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赤壁赋》(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课 《赤壁赋》(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18 17: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1.学习和积累“望”、“如”、“歌”等实词和“乎”、“之”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句式等基础知识。
2.鉴赏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色,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
3.学习古人身处困境仍然乐观的精神,感悟生命的意义。
一、走近作者
旷世奇才——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
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他与父亲
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
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
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成就卓著,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其诗清新豪放,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
“苏辛”)。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二、感知背景
自古雄才多磨难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有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囚禁4个月。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三、文体知识

赋,中国古代文体名。在内容上大多是借物言志;在艺术上重铺排,重夸饰,重辞采,重音韵,富于形式美和音乐美。赋在其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古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各个阶段。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但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呈现出由骈俪返向散体的倾向,无论是在对偶、声律、用典方面,都显得比较自由,在总体上兼具散文和赋体的格局,人们把这类新赋称为文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都是其代表作。
缪:山川相缪(liáo)
未雨绸缪(móu)
纰缪(miù)
缪贤(Miào)
谬:谬以千里(miù)





一词多义的辨析
(1)联想式辨析判断。
针对一词多义的实词,可联系课文中有关语句和熟悉成语的语义、用法相互比照,初步确定文段中实词的含义。
(2)利用句式结构辨析判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形式。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可知“以”也为“任用”之意。
(3)利用词性进行辨析判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而推知它的语义。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的“固”带宾语,应活用为动词,表“巩固”。
(4)利用语境辨析判断。
语境是指文言文语句本身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可以借助句子的内部环境来判断。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或定语。在古文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宾语前置句之疑问代词
在文言文中当有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在句中作宾语时,疑问代词往往前置,这是宾语前置句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类型。
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探讨作者达观的情怀。
1.本文中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记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的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提示: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3.如何看待作者超然旷达的思想?
提示:文中表现的“超然”之乐,是由眼前美景引起的,而旷
达的胸怀,则是主客问答后的自然结果,两者都表现了作者
豁达乐观的个性。苏轼的思想是复杂的,他首先是一个想有
所作为的政治家,但在现实中却又不融入新旧两党,难以施
展政治才能,实现其政治理想;其次,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
影响,当身处逆境时,常以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慰藉自
己,随缘自适。文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正是老庄这一思想
的具体体现。作者对眼前景物的称道,是政治上不得志的一
种精神寄托。这种思想和感情,对于苏轼而言,既是无奈
的,又是自然的,对于一部分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来说,也有一定的典型性。
今天来看,借纵情山水来忘却烦忧的思想,对现实世界
虽没有多少积极的意义,但对于人生而言,苏轼这种面对挫
折而不失乐观豁达的个性,仍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古代诗文中“明月”的含义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伤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与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分析本文赋的写作特色。
1.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怎样紧密结合的?
提示: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试分析“主客问答”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提示:客主问答,一悲一喜。客借赤壁的人、事抒情,主借赤壁的水、月讲理。客悲在物是人非,人相对于宇宙的渺小;主喜在水月声色,大家之所共适。主客的问答反映的正是苏轼思想上的矛盾。而在沉浮不定、变幻无常的苦乐人生面前,苏轼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其诗文中,责任感、使命感与归隐山林之念相交织,反映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举匏尊以相属
D.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解析】选D。A项“冯”同“凭”;B项“缪”同“缭”,C项“尊”同“樽”。
2.(2011·温州高一检测)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
虽一毫而莫取(虽然)
B.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
正襟危坐(端坐)
C.挟飞仙以遨游(持,带。这里意为偕同)
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骤,骤然,突然)
D.举匏尊以相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方其破荆州(当)
【解析】选A。虽:即使。










3.下列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⑥④/①③⑦⑧/⑤
【解析】选C。①③④⑥为结构助词“的”,②⑦⑧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用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知识拓展】
“之”字的用法
1.用作代词,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也可代指自己。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之二虫又何知?”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蚓无爪牙之利”。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何陋之有”。
④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不知东方之既白”。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
3.用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
项是( )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歌窈窕之章
【解析】选B。B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A、C、D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攻下”“砍柴” “吟诵”。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何为其然也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解析】选C。C项为定语后置句,A、B、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6.对下列各句句式关系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④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解析】选D。①③为并列关系,②为假设关系,④为转折关系。
二、默写与翻译
7.(1)默写
①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
②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
③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
④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2)翻译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歌窈窕之章 ②目遇之而成色 ③举匏尊以相属 ④哀吾生之须臾
(2)①浩浩然仿佛要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
②如果从不变的方面来看,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永不消失的。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B.顾而乐之 (看)
C.履巉岩 (踏,攀)
D.攀栖鹘之危巢 (危险)
【解析】选D。“危”应解释为“高”。




9.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词类活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掠予舟而西也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羽衣翩跹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解析】选C。①句“下”和②句“西”均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下”和“向西飞”,③句“侣”为名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④句“羽衣”名词用作状语“穿着羽衣”。






10.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同
C.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不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
【解析】选B。第一个“乎”是助词,用在形容词后;第二个“乎”是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第一个“顾”,看;第二个“顾”,副词,只是。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地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复。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融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解析】选A。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1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2)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像两个车轮,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们的小船向西飞去。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倒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过了一会儿,我感叹说:“有客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吴淞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就是为了应付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
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千尺高;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
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少日
子呀,以前所见的江景山色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
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杂乱的野草,坐
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
树木,手扳着鹘鸟栖宿的高巢,俯视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
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的啸声,草木似乎都
被这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
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不禁感到悲
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
我又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
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
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像两个车
轮,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
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们的小船向西飞去。
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的游玩很快乐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忽然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四、语言表达
1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一种旷达、超然的洒脱,请根
据下面文段的具体语境,模仿画线句子,再写两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排比。
人能做到旷达,实在不简单。旷达是对人生的感悟,是对世界的乐观,是对时代的热爱,是对生活的迷恋。胸怀浩大,但不是野心膨胀;目光深远,但不是肆意贪婪。旷达是崇高的思想修养与伟大人格的自我表现,是内在美的外在花环。
旷达不是山野豪气,山野豪气是草莽间个人主义的放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旷达不是玩世不恭,玩世不恭是盲目中自以为是的迷失
旷达不是醉生梦死,醉生梦死是繁华中生命价值的贬损
旷达不是自在逍遥,自在逍遥是失意时人生烦恼的掩饰(任选其二即可)
【规律方法】
如何做好语言运用中的仿写题
仿写题是这几年高考中的重点考查题目,解答仿写题的一般步骤是:(1)阅读题干,明确要求。这是做仿写题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了解题干的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研读例句,弄清仿写要点。只有清楚了例句的内容、结构、语体、情感、修辞等特点,才能确定自己要写的句子是什么样的结构,应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什么样的情感等要素。(3)审读仿句,扣准要点。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所写的句子是否扣住了前面所分析出来的仿写要点,前后的语境是否和谐等,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14.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要求:扩展这个句子的谓语,扩展后的语句要有体现苏轼人生历程的内容,并要运用比喻、排比、比拟三种修辞中的一种,30字以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苏东坡系着眉州父老的期望,携着黄州惠州的风情,带着散文大家的英气,唱着“大江东去”的壮歌,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谪居黄州期间,凄风苦雨中的苏轼泛舟赤壁,在清风、明月之中,超越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意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伤,参悟了水与月的辩证法,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清风”“明月”……
内涵挖掘: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委靡消沉,而是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随缘自适,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我们也要用乐观驱散阴霾,用旷达解读挫折,永远保持理智与乐观。
应用角度:“坦然面对挫折”“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豁达乐观是一种人生境界”“选择”“笑对人生”等。
文章别出心裁,将黄州水土与苏轼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阐述了两者难分难舍的依存关系。正是黄州,让落寞失意的词人有了心灵的依托和感情抒发的出口,成就了一位伟大卓越的文学家;而苏轼也赋予了这片山水浓浓的文学色彩,真可谓相得益彰。语言流畅,煞是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