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16: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训练题
一、单选题
1.我们的校园有许多银杏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为美丽校园增添了亮色,这种现象是植物对( )
A. 光照刺激的向性运动 B. 重力刺激的向性运动
C. 温度刺激的感性运动 D. 机械刺激的感性运动
2.将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片青菜,并排放在蚯蚓前面,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这说明蚯蚓头部有( )
A. 触觉 B. 视觉 C. 味觉 D. 嗅觉
3.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a”对应图乙中的(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4.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关于下图,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细胞有细胞核,内有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
B. 乙图细胞上有突起,有利于传导神经冲动。
C. 丙图细胞中有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 丁图细胞上有鞭毛,便于运动。
5.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酒后驾车容易发生重大车祸,造成伤亡事故,对其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酒精增加了肝脏的负担 B. 酒精会使人的运动反射神经迟钝
C. 酒精会使人的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D. 由于酒精作用,使人易出现困倦、打磕睡
6.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取食行为
7.神经元的功能是( )
A. 接受刺激 B. 产生兴奋 C. 传导兴奋 D. 上述三项都是
8.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蜘蛛结网 B. 喜鹊筑巢 C. 狗钻火圈 D. 雄鸡报晓
9.人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下图表示的是某种植物体内影响叶张开或闭合的物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的“生物钟”属于感性运动
B. 使叶张开和闭合的物质可能是两种激素
C.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白天叶张开,晚上闭合
D. 该植物的“生物钟”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10.神经元由( )组成。
A. 细胞体和突起 B. 轴突、细胞体 C. 树突、细胞体 D. 以上都不是
11.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了一种机器人鸽,该鸽子头部安装了芯片,可以按照计算机产生的具有一定规律的电信号编码指令,准确完成了起飞、盘旋、绕实验室飞行、落地等任务。在执行任务期间,计算机的主要功能与下列哪种结构相当( )
A. 感受器 B. 传入、传出神经 C. 神经中枢 D. 效应器
1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现象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而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空气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末夏初的“蛙声”是青蛙的( )行为.
A. 求偶 B. 迁徙 C. 取食 D. 防御
1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蜘蛛结网 B. 鹦鹉学舌 C. 鸟类孵卵 D. 蜜蜂筑巢
15. 7月初,宁波市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的向日葵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花盘上的葵花籽由胚珠发育而来
B. 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这是向日葵对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C. 向日葵花可能由于缺乏含钾的无机盐造成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D. 向日葵的花盘会向着太阳是由于生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是( )
A. 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 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C. 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 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17.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时甚至11时之后才入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旺盛地分泌 (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生长激素 D. 性激素
18.群体生活有利于生物逃避敌害,捕获食物.下列生物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蜜蜂 B. 蚂蚁 C. 林鸽 D. 苍鹰
19.对自然界存在的生命现象及相应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B 睡梦中拍打蚊子 神经调节
C 饭后血糖含量略有上升 胰岛素分泌不足
D 向光性 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多
A. A B. B C. C D. D
20.右边的概念图有助于对概念间包含与并列关系的理解。下列选项中的概念能分别对应图中abc的是( )
A. 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
B.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C. 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
D. 脊髓、小脑、脑干
二、实验探究题
21.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⑶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三、填空题
22.公共自行车为市民们的绿色出行带来了方便。骑自行车时,需要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你行至路口时,发现红灯则应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
(2)骑车时,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你会不由自主地迅速眨眼。完成此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是:⑨→_____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3)在紧急情况下,________的分泌会增加,可以加快心跳,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使人体反应灵敏,还能充分调动人体的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4)由上述感受可知,通过___ _____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3. 当前的AI(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的活动的阶段。某款AI机器人,能自动控制自身的温度,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 ________,该温度控制模块相当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人体中“它”位于________ 。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以碘为原料合成激素的腺体是[②]________.
(2)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腺体是[________]________.
(3)⑤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
(4)结构③是________,结构④是________.
25.具有固定模式,不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与生俱来,这些特征是动物________的特征.
26.如图是脊髓的横切面,请回答:
(1)图中结构[一]是________质,它是由神经元的________构成的.
(2)图中结构[二]是________质,它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在“植物的向性”实验中,我们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粒摆放在培养皿的底盖里。在玉米粒的空隙间填上浸湿的棉花,把培养皿侧立起来,观察玉米粒,如图所示。
(1).将4粒种子指向不同的方向的目的是 。
(2).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性实验,你认为本实验应该对什么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28.如下图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________,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是________(填激素名称)。
29.将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A、B、C、D四只雄性小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不作任何处理;B、C、D分别通过手术切除某个器官。12个月后,得到如表所示结果(单位:毫克/100毫升血液),请回答:
A B C D
雄性激素 4 3.8 3.6 0.8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3
生长激素 6 5.8 0.1 5.5
(1)A狗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___。
(2)B狗被切除了_____ ___。
(3)C狗被切除了________,生理上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
(4)D狗在生理上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 _____。
30.安吉素有“中国竹乡”之称,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安吉常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安吉本地的特产主要有四类:竹制品、笋类、茶叶、坚果。
(1)春节上市的早笋,栽培时在地面上覆盖厚50厘米的潮湿秸秆等物,再在上面盖一层薄膜,使地面温度保持10℃左右,使笋不提前破土而出,上述叙述说明竹笋具有的感应性现象是向________性。
(2)将白茶幼苗放在阳光下,并用黑纸罩住,朝南打开一小口,一段时间后 发现白茶幼苗朝南弯曲生长。下列关于幼苗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促使向光侧和背光侧营养物质运输不均匀
B.阳光引起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阳光促使向光侧比背光侧细胞生长快
D.阳光促使光合作用进行,从而使向光侧和背光侧营养物质积累不同
31.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表演者运用灵活的动作,把民间精湛的武艺与传统舞狮表演巧妙的融为一体。
(1)维持表演者身体平衡、负责人体动作协调性的是人脑中的________。
(2)表演中表演者大汗淋漓,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________(填字母)图所示状态。
32.生物的结构、生理习性、生活环境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请说出下列几个实例属于生物的什么特征(如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等):
植物向光生长: ;天气太热出汗: ;母鸡生蛋: ;
小象长成大象: ;针刺到手缩手: ;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 .
33.取一片载玻片,架在两个小培养皿的边上,使载玻片的两端各伸入培养皿的边缘内1厘米左右.在一个培养皿内加碎冰,碎冰可以接触载玻片,在另一培养皿内加60~80℃的热水,热水不能接触载玻片,只需以热水的蒸汽烘热载玻片一端.然后吸取密度较高的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静置数分钟,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分布情况.
本实验是为了证明_____ ___对草履虫的影响.预期结果是____
_ ___.
34.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找到食物的时间/秒
第一次 267
第二次 193
第三次 90
(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_______的作用。
(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________,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决定的。
35.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小应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甲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每颗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长方向。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
(1)本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哪种感应性现象?_____ ___。这种感应性现象是对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______ __。
(2)培养皿放在暗处的目的是____ ____。
(3)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_____ __ _ 。
36.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作用”的实验,方法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组 B组
环境 500 mL池塘水 500 mL池塘水
温度 25 ℃
食物 等量的食物
蝌蚪 同种同大小的蝌蚪各1只
甲状腺激素 每天少许 不加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 ____。
(2)本实验有一处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完善:____ ____。
(3)你的预期结果是:A组______ __,B组____ ____。
四、解答题
37.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__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
(2)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5℃,若A、B、C、D都表示热量,则此人的A+B________C+D;后经用药,此病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则在恢复过程中A+B________C+D.(填“>”“<”或“=”)
五、综合说理题
38.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训练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D 3. D 4. A 5. A 6. A 7. D 8. C 9. D 10. A
11. C 12. C 13. A 14. B 15. A 16. B 17. C 18. D 19. C 20. C
二、实验探究题
21. 长势相同; 清水; 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三、填空题
22. (1)条件 (2)⑦→B→⑥→⑧
(3)肾上腺素 (4)神经和激素
23. 细胞体; 下丘脑
24. (1)甲状腺 (2)①; 垂体 (3)胰岛素 (4)胸腺; 肾上腺
25. 先天性行为
26. (1)灰; 细胞体 (2)白; 神经纤维
27. (1)作对照 (2)观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种子的根的生长方向
28. ②; 生长素
29. (1)对照 (2)甲状腺 (3)脑垂体; 生长缓慢 (4)第二性征消失
30. (1)热 (2)B
31. (1)小脑 (2)B
32. 应激性; 新陈代谢; 繁殖; 生长; 应激性; 新陈代谢
33. 温度; 草履虫会集中在玻片的中央
34. (1)
(2)后天学习; 信息
(3)高等; 遗传物质
35. (1)根的向地性; 地球引力
(2)控制变量
(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36. (1)甲状腺激素可能对蝌蚪的发育有影响
(2)同种同大小的蝌蚪各1只改为各10只
(3)提早发育成青蛙;正常发育成青蛙
四、解答题
37. (1)神经调节 (2)=; <
五、综合说理题
38. 在 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气温为 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 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温为 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液蒸发越困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困难,所以觉的更热。
(

10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