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长春月考)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2.(2021八下·德惠月考)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
生物体 A B C D E
浓度/ppm 0.05 7 0.51 58 560
A. A→E→C→B→D B.D→B→C→E→A
C.A→C→B→D→E D.E→D→B→C→A
3.(2021七下·自贡开学考)下列哪一项能表示一条食物链( )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鼠→蛇→鹰 D.草←兔←鹰
4.(2021七下·自贡开学考)下列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条河流 B.一片草原
C.一块农田 D.一个池塘的全部鱼
5.(2021七上·长春期末)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6.(2020七上·姜堰期中)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蚯蚓 B.细菌 C.银杏 D.真菌
7.(2021·随县模拟)与尚市镇的犁山牡丹相比,吴山镇的铁山红叶却别有一番情致。如果说初春的犁山是“姹紫嫣红,花香国色”,那么中秋的铁山则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艳丽的色彩源自这里种类丰富的植物资源。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山景区中所有的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B.铁山景区中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C.在铁山景区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
D.使叶片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物质都位于液泡内
8.(2021·韶关模拟)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
B.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C.人类所使用的木材、石油及煤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9.(2021·蓬江模拟)下图表示某个被重金属污染的淡水生态系统。图示生物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 )
A.浮萍 B.小鱼 C.黑鱼 D.虾
10.(2021八下·广饶开学考)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生产者
B.丙的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C.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甲→乙→丁
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甲的数量会迅速上升
11.(2021七上·盐田期末)下图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
B.该食物网共有食物链4条
C.如果此淡水生态系统被污染,则获得能量和毒素最多的是戊
D.戊和丁两者的种间关系有竞争和捕食
12.(2021七上·重庆期末)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B.若要使该食物网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只需要再加上分解者
C.蛇与鹰的关系只有捕食关系
D.若该草原为了杀灭害虫,喷洒了一种含有机汞的农药,则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13.(2021七上·滨海新期末)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简图,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绿色植物→虫→鸟 B.细菌真菌→绿色植物→虫
C.绿色植物→虫→鸟 D.绿色植物→虫→鸟→细菌真菌
14.(2021七上·兴仁期末)水中的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药剂)在水草、虾、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中传递并积累。下列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
A.鱼 B.鹰 C.水草 D.虾
15.(2020八上·肥城月考)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 m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虫。这种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鲸的骨髓里。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上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蠕虫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B.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寄生
C.鲸骨架→细菌→蠕虫构成了一条捕食食物链
D.蠕虫和细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16.(2020七上·渭南月考)若有害物质流入食物链“甲→乙→丙→丁”所在的生态系统中,则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中,有害物质含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2020七上·梅里斯月考)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蛇吃青蛙 B.猫头鹰吃田鼠
C.兔吃草 D.虎吃羊
18.(2020七上·梅里斯月考)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全部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所有生物
19.(2020七上·甘南月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光
20.(2020七上·东莞月考)“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青虫→燕子 D.植物→青虫→燕子
21.(2020七上·东莞月考)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
A.乙表示生产者
B.丙处于第二营养级
C.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
D.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22.(2020·贵阳)下列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是( )
A.苹果 B.真菌 C.啄木鸟 D.含羞草
23.(2018七上·东源期中)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24.(2018七上·定远月考)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的食物网的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B.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维持空气中碳-氧气平衡
C.最长食物链A→C→E→D,这些生物的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归根结底是来自A固定的太阳能
25.(2017七上·阳东期中)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生物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c→b
C.若c灭绝,则b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二、判断题
26.(2021八上·会宁期末)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是生产者,分解者则可有可无。
27.(2020七上·科尔沁左翼中旗期中)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富集常伴随食物链发生。
28.(2020七上·宜兴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9.(2020七上·潜山期末)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30.(2020八上·拉萨期末)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31.(2019七上·陇县期中)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
32.(2016七上·呼和浩特期中)一个池塘就是一个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判断对错)
33.(2015七上·福鼎月考)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34.(2015七上·合江月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判断对错)
35.(2016七上·衡阳月考)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下变成无毒物质。(判断对错)
三、连线题
36.(2020七上·汽开区期末)将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对应角色连线。
植物 A消费者
动物 B生产者
细菌、真菌 C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 D分解者
四、综合题
37.(2021·中山模拟)读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小麦是我国的主粮之一,其种植过程要考虑多种因素,图甲是小麦田生态系统模式简图,图乙是小麦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的小麦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老鼠和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等,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等。
(3)蚜虫是危害小麦生长的一种害虫,七星瓢虫可以捕食蚜虫,请写出它们三者关系的食物链: 。
(4)小麦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 ,同时放出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考虑,为保证小麦的收成,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38.(2021八上·平山期末)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两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中, 是生产者。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39.(2021七上·攸县期末)下图是某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影响鹰生存的生物因素有 (至少写三种);非生物因素有 (至少写二种);鹰与蛇的关系是 。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它固定的 是进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沿着 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
(3)如果大量使用含重金属的农药,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链中所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
40.(2020七上·勃利期中)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 。(用字母表示)
(3)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4)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 。
(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 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41.(2019七上·永春期中)如图是南极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一下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以上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2)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各种生物成分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要构成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如图中还缺少一种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例如 等生物。
(3)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由于每个环节的生物都要利用一部分能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因此,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逐级 的。
(4)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可知,如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获得能量越少,食物网中,鹰处于最高营养级,获得能量最少,故数量最少,A说法正确。
B、图中的食物链有四条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的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B说法正确。
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C说法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的能量,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题,难度不大,此部分内容为重点也为考点,熟记: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2.【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现象,有毒物质沿食物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反之,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重金属浓度(ppm)从少到多依次是:A0.05、C0.51、B7、D58、E560,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A→C→B→D→E,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富集现象、食物链的组成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需要熟记: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根据生物富集现象的含义,生产者有毒物质积累越少,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3.【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A不符合题意。
B、草为生产者,鹰为最高级消费者,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B符合题意。
C、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鼠属于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D、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书写方法如下:(1)食物链一定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4)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A、一条河流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一条片草原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一块农田,既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5.【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6.【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1)生产者:自然界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提供了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消费者是依赖绿色植物而存在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成分。(2)消费者:是指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取食其他动植物的生物。动物只有通过取食这种方法,获得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所需的物质和能量。(3)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将死亡的动植物的遗体分解的生物。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或残落物中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
由以上可知,蚯蚓、真菌和部分细菌为分解者,银杏属于植物,是生产者。故答案为:C,
A、B、D均不正确。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和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7.【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铁山景区中所有的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A不符合题意。
B.铁山景区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符合题意。
C.没有分解者,各种动植物的遗体、粪便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铁山景区属于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叶绿体色素主要有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叶绿体中含有的不同颜色的色素使叶片呈现出绿色、红色和黄色等不同颜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8.【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提供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A不符合题意。
B.动物有的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有的以其它动物为食,B符合题意。
C.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故人类所使用的木材、石油及煤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9.【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 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黑鱼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农药含量最多。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 ,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
10.【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A.食物链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数量最多,所以丙的数量最多,是生产者,甲和乙、丁是消费者,故A不符合题意。
B.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增,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此食物链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中,丁的营养级最高,因而积累有害物质最多 ,故B不符合题意。
C.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该食物链中丙是生产者,数量最多,丁的数量最少,营养级最高,所以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甲→乙→丁,故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若丁被大量捕杀,乙的数量增加,这样甲的数量减少,引起丙的数量短时增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11.【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此图中,没有箭头指向甲,可以说明甲为生产者,生产者一般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为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但是,该生态系统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可见A说法错误。
B、此食物网中,存在的食物链有:甲→乙 →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三条,可见B说法错误。
C、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一些有毒物质不易被分解,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在食物链中消费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可见图中的食物网中,戊为最高级消费者,所以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但是能量在食物链上传递过程中,单项流动逐级递减,最高级消费者获得能量最少,即戊是活的能量最少的,故C说法错误。
D、图中可以看出,戊和丁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因为存在共同的食物己,同时丁又是戊的食物,存在着食物关系,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生物富集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还主要注意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理解: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最只有大约10%-20%,而某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不但未减少,反而在逐渐增多,这一现象是生物富集。
12.【答案】D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A.该食物网中有: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蛇→鹰、绿色植物→兔子→蛇→鹰共4条食物链,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食物网中只有生物部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生态系统则需要再加上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符合题意。
C.该食物网中鹰除了捕食蛇以外,鹰和蛇之间还存在都吃鼠的竞争关系,不符合题意。
D.不易分解的物质(如有毒物质、农药和重金属类)会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所以若该草原喷洒了含有机汞的农药,则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鹰,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13.【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图中生产者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和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不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虫→鸟,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水草→虾→鱼→鹰”食物链中,水草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鹰的级别最高,有毒物质含量最多,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 ,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
15.【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蠕虫和细菌 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属于异养,A符合题意。
B.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细菌从蠕虫体内获取营养,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互利共生,B不符合题意。
C.上题中的这种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应属于分解者。捕食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不符合题意。
D.上题中的这种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应属于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16.【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丁,所以“该生态系统受污染后”,生物体内含有害物质最多的是“丁”。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17.【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A.蛇和青蛙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蛇吃青蛙”体现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B.猫头鹰和田鼠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猫头鹰吃田鼠”体现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C.兔子是动物为消费者、草是植物为生产者,因此“草被兔吃”体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符合题意。
D.虎和羊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虎吃羊”体现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8.【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9.【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传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0.【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诗句可知,题中食物链为:植物→青虫→燕子。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
21.【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由图和分析可知,乙的有毒物质最多,属于最高级消费者,A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丙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是甲→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D错误。
【分析】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有毒物质含量约高,所以丁属于生产者,甲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丙属于次级消费者,乙属于第三级消费者,解答即可。
22.【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A.苹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苹果树属于生产者,A错误。
B.真菌属于分解者,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B错误。
C.啄木鸟属于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C正确。
D.含羞草属于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3.【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甲个体的数量最多,可以推测甲为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体内的DDT含量才最高,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甲乙丙丁四者数量的关系,甲为生产者,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可见食物链为甲→丙→乙→丁,可见箭头指向错误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甲乙丙丁四者数量的关系,甲为生产者,乙丙丁为消费者,且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可见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包括生物和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除了生产者(甲)和消费者(乙、丙、丁),还有分解者,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熟知食物链上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24.【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表示生产者,B、C、D、E、F、G均表示消费者.
A、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A→C→E→D,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故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即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C、消费者级别最多的食物链就是最长食物链.最长食物链A→C→E→D,动物的细胞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A是生产者植物,细胞中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E、D是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故符合题意;
D、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生物的富集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动物植物细胞的不同及能量流动等方面的知识,结合题图分析作答。
25.【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c→b,B符合题意;
C.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又减少,所以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该生态系统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缺一不可。因此图中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减少,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生产者最多,各级消费者的数量会逐级递减。据此可知,该图中a数量最多,是生产者,c最少,处于该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要构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缺一不可。
4、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分解者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无法循环,物质将被锁在有机质中不能被生产者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终止,整个生态系统会崩溃。
因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不可或缺的,分解者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题文表述错误。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要构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缺一不可。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有生物富集现象,即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后,在生物体内很难被分解或排出体外,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就越多。故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错误的。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它可简写成: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解: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二者形成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如:一片麦田就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能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叫生物圈,它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有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体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光能,因此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例如蚯蚓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分析】消费者: 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其中直接取食植物的叫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取食植食性动物的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取食肉食性动物的叫三级消费者。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32.【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如光、空气、水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而此题设池塘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等生物,不能构成的生态系统.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非生物部分.因此,命题是错误的.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判断.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
33.【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它的营养方式为自养.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可以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方面来切入.
35.【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生物富集作用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的现象,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即最高营养级,因此,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下变成无毒物质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越靠近食物链起始端的生物数量越多,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越靠近食物链终端的生物数量越少,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36.【答案】B;A;D;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7.【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
(2)阳光;水分;蛇;鼠
(3)小麦→蚜虫→七星瓢虫
(4)二氧化碳;氧气
(5)增加施肥(或杀灭蚜虫)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老鼠和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因此,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等,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蛇、鼠。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蚜虫是危害小麦生长的一种害虫,七星瓢虫可以捕食蚜虫,由它们三者构成的食物链:小麦→蚜虫→七星瓢虫。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因此,小麦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等。因此,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考虑,为保证小麦的收成,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杀灭蚜虫。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38.【答案】(1)3
(2)草→鼠→蛇→鹰
(3)草
(4)鹰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含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3)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自身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此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草。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其营养级最高,体内蓄毒最多。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39.【答案】(1)小麦、鸟、昆虫、青蛙、蛇;阳光、温度、水等;捕食、竞争
(2)小麦;太阳能;食物链、食物网
(3)鹰
(4)8;小麦→昆虫→鸟→蛇→鹰(或小麦→昆虫→青蛙→蛇→鹰);小麦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物间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影响鹰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小麦、鸟、昆虫、青蛙、蛇;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常见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鹰与蛇都以青蛙为食,属于竞争关系,鹰还以蛇为食,因此二者又属于竞争关系。
(2)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小麦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进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
(3)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4)该生态系统中共有8条食物链,即小麦→昆虫→鸟→蛇→鹰;小麦→鸟→鹰;小麦→昆虫→鸟→鹰;小麦→昆虫→青蛙→蛇→鹰;小麦→青蛙→鹰;小麦→青蛙→蛇→鹰;小麦→鸟→蛇→鹰;小麦→昆虫→鸟→鹰,其中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小麦→昆虫→鸟→蛇→鹰(或小麦→昆虫→青蛙→蛇→鹰),该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小麦。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40.【答案】(1)4
(2)A
(3)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等)
(4)捕食
(5)E(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即:A→B→E;A→B→C→E;A→C→E;A→D→E,共有4条食物链。(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A。(3)生物部分包括A生产者、BCDE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4)E吃D,存在捕食关系。(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E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结合生态系统中生物富集现象分析作答。
41.【答案】(1)吃与被吃;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
(2)分解者;细菌、真菌
(3)递减
(4)浮游植物;虎鲸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图中的食物链有5条,分别是: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海豹→虎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企鹅→虎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须鲸→虎鲸;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2)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是指各种动物。因此,要构成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如图中还缺少一种重要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例如腐生的细菌、真菌等生物。(3)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由于每个环节的生物都要利用一部分能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因此,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动物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因此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浮游植物,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虎鲸。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长春月考)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获得能量越少,食物网中,鹰处于最高营养级,获得能量最少,故数量最少,A说法正确。
B、图中的食物链有四条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的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B说法正确。
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C说法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的能量,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题,难度不大,此部分内容为重点也为考点,熟记: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出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2.(2021八下·德惠月考)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
生物体 A B C D E
浓度/ppm 0.05 7 0.51 58 560
A. A→E→C→B→D B.D→B→C→E→A
C.A→C→B→D→E D.E→D→B→C→A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现象,有毒物质沿食物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反之,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重金属浓度(ppm)从少到多依次是:A0.05、C0.51、B7、D58、E560,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A→C→B→D→E,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富集现象、食物链的组成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需要熟记: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根据生物富集现象的含义,生产者有毒物质积累越少,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3.(2021七下·自贡开学考)下列哪一项能表示一条食物链( )
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鼠→蛇→鹰 D.草←兔←鹰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A不符合题意。
B、草为生产者,鹰为最高级消费者,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B符合题意。
C、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鼠属于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D、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书写方法如下:(1)食物链一定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4)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2021七下·自贡开学考)下列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条河流 B.一片草原
C.一块农田 D.一个池塘的全部鱼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A、一条河流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一条片草原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一块农田,既包括了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5.(2021七上·长春期末)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6.(2020七上·姜堰期中)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蚯蚓 B.细菌 C.银杏 D.真菌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1)生产者:自然界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提供了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消费者是依赖绿色植物而存在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成分。(2)消费者:是指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取食其他动植物的生物。动物只有通过取食这种方法,获得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所需的物质和能量。(3)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将死亡的动植物的遗体分解的生物。分解者把动植物遗体或残落物中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
由以上可知,蚯蚓、真菌和部分细菌为分解者,银杏属于植物,是生产者。故答案为:C,
A、B、D均不正确。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和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7.(2021·随县模拟)与尚市镇的犁山牡丹相比,吴山镇的铁山红叶却别有一番情致。如果说初春的犁山是“姹紫嫣红,花香国色”,那么中秋的铁山则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艳丽的色彩源自这里种类丰富的植物资源。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山景区中所有的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B.铁山景区中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C.在铁山景区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
D.使叶片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物质都位于液泡内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铁山景区中所有的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A不符合题意。
B.铁山景区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符合题意。
C.没有分解者,各种动植物的遗体、粪便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铁山景区属于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叶绿体色素主要有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叶绿体中含有的不同颜色的色素使叶片呈现出绿色、红色和黄色等不同颜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8.(2021·韶关模拟)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
B.动物都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C.人类所使用的木材、石油及煤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提供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A不符合题意。
B.动物有的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有的以其它动物为食,B符合题意。
C.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故人类所使用的木材、石油及煤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9.(2021·蓬江模拟)下图表示某个被重金属污染的淡水生态系统。图示生物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 )
A.浮萍 B.小鱼 C.黑鱼 D.虾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 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黑鱼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农药含量最多。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 ,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
10.(2021八下·广饶开学考)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生产者
B.丙的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C.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甲→乙→丁
D.若丁被大量捕杀,短期内甲的数量会迅速上升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A.食物链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数量最多,所以丙的数量最多,是生产者,甲和乙、丁是消费者,故A不符合题意。
B.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增,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此食物链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中,丁的营养级最高,因而积累有害物质最多 ,故B不符合题意。
C.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该食物链中丙是生产者,数量最多,丁的数量最少,营养级最高,所以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甲→乙→丁,故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若丁被大量捕杀,乙的数量增加,这样甲的数量减少,引起丙的数量短时增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11.(2021七上·盐田期末)下图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
B.该食物网共有食物链4条
C.如果此淡水生态系统被污染,则获得能量和毒素最多的是戊
D.戊和丁两者的种间关系有竞争和捕食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此图中,没有箭头指向甲,可以说明甲为生产者,生产者一般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为生态系统中的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但是,该生态系统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可见A说法错误。
B、此食物网中,存在的食物链有:甲→乙 →丙→丁→戊,甲→己→丁→戊,甲→己→戊三条,可见B说法错误。
C、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一些有毒物质不易被分解,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在食物链中消费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可见图中的食物网中,戊为最高级消费者,所以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但是能量在食物链上传递过程中,单项流动逐级递减,最高级消费者获得能量最少,即戊是活的能量最少的,故C说法错误。
D、图中可以看出,戊和丁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因为存在共同的食物己,同时丁又是戊的食物,存在着食物关系,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生物富集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基础知识,还主要注意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理解: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最只有大约10%-20%,而某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不但未减少,反而在逐渐增多,这一现象是生物富集。
12.(2021七上·重庆期末)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B.若要使该食物网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只需要再加上分解者
C.蛇与鹰的关系只有捕食关系
D.若该草原为了杀灭害虫,喷洒了一种含有机汞的农药,则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答案】D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A.该食物网中有: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蛇→鹰、绿色植物→兔子→蛇→鹰共4条食物链,不符合题意。
B.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食物网中只有生物部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生态系统则需要再加上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符合题意。
C.该食物网中鹰除了捕食蛇以外,鹰和蛇之间还存在都吃鼠的竞争关系,不符合题意。
D.不易分解的物质(如有毒物质、农药和重金属类)会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所以若该草原喷洒了含有机汞的农药,则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鹰,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13.(2021七上·滨海新期末)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简图,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绿色植物→虫→鸟 B.细菌真菌→绿色植物→虫
C.绿色植物→虫→鸟 D.绿色植物→虫→鸟→细菌真菌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图中生产者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和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不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虫→鸟,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4.(2021七上·兴仁期末)水中的DDT(一种难以分解的化学药剂)在水草、虾、鱼和鹰组成的食物链中传递并积累。下列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
A.鱼 B.鹰 C.水草 D.虾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水草→虾→鱼→鹰”食物链中,水草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鹰的级别最高,有毒物质含量最多,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 ,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
15.(2020八上·肥城月考)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 m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虫。这种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鲸的骨髓里。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上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蠕虫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B.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寄生
C.鲸骨架→细菌→蠕虫构成了一条捕食食物链
D.蠕虫和细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蠕虫和细菌 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属于异养,A符合题意。
B.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细菌从蠕虫体内获取营养,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互利共生,B不符合题意。
C.上题中的这种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应属于分解者。捕食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不符合题意。
D.上题中的这种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应属于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16.(2020七上·渭南月考)若有害物质流入食物链“甲→乙→丙→丁”所在的生态系统中,则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中,有害物质含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丁,所以“该生态系统受污染后”,生物体内含有害物质最多的是“丁”。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17.(2020七上·梅里斯月考)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蛇吃青蛙 B.猫头鹰吃田鼠
C.兔吃草 D.虎吃羊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A.蛇和青蛙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蛇吃青蛙”体现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B.猫头鹰和田鼠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猫头鹰吃田鼠”体现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C.兔子是动物为消费者、草是植物为生产者,因此“草被兔吃”体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符合题意。
D.虎和羊都是动物为消费者,因此“虎吃羊”体现了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8.(2020七上·梅里斯月考)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全部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所有生物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9.(2020七上·甘南月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光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传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0.(2020七上·东莞月考)“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青虫→燕子 D.植物→青虫→燕子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诗句可知,题中食物链为:植物→青虫→燕子。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
21.(2020七上·东莞月考)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
A.乙表示生产者
B.丙处于第二营养级
C.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
D.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由图和分析可知,乙的有毒物质最多,属于最高级消费者,A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丙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是甲→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D错误。
【分析】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有毒物质含量约高,所以丁属于生产者,甲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丙属于次级消费者,乙属于第三级消费者,解答即可。
22.(2020·贵阳)下列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是( )
A.苹果 B.真菌 C.啄木鸟 D.含羞草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A.苹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苹果树属于生产者,A错误。
B.真菌属于分解者,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B错误。
C.啄木鸟属于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C正确。
D.含羞草属于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3.(2018七上·东源期中)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甲个体的数量最多,可以推测甲为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体内的DDT含量才最高,可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甲乙丙丁四者数量的关系,甲为生产者,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可见食物链为甲→丙→乙→丁,可见箭头指向错误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甲乙丙丁四者数量的关系,甲为生产者,乙丙丁为消费者,且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可见C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中包括生物和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除了生产者(甲)和消费者(乙、丙、丁),还有分解者,可见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熟知食物链上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24.(2018七上·定远月考)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的食物网的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B.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维持空气中碳-氧气平衡
C.最长食物链A→C→E→D,这些生物的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归根结底是来自A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表示生产者,B、C、D、E、F、G均表示消费者.
A、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A→C→E→D,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故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即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C、消费者级别最多的食物链就是最长食物链.最长食物链A→C→E→D,动物的细胞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植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A是生产者植物,细胞中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E、D是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故符合题意;
D、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生物的富集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动物植物细胞的不同及能量流动等方面的知识,结合题图分析作答。
25.(2017七上·阳东期中)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生物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c→b
C.若c灭绝,则b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a是生产者,b和c都是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c→b,B符合题意;
C.若b灭绝,c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迅速增加,随着c的增加,a的数量又减少,所以导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该生态系统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缺一不可。因此图中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会逐级减少,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生产者最多,各级消费者的数量会逐级递减。据此可知,该图中a数量最多,是生产者,c最少,处于该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要构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缺一不可。
4、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
二、判断题
26.(2021八上·会宁期末)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是生产者,分解者则可有可无。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分解者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无法循环,物质将被锁在有机质中不能被生产者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终止,整个生态系统会崩溃。
因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不可或缺的,分解者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题文表述错误。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要构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缺一不可。
27.(2020七上·科尔沁左翼中旗期中)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富集常伴随食物链发生。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有生物富集现象,即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后,在生物体内很难被分解或排出体外,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就越多。故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28.(2020七上·宜兴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错误的。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它可简写成: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29.(2020七上·潜山期末)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解: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存的环境二者形成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如:一片麦田就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也能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叫生物圈,它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有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0.(2020八上·拉萨期末)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体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光能,因此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例如蚯蚓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分析】消费者: 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其中直接取食植物的叫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取食植食性动物的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取食肉食性动物的叫三级消费者。
31.(2019七上·陇县期中)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32.(2016七上·呼和浩特期中)一个池塘就是一个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如光、空气、水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而此题设池塘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等生物,不能构成的生态系统.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非生物部分.因此,命题是错误的.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判断.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
33.(2015七上·福鼎月考)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它的营养方式为自养.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4.(2015七上·合江月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可以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方面来切入.
35.(2016七上·衡阳月考)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下变成无毒物质。(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生物富集作用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的现象,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即最高营养级,因此,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下变成无毒物质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越靠近食物链起始端的生物数量越多,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越靠近食物链终端的生物数量越少,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三、连线题
36.(2020七上·汽开区期末)将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对应角色连线。
植物 A消费者
动物 B生产者
细菌、真菌 C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 D分解者
【答案】B;A;D;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四、综合题
37.(2021·中山模拟)读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小麦是我国的主粮之一,其种植过程要考虑多种因素,图甲是小麦田生态系统模式简图,图乙是小麦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的小麦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老鼠和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等,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等。
(3)蚜虫是危害小麦生长的一种害虫,七星瓢虫可以捕食蚜虫,请写出它们三者关系的食物链: 。
(4)小麦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 ,同时放出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考虑,为保证小麦的收成,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
(2)阳光;水分;蛇;鼠
(3)小麦→蚜虫→七星瓢虫
(4)二氧化碳;氧气
(5)增加施肥(或杀灭蚜虫)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老鼠和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因此,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等,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蛇、鼠。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蚜虫是危害小麦生长的一种害虫,七星瓢虫可以捕食蚜虫,由它们三者构成的食物链:小麦→蚜虫→七星瓢虫。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因此,小麦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等。因此,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考虑,为保证小麦的收成,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杀灭蚜虫。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38.(2021八上·平山期末)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两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中, 是生产者。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答案】(1)3
(2)草→鼠→蛇→鹰
(3)草
(4)鹰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含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3)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自身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此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草。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其营养级最高,体内蓄毒最多。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39.(2021七上·攸县期末)下图是某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影响鹰生存的生物因素有 (至少写三种);非生物因素有 (至少写二种);鹰与蛇的关系是 。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它固定的 是进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沿着 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
(3)如果大量使用含重金属的农药,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链中所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
【答案】(1)小麦、鸟、昆虫、青蛙、蛇;阳光、温度、水等;捕食、竞争
(2)小麦;太阳能;食物链、食物网
(3)鹰
(4)8;小麦→昆虫→鸟→蛇→鹰(或小麦→昆虫→青蛙→蛇→鹰);小麦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生物间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影响鹰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小麦、鸟、昆虫、青蛙、蛇;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常见关系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鹰与蛇都以青蛙为食,属于竞争关系,鹰还以蛇为食,因此二者又属于竞争关系。
(2)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小麦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进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
(3)某些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该小麦农田生态系统中,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4)该生态系统中共有8条食物链,即小麦→昆虫→鸟→蛇→鹰;小麦→鸟→鹰;小麦→昆虫→鸟→鹰;小麦→昆虫→青蛙→蛇→鹰;小麦→青蛙→鹰;小麦→青蛙→蛇→鹰;小麦→鸟→蛇→鹰;小麦→昆虫→鸟→鹰,其中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小麦→昆虫→鸟→蛇→鹰(或小麦→昆虫→青蛙→蛇→鹰),该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小麦。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40.(2020七上·勃利期中)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 。(用字母表示)
(3)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
(4)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 。
(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 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答案】(1)4
(2)A
(3)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等)
(4)捕食
(5)E(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即:A→B→E;A→B→C→E;A→C→E;A→D→E,共有4条食物链。(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A。(3)生物部分包括A生产者、BCDE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4)E吃D,存在捕食关系。(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E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结合生态系统中生物富集现象分析作答。
41.(2019七上·永春期中)如图是南极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一下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以上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写出其中任意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2)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各种生物成分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要构成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如图中还缺少一种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例如 等生物。
(3)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由于每个环节的生物都要利用一部分能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因此,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逐级 的。
(4)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可知,如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答案】(1)吃与被吃;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
(2)分解者;细菌、真菌
(3)递减
(4)浮游植物;虎鲸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图中的食物链有5条,分别是: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海豹→虎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企鹅→虎鲸;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须鲸→虎鲸;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2)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是指各种动物。因此,要构成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如图中还缺少一种重要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例如腐生的细菌、真菌等生物。(3)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由于每个环节的生物都要利用一部分能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因此,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动物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因此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浮游植物,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虎鲸。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