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一章 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滨江期中)昆虫两种发育方式过程可以分别用下图所示的部分内容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D
B.无论是表示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C都表示成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A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2.(2021七下·萧山期中)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B为蛹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蝉的发育过程,则发育过程为D→A→B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3.(2021七下·萧山期中)蝗虫、乌龟、金鱼和家兔四种动物中生殖和发育方式最高等的是家兔。下列关于家兔的生殖和受精方式描述正确的是( )
A.卵生、体外受精 B.胎生、体内受精
C.卵胎生、体内受精 D.胎生、体外受精
4.(2021七下·丽水月考)下列关于动物生长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B.蝌蚪与青蛙形态结构相似,仅在体型大小上存在差异
C.人类活动对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将影响动物的寿命
D.“春蚕到死丝方尽”,家蚕发育过程中的“蛹”不食不动,已经死亡
5.(2021七下·丽水月考)昆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其中 D 为受精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表示螳螂的发育,则起点是 D,过程为 D→A→B→C
B.若表示苍蝇的发育,则 B 为蛹期,C 为幼虫期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C 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
D.若表示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 C 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6.(2021七下·丽水月考)鲟鱼是体型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如图),开发利用价值极高。目前,人们已掌握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的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鲟鱼体型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C.寿命长的原因是遗传物质不断发生变异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7.(2021七下·丽水月考)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昆虫的生殖离不开水,其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受精
B.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有利于受精卵孵化成蝌蚪
C.鸟类的繁殖行为是对复杂的陆地环境的适应
D.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8.(2021七下·丽水月考)生物的一些生命活动是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的,下列表示不合理的是( )
A.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蝗虫的形成:受精卵→幼虫→成虫
C.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脐带→胎盘→胚胎
D.蕨的繁殖:孢子→原叶体→幼蕨→蕨
9.(2021·下城模拟)图甲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图乙表示环境治理前后该种昆虫不同体色个体的数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昆虫通过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B.昆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昆虫的体色是由基因决定的
D.昆虫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使体色变浅
10.(2021七下·长兴月考)鲟鱼是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类,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目前,人类已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鲟鱼体形大,属于体内受精的卵生动物
C.鲟鱼体形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11.(2021七下·长兴月考)下列各类生物生殖和发育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草履虫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
C.两栖类动物进行体外受精和变态发育
D.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12.(2021七下·浙江期末)如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C.Ⅲ是用肺呼吸的生物
D.Ⅳ是完全变态发育
13.(2021七下·仙居月考)公鸡具有鸡冠高大、羽毛鲜明、好斗等第二性征,若将公鸡的睾丸切除,那么公鸡将( )
A.丧失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B.仍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D.仍有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14.关于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①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②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③青蛙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
④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求偶、交配、产卵、孵卵等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地上产卵 D.M可以表示体外受精
16.克隆羊“多利”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
A.能合成有机物 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 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17.下列有关动物生殖类型和受精类型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外受精的动物可以是卵生的
B.自然界中,体外受精的动物不可以是胎生的
C.体内受精的动物可以是胎生的
D.体内受精的动物不可以是卵生的
18.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为生物界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个体
B.陆生动物的生殖方式比水生动物的生殖方式高等
C.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D.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
19.不同动物发育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B.图乙中的c阶段表示蛹期
C.图丙中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④胎盘
D.青蛙的发育方式与图乙相同
20.和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更高。主要原因包括( )
①体内受精 ②卵生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 ⑤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 ⑥胎生
A.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浙江期末)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蛾,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蓼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取虫体营养,这就是冬虫夏草。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这个生态系统中,从组成成分看该真菌属于 。
22.七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动物的个体发育后,开展“探究影响小鸡孵化的因素”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三黄鸡的受精卵,利用实验室的自动孵化器做了如下实验:
组号 甲 乙 丙 丁
条件1 受精卵5只 受精卵5只 受精卵5只 受精卵5只
条件2 光线充足,温度不恒定 光线充足,温度恒定为20℃ 光线暗,温度不恒定 光线暗,温度恒定为20℃
条件3 静放21天 静放21天 静放21天 静放21天
实验结果 未孵化 孵化出4只 未孵化 未孵化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温度对小鸡孵化的影响,可选择 为对照组。
(2)由实验可知,鸡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胎生”或“卵胎生”)。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影响小鸡孵化的主要因素是 。
23.如图所示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举两例,合理即可)。
(2)图乙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举两例,合理即可)。
(3)C和D的名称是 。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4)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 ,如果图乙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
(5)图甲中的昆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
24.如图甲是健康的公鸡,图乙是健康的母鸡,图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图丁是摘除了卵巢的母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鸟类、哺乳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一样)
(1)图甲和图乙中鸡的外形不同,主要因为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特征在生理学上叫 。
(2)图丙中的公鸡将____(填字母)。
A.只丧失生殖能力
B.只是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消失
D.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维持
(3)小明家里的鸡场只养母鸡,别人的鸡蛋能孵出小鸡,而他家的鸡蛋却不行。这是因为 。
25.“多利”绵羊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多利”绵羊的技术称为 。
(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通过 、生长和 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
(3)“多利”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 (选填“甲”“乙”或“丙”)绵羊最相似。
(4)“多利”绵羊产生过程与甲、乙、丙三只绵羊有关,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①甲绵羊提供了乳腺细胞核,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 ;
②乙绵羊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 ;
③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 。
26.如图甲、乙表示不同生物生殖过程的某个时期,丙表示生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具有①结构的另一个生物类群是 。
(2)图乙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3)图丙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a是 。
27.如图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若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的幼虫期,则图中C可表示昆虫发育的 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3)符合图中A→B→D发育过程的昆虫,其发育方式称为 发育。
(4)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以农作物为食,蝗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期(填名称)。
28.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并敢于探索的人,他曾经孵过鸡蛋,但是没有成功,请你对他实验不成功的原因作出假设:
① 。② 。③ 。
29.图示比较归纳了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 发育两种方式,后一种发育方式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
(2)两栖动物也是变态发育,其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 中进行。
(3)鸟卵的结构复杂,有坚硬的 保护内部结构。
(4)从图中找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的共同特点: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
30.(2021七下·台州月考)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
(1)请用图示序号排列家蚕发育的先后顺序
(2)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胚胎发育方式为 。
(3)从家蚕发育的过程可知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科学上将此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而家蚕的发育又经历了 期,因此其发育属于变态发育中的 发育。
三、解答题
31.由于现代工业发展迅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其中酸雨是主要环境污染物之一。酸雨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当一个地区酸雨污染严重时,将会导致水体酸性增强。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水体酸性增强是否影响鱼类生活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 第一缸金鱼放在pH一7的水体中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发现鱼正常生长。第二缸金鱼先放在pH一7的水体中,然后滴人酸性较弱的米醋,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发现 鱼正常生长。第三缸金鱼先放在pH=7的水体中,然后滴入酸性较强的盐酸溶液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发现鱼死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该结论说明动物的寿命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关,如 、 、 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 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32.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什么叫变态 并举例说明。
33.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地处临沂市的蒙山,又称山东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156米,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植物101科540余种;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萆药植物41科111属1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木灵芝、沂蒙全蝎等都是蒙山的重要特产.1999年3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测定: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个单位/立方厘米,居全国之首,享誉“天然绿肺”、“天然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之美称.
材料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蒙山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
(1)图甲中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2)B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呼吸特点是 ;C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主要特征 ;蜜蜂蜂和青蛙的发育方式都属于 .
(3)资料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 的多样性.
(4)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 的共同特征多,你的理由是 .
34.是不是所有的鸟的生殖都必须经历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六个阶段?如果不是,请 就特殊情况各举一例。所有鸟都必须经历的生殖过程有哪些?
35.营造鸟巢对鸟的生殖有什么作用?
36.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化出小鸡,为什么?
37.生活中,鸡蛋被作为人类必要的食品,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你认为卵白、卵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8.两栖动物的含义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
四、实验探究题
39.
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①提出的问题是 ▲ .
②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
③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实验设置如下表所示。(青蛙受精卵随机分组)
实验组别 青蛙受精卵数量 模拟环境
① 100 A
② 100 清水和化肥
③ B 清水和洗涤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提出的问题 .
(2)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 → →成蛙等阶段。
(3)组①中,A应是 ;实验组③中,B应是 ,原因是 。
(4)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5)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组 。
40.(2018七上·天台期中)天台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⑴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⑵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⑶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⑷有同学发现该兴趣小组的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有什么缺陷?需要如何改进 。
⑸青蛙爱生活在水池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容易捕捉食物 B.容易逃避敌害
C.受精卵需在水中发育 D.体表皮肤需经常保持湿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由图可知,B是蛹期;C是成虫;D是受精卵;A是幼虫;
A、苍蝇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四个时期,即D →A → B → C;故A错误;
B、该图表示了两种动物发育方式,但C都是成虫期;故B正确;
C、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成虫,即C;故C错误;
D、提高蚕丝的产量,要延长家蚕的幼虫期,即A;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家蚕、苍蝇、菜粉蝶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它们不同,蝗虫、蝉、螳螂等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解答】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A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B、若此图表示蝉的发育过程,则发育过程为D卵期→A幼虫期→C成虫,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A幼虫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A幼虫期,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陆生的动物,如许多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雌性动物的卵细胞成熟后不排出体外,而是通过交配过程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这种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内受精。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即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
【解答】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体内受精。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从青蛙和蝌蚪、蚕的发育、生活习性,以及动物的生存环境切入解题。
【解答】A、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是青蛙的生殖细胞,故不是发育的起点,蝌蚪是青蛙的幼体,故也不是发育起点,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不符合题意;
B、蝌蚪与青蛙形态结构相似,不仅在体型大小上存在差异
,在生活习性上也有差异,B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的排放,乱砍乱伐,破坏动物的栖息地等活动将影响动物的寿命,C符合题意;
D、 蚕是幼虫期,幼虫发育成熟后,吐丝作茧,吐完丝,蚕的幼虫化为不食不动的蛹.好像是“死”了,其实没死,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昆虫的发育多种多样,从螳螂、苍蝇、蝗虫、蚕的发育过程结合图片分析解答。
【解答】 A、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A不符合题意;
B、苍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B不符合题意;
C、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对农作物危害最重的是C成虫期,C符合题意;
D、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几个阶段,已知D 为受精卵 ,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鱼类的生殖等相关知识。
【解答】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鲟鱼的生殖方式不是胎生,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不属于克隆技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切入解答。
【解答】A、昆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昆虫的生殖并不需要有水的环境,而其精子和卵细胞并不在水中受精
,A不符合题意;
B、雌雄蛙的抱对有利于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雌雄蛙的抱对不能使受精卵孵化成蝌蚪,B不符合题意;
C、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这是对复杂的陆地环境的适应,C符合题意;
D、胎生、哺乳的确能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但提高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无关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2)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4)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解答】A、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A不符合题意;
B、蝗虫的形成:受精卵→幼虫→成虫,B不符合题意;
C、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脐带→胚胎,C符合题意;
D、蕨的繁殖:孢子→原叶体→幼蕨→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的成分;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解答】A、昆虫是体内受精形成受精卵;故A错误;
B、昆虫是以植物等食,属于消费者;故B错误;
C、昆虫的体色是昆虫的一种性状,由基因决定的;故C正确;
D、由乙图可知,昆虫体色变浅是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鱼类生殖方式的相关知识。
【解答】鱼类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A、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常进行分裂生殖,B符合题意;
C、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和鸟类属于有脊椎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和蝗虫是变温动物,鸟类是恒温动物。
【解答】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脊柱,因此Ⅰ不能代表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蝗虫和家鸽的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为青蛙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B不符合题意;
C、家鸽有气囊辅助呼吸,青蛙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Ⅲ是用肺呼吸的生物,C符合题意;
D、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睾丸是男性生殖器官,也叫精巢,具体结构包括生精小管以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睾丸位于阴囊中,左右各有一个,一般左侧睾丸略低于右侧.
【解答】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够维持第二性征,睾丸切除不能产生精子失去生殖能力;没有雄性激素则第二性征消失;
故答案为:C。
14.【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昆虫的变态发育有两种类型,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蚊、蜂、蝇等,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各阶段,这种变态发育叫做完全变态。两栖动物把精子、卵子直接排在水中,完成受精,这就是体外受精。青蛙幼体的发育也是变态发育,且在水中进行,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鸟类的生殖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行为。
【解答】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且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要经历求偶、交配、产卵、孵卵等行为。
故答案为:D
15.【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动物的受精卵发育成幼虫或幼体后,从脱离卵膜或母体开始到性成熟为止,这段发育时期称为胚后发育。根据幼体(或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特点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程度,胚后发育可以分为无变态发育和变态发育。变态发育指幼体(或幼虫)必须经过形态结构的变化,甚至生活方式的改变,才能发育成成体,如蛙、蟾蜍和家蚕、蝴蝶、蝗虫等昆虫。
【解答】蝗虫、家蚕和青蛙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是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克隆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的无性生殖而产生遗传上均一的生物群。生物体 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解答】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在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克隆羊“多利”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说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故答案为:B
17.【答案】D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卵生动物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鱼类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爬行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
【解答】胎生动物的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孵化是在母体外进行的,却是体内受精的,因此体内受精的动物可以是卵生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生殖方式,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切入解题。
【解答】有性生殖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陆地生存的动物尽管有适合陆生的一些结构特点,但是陆生动物并不都比水生动物高等,比如陆生生物爬行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而水生生物鲸鱼的生殖方式为胎生;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生物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解答】A、蝗虫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所以蚕茧是家蚕的蛹期,图乙中的c阶段表示蛹期,B符合题意;
C、图中的④是指胚盘,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不是胎盘,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的发育过程虽与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体→成体)相同,但不完全变态发育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基本相似,而青蛙的幼体与成体完全不相同,幼体须经过变态才能发育成成体,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鸟类与青蛙的生殖方式。
【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卵生。鸟类的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鸟卵有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内部结构。鸟类的卵外有卵壳保护,亲鸟孵卵、育雏等行为,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1.【答案】(1)有性生殖
(2)分解者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1)从图中看出,蝙蝠蛾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因此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因此从组成成分看该真菌属于分解者。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2)分解者
22.【答案】(1)甲和乙
(2)卵生
(3)光线和温度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鸟类即为卵生。
【解答】(1)甲和乙对照的变量是温度,可探究温度对小鸡孵化的影响。
(2)鸡属于鸟类,属于有性生殖的卵生。
(3)通过实验可知,只有光线充足,温度恒定为20℃的乙组孵化出小鸡,所以得出结论:影响小鸡孵化的主要因素是光线和温度。
故答案为:(1)甲和乙;(2)卵生;(3)光线和温度
23.【答案】(1)不完全变态;蝉、蟑螂(合理即可)
(2)完全变态;蚊、蜜蜂(合理即可)
(3)幼虫;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4)蛹;c
(5)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昆虫的变态发育有两种类型,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蚊、蜂、蝇等,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各阶段,这种变态发育叫做完全变态。蝗虫、蚕、蟑螂等昆虫的发育则是不完全变态。它们从卵孵化至成虫,中间没有明显的蛹期。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水冷张而生长而生长,所以昆虫在生长过程中会蜕皮。
【解答】(1)图甲所示的蝗虫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蝉、蟑螂。
(2)图乙所示的蝴蝶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变态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蚊、蜜蜂。
(3)C和D是蝗虫的幼虫。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才生长而生长。
(4)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蛹,如果图乙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因为幼虫期长且食量大。
(5)图甲中的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A成虫期,因为此时成虫有足可跳跃,有翅可飞翔,活动范围大。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蝉、蟑螂;(2)完全变态;蚊、蜜蜂;(3)幼虫;外骨骼不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4)蛹;c;(5)A
24.【答案】(1)第二性征
(2)C
(3)鸡场里没有公鸡,鸡蛋形成过程中没有受精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睾丸分泌雄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解答】(1)图甲和图乙中鸡的外形不同,主要因为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特征在生理学上叫第二性征。
(2)睾丸的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若是将丙公鸡的睾丸摘除就丧失了生殖能力、第二特征也会消失。
(3)小明家里的鸡场只养母鸡,别人的鸡蛋能孵出小鸡,而他家的鸡蛋却不行。这是因为鸡场里没有公鸡,鸡蛋形成过程中没有受精。
故答案为:(1)第二特征(2)C(3)鸡场里没有公鸡,鸡蛋形成过程中没有受精
25.【答案】(1)克隆技术
(2)分裂;分化
(3)甲
(4)遗传物质;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的场所和后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解答】(1)培育“多利”绵羊的技术称为克隆技术。
(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通过分裂、生长和分化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
(3)“多利”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甲绵羊最相似。 甲绵羊为多利提供了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乙绵羊为多利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即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丙绵羊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即植入子宫内膜后,为多利提供了营养物质,因此真正存在遗传关系的是甲绵羊,所以“多利”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甲绵羊最相似。
(4)“多利”绵羊产生过程与甲、乙、丙三只绵羊有关,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①甲绵羊提供了乳腺细胞核,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遗传物质;②乙绵羊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③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和后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
故答案为:(1)克隆技术(2)分裂;分化(3)甲(4)遗传物质;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的场所和后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26.【答案】(1)②;爬行动物
(2)②
(3)完全变态;蛹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1)从鸟卵结构的作用分析。
(2)从胎盘和脐带的作用分析。
(3)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分析。
【解答】(1)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②]胚盘,具有[①]结构的另一个生物类群是爬行动物。
(2)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图乙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②]。
(3)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几个阶段,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图丙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a是蛹。
故答案为:(1)②;爬行动物(2)②(3)完全变态;蛹
27.【答案】(1)蛹
(2)A→B→C→D
(3)不完全变态
(4)成虫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1)由图可知,B是幼虫期,则A是受精卵;D是成虫;C是蛹期;
(2)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即A→B→C→D;
(3)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4)蝗虫的成虫是以农作物为食的,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故答案为:(1)蛹;(2)A→B→C→D;(3)不完全变态;(4)成虫。
28.【答案】可能鸡蛋没有受精;可能孵化的温度不适宜;可能孵化的时间不充足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孵化一词,一般虽指卵生动物,但也适用于卵胎生动物。孵化是指动物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一批卵从开始孵化到全部孵化结束,称为孵化期。
【解答】鸡蛋被孵化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鸡蛋能孵化成功的前提是鸡蛋一定是受精后的才可能;由生活现象可知,鸡蛋孵化过程中温度不适宜,鸡蛋也不会孵化成功;鸡蛋孵化的时间不够时,也不会成功;
故答案为:(1)可能鸡蛋没有受精;(2)可能孵化的温度不适宜;(3)可能孵化的时间不充足。
29.【答案】(1)不完全变态;幼虫
(2)水
(3)卵壳
(4)卵生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1)昆虫的发育方式根据幼体与成体之间的区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不完全变态发育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2)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幼体不能脱离水的限制,需要在水中进行;
(3)鸟卵有一层坚硬的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4)由图可知,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共有的特征是卵生;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幼虫;(2)水;(3)卵壳;(4)卵生。
30.【答案】(1)②④③①
(2)有性;卵生
(3)蛹;完全变态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1)①是成虫;②是受精卵;③是蛹期;④是幼虫;家蚕的生长时期是受精卵、幼虫、蛹期、成虫,即 ②④③①;
(2)家蚕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中的卵生;
(3)家蚕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 ②④③①;(2)有性;卵生;(3)蛹;完全变态。
31.【答案】(1)鱼的生长与水体的酸碱性有关,当水体的酸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鱼就会死亡;气候;食物;敌害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本题有探究题的成分,主要是第一问,需要通过科学探究的思维来解决。后面三个空格则属于识记型的填空,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当然主要就是气候,食物和敌害。
【解答】1.比较:pH=7时,鱼儿正常生长;pH小于7时,但酸性不是很强的时候,鱼儿正常生长;pH小于7时,酸性比较强的时候,鱼儿不能生长;通过比较可以知道:鱼的生长与水体的酸碱性有关,当水体的酸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鱼就会死亡 。
2.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 命会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有气候,食物和敌害。
故答案为:鱼的生长与水体的酸碱性有关,当水体的酸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鱼就会死亡 ;气候;食物;敌害。
32.【答案】1.完全变态又叫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跟成虫显著不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蝶、蛾、蚊、蝇、蚁、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如图(1)所示。
2.不完全变态又叫不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蝗虫、蟋蟀、蝼蛄、椿象、臭虫、螳螂、蚜虫、蜻蜒都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完全变态又叫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跟成虫显著不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蝶、蛾、蚊、蝇、蚁、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不完全变态又叫不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
【解答】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叫做变态。常见的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1.完全变态又叫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跟成虫显著不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蝶、蛾、蚊、蝇、蚁、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如图(1)所示。
2.不完全变态又叫不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蝗虫、蟋蟀、蝼蛄、椿象、臭虫、螳螂、蚜虫、蜻蜒都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如图(2)所示。
33.【答案】(1)葫芦藓
(2)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变态发育
(3)种类
(4)银杏;向日葵与银杏所属的等级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共同特征较多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常见的脊椎动物;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 【解答】(1)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图甲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因此葫芦藓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B所代表的是脊椎动物,甲图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大山雀(鸟类),大山雀用肺呼吸,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C所代表的是无脊椎动物,图甲中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中是蜜蜂(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蜜蜂和青蛙的发育过程都有变态现象,都属于变态发育.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的“植物101科540余种;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草药植物41科111属1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木灵芝、沂蒙全蝎等都是蒙山的重要特产”,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4)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银杏所属的等级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特征较多.
故答案为:
(1)葫芦藓.
(2)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变态发育.
(3)种类.
(4)银杏;向日葵与银杏所属的等级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共同特征较多.
【分析】(1)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乙图中,A是原生动物,B是脊椎动物,C是无脊椎动物,D是孢子植物,E是被子植物,F是裸子植物.
34.【答案】不是,比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所有的鸟类都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鸟的生殖过程中,以下几个行为是必须具有的,即求偶、交配、产卵,孵卵与育雏不一定有,有些鸟会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帮助它们进行孵卵与育雏。比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
【分析】鸟类的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但以下几个行为是必须具有的,即求偶、交配、产卵,孵卵与育雏不一定有,有些鸟会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帮助它们进行孵卵与育雏。比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本题考查鸟的生殖、鸟的发育。
35.【答案】(1)鸟巢能防止卵滚散和使卵集成团堆状(2)鸟巢有利于亲鸟喂养雏鸟和躲避敌害(3)鸟巢能保持卵和雏鸟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4)筑巢行为有利于鸟类繁殖行为的进行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营造鸟巢对鸟的生殖有以下作用:鸟巢能防止卵滚散和使卵集成团堆状;鸟巢有利于亲鸟喂养雏鸟和躲避敌害;鸟巢能保持卵和雏鸟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筑巢行为有利于鸟类繁殖行为的进行。本题考查鸟的生殖、鸟的发育。
36.【答案】因为母鸡下的蛋不是经过受精作用所得来的蛋。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化出小鸡,是因为母鸡下的蛋不是经过受精作用所得来的蛋。
【分析】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出小鸡,是因为这种蛋不是受精的蛋,受精的蛋是指公鸡和母鸡交配过,精子和卵细胞在母鸡体内结合成的受精卵。本题考查鸟的生殖、鸟的发育。
37.【答案】卵黄是卵细胞内贮存着的供胚胎发育的养料。卵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分析】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以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本题考查鸟的生殖、鸟的发育。
38.【答案】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成体,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常见的两栖动物除青蛙外,还有蟾蜍、大鲵、蝾螈等。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成体,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常见的两栖动物除青蛙外,还有蟾蜍、大鲵、蝾螈等。
【分析】与青蛙一样,蟾蜍、大鲵和蝾螈等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发育。
39.【答案】(1)各种污染物能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
(2)蝌蚪;幼蛙
(3)清水;100;控制除环境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4)已孵化的受精卵数量
(5)①的孵化率比组②和组③高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分析解题即可。
【解答】解:(1)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探究活动,提出的问题是各种污染物能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
(2)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蝌蚪→幼娃→成蛙四个阶段;
(3)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可知,本实验的唯一变量为污染物,其它量必须相同。组①中,A应是清水,没有任何污染物;实验组③中,B应是100,原因是控制除水质环境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4)本实验是探究不同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所以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受精卵孵化的数量;
(5)当①的孵化率比组②和组③高时,可以推知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题中假设正确;
故答案为:(1)各种污染物能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2)蝌蚪、幼蛙;(3)清水、100、控制除环境外的其他条件相同;(4)已孵化的受精卵数量;(5)①的孵化率比组②和组③高。
40.【答案】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没有对照组, 加一组不加任何污水只加清水的培养皿;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知识解题。
【解答】解:根据探究的主题: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故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为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根据科学探究的原则,对照原则可知,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组,故需要增加对照组;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没有对照组,加一组不加任何污水只加清水的培养皿、D。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一章 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滨江期中)昆虫两种发育方式过程可以分别用下图所示的部分内容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D
B.无论是表示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C都表示成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A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由图可知,B是蛹期;C是成虫;D是受精卵;A是幼虫;
A、苍蝇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四个时期,即D →A → B → C;故A错误;
B、该图表示了两种动物发育方式,但C都是成虫期;故B正确;
C、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成虫,即C;故C错误;
D、提高蚕丝的产量,要延长家蚕的幼虫期,即A;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1七下·萧山期中)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B为蛹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蝉的发育过程,则发育过程为D→A→B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家蚕、苍蝇、菜粉蝶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它们不同,蝗虫、蝉、螳螂等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解答】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A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B、若此图表示蝉的发育过程,则发育过程为D卵期→A幼虫期→C成虫,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A幼虫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A幼虫期,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1七下·萧山期中)蝗虫、乌龟、金鱼和家兔四种动物中生殖和发育方式最高等的是家兔。下列关于家兔的生殖和受精方式描述正确的是( )
A.卵生、体外受精 B.胎生、体内受精
C.卵胎生、体内受精 D.胎生、体外受精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陆生的动物,如许多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雌性动物的卵细胞成熟后不排出体外,而是通过交配过程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这种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内受精。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即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
【解答】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体内受精。
故答案为:B
4.(2021七下·丽水月考)下列关于动物生长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B.蝌蚪与青蛙形态结构相似,仅在体型大小上存在差异
C.人类活动对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将影响动物的寿命
D.“春蚕到死丝方尽”,家蚕发育过程中的“蛹”不食不动,已经死亡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从青蛙和蝌蚪、蚕的发育、生活习性,以及动物的生存环境切入解题。
【解答】A、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是青蛙的生殖细胞,故不是发育的起点,蝌蚪是青蛙的幼体,故也不是发育起点,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不符合题意;
B、蝌蚪与青蛙形态结构相似,不仅在体型大小上存在差异
,在生活习性上也有差异,B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的排放,乱砍乱伐,破坏动物的栖息地等活动将影响动物的寿命,C符合题意;
D、 蚕是幼虫期,幼虫发育成熟后,吐丝作茧,吐完丝,蚕的幼虫化为不食不动的蛹.好像是“死”了,其实没死,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1七下·丽水月考)昆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其中 D 为受精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表示螳螂的发育,则起点是 D,过程为 D→A→B→C
B.若表示苍蝇的发育,则 B 为蛹期,C 为幼虫期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C 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
D.若表示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 C 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昆虫的发育多种多样,从螳螂、苍蝇、蝗虫、蚕的发育过程结合图片分析解答。
【解答】 A、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A不符合题意;
B、苍蝇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B不符合题意;
C、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对农作物危害最重的是C成虫期,C符合题意;
D、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几个阶段,已知D 为受精卵 ,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21七下·丽水月考)鲟鱼是体型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如图),开发利用价值极高。目前,人们已掌握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的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鲟鱼体型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C.寿命长的原因是遗传物质不断发生变异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鱼类的生殖等相关知识。
【解答】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鲟鱼的生殖方式不是胎生,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不属于克隆技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1七下·丽水月考)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昆虫的生殖离不开水,其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受精
B.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有利于受精卵孵化成蝌蚪
C.鸟类的繁殖行为是对复杂的陆地环境的适应
D.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切入解答。
【解答】A、昆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昆虫的生殖并不需要有水的环境,而其精子和卵细胞并不在水中受精
,A不符合题意;
B、雌雄蛙的抱对有利于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雌雄蛙的抱对不能使受精卵孵化成蝌蚪,B不符合题意;
C、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这是对复杂的陆地环境的适应,C符合题意;
D、胎生、哺乳的确能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但提高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无关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1七下·丽水月考)生物的一些生命活动是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的,下列表示不合理的是( )
A.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蝗虫的形成:受精卵→幼虫→成虫
C.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脐带→胎盘→胚胎
D.蕨的繁殖:孢子→原叶体→幼蕨→蕨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2)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4)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解答】A、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A不符合题意;
B、蝗虫的形成:受精卵→幼虫→成虫,B不符合题意;
C、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脐带→胚胎,C符合题意;
D、蕨的繁殖:孢子→原叶体→幼蕨→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1·下城模拟)图甲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图乙表示环境治理前后该种昆虫不同体色个体的数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昆虫通过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B.昆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昆虫的体色是由基因决定的
D.昆虫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使体色变浅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态系统的成分;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遗传物质的传递
【解析】【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解答】A、昆虫是体内受精形成受精卵;故A错误;
B、昆虫是以植物等食,属于消费者;故B错误;
C、昆虫的体色是昆虫的一种性状,由基因决定的;故C正确;
D、由乙图可知,昆虫体色变浅是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2021七下·长兴月考)鲟鱼是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类,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目前,人类已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鲟鱼体形大,属于体内受精的卵生动物
C.鲟鱼体形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鱼类生殖方式的相关知识。
【解答】鱼类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2021七下·长兴月考)下列各类生物生殖和发育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草履虫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
C.两栖类动物进行体外受精和变态发育
D.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A、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时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常进行分裂生殖,B符合题意;
C、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2021七下·浙江期末)如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C.Ⅲ是用肺呼吸的生物
D.Ⅳ是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和鸟类属于有脊椎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和蝗虫是变温动物,鸟类是恒温动物。
【解答】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脊柱,因此Ⅰ不能代表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蝗虫和家鸽的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为青蛙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B不符合题意;
C、家鸽有气囊辅助呼吸,青蛙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Ⅲ是用肺呼吸的生物,C符合题意;
D、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1七下·仙居月考)公鸡具有鸡冠高大、羽毛鲜明、好斗等第二性征,若将公鸡的睾丸切除,那么公鸡将( )
A.丧失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B.仍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D.仍有生殖能力,维持第二性征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睾丸是男性生殖器官,也叫精巢,具体结构包括生精小管以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睾丸位于阴囊中,左右各有一个,一般左侧睾丸略低于右侧.
【解答】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够维持第二性征,睾丸切除不能产生精子失去生殖能力;没有雄性激素则第二性征消失;
故答案为:C。
14.关于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①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②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③青蛙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时期
④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求偶、交配、产卵、孵卵等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昆虫的变态发育有两种类型,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蚊、蜂、蝇等,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各阶段,这种变态发育叫做完全变态。两栖动物把精子、卵子直接排在水中,完成受精,这就是体外受精。青蛙幼体的发育也是变态发育,且在水中进行,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鸟类的生殖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行为。
【解答】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且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要经历求偶、交配、产卵、孵卵等行为。
故答案为:D
15.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地上产卵 D.M可以表示体外受精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动物的受精卵发育成幼虫或幼体后,从脱离卵膜或母体开始到性成熟为止,这段发育时期称为胚后发育。根据幼体(或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特点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程度,胚后发育可以分为无变态发育和变态发育。变态发育指幼体(或幼虫)必须经过形态结构的变化,甚至生活方式的改变,才能发育成成体,如蛙、蟾蜍和家蚕、蝴蝶、蝗虫等昆虫。
【解答】蝗虫、家蚕和青蛙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是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B
16.克隆羊“多利”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
A.能合成有机物 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 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答案】B
【知识点】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克隆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的无性生殖而产生遗传上均一的生物群。生物体 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解答】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在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克隆羊“多利”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说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故答案为:B
17.下列有关动物生殖类型和受精类型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外受精的动物可以是卵生的
B.自然界中,体外受精的动物不可以是胎生的
C.体内受精的动物可以是胎生的
D.体内受精的动物不可以是卵生的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卵生动物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鱼类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爬行动物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
【解答】胎生动物的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孵化是在母体外进行的,却是体内受精的,因此体内受精的动物可以是卵生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为生物界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个体
B.陆生动物的生殖方式比水生动物的生殖方式高等
C.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D.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生殖方式,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切入解题。
【解答】有性生殖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陆地生存的动物尽管有适合陆生的一些结构特点,但是陆生动物并不都比水生动物高等,比如陆生生物爬行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而水生生物鲸鱼的生殖方式为胎生;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生物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不同动物发育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B.图乙中的c阶段表示蛹期
C.图丙中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④胎盘
D.青蛙的发育方式与图乙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解答】A、蝗虫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所以蚕茧是家蚕的蛹期,图乙中的c阶段表示蛹期,B符合题意;
C、图中的④是指胚盘,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不是胎盘,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的发育过程虽与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体→成体)相同,但不完全变态发育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基本相似,而青蛙的幼体与成体完全不相同,幼体须经过变态才能发育成成体,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和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更高。主要原因包括( )
①体内受精 ②卵生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 ⑤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 ⑥胎生
A.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鸟类与青蛙的生殖方式。
【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卵生。鸟类的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鸟卵有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内部结构。鸟类的卵外有卵壳保护,亲鸟孵卵、育雏等行为,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浙江期末)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蛾,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蓼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取虫体营养,这就是冬虫夏草。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这个生态系统中,从组成成分看该真菌属于 。
【答案】(1)有性生殖
(2)分解者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1)从图中看出,蝙蝠蛾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因此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因此从组成成分看该真菌属于分解者。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2)分解者
22.七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动物的个体发育后,开展“探究影响小鸡孵化的因素”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三黄鸡的受精卵,利用实验室的自动孵化器做了如下实验:
组号 甲 乙 丙 丁
条件1 受精卵5只 受精卵5只 受精卵5只 受精卵5只
条件2 光线充足,温度不恒定 光线充足,温度恒定为20℃ 光线暗,温度不恒定 光线暗,温度恒定为20℃
条件3 静放21天 静放21天 静放21天 静放21天
实验结果 未孵化 孵化出4只 未孵化 未孵化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温度对小鸡孵化的影响,可选择 为对照组。
(2)由实验可知,鸡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胎生”或“卵胎生”)。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影响小鸡孵化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1)甲和乙
(2)卵生
(3)光线和温度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鸟类即为卵生。
【解答】(1)甲和乙对照的变量是温度,可探究温度对小鸡孵化的影响。
(2)鸡属于鸟类,属于有性生殖的卵生。
(3)通过实验可知,只有光线充足,温度恒定为20℃的乙组孵化出小鸡,所以得出结论:影响小鸡孵化的主要因素是光线和温度。
故答案为:(1)甲和乙;(2)卵生;(3)光线和温度
23.如图所示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举两例,合理即可)。
(2)图乙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举两例,合理即可)。
(3)C和D的名称是 。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4)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 ,如果图乙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
(5)图甲中的昆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
【答案】(1)不完全变态;蝉、蟑螂(合理即可)
(2)完全变态;蚊、蜜蜂(合理即可)
(3)幼虫;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4)蛹;c
(5)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昆虫的变态发育有两种类型,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蚊、蜂、蝇等,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各阶段,这种变态发育叫做完全变态。蝗虫、蚕、蟑螂等昆虫的发育则是不完全变态。它们从卵孵化至成虫,中间没有明显的蛹期。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水冷张而生长而生长,所以昆虫在生长过程中会蜕皮。
【解答】(1)图甲所示的蝗虫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蝉、蟑螂。
(2)图乙所示的蝴蝶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变态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蚊、蜜蜂。
(3)C和D是蝗虫的幼虫。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昆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才生长而生长。
(4)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蛹,如果图乙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因为幼虫期长且食量大。
(5)图甲中的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A成虫期,因为此时成虫有足可跳跃,有翅可飞翔,活动范围大。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蝉、蟑螂;(2)完全变态;蚊、蜜蜂;(3)幼虫;外骨骼不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4)蛹;c;(5)A
24.如图甲是健康的公鸡,图乙是健康的母鸡,图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图丁是摘除了卵巢的母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鸟类、哺乳类生殖器官的功能与人基本一样)
(1)图甲和图乙中鸡的外形不同,主要因为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特征在生理学上叫 。
(2)图丙中的公鸡将____(填字母)。
A.只丧失生殖能力
B.只是第二性征消失
C.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也消失
D.丧失生殖能力,第二性征维持
(3)小明家里的鸡场只养母鸡,别人的鸡蛋能孵出小鸡,而他家的鸡蛋却不行。这是因为 。
【答案】(1)第二性征
(2)C
(3)鸡场里没有公鸡,鸡蛋形成过程中没有受精
【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睾丸分泌雄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解答】(1)图甲和图乙中鸡的外形不同,主要因为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特征在生理学上叫第二性征。
(2)睾丸的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若是将丙公鸡的睾丸摘除就丧失了生殖能力、第二特征也会消失。
(3)小明家里的鸡场只养母鸡,别人的鸡蛋能孵出小鸡,而他家的鸡蛋却不行。这是因为鸡场里没有公鸡,鸡蛋形成过程中没有受精。
故答案为:(1)第二特征(2)C(3)鸡场里没有公鸡,鸡蛋形成过程中没有受精
25.“多利”绵羊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多利”绵羊的技术称为 。
(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通过 、生长和 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
(3)“多利”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 (选填“甲”“乙”或“丙”)绵羊最相似。
(4)“多利”绵羊产生过程与甲、乙、丙三只绵羊有关,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①甲绵羊提供了乳腺细胞核,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 ;
②乙绵羊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 ;
③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 。
【答案】(1)克隆技术
(2)分裂;分化
(3)甲
(4)遗传物质;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的场所和后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解答】(1)培育“多利”绵羊的技术称为克隆技术。
(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通过分裂、生长和分化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
(3)“多利”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甲绵羊最相似。 甲绵羊为多利提供了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乙绵羊为多利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即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丙绵羊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即植入子宫内膜后,为多利提供了营养物质,因此真正存在遗传关系的是甲绵羊,所以“多利”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甲绵羊最相似。
(4)“多利”绵羊产生过程与甲、乙、丙三只绵羊有关,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①甲绵羊提供了乳腺细胞核,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遗传物质;②乙绵羊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③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和后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
故答案为:(1)克隆技术(2)分裂;分化(3)甲(4)遗传物质;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的场所和后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26.如图甲、乙表示不同生物生殖过程的某个时期,丙表示生物的生殖发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具有①结构的另一个生物类群是 。
(2)图乙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3)图丙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a是 。
【答案】(1)②;爬行动物
(2)②
(3)完全变态;蛹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1)从鸟卵结构的作用分析。
(2)从胎盘和脐带的作用分析。
(3)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分析。
【解答】(1)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②]胚盘,具有[①]结构的另一个生物类群是爬行动物。
(2)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图乙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②]。
(3)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几个阶段,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图丙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a是蛹。
故答案为:(1)②;爬行动物(2)②(3)完全变态;蛹
27.如图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若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的幼虫期,则图中C可表示昆虫发育的 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3)符合图中A→B→D发育过程的昆虫,其发育方式称为 发育。
(4)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以农作物为食,蝗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期(填名称)。
【答案】(1)蛹
(2)A→B→C→D
(3)不完全变态
(4)成虫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1)由图可知,B是幼虫期,则A是受精卵;D是成虫;C是蛹期;
(2)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即A→B→C→D;
(3)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4)蝗虫的成虫是以农作物为食的,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故答案为:(1)蛹;(2)A→B→C→D;(3)不完全变态;(4)成虫。
28.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并敢于探索的人,他曾经孵过鸡蛋,但是没有成功,请你对他实验不成功的原因作出假设:
① 。② 。③ 。
【答案】可能鸡蛋没有受精;可能孵化的温度不适宜;可能孵化的时间不充足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孵化一词,一般虽指卵生动物,但也适用于卵胎生动物。孵化是指动物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一批卵从开始孵化到全部孵化结束,称为孵化期。
【解答】鸡蛋被孵化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鸡蛋能孵化成功的前提是鸡蛋一定是受精后的才可能;由生活现象可知,鸡蛋孵化过程中温度不适宜,鸡蛋也不会孵化成功;鸡蛋孵化的时间不够时,也不会成功;
故答案为:(1)可能鸡蛋没有受精;(2)可能孵化的温度不适宜;(3)可能孵化的时间不充足。
29.图示比较归纳了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 发育两种方式,后一种发育方式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
(2)两栖动物也是变态发育,其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 中进行。
(3)鸟卵的结构复杂,有坚硬的 保护内部结构。
(4)从图中找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的共同特点: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
【答案】(1)不完全变态;幼虫
(2)水
(3)卵壳
(4)卵生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1)昆虫的发育方式根据幼体与成体之间的区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不完全变态发育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2)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幼体不能脱离水的限制,需要在水中进行;
(3)鸟卵有一层坚硬的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4)由图可知,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共有的特征是卵生;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幼虫;(2)水;(3)卵壳;(4)卵生。
30.(2021七下·台州月考)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
(1)请用图示序号排列家蚕发育的先后顺序
(2)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胚胎发育方式为 。
(3)从家蚕发育的过程可知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科学上将此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而家蚕的发育又经历了 期,因此其发育属于变态发育中的 发育。
【答案】(1)②④③①
(2)有性;卵生
(3)蛹;完全变态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1)①是成虫;②是受精卵;③是蛹期;④是幼虫;家蚕的生长时期是受精卵、幼虫、蛹期、成虫,即 ②④③①;
(2)家蚕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中的卵生;
(3)家蚕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 ②④③①;(2)有性;卵生;(3)蛹;完全变态。
三、解答题
31.由于现代工业发展迅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其中酸雨是主要环境污染物之一。酸雨是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当一个地区酸雨污染严重时,将会导致水体酸性增强。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水体酸性增强是否影响鱼类生活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 第一缸金鱼放在pH一7的水体中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发现鱼正常生长。第二缸金鱼先放在pH一7的水体中,然后滴人酸性较弱的米醋,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发现 鱼正常生长。第三缸金鱼先放在pH=7的水体中,然后滴入酸性较强的盐酸溶液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发现鱼死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该结论说明动物的寿命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关,如 、 、 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 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答案】(1)鱼的生长与水体的酸碱性有关,当水体的酸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鱼就会死亡;气候;食物;敌害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本题有探究题的成分,主要是第一问,需要通过科学探究的思维来解决。后面三个空格则属于识记型的填空,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当然主要就是气候,食物和敌害。
【解答】1.比较:pH=7时,鱼儿正常生长;pH小于7时,但酸性不是很强的时候,鱼儿正常生长;pH小于7时,酸性比较强的时候,鱼儿不能生长;通过比较可以知道:鱼的生长与水体的酸碱性有关,当水体的酸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鱼就会死亡 。
2.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 命会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有气候,食物和敌害。
故答案为:鱼的生长与水体的酸碱性有关,当水体的酸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鱼就会死亡 ;气候;食物;敌害。
32.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什么叫变态 并举例说明。
【答案】1.完全变态又叫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跟成虫显著不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蝶、蛾、蚊、蝇、蚁、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如图(1)所示。
2.不完全变态又叫不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蝗虫、蟋蟀、蝼蛄、椿象、臭虫、螳螂、蚜虫、蜻蜒都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完全变态又叫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跟成虫显著不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蝶、蛾、蚊、蝇、蚁、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不完全变态又叫不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
【解答】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叫做变态。常见的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1.完全变态又叫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跟成虫显著不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蝶、蛾、蚊、蝇、蚁、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如图(1)所示。
2.不完全变态又叫不全变态。这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蛹期。蝗虫、蟋蟀、蝼蛄、椿象、臭虫、螳螂、蚜虫、蜻蜒都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如图(2)所示。
33.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地处临沂市的蒙山,又称山东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156米,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植物101科540余种;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萆药植物41科111属1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木灵芝、沂蒙全蝎等都是蒙山的重要特产.1999年3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测定: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个单位/立方厘米,居全国之首,享誉“天然绿肺”、“天然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之美称.
材料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蒙山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
(1)图甲中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2)B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呼吸特点是 ;C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主要特征 ;蜜蜂蜂和青蛙的发育方式都属于 .
(3)资料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 的多样性.
(4)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 的共同特征多,你的理由是 .
【答案】(1)葫芦藓
(2)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变态发育
(3)种类
(4)银杏;向日葵与银杏所属的等级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共同特征较多
【知识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常见的脊椎动物;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 【解答】(1)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图甲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因此葫芦藓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B所代表的是脊椎动物,甲图中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大山雀(鸟类),大山雀用肺呼吸,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C所代表的是无脊椎动物,图甲中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中是蜜蜂(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蜜蜂和青蛙的发育过程都有变态现象,都属于变态发育.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的“植物101科540余种;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草药植物41科111属1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木灵芝、沂蒙全蝎等都是蒙山的重要特产”,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4)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银杏所属的等级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共同特征较多.
故答案为:
(1)葫芦藓.
(2)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变态发育.
(3)种类.
(4)银杏;向日葵与银杏所属的等级较小,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共同特征较多.
【分析】(1)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乙图中,A是原生动物,B是脊椎动物,C是无脊椎动物,D是孢子植物,E是被子植物,F是裸子植物.
34.是不是所有的鸟的生殖都必须经历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六个阶段?如果不是,请 就特殊情况各举一例。所有鸟都必须经历的生殖过程有哪些?
【答案】不是,比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所有的鸟类都必须具备的繁殖过程有求偶、交配、产卵。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鸟的生殖过程中,以下几个行为是必须具有的,即求偶、交配、产卵,孵卵与育雏不一定有,有些鸟会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帮助它们进行孵卵与育雏。比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
【分析】鸟类的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但以下几个行为是必须具有的,即求偶、交配、产卵,孵卵与育雏不一定有,有些鸟会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帮助它们进行孵卵与育雏。比如杜鹃就不筑巢、不育雏、不孵化。本题考查鸟的生殖、鸟的发育。
35.营造鸟巢对鸟的生殖有什么作用?
【答案】(1)鸟巢能防止卵滚散和使卵集成团堆状(2)鸟巢有利于亲鸟喂养雏鸟和躲避敌害(3)鸟巢能保持卵和雏鸟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4)筑巢行为有利于鸟类繁殖行为的进行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营造鸟巢对鸟的生殖有以下作用:鸟巢能防止卵滚散和使卵集成团堆状;鸟巢有利于亲鸟喂养雏鸟和躲避敌害;鸟巢能保持卵和雏鸟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筑巢行为有利于鸟类繁殖行为的进行。本题考查鸟的生殖、鸟的发育。
36.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化出小鸡,为什么?
【答案】因为母鸡下的蛋不是经过受精作用所得来的蛋。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化出小鸡,是因为母鸡下的蛋不是经过受精作用所得来的蛋。
【分析】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出小鸡,是因为这种蛋不是受精的蛋,受精的蛋是指公鸡和母鸡交配过,精子和卵细胞在母鸡体内结合成的受精卵。本题考查鸟的生殖、鸟的发育。
37.生活中,鸡蛋被作为人类必要的食品,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你认为卵白、卵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卵黄是卵细胞内贮存着的供胚胎发育的养料。卵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分析】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以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行气体交换。本题考查鸟的生殖、鸟的发育。
38.两栖动物的含义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
【答案】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成体,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常见的两栖动物除青蛙外,还有蟾蜍、大鲵、蝾螈等。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成体,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常见的两栖动物除青蛙外,还有蟾蜍、大鲵、蝾螈等。
【分析】与青蛙一样,蟾蜍、大鲵和蝾螈等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发育。
四、实验探究题
39.
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①提出的问题是 ▲ .
②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
③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实验设置如下表所示。(青蛙受精卵随机分组)
实验组别 青蛙受精卵数量 模拟环境
① 100 A
② 100 清水和化肥
③ B 清水和洗涤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提出的问题 .
(2)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 → →成蛙等阶段。
(3)组①中,A应是 ;实验组③中,B应是 ,原因是 。
(4)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5)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组 。
【答案】(1)各种污染物能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
(2)蝌蚪;幼蛙
(3)清水;100;控制除环境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4)已孵化的受精卵数量
(5)①的孵化率比组②和组③高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分析解题即可。
【解答】解:(1)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探究活动,提出的问题是各种污染物能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
(2)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蝌蚪→幼娃→成蛙四个阶段;
(3)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可知,本实验的唯一变量为污染物,其它量必须相同。组①中,A应是清水,没有任何污染物;实验组③中,B应是100,原因是控制除水质环境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4)本实验是探究不同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所以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受精卵孵化的数量;
(5)当①的孵化率比组②和组③高时,可以推知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题中假设正确;
故答案为:(1)各种污染物能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吗?(2)蝌蚪、幼蛙;(3)清水、100、控制除环境外的其他条件相同;(4)已孵化的受精卵数量;(5)①的孵化率比组②和组③高。
40.(2018七上·天台期中)天台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⑴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⑵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⑶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⑷有同学发现该兴趣小组的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有什么缺陷?需要如何改进 。
⑸青蛙爱生活在水池中的主要原因是 。
A.容易捕捉食物 B.容易逃避敌害
C.受精卵需在水中发育 D.体表皮肤需经常保持湿润
【答案】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没有对照组, 加一组不加任何污水只加清水的培养皿;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知识解题。
【解答】解:根据探究的主题: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故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为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根据科学探究的原则,对照原则可知,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组,故需要增加对照组;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没有对照组,加一组不加任何污水只加清水的培养皿、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