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1.1.3集合的基本运算1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1.1.3集合的基本运算1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2 13:5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教学设计 创编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第1 周 第 5 课时 编号:05
一、教材内容分析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集合的基本运算比较能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集合章节的重难点,本课时内容较抽象,需要结合数轴、维恩图等,在与子集、真子集、空集考察时学生会感到混淆和难以下手,教师要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全集和补集的教学中,应注意利用Venn图的直观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补集的概念,并能够用Venn图进行求补集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能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核心素养】1、数学抽象:集合的描述具有空间图形,结合集合的基本运算进行考核。2、逻辑推理:集合的基本运算。3、数学建模:通过生活的例子,建立相应地补集模型。4、直观想象:对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描述建立Venn图、数轴。5、数学运算:对给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集合能写出其交集、并集、补集。6、数据分析:对给出对应集合的元素进行分析,求其交集、并集、补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师对前面两节内容进行课前复习,让学生先弄懂弄通集合里的数字、符号指的是什么,形象教授子集、真子集的概念,把易混淆的知识点举例出来,集合是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彻底掌握前面两节知识才好讲授这一章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2、集合的基本运算性质。难点:1、结合函数、图形、数轴等进行考察,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2、对补集的描述建立维恩图,能正确辨析补集。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交集自主思考 学校高一年级准备成立一个科学兴趣小组,招募成员时要求:(1)中考的物理成绩不低于80分;(2)中考的数学成绩不低于70分。如果满足条件(1)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P,满足条件(2)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M,而能成为科学兴趣小组成员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S,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谈谈你对交集的理解与认识。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思考并回答交集是一个集合元素,还是其他东西,可以多举生活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交集的理解。 由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新知 3
新课讲授 可以看出,集合S中的元素既属于集合P,又属于集合M.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元素(即A和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两个集合的交集可用图1所示的阴影部分形象地表示.因此,上述新课导入中的问题中的集合满足P∩M=S.例如,{1,2,3,4,5}∩{3,4,5,6,8}={3,4,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x轴与y轴相交于坐标原点,用集合语言可以表示为{(x,y)|y=0}∩{(x,y)|x=0}=从定义可以看出,A∩B表示由集合A,B按照指定的法则构造出一个新集合,因此“交”可以看成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通常称为交集运算。交集运算具有以下性质,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1)A∩B=B∩A;(2)A∩A=A;(3)A∩ = ∩A= ;(4)如果A B,则A∩B=A,反之也成立.如果集合A,B没有公共元素,那么它们的交集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解答 8
典型例题 例1 求下列每对集合的交集:(1)A={1,-3},B={-1,-3};(2)C={1,3,5,7},D={2,4,6,8};(3)E=(1,3],F=[-2,2).例2 已知A={x|x是菱形},B={x|x是矩形},求A∩B. 学生解答教师纠错 加深理解 6
并集新课讲授 某班班主任准备召开一个意见征求会,要求所有上一次考试中语文成绩低于70分或英语成绩低于70分的同学参加。如果记语文成绩低于70分的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为M,英语成绩低于70分的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为N,需要去参加意见征求会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P,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可以看出,集合P中的元素,要么属于集合M,要么属于集合N.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两个集合的并集可用图(1)或(2)所示的阴影部分形象地表示.由A,B构造出A∪B,通常称为并集运算。因此,上述情境与问题中的集合满足M∪N=P.例如,{1,3,5}∪{2,3,4,6}={1,2,3,4,5,6}.注意,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在A∪B中只能出现一次。 学生思考讨论并解答 由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新知 10
尝试与发现 类比交集运算的性质,探索得出并集运算的性质,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1)A∪B=;(2)A∪A=;(3)A∪ = ∪A=;(4)如果A B,则A∪B=,反之也成立. 学生讨论解答 5
典型例题 例3已知区间A=(-3,1),B=[-2,3],求A∩B,A∪B. 学生解答教师纠错 3
探索与研究 (1)设有限集M所含元素的个数用card(M)表示,并规定card( )=0.已知A={x|x是外语兴趣小组的成员},B={x|x是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且card(A)=20,card(B)=8,card(A∩B)=4,你能求出card(A∪B)吗?(2)设A,B为两个有限集,讨论card(A),card(B),card(A∩B),card(A∪B)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解答 3
小结作业 2
七、教学反思
八、板书设计
交集性质例题并集性质例题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探究案
1.交集
 当集合A,B无公共元素时,A与B有交集吗?
2.并集
 (1)“x∈A或x∈B”包含哪几种情况?如何用维恩图表示?
 (2)集合A∪B的元素个数是否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和?
3.交集与并集的运算性质
 怎么理解A∩B=A,A∪B=B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集合A和集合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就是集合A与B的交集.(  )
(2)若A∩B= ,则A,B均为空集.(  )
(3)A,B中分别有3个元素,则A∪B中必有6个元素.(  )
(4)若x∈(A∩B),则x∈(A∪B).(  )
2.(教材例题改编)已知集合A={1,4},B={a-5,7}.若A∩B={4},则实数a的值是________.
3.若集合A={x|-32},则A∪B=________.
新课引入:学校高一年级准备成立一个科学兴趣小组,招募成员时要求:
(1)中考的物理成绩不低于80分;
(2)中考的数学成绩不低于70分。
如果满足条件(1)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P,满足条件(2)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M,而能成为科学兴趣小组成员的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S,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交集:
性质:
(1) (2) (3)
例1 求下列每对集合的交集:
(1)A={1,-3},B={-1,-3};
(2)C={1,3,5,7},D={2,4,6,8};
(3)E=(1,3],F=[-2,2).
例2 已知A={x|x是菱形},B={x|x是矩形},求A∩B.
二、并集:某班班主任准备召开一个意见征求会,要求所有上一次考试中语文成绩低于70分或英语成绩低于70分的同学参加。如果记语文成绩低于70分的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为M,英语成绩低于70分的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为N,需要去参加意见征求会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P,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并集:
性质:(1) (2) (3)
例3已知区间A=(-3,1),B=[-2,3],求A∩B,A∪B.
探究:(1)设有限集M所含元素的个数用card(M)表示,并规定card( )=0.已知A={x|x是外语兴趣小组的成员},B={x|x是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且card(A)=20,card(B)=8,card(A∩B)=4,你能求出card(A∪B)吗?
(2)设A,B为两个有限集,讨论card(A),card(B),card(A∩B),card(A∪B)之间的关系.
当堂训练:设A={x|x2+ax+b=0},B={x|x2+cx+15=0},
又A∪B={3,5},A∩B={3},求实数a,b,c的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