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5节 日食和月食(优生加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5节 日食和月食(优生加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0 07:29:11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5节 日食和月食(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2021·永嘉模拟)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6月10日可以看到日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食是地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
B.日食是月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
C.永嘉6月10日白昼的时间要比5月26日短些
D.永嘉6月10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比5月26日大
2.(2020七上·江北期末)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7.3 月相的成因日食和月食(第2课时) )如图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19年正月初一拍摄的
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7.3 月相的成因日食和月食(第2课时) )日食和月食分别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望月 B.农历十五、朔月
C.农历初七、下弦月 D.农历二十一、上弦月
5.(2020·湖州)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B.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6.(2020·宁波)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7.(2020七下·上虞期末)观测者观察某天文现象,当时太阳、月球、地球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观测者当时看到的天文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现象发生于农历十五日 B.此现象适合于夜晚观测
C.观测者看到的是月全食 D.此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8.(2020七下·越城期末)2019年1月超级血月再次出现,超级血月是指月全食,由于表面呈红色也称为血月。小明根据月全食的示意图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月全食的成因是光的折射
B.血月呈红色是由于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上
C.血月呈红色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上
D.月全食一般发生在每月的初七、初八
9.(2020七下·江干期末)如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月球将太阳完全遮挡住时出现日全食
B.常见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太阳黑子、日珥
C.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影响长波通信
D.观测日全食的过程需要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
10.(2020七下·江干期末)下列有关“月球和“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对应的月相是上弦月
B.图乙中满月是月球在绕地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
C.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
D.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在新月
11.(2020七下·湖州期末)下列不属于太阳活动的是(  )
A.日食 B.日珥 C.太阳黑子 D.耀斑
12.(2020七下·温州期中)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13.(2020·杭州模拟)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B.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 A 点,月相为满月
C.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当晚地球位于乙图中1和4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正在往北移
14.(2020·杭州模拟)2020年 6 月 6日(农历闰四月十五)是星期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天有可能发生日食现象
B.这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C.据此推测2020杭州中考第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D.这天杭州夜短于昼
15.(2020·慈溪模拟)2019年新年伊始,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开门红——1月3日10时26分,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后,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16.(2020七下·长兴月考)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17.(2020·桐乡模拟)辨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对理解概念十分重要,下列有关分析中最合理的是(  )
A.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月食与月相的产生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与地球的阴影有关
C.电动机与发电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电路中是否有电源
D.新型冠状病毒与普通病毒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繁殖产生新个体
18.(2020·温州模拟)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一)金环日食出现,我国不同地区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发生。当天的月相为(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9.(2020七下·诸暨期末)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观察到了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月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二、填空题
20.(2020七下·吴兴期中)太阳和月亮有时候会缺掉一部分,甚至全部变黑,古时候人们不知道这种现象形成的科学原理,实际上这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
(1)如图甲,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该实验模拟的是   (填“日食”或“月食”)过程;
(2)图乙中,月球在A,B,C,D的哪一位置时可能看到月食?   。
21.(2020·镇海模拟)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黄昏时分,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如图1。当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有可能出现“金星合月”的天象,其原理与日全食相类似。
(1)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2)当天,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   之间位置。
22.(2020七下·杭州月考)图中有甲、乙、丙三张照片,是某同学在一次日全食的不同时刻拍摄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这些照片的拍摄日期应该为   。
(2)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三张照片进行排列,则顺序为:   。
(3)如果拍摄的是月食过程,照片中的月亮所呈现的颜色是:   。
(4)每年的这天该地并非都能看到这样的天文奇观的,原因是   。
23.(2020七下·温州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时,当天的月相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4.(2020七下·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拍摄的某次日全食不同时刻的三张照片。
(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   。
(2)请画出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图。(画在的方框中)。
(3)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三张照片的顺序是   。
25.(2019七下·天台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拍摄的某次日全食不同时刻的三张照片。
(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   。
(2)请画出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画在的方框中)。
(3)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三张照片的顺序是   。
26.(2019七下·台州期末)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1)如图甲,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 向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该实验模拟的是   (填“日食”或“月食”)过程;
(2)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发生在太阳的   .
27.(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试验图: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4)从中可以得出,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④月球的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2012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能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这种天象要过105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届时会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1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根据我们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处。
(2)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简单说说理由。
29.(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2)若该图反映月食情况,请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3)从图中可知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   。
3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 2016年3月9日发生的日全食经过印度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两国的部分岛屿,日偏食将覆盖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大部和北美洲西北部地区。请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发生日食,条件一是:日期必须是   ;条件二是:日、月、地位置关系是   。
(2)按照该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将上图中的序号进行排序:   。
(3)日食并不是每月都会发生,是因为   。
三、解答题
31.(2020七下·吴兴期末)过去的2019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
①“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因此这一学说又称为“天圆地方说”。
②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认为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③1543年,N.哥白尼所著《天球运行论》正式提出了“日心说”观点,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④1927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1)根据以上科学史信息,请选出“日心说”所对应的模型图(  )
A. B.
C. D.
(2)2020年,日月食的频率不低,地球上将发生四次半影月食、一次日环食和一次日全食。6月21日夏至日(初一)我们可以看到日环食,为什么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呢?   。
(3)2020年为太阳黑子第24个周期,以下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B.太阳黑子发生在色球层,是太阳上出现了黑色物质
C.太阳黑子谷年,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
D.每隔11年地球才受太阳活动影响一次,其余时间不受太阳活动影响
32.(2020七下·长兴期中)如图1,“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   (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请简单说说理由:   。
33.(2020七上·慈溪期末)阅读关于“金星凌日”材料,回答问题。
“金星凌日”是指金星直接从太阳前方掠过,成为太阳表面的可见暗斑,且遮蔽一小部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的天文现象。
(1)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金星离太阳的距离仅次于   星,从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来分,金星属于    (选填:“类地行星”、“巨行星”或“远日行星”)。
(2)“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能否看到“火星凌日”?   (选填“能”或“不能”)
34.(2018七下·吴兴期末)如图1,“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   (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请简单说说理由:   。
35.月食和日食分别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 为什么月食和日食不是每个月都发生
四、实验探究题
3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测试)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
(2)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   (填序号)。
(3)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   。
37.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实验图。图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将小球沿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将小球沿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亮?    。
38.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状况.则
A、各图所示日食状况中,反映日全食的是   ,反映日偏食的是   。
B、按照日全食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
C、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   。
(2)若该图反映月食状况,则
A、各图所示月食状况中,反映月全食的是   ,反映月偏食的是    。
B、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
(3)比较日食和月食全过程是否有差异。
39.看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1)A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B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
(2)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   一   —    一   一   。(用字母表示)
(3)月相为C时,可能发生   ;月相为D时,可能发生   。
(4)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   ;为C、D时,日地月三者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   天,称为   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    、    、   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   确定的。
40.图是一幅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到的月球绕地球运动图,凑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或月球的一半,在图中各位置画出月球的昼夜半球分界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
(2)当月球运行到图中   位置时,看不到月球的亮面,这一天是农历   ;
(3)地球上观察月相,只能在前半夜可见的是   处,整夜可见的是    处;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处,这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处,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图象:
月食的图象:
(2)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的时间是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为春分日与秋分日,夏至日6月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解答】A、月食是我们看不见月亮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月亮,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月亮,A不符合题意;
B、日食是我们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是由于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B不符合题意;
C、永嘉6月10日白昼的时间要比5月26日长些,C符合题意;
D、永嘉6月10日最接近夏至日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比5月26日大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远近顺序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由于那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在众多行星中只有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①水星凌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月食是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的,日食、月食的成因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解答】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此时地球上观测到的月相为新月,时间为农历初一前后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而正月初一的月相为新月,因此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日期。
【解答】在阳光照射下,月亮和地球在背向太阳的方向拖着一条影子。月亮扫过地面,产生了日食。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阳历是根据地球的绕日公转制定的历法,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时是29天。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制定的历法,绕地球一周时间为29.53天,即一个农历月;
2、当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时,地球在中间此时是农历十五,月相为满月(也称望月),满月之后月相的变化分别是下弦月,新月,上弦月再到满月;
3、月食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时,月球进入了地球的阴影区出现月面亏损复圆的现象;
4、当月球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太阳、月球、地球正好处在或接近一条直线时月球会把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遮住而在地球出现阴影区,处于这部分阴影区的人能看到日食现象。
【解答】A、图中时间段是29.53天,应该是阴历中的一个月,A错误;
B、图中时间段的起点处,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球在中间这天的月相应该是满月,即望月。时间段的终点也起点时三者的位置相同也应该是满月(望月)。由此可知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说法正确,B正确;
C、满月时可以出现月食现象,C错误;
D、日食时月球在中间,这两天中是地球在中间所以不可能出现日食现象,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农历初一时,当月球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太阳、月球、地球正好处在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就会把太阳遮住而发生日食。日食可分为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三种;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解答】A,日环食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月球在中间,描述正确,A错误;
B、日食只可能发生在初一,初一的月相为新月,描述正确,B错误;
C、这一天是夏至,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描述错误,C正确;
D、宁波纬度在半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太阳直线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大,描述正确,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此时太阳、月球、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射向地区的光线,此时地球上的观察者无法看到发光的太阳,所以此时看到的是日全食。
【解答】A、日全食发生的时间在农历初一,故说法错误。
B、日食发生在白天,故说法错误。
C、观察者看到的是日全食,故说法错误。
D、日食的形成是因为月球挡住了直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所以此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影子应该是圆形或圆弧形。
【解答】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看到整个月亮是喑红的,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
【解答】A、日食是月球遮挡了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当完全遮挡时会出现日全食;故A正确;
B、常见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故B正确;
C、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影响短波通信;故C错误;
D、观测日全食时,由于全食周边的光线较强,所以要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由图可知,甲中对应的月相是下弦月;故A错误;
B、月相的变化与公转无关;故B错误;
C、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指中间低洼四周高的一种地形;故C正确;
D、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在满月时;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解答】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不是太阳表面发生的变化,不属于太阳活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解答】A、 月相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B、月相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C、月相为满月,可能会发生月食,正确;
D、月相为新月,不可能会发生日食, 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它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故被称为“公”转。 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与自转方向相同。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月坑是陨石的撞击和早期月球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故A错误;
B、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是新月;故B错误;
C、发生月全食时,照射到月球的光线被地球完全遮挡,但这时依然看到了红月亮,说明光线发生了折射;故C正确;
D、1是夏至,4是秋分,所以地球处于1和4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D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解答】A、日食一般容易发生在新月时,6月6日的月相是满月,因此这天不会发生日食;故A错误;
B D、6月6日接近夏至,这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开始变得昼长夜短;故B错误;D正确;
C、正常中考时间是6月14日是第一天,这天的月相是下弦月;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
【分析】(1)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解答】A、月球表面不存在液态水,故A说法错误。
B、 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且地球处于三者的中间时才可能看到月食,故B说法错误。
C、月球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故C说法错误。
D、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有着许多小天体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偏食是指部分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被月亮挡住,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只能看到部分太阳的现象。日偏食时太阳只被遮住了一部分不会出现像夜晚的那种现象,此时可明显看到天空变暗。
2、日食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初一,但不是每个农历月的初一都会发生,被一时的月相是新月。
【解答】A、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此时月相是新月,看不到月亮,A错误;
B、天空只是变得暗了些,星星要在很暗的情况下才能出现,B错误;
C、日珥是太阳大气中的活动,要用专门的设备观察,肉眼是看不到的,C错误;
D、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现象可能出现,D正确。
故选D
17.【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A错误;
B、月相是日光照射月球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而月食则是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上造成的;故B正确;
C、电动机与发电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原理不同;故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和普通病毒都能繁殖产生新个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8.【答案】A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
(2)月相出现规律如下图:
【解答】发生日偏食或者日环食时,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此时月球正对地球的一面恰好完全照射不到太阳光,所以当天的月相为新月。
故答案为:A
19.【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用月相变化的周期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约30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解答】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天,故说法错误。
B、当天出现了月全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是在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故说法错误。
C、该日是 1月31日,时间在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逐渐向赤道移动,故说法正确。
D、 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此时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20.【答案】(1)日食
(2)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2、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解答】(1)在同一天中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中太阳和地球几乎不动,而月球运动较快,所以甲图中小球模拟月球,大球模拟太阳,观察者所在位置地球。根据日食的概念可知,大球部分被小球遮挡,该实验模拟的是日食过程;
(2)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这是农历十五、六时三者的位置,如乙图中的A位置。
故答案为:(1)日食 (2)A
21.【答案】(1)自东向西
(2)CD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 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看到的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据此可推知看到太阳西升东落的金星,自转方向和地球是相反的;
2、地球绕日公转位置在阳历中的日期是对应不变的,A是夏至6月22日,B是秋分9月23日,C是冬至12月22日,D是春分3月21日。
【解答】(1)与地球自转相比,在金星上看到太阳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运动的;
(2)1月28日在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之间,所以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CD之间位置。
故答案为:(1)自东向西 (2)CD
22.【答案】(1)农历初一
(2)丙→乙→甲
(3)古铜色、暗棕色
(4)存在黄白交角(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和月食、白天黑夜的形成一样,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解答】(1)日食必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此时地球位于月球的背日方向,位于日月连线的延长线上。
(2)根据日食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三张照片进行排序,顺序为:丙→乙→甲。
(3)月全食这一现象发生在月亮、地球和太阳完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此时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月全食时,月亮并不会完全消失,会呈现出古铜色,即大家所熟知的“红月亮”,因此如果拍摄的是月食过程,照片中的月亮所呈现的颜色是:古铜色。
(4)黄道和白道的交角,黄道为太阳周年视运动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为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白交角的存在使日、月、地三者经常不在同一直线上,日食和月食现象只有当太阳火地本影横截面在天球上经过黄白交点附近食限以内的这段时间时才发生。
故答案为:(1)农历初一(2)丙→乙→甲(3)古铜色(4)存在黄白交角(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23.【答案】(1)日食
(2)满月;月食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月相示意图如下:
【解答】(1)有分析可知当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时,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日食。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地球在中间,此时月相是满月,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月食。
故答案为:(1)日食;(2)满月;月食
24.【答案】(1)直线传播
(2)
(3)乙—丙—甲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2)发生日食时,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所以此时三者的关系图如下:
(3)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所产生的的现象,而月球是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所以太阳的西边缘会先被遮住,然后逐渐向东移动,最后在东边缘结束,所以顺序应该是 乙—丙—甲 。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见解析;(3)乙—丙—甲
25.【答案】(1)直线传播
(2)
(3)乙—丙—甲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2)发生日食时,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3)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所产生的的现象,而月球是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所以太阳的西边缘会先被遮住,然后逐渐向东移动,最后在东边缘结束,所以顺序应该是 乙—丙—甲 。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3) 乙—丙—甲
26.【答案】(1)日食
(2)色球层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日食是因为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大致同一直线的位置上而遮挡太阳的现象;月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的现象;太阳由内到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
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
【解答】 (1)、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 向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 大球模拟太阳,小球模拟月球,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出太阳被遮挡了,所以是模拟日食现象;
(2)、日珥,发生在太阳大的色球层。
故答案为:(1)日食;(2)色球层
27.【答案】(1)日环食
(2)日全食
(3)日偏食
(4)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4)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日环食 ; (2)、 日全食; (3)、 日偏食;(4)、C
28.【答案】(1)丁
(2)日食
(3)解: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可以解释的现象有: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现象。
【解答】(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是指地金星和太阳处在了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根据此意可以判断金星的位置在丁的位置。
(2)除了金星凌日外,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球体都会发生凌日现象,比如水星凌日,日食;
(3)由于月全食是地球的影子投影在月球,日全食是月球的影子投影在地球,阴影区域大,而金星离地球太远,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
故答案为:(1)丁;(2)日食;(3) 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29.【答案】(1)gfdbahceg
(2)gechabdfg
(3)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月球的阴影投射在地球上时,位于月球阴影里的地球表面看不到太阳,就是日食了。在月球的本影区内是日全食或日环食,在月球的半影区内是日偏食;
月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地球的阴影遮蔽了月球时,从地球上看,月球逐渐消失了,或成为古铜色,就是月食了。
【解答】(1)、日食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顺序为 gfdbahceg ;
(2)、月食先亏东(左侧),复圆于西(右侧,故顺序为) gechabdfg ;
(3)、由图可以看出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先亏损的方向不同,即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故答案为:(1)gfdbahceg ;(2)gechabdfg ;(3)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30.【答案】(1)农历初一;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2)FGBADHCEF
(3)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有一夹角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不重合,而是有大约5度的夹角,所以不是每个农历初一、十五都要发生日月食,只有当月球运行到两个平面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月食。
【解答】(1)、 所以,发生日食的条件是:
1、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2、日期为农历初一。
(2)、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即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从F开始,然后G BADHCE ,最后结束,回到F;
(3)、日食发生的时间:日食只发生在新月时,日食必定发生在“朔日”(即农历初一)。虽然每 29.5 天就有一次新月,但因为月球绕地轨道与地球绕日轨道之间有大约五度的倾斜,所以并不是每一次新月都会出现日食。事实上,大部分的新月都不会发生日食,大约一年只有两次左右,而且地球上只有部分区域的人可以看见日食。
故答案为:(1)、农历初一; 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
(2) FGBADHCEF ;(3)、 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有一夹角
31.【答案】(1)C
(2)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5°的夹角
(3)A;C
【知识点】地球公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日心说原理、日食原理以及太阳的概念解题即可。
【解答】 (1)日心说建立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符合题意。
(2)如果要发生日食,月球需要位于日地之间,并且三者几乎还要呈一条直线。只有这样,月球的阴影才会投射到地球上,从而让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日食的现象,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5 的夹角 故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3)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即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状态的表现,但不影响太阳的基本稳定,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其主要标志。 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在太阳黑子谷年(太阳黑子少的一年),故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 并不是每隔11年地球才受太阳活动影响一次,其余时间也会受太阳活动影响。
故答案为:(1)C(2)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5°的夹角 (3)AC
32.【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金星凌日是指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金星将太阳照到地球的光挡住了,地球上的人在这点看不到太阳光而成为一个缓慢移动的黑点;
2、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3、日全食和月全食是太阳全被遮住和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阴影,需要有较大的阴影区。而金星凌日时金星只是一个黑点不足以遮挡住全部的太阳,据此可进行回答。
【解答】(1)由分析可知,“金星凌日”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在一直线,金星在中间,所以金星位置应在丁位置;
(2) “金星凌日” 是金星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面上出现了一个黑点,日食时月球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出现了亏损,所以原理与日食相似;
(3) 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 ,由于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看到的金星非常小,金星不可能将太阳全部遮挡,不会出现类似于目全食的现象。理由: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
故答案为:(1)丁 (2)日食 (3)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33.【答案】(1)水星;类地行星
(2)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是不会看到“火星凌日”,因为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外侧,火星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地球上看不到,“火星凌日”现象。
【解答】(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是不会看到“火星凌日”,因为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外侧,火星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地球上看不到,“火星凌日”现象。
故答案为:(1)水星;类地行星(2)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不能
34.【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日食的发生原理: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月亮背后会形成长长的影子.“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因为金星距地球较远,月球或地球不会处于金星的影子内.
【解答】(1)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日食的发生原理,所以在丁位置;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
(3)因为金星距地球较远,月球或地球不会处于金星的影子内,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故答案为:(1) 丁 ;(2) 日食 ;(3) 不会,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35.【答案】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望(农历十五或十六)。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每月的新月或满月时间日、地、月三者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也就不会出现阻挡或被遮掩的现象。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出现太阳被月球阻挡或月球被地球遮掩的现象,即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刚好在一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了解月食和日食的成因和现象。
【解答】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平面不是重合在一起,而是有一个约5度9分的交角,因此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或月食。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刚好在一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36.【答案】(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2)①、③
(3)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2)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
(3)日食出现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背对太阳的一侧朝向地球,所以不能观察到月球。
故答案为:(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2)①、③;(3)不能
37.【答案】(1)日环食;边缘露出的环越来越窄.直到被小球全部遮盖(类似日全食);被遮部分向大球的边缘移动(类似日偏食)
(2)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包括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日环食是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只遮住太阳的中间部分而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日全食是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而形成的;日偏食是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的现象。
【解答】(1)在②位置时,相当于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间部分,形成日环食;当将小球沿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小球离眼睛越来越近,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小球的影子会逐渐变大,大球边缘露出的环越来越窄.直到被小球全部遮盖,类似日全食;当将小球沿①或③方向移动时,遮盖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偏移,被遮部分向大球的边缘移动(类似日偏食) 。
(2)观察日食时是在白天,所以无法看到月亮。
故答案为:(1)日环食 ;边缘露出的环越来越窄,直到被小球全部遮盖(类似日全食);被遮部分向大球的边缘移动(类似日偏食)
(2)不能
38.【答案】(1)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日环食
(2)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对太阳遮掩的现象,太阳先从西边被挡住,被遮掩的范围逐渐变大,甚至全部被遮掩,而后太阳西边部分慢慢开始恢复,逐渐复圆于东缘。 日食包括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2)月食是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另一侧时,由于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中,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月球的相应部位,因此可见月面部分发生了亏损现象,月食时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复圆于西缘,月食主要包括月全食和月偏食。
(3)日食和月食全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一侧先亏损,到哪一侧复原。
【解答】(1)日全食是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而形成的,如图中的④ ;日偏食是地球 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的现象,如图中的①②③⑤⑦⑧ ;发生日食时,太阳的西边先被挡住,被遮掩的范围逐渐变大,甚至全部被遮掩,而后太阳西边部分慢慢开始恢复,逐渐复圆于东缘, 其图中的顺序为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而当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图中的④;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如图中的①②③⑤⑦⑧;月食时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复圆于西缘, 其图中的顺序为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和月食全过程的差异主要是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故答案为:(1)④ ;①②③⑤⑦⑧ ;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日环食
(2)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39.【答案】(1)下弦;二十二、二十三;上弦;初七、初八
(2)C;B;D;A;C
(3)日食;月食
(4)互相垂直;成一直线;29.53;朔望;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月相变化知识的理解,根据月相的形状判断月相的名称、月相变化的顺序和相应的时间,并结合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理分析出与月相之间的联系。
【解答】月相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由月相变化图结合题干信息可知:A表示下弦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B表示上弦月,发生在农历初七、初八 。
(2)由月相变化图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C 一B —D一A一C 。(用字母表示)
(3)月相C为新月,此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日食;月相D为满月,此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月食。
(4)月相为A为下弦月、月相B为上弦月,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看出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月相C为新月、月相D为满月,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看出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成一条直线。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确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故答案为:(1)下弦;二十二、二十三;上弦;初七、初八
(2)日食;月食
(3)互相垂直 ;成一直线;29.53 ;朔望 ;上弦月 ;满月;下弦;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
40.【答案】(1)
(2)B;初一
(3)C;A;B;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A;农历十五、十六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因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和月球的一半,所以向着阳光的一面为昼半球,背着阳光的一面为夜半球。再结合月相变化图及规律解答。月相变化图如下:
【解答】(1)向着阳光的一面为昼半球,背着阳光的一面为夜半球,如图:
(2)当运行到B位置时,月球的背光面朝向地球,此时看到的月相是新月,发生在农历初一。
(3)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知,A位置是满月,发生的时间是十五、十六,满月整夜都可见,此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月食;B位置是新月,发生的时间是初一,此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日食;C位置是上弦月,发生的时间是初七、初八,出现在上半夜;D位置是下弦月,发生的时间是二十二、二十三,其中新月整夜看不见,出现在下半夜。
故答案为:(1)
(2)B;初一
(3)C;A;B;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A;农历十五、十六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 第5节 日食和月食(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2021·永嘉模拟)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6月10日可以看到日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月食是地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
B.日食是月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
C.永嘉6月10日白昼的时间要比5月26日短些
D.永嘉6月10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比5月26日大
【答案】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图象:
月食的图象:
(2)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的时间是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为春分日与秋分日,夏至日6月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解答】A、月食是我们看不见月亮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月亮,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月亮,A不符合题意;
B、日食是我们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是由于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B不符合题意;
C、永嘉6月10日白昼的时间要比5月26日长些,C符合题意;
D、永嘉6月10日最接近夏至日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比5月26日大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020七上·江北期末)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远近顺序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由于那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在众多行星中只有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①水星凌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7.3 月相的成因日食和月食(第2课时) )如图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19年正月初一拍摄的
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月食是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的,日食、月食的成因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解答】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此时地球上观测到的月相为新月,时间为农历初一前后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而正月初一的月相为新月,因此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7.3 月相的成因日食和月食(第2课时) )日食和月食分别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望月 B.农历十五、朔月
C.农历初七、下弦月 D.农历二十一、上弦月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日期。
【解答】在阳光照射下,月亮和地球在背向太阳的方向拖着一条影子。月亮扫过地面,产生了日食。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020·湖州)如图表示的是在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B.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阳历是根据地球的绕日公转制定的历法,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时是29天。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制定的历法,绕地球一周时间为29.53天,即一个农历月;
2、当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时,地球在中间此时是农历十五,月相为满月(也称望月),满月之后月相的变化分别是下弦月,新月,上弦月再到满月;
3、月食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时,月球进入了地球的阴影区出现月面亏损复圆的现象;
4、当月球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太阳、月球、地球正好处在或接近一条直线时月球会把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遮住而在地球出现阴影区,处于这部分阴影区的人能看到日食现象。
【解答】A、图中时间段是29.53天,应该是阴历中的一个月,A错误;
B、图中时间段的起点处,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球在中间这天的月相应该是满月,即望月。时间段的终点也起点时三者的位置相同也应该是满月(望月)。由此可知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说法正确,B正确;
C、满月时可以出现月食现象,C错误;
D、日食时月球在中间,这两天中是地球在中间所以不可能出现日食现象,D错误。
故选B
6.(2020·宁波)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答案】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农历初一时,当月球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太阳、月球、地球正好处在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就会把太阳遮住而发生日食。日食可分为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三种;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解答】A,日环食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月球在中间,描述正确,A错误;
B、日食只可能发生在初一,初一的月相为新月,描述正确,B错误;
C、这一天是夏至,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描述错误,C正确;
D、宁波纬度在半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太阳直线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大,描述正确,D错误。
故选C
7.(2020七下·上虞期末)观测者观察某天文现象,当时太阳、月球、地球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观测者当时看到的天文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现象发生于农历十五日 B.此现象适合于夜晚观测
C.观测者看到的是月全食 D.此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此时太阳、月球、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射向地区的光线,此时地球上的观察者无法看到发光的太阳,所以此时看到的是日全食。
【解答】A、日全食发生的时间在农历初一,故说法错误。
B、日食发生在白天,故说法错误。
C、观察者看到的是日全食,故说法错误。
D、日食的形成是因为月球挡住了直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所以此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8.(2020七下·越城期末)2019年1月超级血月再次出现,超级血月是指月全食,由于表面呈红色也称为血月。小明根据月全食的示意图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月全食的成因是光的折射
B.血月呈红色是由于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上
C.血月呈红色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上
D.月全食一般发生在每月的初七、初八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影子应该是圆形或圆弧形。
【解答】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看到整个月亮是喑红的,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0七下·江干期末)如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月球将太阳完全遮挡住时出现日全食
B.常见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太阳黑子、日珥
C.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影响长波通信
D.观测日全食的过程需要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
【解答】A、日食是月球遮挡了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当完全遮挡时会出现日全食;故A正确;
B、常见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故B正确;
C、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影响短波通信;故C错误;
D、观测日全食时,由于全食周边的光线较强,所以要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0.(2020七下·江干期末)下列有关“月球和“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对应的月相是上弦月
B.图乙中满月是月球在绕地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
C.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
D.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在新月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由图可知,甲中对应的月相是下弦月;故A错误;
B、月相的变化与公转无关;故B错误;
C、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指中间低洼四周高的一种地形;故C正确;
D、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在满月时;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0七下·湖州期末)下列不属于太阳活动的是(  )
A.日食 B.日珥 C.太阳黑子 D.耀斑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解答】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不是太阳表面发生的变化,不属于太阳活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2020七下·温州期中)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月食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解答】A、 月相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B、月相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月食,错误;
C、月相为满月,可能会发生月食,正确;
D、月相为新月,不可能会发生日食, 错误.
故答案为:C
13.(2020·杭州模拟)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B.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 A 点,月相为满月
C.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当晚地球位于乙图中1和4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正在往北移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它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故被称为“公”转。 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与自转方向相同。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月坑是陨石的撞击和早期月球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故A错误;
B、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是新月;故B错误;
C、发生月全食时,照射到月球的光线被地球完全遮挡,但这时依然看到了红月亮,说明光线发生了折射;故C正确;
D、1是夏至,4是秋分,所以地球处于1和4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0·杭州模拟)2020年 6 月 6日(农历闰四月十五)是星期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天有可能发生日食现象
B.这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C.据此推测2020杭州中考第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D.这天杭州夜短于昼
【答案】D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解答】A、日食一般容易发生在新月时,6月6日的月相是满月,因此这天不会发生日食;故A错误;
B D、6月6日接近夏至,这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开始变得昼长夜短;故B错误;D正确;
C、正常中考时间是6月14日是第一天,这天的月相是下弦月;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15.(2020·慈溪模拟)2019年新年伊始,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开门红——1月3日10时26分,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后,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
【分析】(1)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解答】A、月球表面不存在液态水,故A说法错误。
B、 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且地球处于三者的中间时才可能看到月食,故B说法错误。
C、月球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故C说法错误。
D、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有着许多小天体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6.(2020七下·长兴月考)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B.满天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答案】D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偏食是指部分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被月亮挡住,处于月亮阴影中的人只能看到部分太阳的现象。日偏食时太阳只被遮住了一部分不会出现像夜晚的那种现象,此时可明显看到天空变暗。
2、日食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初一,但不是每个农历月的初一都会发生,被一时的月相是新月。
【解答】A、 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天空 ,此时月相是新月,看不到月亮,A错误;
B、天空只是变得暗了些,星星要在很暗的情况下才能出现,B错误;
C、日珥是太阳大气中的活动,要用专门的设备观察,肉眼是看不到的,C错误;
D、 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现象可能出现,D正确。
故选D
17.(2020·桐乡模拟)辨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对理解概念十分重要,下列有关分析中最合理的是(  )
A.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月食与月相的产生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与地球的阴影有关
C.电动机与发电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电路中是否有电源
D.新型冠状病毒与普通病毒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繁殖产生新个体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A错误;
B、月相是日光照射月球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而月食则是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上造成的;故B正确;
C、电动机与发电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原理不同;故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和普通病毒都能繁殖产生新个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8.(2020·温州模拟)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农历十二月初一)金环日食出现,我国不同地区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发生。当天的月相为(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
(2)月相出现规律如下图:
【解答】发生日偏食或者日环食时,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此时月球正对地球的一面恰好完全照射不到太阳光,所以当天的月相为新月。
故答案为:A
19.(2020七下·诸暨期末)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观察到了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月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用月相变化的周期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约30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解答】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天,故说法错误。
B、当天出现了月全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是在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故说法错误。
C、该日是 1月31日,时间在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逐渐向赤道移动,故说法正确。
D、 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此时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20.(2020七下·吴兴期中)太阳和月亮有时候会缺掉一部分,甚至全部变黑,古时候人们不知道这种现象形成的科学原理,实际上这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
(1)如图甲,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该实验模拟的是   (填“日食”或“月食”)过程;
(2)图乙中,月球在A,B,C,D的哪一位置时可能看到月食?   。
【答案】(1)日食
(2)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2、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解答】(1)在同一天中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中太阳和地球几乎不动,而月球运动较快,所以甲图中小球模拟月球,大球模拟太阳,观察者所在位置地球。根据日食的概念可知,大球部分被小球遮挡,该实验模拟的是日食过程;
(2)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这是农历十五、六时三者的位置,如乙图中的A位置。
故答案为:(1)日食 (2)A
21.(2020·镇海模拟)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黄昏时分,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如图1。当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有可能出现“金星合月”的天象,其原理与日全食相类似。
(1)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2)当天,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   之间位置。
【答案】(1)自东向西
(2)CD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 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看到的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据此可推知看到太阳西升东落的金星,自转方向和地球是相反的;
2、地球绕日公转位置在阳历中的日期是对应不变的,A是夏至6月22日,B是秋分9月23日,C是冬至12月22日,D是春分3月21日。
【解答】(1)与地球自转相比,在金星上看到太阳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运动的;
(2)1月28日在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之间,所以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CD之间位置。
故答案为:(1)自东向西 (2)CD
22.(2020七下·杭州月考)图中有甲、乙、丙三张照片,是某同学在一次日全食的不同时刻拍摄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这些照片的拍摄日期应该为   。
(2)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三张照片进行排列,则顺序为:   。
(3)如果拍摄的是月食过程,照片中的月亮所呈现的颜色是:   。
(4)每年的这天该地并非都能看到这样的天文奇观的,原因是   。
【答案】(1)农历初一
(2)丙→乙→甲
(3)古铜色、暗棕色
(4)存在黄白交角(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和月食、白天黑夜的形成一样,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解答】(1)日食必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此时地球位于月球的背日方向,位于日月连线的延长线上。
(2)根据日食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三张照片进行排序,顺序为:丙→乙→甲。
(3)月全食这一现象发生在月亮、地球和太阳完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此时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月全食时,月亮并不会完全消失,会呈现出古铜色,即大家所熟知的“红月亮”,因此如果拍摄的是月食过程,照片中的月亮所呈现的颜色是:古铜色。
(4)黄道和白道的交角,黄道为太阳周年视运动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为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白交角的存在使日、月、地三者经常不在同一直线上,日食和月食现象只有当太阳火地本影横截面在天球上经过黄白交点附近食限以内的这段时间时才发生。
故答案为:(1)农历初一(2)丙→乙→甲(3)古铜色(4)存在黄白交角(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23.(2020七下·温州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时,当天的月相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答案】(1)日食
(2)满月;月食
【知识点】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月相示意图如下:
【解答】(1)有分析可知当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时,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日食。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地球在中间,此时月相是满月,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月食。
故答案为:(1)日食;(2)满月;月食
24.(2020七下·台州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拍摄的某次日全食不同时刻的三张照片。
(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   。
(2)请画出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图。(画在的方框中)。
(3)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三张照片的顺序是   。
【答案】(1)直线传播
(2)
(3)乙—丙—甲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2)发生日食时,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所以此时三者的关系图如下:
(3)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所产生的的现象,而月球是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所以太阳的西边缘会先被遮住,然后逐渐向东移动,最后在东边缘结束,所以顺序应该是 乙—丙—甲 。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见解析;(3)乙—丙—甲
25.(2019七下·天台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拍摄的某次日全食不同时刻的三张照片。
(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   。
(2)请画出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图   (画在的方框中)。
(3)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三张照片的顺序是   。
【答案】(1)直线传播
(2)
(3)乙—丙—甲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2)发生日食时,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3)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所产生的的现象,而月球是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所以太阳的西边缘会先被遮住,然后逐渐向东移动,最后在东边缘结束,所以顺序应该是 乙—丙—甲 。
故答案为:(1)直线传播;(2)(3) 乙—丙—甲
26.(2019七下·台州期末)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1)如图甲,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 向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该实验模拟的是   (填“日食”或“月食”)过程;
(2)如图乙是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珥,发生在太阳的   .
【答案】(1)日食
(2)色球层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日食是因为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大致同一直线的位置上而遮挡太阳的现象;月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的现象;太阳由内到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
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
【解答】 (1)、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 向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 大球模拟太阳,小球模拟月球,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出太阳被遮挡了,所以是模拟日食现象;
(2)、日珥,发生在太阳大的色球层。
故答案为:(1)日食;(2)色球层
27.(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试验图: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看到的日食类型是   ;
(4)从中可以得出,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不同;③月、地距离不同;④月球的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日环食
(2)日全食
(3)日偏食
(4)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3)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4)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日环食 ; (2)、 日全食; (3)、 日偏食;(4)、C
28.(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2012年6月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能看到罕见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这种天象要过105年后才能再次看到,届时会看到太阳“脸上”有一个小黑点慢慢划过(如图1所示,注意不可直视太阳,要用滤光片才行)。根据我们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处。
(2)与“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相同的天文现象还有   。(说出一个例子即可)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简单说说理由。
【答案】(1)丁
(2)日食
(3)解: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可以解释的现象有: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现象。
【解答】(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是指地金星和太阳处在了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根据此意可以判断金星的位置在丁的位置。
(2)除了金星凌日外,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球体都会发生凌日现象,比如水星凌日,日食;
(3)由于月全食是地球的影子投影在月球,日全食是月球的影子投影在地球,阴影区域大,而金星离地球太远,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
故答案为:(1)丁;(2)日食;(3) 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
29.(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情况,请按照日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2)若该图反映月食情况,请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按序号排列:   。
(3)从图中可知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   。
【答案】(1)gfdbahceg
(2)gechabdfg
(3)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月球的阴影投射在地球上时,位于月球阴影里的地球表面看不到太阳,就是日食了。在月球的本影区内是日全食或日环食,在月球的半影区内是日偏食;
月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地球的阴影遮蔽了月球时,从地球上看,月球逐渐消失了,或成为古铜色,就是月食了。
【解答】(1)、日食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顺序为 gfdbahceg ;
(2)、月食先亏东(左侧),复圆于西(右侧,故顺序为) gechabdfg ;
(3)、由图可以看出日食和月食变化的差异是先亏损的方向不同,即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故答案为:(1)gfdbahceg ;(2)gechabdfg ;(3) 日食开始于西缘结束于东缘;月食开始于东缘结束于西缘 。
3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练习 ) 2016年3月9日发生的日全食经过印度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两国的部分岛屿,日偏食将覆盖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大部和北美洲西北部地区。请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发生日食,条件一是:日期必须是   ;条件二是:日、月、地位置关系是   。
(2)按照该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将上图中的序号进行排序:   。
(3)日食并不是每月都会发生,是因为   。
【答案】(1)农历初一;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2)FGBADHCEF
(3)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有一夹角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不重合,而是有大约5度的夹角,所以不是每个农历初一、十五都要发生日月食,只有当月球运行到两个平面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月食。
【解答】(1)、 所以,发生日食的条件是:
1、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2、日期为农历初一。
(2)、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即先亏西(右侧),复圆于东(左侧),故从F开始,然后G BADHCE ,最后结束,回到F;
(3)、日食发生的时间:日食只发生在新月时,日食必定发生在“朔日”(即农历初一)。虽然每 29.5 天就有一次新月,但因为月球绕地轨道与地球绕日轨道之间有大约五度的倾斜,所以并不是每一次新月都会出现日食。事实上,大部分的新月都不会发生日食,大约一年只有两次左右,而且地球上只有部分区域的人可以看见日食。
故答案为:(1)、农历初一; 太阳-月球-地球(或地球-月球-太阳) ;
(2) FGBADHCEF ;(3)、 月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有一夹角
三、解答题
31.(2020七下·吴兴期末)过去的2019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
①“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因此这一学说又称为“天圆地方说”。
②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认为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③1543年,N.哥白尼所著《天球运行论》正式提出了“日心说”观点,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④1927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1)根据以上科学史信息,请选出“日心说”所对应的模型图(  )
A. B.
C. D.
(2)2020年,日月食的频率不低,地球上将发生四次半影月食、一次日环食和一次日全食。6月21日夏至日(初一)我们可以看到日环食,为什么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呢?   。
(3)2020年为太阳黑子第24个周期,以下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B.太阳黑子发生在色球层,是太阳上出现了黑色物质
C.太阳黑子谷年,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
D.每隔11年地球才受太阳活动影响一次,其余时间不受太阳活动影响
【答案】(1)C
(2)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5°的夹角
(3)A;C
【知识点】地球公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日心说原理、日食原理以及太阳的概念解题即可。
【解答】 (1)日心说建立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符合题意。
(2)如果要发生日食,月球需要位于日地之间,并且三者几乎还要呈一条直线。只有这样,月球的阴影才会投射到地球上,从而让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日食的现象,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5 的夹角 故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3)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即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状态的表现,但不影响太阳的基本稳定,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其主要标志。 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在太阳黑子谷年(太阳黑子少的一年),故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 并不是每隔11年地球才受太阳活动影响一次,其余时间也会受太阳活动影响。
故答案为:(1)C(2)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5°的夹角 (3)AC
32.(2020七下·长兴期中)如图1,“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   (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请简单说说理由:   。
【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金星凌日是指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金星将太阳照到地球的光挡住了,地球上的人在这点看不到太阳光而成为一个缓慢移动的黑点;
2、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3、日全食和月全食是太阳全被遮住和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阴影,需要有较大的阴影区。而金星凌日时金星只是一个黑点不足以遮挡住全部的太阳,据此可进行回答。
【解答】(1)由分析可知,“金星凌日”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在一直线,金星在中间,所以金星位置应在丁位置;
(2) “金星凌日” 是金星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面上出现了一个黑点,日食时月球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出现了亏损,所以原理与日食相似;
(3) 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 ,由于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看到的金星非常小,金星不可能将太阳全部遮挡,不会出现类似于目全食的现象。理由: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
故答案为:(1)丁 (2)日食 (3) 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33.(2020七上·慈溪期末)阅读关于“金星凌日”材料,回答问题。
“金星凌日”是指金星直接从太阳前方掠过,成为太阳表面的可见暗斑,且遮蔽一小部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的天文现象。
(1)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金星离太阳的距离仅次于   星,从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来分,金星属于    (选填:“类地行星”、“巨行星”或“远日行星”)。
(2)“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能否看到“火星凌日”?   (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1)水星;类地行星
(2)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是不会看到“火星凌日”,因为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外侧,火星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地球上看不到,“火星凌日”现象。
【解答】(1)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是不会看到“火星凌日”,因为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外侧,火星不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地球上看不到,“火星凌日”现象。
故答案为:(1)水星;类地行星(2)金星在太阳、地球之间,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3)不能
34.(2018七下·吴兴期末)如图1,“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   (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请简单说说理由:   。
【答案】(1)丁
(2)日食
(3)不会,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日食的发生原理: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月亮背后会形成长长的影子.“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因为金星距地球较远,月球或地球不会处于金星的影子内.
【解答】(1)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日食的发生原理,所以在丁位置;
(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
(3)因为金星距地球较远,月球或地球不会处于金星的影子内,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
故答案为:(1) 丁 ;(2) 日食 ;(3) 不会,从地球上观察金星的视面积比太阳的视面积小很多,无法将太阳全遮住
35.月食和日食分别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 为什么月食和日食不是每个月都发生
【答案】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望(农历十五或十六)。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每月的新月或满月时间日、地、月三者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也就不会出现阻挡或被遮掩的现象。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出现太阳被月球阻挡或月球被地球遮掩的现象,即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刚好在一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了解月食和日食的成因和现象。
【解答】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太阳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挡,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平面不是重合在一起,而是有一个约5度9分的交角,因此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或月食。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刚好在一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四、实验探究题
36.(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4.5 日食和月食 同步测试)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
(2)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   (填序号)。
(3)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   。
【答案】(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2)①、③
(3)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2)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
(3)日食出现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背对太阳的一侧朝向地球,所以不能观察到月球。
故答案为:(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2)①、③;(3)不能
37.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实验图。图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将小球沿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将小球沿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亮?    。
【答案】(1)日环食;边缘露出的环越来越窄.直到被小球全部遮盖(类似日全食);被遮部分向大球的边缘移动(类似日偏食)
(2)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包括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日环食是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只遮住太阳的中间部分而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日全食是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而形成的;日偏食是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的现象。
【解答】(1)在②位置时,相当于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间部分,形成日环食;当将小球沿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小球离眼睛越来越近,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小球的影子会逐渐变大,大球边缘露出的环越来越窄.直到被小球全部遮盖,类似日全食;当将小球沿①或③方向移动时,遮盖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偏移,被遮部分向大球的边缘移动(类似日偏食) 。
(2)观察日食时是在白天,所以无法看到月亮。
故答案为:(1)日环食 ;边缘露出的环越来越窄,直到被小球全部遮盖(类似日全食);被遮部分向大球的边缘移动(类似日偏食)
(2)不能
38.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状况.则
A、各图所示日食状况中,反映日全食的是   ,反映日偏食的是   。
B、按照日全食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
C、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   。
(2)若该图反映月食状况,则
A、各图所示月食状况中,反映月全食的是   ,反映月偏食的是    。
B、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
(3)比较日食和月食全过程是否有差异。
【答案】(1)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日环食
(2)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对太阳遮掩的现象,太阳先从西边被挡住,被遮掩的范围逐渐变大,甚至全部被遮掩,而后太阳西边部分慢慢开始恢复,逐渐复圆于东缘。 日食包括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2)月食是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另一侧时,由于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中,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月球的相应部位,因此可见月面部分发生了亏损现象,月食时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复圆于西缘,月食主要包括月全食和月偏食。
(3)日食和月食全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一侧先亏损,到哪一侧复原。
【解答】(1)日全食是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而形成的,如图中的④ ;日偏食是地球 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的现象,如图中的①②③⑤⑦⑧ ;发生日食时,太阳的西边先被挡住,被遮掩的范围逐渐变大,甚至全部被遮掩,而后太阳西边部分慢慢开始恢复,逐渐复圆于东缘, 其图中的顺序为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而当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图中的④;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如图中的①②③⑤⑦⑧;月食时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复圆于西缘, 其图中的顺序为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和月食全过程的差异主要是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故答案为:(1)④ ;①②③⑤⑦⑧ ;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日环食
(2)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39.看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1)A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B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
(2)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   一   —    一   一   。(用字母表示)
(3)月相为C时,可能发生   ;月相为D时,可能发生   。
(4)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   ;为C、D时,日地月三者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   天,称为   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    、    、   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   确定的。
【答案】(1)下弦;二十二、二十三;上弦;初七、初八
(2)C;B;D;A;C
(3)日食;月食
(4)互相垂直;成一直线;29.53;朔望;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月相变化知识的理解,根据月相的形状判断月相的名称、月相变化的顺序和相应的时间,并结合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理分析出与月相之间的联系。
【解答】月相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由月相变化图结合题干信息可知:A表示下弦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B表示上弦月,发生在农历初七、初八 。
(2)由月相变化图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C 一B —D一A一C 。(用字母表示)
(3)月相C为新月,此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日食;月相D为满月,此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月食。
(4)月相为A为下弦月、月相B为上弦月,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看出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月相C为新月、月相D为满月,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看出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成一条直线。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确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故答案为:(1)下弦;二十二、二十三;上弦;初七、初八
(2)日食;月食
(3)互相垂直 ;成一直线;29.53 ;朔望 ;上弦月 ;满月;下弦;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
40.图是一幅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到的月球绕地球运动图,凑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或月球的一半,在图中各位置画出月球的昼夜半球分界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
(2)当月球运行到图中   位置时,看不到月球的亮面,这一天是农历   ;
(3)地球上观察月相,只能在前半夜可见的是   处,整夜可见的是    处;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处,这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处,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
【答案】(1)
(2)B;初一
(3)C;A;B;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A;农历十五、十六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 因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和月球的一半,所以向着阳光的一面为昼半球,背着阳光的一面为夜半球。再结合月相变化图及规律解答。月相变化图如下:
【解答】(1)向着阳光的一面为昼半球,背着阳光的一面为夜半球,如图:
(2)当运行到B位置时,月球的背光面朝向地球,此时看到的月相是新月,发生在农历初一。
(3)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知,A位置是满月,发生的时间是十五、十六,满月整夜都可见,此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月食;B位置是新月,发生的时间是初一,此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日食;C位置是上弦月,发生的时间是初七、初八,出现在上半夜;D位置是下弦月,发生的时间是二十二、二十三,其中新月整夜看不见,出现在下半夜。
故答案为:(1)
(2)B;初一
(3)C;A;B;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A;农历十五、十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