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次函数
100分
一、选择题(2分×14=28分)
1.能使式子+成立的x取值范围是( )
A.x≥1 B.x≥2 C.1≤x≤2 D.x≤2
2.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3.下列关于变量x、y的关系中:①4x-3y=2 ;②y=|x|;③y=;④2x-y2=0,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4.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5.已知x=3y-4,若用x来表示y,则( )
A.变量为x和y,常量仍为3和-4 B.变量不是x、y
C.变量仍为x和y,常量为和 D.变量仍为x和y,常量为-和-
6.一次函数y=(m-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2 B.0<m<2 C.m<0 D.m>2
7.若直线y=kx+k+1经过点(m,n+3)和(m+1,2n-1),且0<k<2,则n的值可以是( )
A.3 B.4 C.5 D.6
8.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 B.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
C.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 D.甲到B地比乙到A地早小时
9.一个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4min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min内既进水又出水,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L)与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每分钟的出水量为( )
A.5L B.3.75L C.2.5L D.1.25L
10.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驾车从B地到A地,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才出发,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乙到达终点A时,甲还需( )分钟到达终点B.
A.72 B.74 C.75 D.78
11.)如图,小明购买一种笔记本所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量x(本)之间的函数图象由线段OB和射线BE组成,则一次购买8个笔记本比分8次购买每次购买1个可节省( )
A.2元 B.4元 C.6元 D.8元
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底边长y是腰长x的函数,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13.周日,小涛从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步行去报亭看报,看了一段时间后,他按原路返回家中,小涛离家的距离y(单位:m)与他所用的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涛家离报亭的距离是900m
B.小涛从家去报亭的平均速度是60m/min
C.小涛从报亭返回家中的平均速度是80m/min
D.小涛在报亭看报用了15min
14. 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是图中( )
二、填空题(4分×5=20分)
15.若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的值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16.已知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且P′在直线y=kx+3上,把直线y=kx+3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直线解析式为 .
17.将一次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18. 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19.一次函数y=1-3x的图象经过点(0, )与点( , 0),且y随x的增大而 .
三、解答题(共52分)
20.(5分)若直线y=3x+b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个单位,求b的值.
(5分)如图是小陈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请你根据图象描述他上学路上的情况.
22.(6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经过点(0,3)和(3,0).
(1) 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
(2) 判断此一次函数是否经过点(4,-1).
23.(6分)已知2y-3与3x+1成正比例,且x=2时,y=5.
(1)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是什么函数;
(2) 若点(a,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
24. (6分)如图,直线y=2x+3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
求A、B两点的坐标;
(2) 过B点作直线BP,与x轴相交于P,且使OP=2OA,求直线BP的函数表达式.
25.(6分)根据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游泳池必须定期换水,清洗.某游泳池周五早上8∶00打开排水孔开始排水,排水孔的排水速度保持不变,期间因清洗游泳池需要暂停排水,游泳池的水在11∶30全部排完.游泳池内的水量Q(m3)和开始排水后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暂停排水需要多少时间?排水孔排水速度是多少?
当2≤t≤3.5时,求Q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26.(6分)某蓝莓种植生产基地产销两旺,采摘的蓝莓部分加工销售,部分直接销售,且当天都能销售完,直接销售是40元/斤,加工销售是130元/斤(不计损耗).已知基地雇佣20名工人,每名工人只能参与采摘和加工中的一项工作,每人每天可以采摘70斤或加工35斤,设安排x名工人采摘蓝莓,剩下的工人加工蓝莓.
(1)若基地一天的总销售收入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试求如何分配工人,才能使一天的销售收入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27.(12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某市甲、乙两支龙舟队在端午节期间进行划龙舟比赛,从起点A驶向终点B,在整个行程中,龙舟离开起点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起点A与终点B之间相距多远?
(2)哪支龙舟队先出发?哪支龙舟队先到达终点?
(3)分别求甲、乙两支龙舟队的y与x函数关系式;
(4)甲龙舟队出发多长时间时两支龙舟队相距200米?
答案:
一、
1-7 CCABC ACDBD BDDD
二、
15. -2
16. y=-5x+5
17. x>-1
18. x≥2且x≠3
19. 1 减小
三、
20. 解: 直线y=3x+b与两坐标轴的交点为(0,b)、(-,0),则直线y=3x+b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b|·|-|=6,解得:b=6,b=-6,则b的值是±6.
21. 解:小陈先匀速行驶了3分钟,经过500米,然后原地休息2分钟,再匀速行驶5分钟,经过700米到达学校.
22. 解:(1)y=-x+3;
(2)当x=4时,y=-1,所以点(4,-1)在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23. 解:(1)设2y-3=k(3x+1),因为x=2时,y=5,∴2×5-3=k(3×2+1),k=1,∴2y-3=3x+1,所以y与x的关系式为y=x+2,它是一次函数;
(2)∵点(a,2)在y=x+2上,
∴a+2=2,a=0.
24. 解: (1)把x=0代入y=2x+3,得y=3,∴点B的坐标为(0,3);把y=0代入y=2x+3,得0=2x+3,解得x=-,∴点A的坐标为(-,0);
(2)∵OA=,∴OP=2OA=3,当点P在x轴正半轴上时,则P点的坐标为(3,0),设直线BP的解析式为:y=kx+b,把P(3,0)、B(0,3)代入得,解得,∴直线BP的解析式为:y=-x+3;当点P在x轴负半轴上时,则P点的坐标为(-3,0),设直线BP的解析式为:y=mx+n,把P(-3,0)、B(0,3)代入得,解得.∴直线BP的解析式为:y=x+3;综上所述,直线BP的解析式为y=x+3或y=-x+3.
25. 解:(1)暂停排水需要的时间为:2-1.5=0.5(小时).∵排水时间为:3.5-0.5=3(小时),一共排水900m3,∴排水孔排水速度是:900÷3=300m3/h;
(2)当2≤t≤3.5时,设Q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Q=kt+b,易知图象过点(3.5,0).∵t=1.5时,排水300×1.5=450,此时Q=900-450=450,∴(2,450)在直线Q=kt+b上;把(2,450)、(3.5,0)代入Q=kt+b,得,解得,∴Q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Q=-300t+1050.
26. 解:(1)根据题意,得y=[70x-(20-x)×35]×40+(20-x)×35×130=-350x+63000.因此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350x+63000;
(2)∵70x≥35(20-x),∴x≥,∵x为正整数,且x≤20,∴7≤x≤20.∵y=-350x+63000中k=-350<0,∴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当x=7时,y取最大值,最大值为-350×7+63000=60550.答:安排7名工人进行采摘,13名工人进行加工,才能使一天的收入最大,最大收入为60550元.
27. 解:(1)由图可得,起点A与终点B之间相距3000米;
(2)由图可得,甲龙舟队先出发,乙龙舟队先到达终点;
(3)设甲龙舟队的y与x函数关系式为y=kx,把(25,3000)代入,可得3000=25k,解得k=120,∴甲龙舟队的y与x函数关系式为y=120x(0≤x≤25),设乙龙舟队的y与x函数关系式为y=ax+b,把(5,0)、(20,3000)代入,可得,解得.∴乙龙舟队的y与x函数关系式为y=200x-1000(5≤x≤20);
(4)令120x=200x-1000,可得x=12.5,即当x=12.5时,两龙舟队相遇,当x<5时,令120x=200,则x=(符合题意);当5≤x<12.5时,令120x-(200x-1000)=200,则x=10(符合题意);当12.5<x≤20时,令200x-1000-120x=200,则x=15(符合题意);当20<x≤25时,令3000-120x=200,则x=(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甲龙舟队出发或10或15或分钟时,两支龙舟队相距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