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写赤壁的古诗
课堂拓展
赤壁
杜牧 (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怀古
——清·曹雪芹
赤壁沉埋水不流,
徒留姓名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
无限英魂在内游。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
悠悠赤壁
——杜 甫(唐)
悠悠回赤壁,
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憾,
曹分屈壮图。
印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
书法
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
“朱竹”别具一格
旷
世
奇
才
关于诗人
【职场经历】
被贬黄州
再任杭州
流落儋州
身逝常州
再贬惠州
改任扬州
贬官定州
杭州通判
徙知徐州
调任湖州
贬到杭州,他说: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题遗山诗
清·赵翼
身阅兴亡浩劫空 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 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 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
诗人不幸诗家兴
腹有诗书气自华
解 题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qí]县西北。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写景(陈迹)
抒情(感悟)
怀古(人事)
写作背景
苏轼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因反对司马光出知杭、颖、定州知州。59岁时,先后被贬岭南惠州和海南琼州。
本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乌台诗案】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guān qiáng lǔ
纶 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lèi
还酹江月。
【朗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1.大江:长江。 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 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5.雪:比喻浪花 。6.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7.遥想:远想。 “了”字是衬词,填词时遇到文气不完整处,常加一、二字作衬,并没有实在意义。
8.英发:英俊勃发。
9.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
10.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
11.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12.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
13.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4.华发:花白的头发。
15.尊:通“樽” ,酒杯。
16.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翻译】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观景
思人
(遥想)
感慨
思瑜叹己
大江
乱石
惊涛
东去
穿空
浪
淘
(尽)
拍岸、卷(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全词思路】
上 阙 作者登临古地,所见何景?
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下 阙 下阙所写何人何事?为什么写?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流露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品 诗
提问: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析
乱
穿
惊
拍
卷
雪
险怪
高峭
汹涌
水石相击
狂澜奔腾
水色纯白
形
声
形
色
夸张
比拟
比喻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基调
豪
迈
奔
放
临古地
赤壁壮美如画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 笑 间
樯橹灰飞烟灭
年青得意
人才出众
风流潇洒
自信乐观
从容破敌
思古人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
惠州
儋州
常州
45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59岁被贬惠州
62岁被贬儋州
66岁卒于常州
思古人
周瑜
年龄:2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怀古伤己
仰慕
英
雄
思古人
对比映衬
苏轼富有戏剧的“不幸”
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多处。
哲宗立:废新法,信旧党,苏轼被召回,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因而再次遭贬,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以后新党再得 势,他被远谪惠州,琼州(海南岛)
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把酒祭月的行为背后,流露出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作者情感变化如何?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作者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从感叹自己转为自我劝解。落差极大,壮志未酬,心境苍凉,难免消极。
可人生几何,何必太计较得失,不如让满腔愁绪随江东去,举杯赏月!流露出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情感变化:
激昂慷慨——惆怅失意——趋于平静
悟 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豪放”表现的三个方面:
1、描绘壮丽之景。
2、刻画豪迈之人。
3、抒发壮志豪情。
(豪放中略见苍凉。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
人生如梦是他洒脱的诠释,还酹江月是他豪情的讴歌,多遭贬谪,生之劫难,浩然来,旷达去,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词、文、书、画,更是他面对逆境的从容乐观。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作业:
将描写赤壁景色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扩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拓展
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情感态度上有没有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