存。所以一日三餐,按时进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填C。(5)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所以 龙生龙,凤生凤,说明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故填D。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
39.【答案】(1)需要营养
(2)应激性
(3)生长
(4)繁殖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野兔发现附近有人活动会迅速躲藏。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4)母鸡孵小鸡,说明生物能繁殖。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0.【答案】(1)竹子、桃、鸭子
(2)温度
(3)生长发育(由小长大或生长都可)
(4)变异
(5)环境能影响生物(或生物能适应环境)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诗中描写的生物有竹子、桃、鸭子。(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这句诗描述的是温度影响了鸭的生活。(3)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高大的桃树是由一粒种子萌发、生长而成,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生长发育。(4)同一棵桃树上开的桃花,其大小形状有差异,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变异。(5)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桃花落了就会结出果实,人们发现向阳处的果实长得又红又大,还特别甜。而背阴处的果实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这一现象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41.【答案】(1)E
(2)C
(3)B
(4)D
(5)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生物能够繁殖,一只母猫生下了三只小猫,这种现象属于繁殖现象。
(2)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如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
(3)生物能够生长,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长发育。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一窝猫中有白色、黑色和花斑色,这种现象属于变异现象。
(5)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2.【答案】(1)应激性
(2)繁殖
(3)新陈代谢
(4)生长
(5)生物
(6)是否同时具有应激性、繁殖、新陈代谢、和生长的特征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繁殖的特征。
(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力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
(4)能够出墙的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成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生长的特征。
(5)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是指植物,杏树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杏树属于生物部分。
(6)由以上材料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的依据是否同时具有应激性、繁殖、新陈代谢、和生长的特征。
【分析】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3.【答案】(1)排出体内的废物
(2)遗传和变异
(3)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4)需要营养
(5)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慢慢飘落时,同时把体内的代谢废物排除了体外,这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石榴树上挂上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石榴,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这说明石榴树上结的果实还是石榴,这是遗传的现象,石榴的大小、形状等不同这是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可见此时说明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3)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这是鼠妇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是应激性,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肥大的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这是喜鹊在捕捉食物,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5)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
(6)除以上提到的基本特征外,生物的特征还有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1)排出体内的废物;(2)遗传和变异;(3)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4)需要营养;(5)生长(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4.【答案】(1)营养
(2)反应
(3)繁殖
(4)生长发育
(5)遗传
(6)变异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猫捉老鼠的现象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老鼠见到猫就跑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老猫生小猫属于生物能繁殖;
(4)小猫长成大猫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
(5)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
(6)一窝猫中有白猫和黑猫是变异现象。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45.【答案】(1)环境影响环境
(2)生物影响环境
(3)水;干旱;鳃;支撑身体;生物适应环境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山寺中的桃花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而晚开放的现象,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在沙漠栽种植物,植物能够对于多风沙的地区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说明它适应在缺水的地方生存。因此,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总之,判断属于哪种的方法是准确根据影响结果而定。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是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
【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