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嘉善模拟)2021年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的月相为 ,当天下午会出现日月同辉
B.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a与b之间,并向b移动
C.接下来的一个月,学校旗杆正午的影子会逐渐变长
D.当地球公转到d点时,北极圈出现极昼
2.(2021·吴兴模拟)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 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3.(2020七上·江北期末)如图是大潮、小潮出现的原理图,下列有关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2020七上·浙江期末)2015年3月30日(农历二月初六),太阳系的“行星王者”木星与曼妙的“月亮姑娘”近距离接触,上演一幕动人的“星月童话”,我国多地可欣赏到木星合月的美景。此时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景象最接近下列图示中的(图中白色圆代表木星,白色的半圆代表月亮)( )
A. B.
C. D.
5.(2020七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天的日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依据确定的
B.这天后的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
C.这天晚上的月相为新月
D.这一天浙江昼长夜短
6.如图表示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其中能在地球上看到新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古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与对应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下弦月)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新月)
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望月)
8.2019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七),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1~2之间 B.2~3之间 C.5~6之间 D.7~8之间
9.(2020·路桥模拟)我国“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成功发射。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处在如右图所示位置时,在A点的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A.上弦地 B.满地 C.下弦地 D.新地
10.(2020七下·长兴期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在北京召开。则会议召开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1.(2020·江干模拟)2020年4月8日出现“超级月亮”,是本年度最大满月,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5位置 B.7位置 C.1位置 D.3位置
12.(2020七下·诸暨期末)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观察到了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月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二、填空题
13.(2021·宁波模拟)2020年夏至日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遇上了本世纪最大的日环食。在宁波的小科同学利用家里的蒸笼片观测日食的过程,结果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看到了既有日食的像,又有圆形的光斑,也有大量的黑影。
(1)该晚的月相是 。
(2)黑影形成的原理是 。
(3)小科在地面上看到日食像的形状是“ ”,则他抬头看到天空中日食的形状应是 。
A. B. C. D.
14.(2021九下·台州月考)今年春分是2021年3月20日(农历辛丑牛年二月初八)。
(1)3月20日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位置(填序号,下同)。
(2)3月20日晚上如果天气晴朗的话,看到的月相接近图乙中的 。
A. B.
C. D.
15.请将表格中月相变化规律补充完整:
月相 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 夜晚所 见形状 月出 时间 月落 时间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新月 或朔 初一 不可见 清晨 黄昏 ①
上弦月 初七、初八 ② ③ 半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满月 或望 十五、十六 ④ 黄昏 清晨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下弦月 廿二、廿三 ⑤ ⑥ 正午 ⑦
① ;
三、解答题
16.(2020七上·浙江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图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四、实验探究题
17.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若他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则你想首先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农历二月二十三当天的月相是下弦月;故A错误;
B、4月4日在春分(3月21日)到夏至日(6月22日)之间,即ab之间,地球公转是自西向东的,因此将继续向b移动;故B正确;
C、越靠近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越近,学校旗杆的影子会变短;故C错误;
D、当地球公转到d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会出现极夜;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日环食一般发生在初一初二,这时的月相是新月;
故答案为:A。
3.【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能够形成不同的月相,根据不同时期的月相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 当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那么结合图片发现月亮在中间时的月相为新月,当日、地、月呈一直角,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有所抵消,形成小潮,结合图片即在初七、八的上弦月,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D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上在晴朗的夜晚可看到星体,其中最亮最大的是月亮,水金火木等行星也能看到,但距离地球远所以看到的没有月球大。上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八。据此可确定选项。
【解答】根据在地球上可看到的月球体积比木星要大,所以A、B错误。由于农历初六是上弦月所以D选项正确,C是下弦月错误。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公历是根据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制定;
2、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如此循环变化;
3、以月球绕地球一周制定的历法是阴历,阴历一月平均是29.53天,在阴历月中月相的圆缺形态发生变化,初一是新月,初七八是上弦月,十五、六是满月,廿二、三是下弦月,如此循环变化;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南北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刚好相反。
【解答】A: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依据确定的,说法正确,A正确;
B:这天后的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这天是冬至前,冬至后太阳开始向北移动,B错误;
C:这天晚上的月相为新月。新月是初一,廿五是蛾眉月(或接近下弦月),C错误;
D:这一天浙江昼长夜短。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北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浙江在北半球昼短夜长,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
【解答】如图表示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其中能在地球上看到新月的是④,因为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情况就称为新月,与④相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结合诗句意境,思考解题。
【解答】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因为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出来,在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A符合题意;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B不符合题意;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峨眉月),C不符合题意;
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新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与月相的关系。
【解答】读图可知,今天是 2019年6月19日,同时是农历五月十七,月相刚过了满月,可推断出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5~6之间,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由图可知,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光线无法反射到月球上,所以看到的地球地相是新地;
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农历中的日期部分实际是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在一个农历月中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形态的变化称月相,农历初一新月,农历初七、八上弦月,农历十五、六满月,农历廿二、三下弦月。
【解答】由题意可知, 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 ,农历三十与下一个月的初一接近,所以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新月,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4月8日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所以地球处在上图的左上方的位置,而且这天还是满月,所以月球大致在图中的5位置;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用月相变化的周期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约30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解答】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天,故说法错误。
B、当天出现了月全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是在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故说法错误。
C、该日是 1月31日,时间在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逐渐向赤道移动,故说法正确。
D、 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此时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1)新月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A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解答】(1)农历初一的月相是新月;
(2)日食的阴影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地面上看到的日食像的形成是光的反射,所以像与物对称,即A正确;
故答案为:(1)新月;(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A。
14.【答案】(1)B
(2)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3月20日接近春分日(3月21日),即B位置;
(2)3月20日是农历二月初八,这天晚上的月相是上弦月;
A、残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满月;
故答案为:(1)B;(2)B。
15.【答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② ;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③ ; 正午④ ;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⑤ ;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⑥ ; 半夜⑦ 。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过程是从缺到圆,又从圆到缺。
【解答】新月时,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的月相为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满月通宵可见一轮明月,下弦月为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半夜月面朝东,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故答案为: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② ;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 ③ ; 正午 ④ ;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⑤ ;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⑥ ; 半夜 ⑦ 。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16.【答案】(1)甲;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A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发生在初一,月相新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月球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挡住,在地球上产生阴影,当人处于阴影区中时能看到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所以图甲表示的是日食,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此时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月相为新月,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甲 (2)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3)A
17.【答案】(1)峨眉月;新月;上弦月;满月
(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有:
1.在考察月相的时候我们多半可以用“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具体来说是“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西边的天空西半部分明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东边的天空东半部分明亮。”然后就是新月(全黑)和满月(全明亮),两个最具典型的月相,也比较容易记住。
2.一个月相周期是从新月开始,然后是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又回到新月。
3.要观察月亮当然的有光才行,而且光月亮看的就越清楚。所以选择满月观察月亮才是。
【解答】
1.从题目看A只能填峨眉月,B是新月,C是下弦月,D是满月。
2.顺序是BACD。
3.要观察月亮当然的有光才行,而且光月亮看的就越清楚。所以选择满月观察月亮才是。
故答案为:1.上弦月、新月,下弦月,是满月。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嘉善模拟)2021年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的月相为 ,当天下午会出现日月同辉
B.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a与b之间,并向b移动
C.接下来的一个月,学校旗杆正午的影子会逐渐变长
D.当地球公转到d点时,北极圈出现极昼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A、农历二月二十三当天的月相是下弦月;故A错误;
B、4月4日在春分(3月21日)到夏至日(6月22日)之间,即ab之间,地球公转是自西向东的,因此将继续向b移动;故B正确;
C、越靠近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越近,学校旗杆的影子会变短;故C错误;
D、当地球公转到d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会出现极夜;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1·吴兴模拟)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 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日环食一般发生在初一初二,这时的月相是新月;
故答案为:A。
3.(2020七上·江北期末)如图是大潮、小潮出现的原理图,下列有关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能够形成不同的月相,根据不同时期的月相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 当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那么结合图片发现月亮在中间时的月相为新月,当日、地、月呈一直角,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有所抵消,形成小潮,结合图片即在初七、八的上弦月,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2020七上·浙江期末)2015年3月30日(农历二月初六),太阳系的“行星王者”木星与曼妙的“月亮姑娘”近距离接触,上演一幕动人的“星月童话”,我国多地可欣赏到木星合月的美景。此时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景象最接近下列图示中的(图中白色圆代表木星,白色的半圆代表月亮)(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上在晴朗的夜晚可看到星体,其中最亮最大的是月亮,水金火木等行星也能看到,但距离地球远所以看到的没有月球大。上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八。据此可确定选项。
【解答】根据在地球上可看到的月球体积比木星要大,所以A、B错误。由于农历初六是上弦月所以D选项正确,C是下弦月错误。
故选D
5.(2020七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为某天的日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依据确定的
B.这天后的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
C.这天晚上的月相为新月
D.这一天浙江昼长夜短
【答案】A
【知识点】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1、公历是根据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制定;
2、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如此循环变化;
3、以月球绕地球一周制定的历法是阴历,阴历一月平均是29.53天,在阴历月中月相的圆缺形态发生变化,初一是新月,初七八是上弦月,十五、六是满月,廿二、三是下弦月,如此循环变化;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南北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刚好相反。
【解答】A: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依据确定的,说法正确,A正确;
B:这天后的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这天是冬至前,冬至后太阳开始向北移动,B错误;
C:这天晚上的月相为新月。新月是初一,廿五是蛾眉月(或接近下弦月),C错误;
D:这一天浙江昼长夜短。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北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浙江在北半球昼短夜长,D错误。
故选A
6.如图表示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其中能在地球上看到新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
【解答】如图表示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其中能在地球上看到新月的是④,因为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情况就称为新月,与④相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下列古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与对应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下弦月)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新月)
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望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结合诗句意境,思考解题。
【解答】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因为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出来,在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A符合题意;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B不符合题意;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峨眉月),C不符合题意;
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新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2019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十七),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1~2之间 B.2~3之间 C.5~6之间 D.7~8之间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与月相的关系。
【解答】读图可知,今天是 2019年6月19日,同时是农历五月十七,月相刚过了满月,可推断出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5~6之间,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0·路桥模拟)我国“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成功发射。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处在如右图所示位置时,在A点的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A.上弦地 B.满地 C.下弦地 D.新地
【答案】D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由图可知,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光线无法反射到月球上,所以看到的地球地相是新地;
故答案为:D。
10.(2020七下·长兴期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在北京召开。则会议召开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农历中的日期部分实际是阴历,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历法。在一个农历月中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形态的变化称月相,农历初一新月,农历初七、八上弦月,农历十五、六满月,农历廿二、三下弦月。
【解答】由题意可知, 2020年5月22日(农历四月三十) ,农历三十与下一个月的初一接近,所以当晚的月相最接近的是新月,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2020·江干模拟)2020年4月8日出现“超级月亮”,是本年度最大满月,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
A.5位置 B.7位置 C.1位置 D.3位置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4月8日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所以地球处在上图的左上方的位置,而且这天还是满月,所以月球大致在图中的5位置;
故答案为:A。
12.(2020七下·诸暨期末)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观察到了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月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答案】C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用月相变化的周期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约30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解答】A、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3天,故说法错误。
B、当天出现了月全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是在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故说法错误。
C、该日是 1月31日,时间在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逐渐向赤道移动,故说法正确。
D、 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此时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2021·宁波模拟)2020年夏至日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遇上了本世纪最大的日环食。在宁波的小科同学利用家里的蒸笼片观测日食的过程,结果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看到了既有日食的像,又有圆形的光斑,也有大量的黑影。
(1)该晚的月相是 。
(2)黑影形成的原理是 。
(3)小科在地面上看到日食像的形状是“ ”,则他抬头看到天空中日食的形状应是 。
A. B. C. D.
【答案】(1)新月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A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解答】(1)农历初一的月相是新月;
(2)日食的阴影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地面上看到的日食像的形成是光的反射,所以像与物对称,即A正确;
故答案为:(1)新月;(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A。
14.(2021九下·台州月考)今年春分是2021年3月20日(农历辛丑牛年二月初八)。
(1)3月20日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位置(填序号,下同)。
(2)3月20日晚上如果天气晴朗的话,看到的月相接近图乙中的 。
A. B.
C. D.
【答案】(1)B
(2)B
【知识点】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1)3月20日接近春分日(3月21日),即B位置;
(2)3月20日是农历二月初八,这天晚上的月相是上弦月;
A、残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满月;
故答案为:(1)B;(2)B。
15.请将表格中月相变化规律补充完整:
月相 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 夜晚所 见形状 月出 时间 月落 时间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新月 或朔 初一 不可见 清晨 黄昏 ①
上弦月 初七、初八 ② ③ 半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满月 或望 十五、十六 ④ 黄昏 清晨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下弦月 廿二、廿三 ⑤ ⑥ 正午 ⑦
① ;
【答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② ;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③ ; 正午④ ;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⑤ ;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⑥ ; 半夜⑦ 。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过程是从缺到圆,又从圆到缺。
【解答】新月时,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的月相为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满月通宵可见一轮明月,下弦月为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半夜月面朝东,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故答案为: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② ;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 ③ ; 正午 ④ ;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⑤ ;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⑥ ; 半夜 ⑦ 。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三、解答题
16.(2020七上·浙江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图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1)甲;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A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发生在初一,月相新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月球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挡住,在地球上产生阴影,当人处于阴影区中时能看到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所以图甲表示的是日食,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此时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月相为新月,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甲 (2)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3)A
四、实验探究题
17.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若他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则你想首先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答案】(1)峨眉月;新月;上弦月;满月
(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要掌握的知识点有:
1.在考察月相的时候我们多半可以用“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具体来说是“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西边的天空西半部分明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东边的天空东半部分明亮。”然后就是新月(全黑)和满月(全明亮),两个最具典型的月相,也比较容易记住。
2.一个月相周期是从新月开始,然后是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又回到新月。
3.要观察月亮当然的有光才行,而且光月亮看的就越清楚。所以选择满月观察月亮才是。
【解答】
1.从题目看A只能填峨眉月,B是新月,C是下弦月,D是满月。
2.顺序是BACD。
3.要观察月亮当然的有光才行,而且光月亮看的就越清楚。所以选择满月观察月亮才是。
故答案为:1.上弦月、新月,下弦月,是满月。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