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2 12: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局部抗战
1931
抗战阶段梳理
全面抗战
1937
1945
阶段
时间
标志事件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宣布投降
抗日战争
正面战场指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战场。
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本控制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
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平津沦陷,南京上海沦陷,日军的下一步战略将是什么?
把南北战场连成一片
徐州
台儿庄地处山东省枣庄市,位于津浦路台枣支线及台潍公路的交叉点上,扼大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
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有违背军令,军法处置。
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绝对服从命令
李宗仁
孙连仲
池峰城
中国军队顽强据守南关一角
《台儿庄战役》油画
血战台儿庄
血战台儿庄
“全部守军顽强抵抗到最后”
“虽为敌人,赌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尸山血河,非独日军所特有”
“尸山血河,非独日军所特有”
“虽为敌人,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敌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
“敌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
“全部守军顽强抵抗到最后”
台儿庄战役
徐州会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影响: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武汉经长江水路,东下可以直抵南京、上海,西进可以抵达重庆、成都,通过铁路干线直达河南、湖南、广东等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然西迁重庆,但将大部分机关和全国军事统帅设在武汉。武汉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
“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
花园口事件
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撰有日军侵华史长编。其中第440页记载如下:“中国军队6月10日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淹没耕地2994余万亩
逃离家园391万多人
被迫改变作战计划!
保卫大武汉
江西万家岭战役
利用有利地形,消耗敌人。
在万家岭战役分割包围,重创敌军。
抗日名将薛岳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江西万家岭战役
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击毙日军3000余人
日本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
日军一个师,被分割包围,损失惨重
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广州、武汉失陷!!!
武汉会战
时间:
战略:
战役:
结果: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万家岭大捷等
广州、武汉失陷
①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我国在抗战之始,即决定持久抗战,故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抗战之决心,唯其为全面战争,故战区之扩大,早为我国人所料,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
继续坚持抗日!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本驻广州军进攻香港,日军驻武军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国军队的进攻,从而牵制中国军队转用广东方向,阻止中国军队援助英军保卫香港。为此,武汉日军再次进攻长沙。
我们要到长沙过新年
长沙会战爆发!!!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
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未能占领长沙。
葛先才
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薛岳
“天炉战法”:是将兵力在作战地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的围歼之。
第三次长沙会战缴获的战利品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之胜利。
--美国诺克斯《告中国人民书》
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评价正面战场
材料一:正面战场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役上,都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国民党曾先后进行了平津、淞沪、徐州以及保卫武汉等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吸引了大批日军主力,起到了掩护八路军、新四军战略展开,保障敌后战场开辟的作用。
材料三:国民党统治集团不肯放弃反共政策,坚持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大片国土丧失)
——《国民党正面战场》
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
牵制了大批日本兵力,有力地支援了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导致大片领土丢失。
整体积极
正面战场的贡献
历史证明,中国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之一。
今天的抗日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
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
牺牲自己是为了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自由!
从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什么精神?
不屈不挠
不畏牺牲
英勇抗争
浴血奋战
保家卫国
国家的荣光值得我们骄傲,
但民族的苦难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铭记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