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2.知道潜艇、气球、浮筒打捞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潜艇、气球、浮筒打捞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潜艇、气球、浮筒打捞的原理.
【难点】
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5-96,完成以下问题: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控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方法有改变液体的密度和改变自身重力.
【合作探究】
演示一 潜艇
1.潜艇如何潜入水中?
答:潜艇的艇身装有压力舱,向压力舱充水时,潜艇变重,逐渐潜入水中.
2.潜艇如何浮出水面?
答:当用压缩空气将压力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艇变轻,从而上浮.
3.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答:潜艇的工作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
演示二 探测气球
1.探测气球如何上升和下降?
答:气象探测气球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浮力的大小,从而实现气球的上升和下降.
2.气象探测气球内部充满的是什么?
答:球内充有密度比空气小得多的氢气.
演示三 浮筒打捞
原理:将浮筒绑在沉船两侧时使整体体积增大,总的浮力增大,排出浮筒中的水,浮筒的重力减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沉船上浮.
知识拓展
一、盐水选种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各种庄稼的种子,都有一定的密度.长得很饱满的小麦种子密度大,长得干瘪的种子密度小得多.
盐水选种,就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干瘪、虫蛀的种子就会上浮直至漂浮,而饱满的种子则下沉至容器底部.
盐水选种蕴含的浮力知识:人们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用盐水选种时,把漂浮的种子清除掉,保留下沉的饱满种子.
二、密度计
1.密度计是一种什么仪器?它的刻度有什么特点?
答: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刻度是上小下大,上稀下密.
2.密度计的底部配有铅坠,其作用是什么?
答:使密度计能够直立在液体中.
3.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F浮=G.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面上时,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相等的,都等于其重力大小.
4.密度计浸入液体中越深,说明液体的密度是越大还是越小?
答:由F浮=ρ液gV排可知V排越大,液体密度ρ液越小.
【教师点拨】
1.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船身会向上浮起一些.
2.潜艇在水面下从河里驶入海里,受到的浮力变大.
3.生活中另外一些可以利用浮力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腌鸡蛋时,开始鸡蛋漂浮,后来下沉;煮饺子时,饺子熟了后会浮出水面;吹出的肥皂泡先上升后下降,等等.
【跟进训练】
1.(多选)如图所示,用同一支密度计测定不同液体的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D )
A.密度计漂浮得越高,所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都相等
C.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
D.密度计漂浮得越高,液体密度越大
2.潜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向潜艇的压力舱中充入适当的海水后,潜艇在海水中由漂浮变为悬浮,潜艇受到的浮力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该潜艇由海水中潜入长江中仍然保持悬浮,应该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潜艇压力舱中水的质量.(ρ海水>ρ水)
课堂小结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