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中考题精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中考题精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16: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中考题精选
1.(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题)近日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目前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影响人体生长。这种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2.(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题)下图表示3小时内小明同学血糖含量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明同学在进食前0.5小时内血糖含量低于90毫克/100毫升
B.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小肠吸收了葡萄糖
C.进食后胰岛素含量增加是由于血糖含量升高引起的
D.第1.5小时以后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含量减少引起的
3.(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题)当手指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我们的手就会立即缩回。在此反射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是(  )
A.手指上的皮肤 B.手臂中的肌肉
C.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D.手臂中的神经
4.(2016 舟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
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
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
5.(2019 衢州)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17 杭州)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7.(2016 杭州)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8.(2020·富阳模拟)学习了《神经调节》后,同学们对“成年人的排尿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关于“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有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的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大脑皮层控制的结果
B. 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C. 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说明没有大脑皮层控制就失去排尿能力
D. 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9.(2020·上城模拟)市售光照塑形培育的富贵竹造型多样,观赏价值高,深受花友的喜爱。如图所示的造型是如何获得的( )
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
B. 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生长素在向光的一侧分布多
C. 培育过程需定期改变单侧光照方向
D. 通过繁殖将此弯曲性状遗传给下一代
10.(2020·上城模拟)由于小军手指的碰触,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这种运动形式主要属于( )。
热运动 B. 声运动 C. 光运动 D. 生命运动
11.(2020·杭州模拟)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多
B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呆小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A. A B. B C. C D. D
12.(2020·富阳模拟)如图所示是小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13.(2020·镇海模拟)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膝跳反射”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注① B. 标注② C. 标注③ D. 标注④
14.(2020·滨江模拟)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C. 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 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15.(2020·慈溪模拟)血管如何调节皮肤的散热量?小科同学设计实验模拟皮肤的散热,三个水槽,一个水槽中放着水泵和热水,另外两个水槽中放着冷水,各有一卷小口径塑料管和大口径塑料管,管子串联并与泵连接(可输送热水),由水泵吸热水,热水经塑料管,最终回到热水槽,过程中热水不会进入冷水槽。下列预测和分析错误的是( )
A. 热水模拟血液,冷水模拟皮肤所处的环境 B. 大小口径的塑料管模拟血管的舒张和收缩
C. 大口径比小口径所在的冷水槽升温慢 D. 人体血管的舒张收缩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协调控制
16.(2020·慈溪模拟)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
B. 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 侏儒症是由于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D. 低血糖症,有一种原因是进食过少而导致消化系统吸收的葡萄糖过少
17.(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当环境条件改变时,人体往往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以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如:
(1)长期居住低海拔区域(如杭州)的人刚进入高海拔区域(如青藏高原),其呼吸频率将_____,以适应氧气稀薄的高原环境。
(2)人体从常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中时,皮肤血管的管腔将_____,从而降低皮肤温度,以利于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从常温进入高温环境中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在未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将_____,以利于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人们从明亮的环境进人黑暗的场所,眼球的瞳孔将_____,以增加进入瞳孔的光线,适应黑暗的环境。
18.(2021·浙江宁波·)2021年5月22日13∶00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31km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请写出失温时及时施救的措施:___________。(写出一条)
19.(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e→d→c→b→a,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
(2)在该反射中,手会立即收回,然后才感觉到痛,说明,除了反射外,脊髓还有___________的功能。
20.(2020 台州)碰碰香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盆裁植物,因触碰后可散发出令人舒适的香气而得名,其香气具有提神醒脑、驱避蚊虫的作用。碰碰香受到外力触碰时会释放香味,这种现象属于植物的   性。
21、(2020·玉环模拟)人体体温调节是个复杂的过程,在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中,①所示器官名称是________,效应器应是________。
22.(2020·平湖模拟)网红“捕蝇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本生长在养份比较贫瘠的湿地的。因它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快速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所以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当有小虫闯入时,捕蝇草能快速产生捕食运动,这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 式。
(1)下列现象中与捕蝇草感应性不属于同一类的是________。
A.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
B.植物的根都朝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C.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低时闭合
(2)捕蝇草能捕食昆虫并消化其养份,可把它归类为植物,这样归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23.(2020·定海模拟)当前的AI(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的活动的阶段。某款AI机器人,能自动控制自身的温度,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 ________,该温度控制模块相当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人体中“它”位于________ 。
24.(2020·江干模拟)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组,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生根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激素浓度(u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________;
(2)表格中数据是否可以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说出判断依据________;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________。
25.(2020·仙居模拟)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利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移动快慢来判断光合作用速率。
(2)图乙中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酶的催化效率,横坐标代表温度,那么B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为________。
(3)图乙中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横坐标代表正常人饭后的时间,曲线BC段的最主要成因________。
26.(2020·乐清模拟)国务院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把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随之我国“脑计划”正式启动。
(1)脑不仅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其中的垂体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如它能够分泌________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2)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人工智能无人车协助进行药物、物资从安全区到危险区的配送,大大减少了医护和工作人员感染的风险。无人车包含传感系统、中央数据处理系统、传动系统、通讯系统;其中的中央数据处理系统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科学家们已经可以通过新技术和器械来测定某些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防止大脑的衰退和治疗脑疾病;如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来测定帕金森病(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请根据模型图,简单说明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原因: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
A.性激素是由睾丸和卵巢分泌的,分别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出现第二性征,错误。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错误。
C.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少年儿童晚上早睡有助于生长发育。其原因之一是人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垂体能分泌较多生长激素,正确。
D.肾上腺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紧急情况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神经系统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错误。
故选C。
2.D
【分析】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是因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
(2)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详解】
A.读图可知,进食前0.5小时内血糖含量低于90毫克/100毫升,正确。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小肠吸收了葡萄糖,正确。
C.胰岛素能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进食后胰岛素含量增加是由于血糖含量升高引起的,正确。
D.第1.5小时以后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含量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引起的,错误。
3、【解答】解: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是由于吸水造成的,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A符合题意;
BCD、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都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由图示可知,暗箱里的幼苗没有受到单侧光的影响,但是植物的茎具有背向地性,而乙是朝着丁生长的,所以乙是接触地面的一侧,才会导致向着丁生长,所以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乙。
故选:B。
5、【解答】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的向性,包括向地性,和向光性,A错误;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满足种子萌发有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B正确;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方向得出结论,C错误;
D、该实验证明芽与根生长的方向,得出植物的向性,根具有向地性,芽具有向光性,不是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A、菊花在秋天开花,是受光照的制约,与植物的向性无关,A不符合题意;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与植物的向性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是感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详解】
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
故选C。
8.【答案】 D
【解析】A.成年人一天产生的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A不合题意; B.尿液的产生是连续的,而成年人尿液的排出是间断性的,说明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故B不合题意; C.成年人脊柱受伤后,往往会出现排尿失禁的现象,是因为脊髓的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故C不合题意; D.成年人排尿前在大脑中出现“尿意”,但不会马上排尿,说明排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C
【解析】要培育出如图所示的植物富贵竹 ,可将植物放在单侧光的坏境下,在单侧光的刺激下,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从而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少生长慢,背光侧生长索浓度多生长快,从而使茎弯向光源生长。改变单侧光照射的位罝(使单侧光反复位于植物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即可出现如图的植物。 故答案为:C
10.【答案】 D
【解析】由题中信息“ 小军手指的碰触,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 ”可知,这是植物的一种感性运动,应该是生命运动,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 B
【解析】A、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A错误;
B、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达到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故B正确;
C、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光照的影响,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多,植物生长速度快导致的;故C错误; D、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 D
【解析】植物具有向光性,所以它的茎和叶会弯向光源生长;植物具有向地性,所以它的根会沿着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生长。A中向光性和向地性均为体现,错误;B中只体现了向光性,错误;C中茎和叶的生长方向正确,但根的生长方向不正确,错误;D中均正确的体现了向光性和向地性,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 B
【解析】由图中反射弧的结构可知: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感受器,④肌肉效应器。②位于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之间,应该是传出神经,图中标注错误,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答案】 B
【解析】A、 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 这是由大脑参与完成的反射活动,是条件反射,A错误;
B、 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大脑有躯体运动中心,小脑参与躯体平衡协调,叙述正确,B正确;
C、 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 ,这是激素调节,C错误;
D、 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增加汗液分泌是来增加散热的,叙述错误,D错误。 故选B
15.【答案】 C
【解析】人体血管的舒张收缩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协调控制。该实验中, 热水模拟血液,冷水模拟皮肤所处的环境, 大口径的塑料管模拟血管的舒张状态, 小口径的塑料管模拟血管的收缩状态, 大口径比小口径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大口径比小口径所在的冷水槽升温快,所以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 C
【解析】A、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 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故说法正确。
B、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较高时,酶的活性会减弱,温度过高时会失去活性。 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故说法正确。
C、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故说法错误。
D、 进食过少,由食物提供的糖类物质较少,就会使血糖含量不足,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17.变快 变小 增强 变大
【分析】
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
(1)高海拔地区气压低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长期居住低海拔区域(如杭州)的人刚进入高海拔区城(如青藏高原),其呼吸频率将变快,以便吸入更多的氧气。
(2)人体从常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中时,皮肤血管的管腔将收缩变小,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以避免过强的光线刺伤了眼睛;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便于看清黑暗中的物体。据此可知,人们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的场所,眼球的瞳孔将扩大,以增加进入瞳孔的光线,适应黑暗的环境。
18.小于 从减少散热角度: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增加衣服;寻找有遮蔽的场所等。从增加产热角度:补充热糖水、高能量等食物。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救助措施。(合理即可)
【分析】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据此解答。
【详解】
(1)由于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31km 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这时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小于散热。
(2)对失温时及时施救的措施是:从减少散热角度,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寻找有遮蔽的场所等;从增加产热角度,可以补充热糖水、高能量的食物;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救助措施。
19.效应器 传导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
(1)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该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e→d→c→b→a,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效应器。
(2)在该反射中,手会立即收回,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然后产生了痛觉,是脊髓把神经冲动传到了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20、【解答】解:碰碰香受到外力触碰时会释放香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应激。
21【答案】 皮肤;骨胳肌和肾上腺
【解析】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内;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的所在,而骨骼肌和肾上腺则是图中体温调节过程中的效应器;
22.【答案】 (1)A、B(2)它的细胞结构中含有叶绿体、细胞壁,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3.【答案】 细胞体;下丘脑
【解析】B能接受数据的信息,并加以处理,所以B是模拟神经元中的细胞体的结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4.【答案】 (1)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照
(2)不能,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3)低
【解析】(1)根据图表格可以发现,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作对照实验。
(2)当激素浓度为0时,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为6,当激素浓度增加时,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也增加,但是激素浓度增加到50时,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停留在12根,不再增长,激素浓度增加到10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反而下降,升至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又继续下降,因此能够说明不能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因为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小。
25.【答案】 (1)有色液滴(2)37℃(3)胰岛素的分泌增加,降低了血糖的含量
【解析】(1)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不断加强,光合作用的速率会逐渐增大.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可以通过改变灯管距离或调节灯管的功率来改变这一自变量,通过观察有色液滴的移动来判断光合作用速率;
(2)消化酶的活性受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酶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酶活性最强,消化酶的最适温度在37℃左右,当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当温度达到60~80℃时,大部分酶被破坏,发生不可逆变性;当温度接近100℃时,酶的催化作用完全丧失.曲线图中的最高点是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应在37℃左右;
(3)在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素分泌将增加,正常人胰岛素浓度会随着血糖的升高而上升,当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时,其分泌量下降,因此,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加速了血糖的分解,促进了血糖合成糖原,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进入血液,血糖明显升高;胰岛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26.【答案】 (1)生长激素(2)神经中枢(3)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显著减少,或多巴胺显著减少,或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解析】(1) 脑不仅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其中的垂体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如它能够分泌 生长激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2)无人车中的中央数据处理系统能对车的其他部分发出指令从而完成任务,而反射弧中处理信息发出命令的结构是神经中枢,所以相当于人体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3)从正常人和帕金森病患者模型图中可知,正常人的多巴胺比较多,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很少。两者的神经元也不一样。据此可简单 说明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原因: 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显著减少,或多巴胺显著减少,或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