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03 09:54:13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21·沈阳模拟)下列各项中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阳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产生影响的顺序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 ②草原中的狼捕食牧民的牛羊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2021·历下模拟)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2020年济南市打造公园136处,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上表皮
D.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
3.(2021·历下模拟)一叶落知天下秋。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长发育;②新陈代谢;③适应环境;④繁殖后代;⑤遗传和变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⑤
4.(2021·襄城模拟)“芳林新叶催陈叶”,与下列描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阳光下生长的小麦 B.朵朵葵花向太阳
C.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 D.蜻蜓点水
5.(2021·平桂模拟)生物具有若干区别于其他非生物的特征,下列现象与“人出汗”不属于同一特征的是(  )
A.人排尿 B.植物落叶 C.人呼气 D.种子萌发
6.(2021·百色模拟)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 B.病毒 C.草履虫 D.酵母菌
7.(2021九下·江西月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
8.(2021九下·江西月考)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符合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把鱼饵投入水中会有许多鱼来取食
B.生物的新陈代谢——芳林新叶催陈叶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青蛙鸣叫
D.生物的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9.(2021八下·广饶开学考)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影响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
D.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10.(2021八下·广饶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生物所共有的特征?(  )
A.生长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进行新陈代谢 D.能对外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11.(2021八下·临邑开学考)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能适应环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A.A B.B C.C D.D
12.(2021八下·临邑开学考)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葵花朵朵向太阳——生物需要营养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现象
C.松鼠摄取食物——新陈代谢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13.(2021八下·临邑开学考)生物的下列特征,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狼的双眼在头部前方,而羊的双眼在头部两侧
B.北极熊和南极企鹅身体外部都有厚厚的保温层
C.白鼬在春季毛色呈棕黄色,冬季呈白色
D.蚯蚓和蚂蚁都能改变土壤结构
14.(2021八下·临邑开学考)植物的下列特征中,与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相适应的是(  )
①叶变态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 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达
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⑦
15.(2021七上·武昌期末)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却说它是生物;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它却不是生物,以下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6.(2021八上·江北期末)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锐减,将会导致的后果是(  )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17.(2021七上·寻乌期末)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腐蚀岩石。这说明生物体(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改造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8.(2021七上·宁德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B.枯叶蝶静止时好像一片枯叶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19.(2021七上·云县期末)“人体通过皮肤排出汗液”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0.(2021七上·松山期末)“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1.(2021七上·大安期末)我们经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大气影响生物的生存 D.植物的生长需要温度
22.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3.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芝麻开花节节高
24.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C.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D.应激性是生物体具有的普遍特性
25.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害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
二、判断题
26.(2020七上·临泽期中)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叶已落光,而松树叶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柳树不适应寒冷环境,松树比柳树更适应寒冷环境。
27.(2020七上·景泰期中)只有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
28.(2020七上·会宁期中)生物体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9.(2020七上·埇桥期中)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环境因素。
30.(2020七上·埇桥期中)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31.(2020七上·陇县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2.(2020七上·陇县期中)对于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因素。
33.(2020七上·宜兴期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34.(2020七上·宜兴期中)“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5.(2020七上·长春月考)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四个特征,请判断以下具体事例:
(1)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含羞草合拢叶片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
(2)你从新生儿到初中生,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
(3)蜻蜓点水、母鸡下蛋、老马识途,蜘蛛织网体现了生物的繁殖。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呼吸、排汗等体现生物的新陈代谢。
三、综合题
36.(2020七上·高州月考)资料分析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植物中有种称为“吃人魔王”的日轮花。凡是有日轮花的地方,必有吃人的黑寡妇蜘蛛。日轮花能发出诱人的兰花般芳香,如果人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把人紧紧地拉住,拖倒在潮湿的草地上,直到使人动弹不得。这时,躲在日轮花上的黑蜘蛛便蜂拥一般地爬到受害者的身上,细细地吮吸。当蜘蛛吃了人的躯体后,消化排出的粪便就会成为日轮花长大的肥料。
请填写出下列语句分别体现出的生物特征:
(1)“人们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体现了   。
(2)“(黑蜘蛛)细细地吮吸”体现了    。
(3)“……消化排出的粪便”体现了   。
(4)“日轮花长大”体现了   。
(5)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   。
(6)日轮花属于种子植物,植物的种子都有   和   ,
其中    是新植株的幼体
37.(2020七上·新丰期中)资料分析:
生活离不开生物,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和生物相关:
古诗一: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二: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根据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诗《秋思》的描写中中属于生物的有:   ,它们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    (答出两例);非生物有:    。
(2)在古诗《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制造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颗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
(3)若制作马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和杏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你应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
四、连线题
38.(2021·沈阳模拟)请将下列常见的生命现象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39.(2021七上·拜泉期末)将下列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对应连起来。
40.(2021七上·五常期末)友情联盟:请将下列相对应的生物关系连接起来,并将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
41.(2016七上·咸阳竞赛)匹配题
(1)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老虎吃野猪     A、合作关系
许多蜜蜂在酿蜜     B、竞争关系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C、捕食关系
(2)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动物的取食     A、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     B、繁殖
人体的排汗     C、应激性
植物的开花结果     D、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     E、生长
42.(2017七上·长春期中)将下列内涵相同的生命现象匹配起来
母鸡下蛋     A、植物落叶
人体的排汗     B、蜻蜓点水
植物光合作用     C、朵朵葵花向太阳
手被针刺缩回     D、猫捉老鼠
种瓜得瓜     E、子女与父母相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降低叶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茎肉质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②草原中的狼捕食牧民的牛羊,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③春江水暖鸭先知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环境。④白天和夜晚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因此,“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故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排列组合是③①④②。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2.【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2020年济南市打造公园136处,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都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而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上表皮,体现的是生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在我国北方,有些树木一到秋冬天就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新陈代谢;同时也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温度)做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这是树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芳林新叶催陈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
A.阳光下生长的小麦,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B.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C.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符合题意
D.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5.【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动物和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种子萌发属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D。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6.【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珊瑚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符合题意。
BCD.病毒、草履虫、酵母菌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生命,其判断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⑥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A.“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符合题意。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属于环境影响生物,不符合题意。
CD.“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都是生物影响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把鱼饵投入水中会有许多鱼来取食,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A符合题意。
B.“芳林新叶催陈叶”,表明植物长出新叶,老叶脱落,说明生物体内在不断地进行新城代谢,B符合题意。
C.青蛙鸣叫是为招引雌蛙,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C不符合题意。
D.“离离原上草,一岁枯荣”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9.【答案】A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A符合题意。
B.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因此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蒸腾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影响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C不符合题意。
D.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3)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10.【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CD.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符合题意。
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11.【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这是应激性,也就是生物能对外界特定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尿液是人体的代谢废物,人体排尿,对维持组织细胞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正反映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反映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所以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堤代表环境,蚂蚁代表生物,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12.【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葵花向太阳是它能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而不是需要营养,符合题意。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生物遗传,不符合题意。
C.松鼠摄取食物,说明生物需要营养,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堤代表环境,蚂蚁代表生物,说明生物影响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13.【答案】D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A.狼的眼睛在头部前方,方便更好的注视面前目标,以利捕捉;羊的双眼在头部两侧,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帮助羊老远就能看到两边的敌人,二者均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北极熊和南极企鹅身体外部都有厚厚的脂肪层,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适应寒冷的环境,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白鼬在春季毛色呈棕黄色,冬季呈白色,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
D.蚯蚓和蚂蚁的活动都能疏松土壤,属于生物影响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
14.【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①叶特化成刺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②叶上有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③叶面薄而宽大,叶内保存的水分较少,而蒸腾作用的面积大,因此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很多,不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④叶小蒸腾作用的面积小,因此蒸腾作用较弱,散失的水分少,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⑤植株高大,散失的水分较多,不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⑥植株矮小散失的水分较少,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⑦有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地表缺水的环境;所以与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相适应的是①②④⑥⑦。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干旱环境中水分缺乏,因此,耐旱植物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从植物吸水、保水、减少蒸腾作用的等方面分析):
1、根系发达(深入地下,为了更好的收集水分)。
2、叶片较小且外部包裹蜡物质(可防止丧失过多水分流失)。
3、叶表面气孔较小,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少。
15.【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母鸡生蛋等,不符合题意。
B.能快速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符合题意。
C.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不符合题意。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体出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森林锐减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森林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森林还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森林减少,会使干旱加剧,洪涝灾害增多,粮食减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7.【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8.【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A.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身体蠕虫状,穴居生活,能使土壤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属于环境影响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9.【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通过皮肤排出汗液”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20.【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诗句中的主要意思是“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着太阳开放。”说明的是葵花向光性,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光的刺激作出反应,C符合题意。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可见,该诗句并没有体现到。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1.【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22.【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的是鸟类的生殖现象;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只” 红豆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形成的,描写的是生物生长发育;“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自然现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动物的群聚现象。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指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
23.【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选项不正确 ;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B也是错误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C选项正确;芝麻开花节节高描述的是生物的生长现象,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叫遗传。遗传现象的例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猫生猫,鸭生鸭”。
24.【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符合题意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不符合题意;C、动物是生物的一个主要类群,称为动物界。它们能够对环境作出反应并移动,捕食其他生物;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由运动,不符合题意。D、生物体具有应激性的特征。如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叶会合拢,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植物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茎的背地生长等,都说明植物具有应激性,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需熟记生物的七大特征。
25.【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故不符合题意;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七星瓢虫是为了获取食物,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不符合题意;C、钟乳石慢慢长大,是碳酸盐溶液主要是碳酸氢钙溶液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是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的,是化学现象,故符合题意;D、含羞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柳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此题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柳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是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不是只有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植物和微生物也可以,因此题干错误。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水影响植物的分布主要因素,因为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如化学反应的溶剂,物质的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等。由于各种植物对水的要求不同,所以就影响了植物的分布。我国从东部到西部最大的不同环境因素是水,东部多西部少,我国从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形成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的植被特点。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植物的分布:
非生物因素 影响 典型例子
光 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
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32.【答案】错误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3.【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应了环境因素温度、风等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因此属于环境影响生物,因此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雨露滋润禾苗壮”,意思是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35.【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含羞草合拢叶片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故题干正确。(2)从新生儿到初中生,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故题干正确。(3)老马识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蜘蛛织网、蜻蜓点水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题干中只有蜻蜓点水、母鸡下蛋与繁殖有关,故题干错误。 (4)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如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吸入氧气、动物摄取食物等。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如动物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植物蒸发水分、人体排出汗液和尿液等,故题干正确。
【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6.【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4)生物能生长
(5)生物能呼吸;生物能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6)种皮;胚;胚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人们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这是日轮花对人采摘它这种刺激做出了反应。
(2)“(黑蜘蛛)细细地吮吸”这是黑蜘蛛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当蜘蛛吃了人的躯体后,消化排出的粪便就会成为日轮花长大的肥料,”这是蜘蛛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特征。
(4)“日轮花长大”这说明日轮花具有生长发育现象,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的特性。
(5)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能繁殖后代,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除了题目中提到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提到的“生物能呼吸”、“生物能繁殖”、“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6)双子叶植物种子主要有种皮和胚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可见,植物种子的结构都包括种皮和胚,而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胚是发育新植株的结构。
故答案为:(1)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4)生物能生长;(5)生物能呼吸、生物能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6)种皮、胚、胚。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种子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是指有生物的物体,生物具有基本的生命现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能繁殖后代,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不管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都有种皮和胚,种皮起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在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是新植株的幼体。
37.【答案】(1)藤,树,鸦,人,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夕阳
(2)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长和繁殖;遗传
(3)生理盐水;清水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诗中描写属于生物的是:藤,树,鸦,人,马;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夕阳属于非生物;生物具备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生物能对外刺激做出反应等。(2)“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即应激性;“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遗传现象。(3)马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应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杏的果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滴加的液体是清水;它们的作用都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8.【答案】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①“芝麻开花,节节高”,体现了生物能生长,故连线B。
②“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也能说明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故连线C。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连线D。
④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这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说明生物能影响一定的环境,故连线E。
⑤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所以,“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故连线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9.【答案】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子代与亲代相似说明具有遗传的现象。
B.人体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动物捕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植物的开花结果属于繁殖现象。
E.含羞草受触碰式叶片合拢是植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应激性。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0.【答案】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取食蚜虫;②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蛔虫从人体获取营养物质;③合作关系:同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蜜蜂用舞蹈告知同伴蜜源;④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小丑鱼与海葵生活在一起,互惠互利;⑤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牛和羊在同一个草场吃草。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类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41.【答案】(1)C;A;B
(2)D;E;A;B;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老虎吃野猪,二者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为捕食关系;许多蜜蜂在酿蜜,需要许多蜜蜂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为争夺养分而形成竞争关系;
(2)老虎吃野猪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蘑菇由小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人体的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的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向日葵朝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1)C;A;B;(2)D;E;A;B;C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间的关系 关系特点 实例分析
捕食关系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竞争关系 争夺空间、阳光、食物、配偶等 水稻和草争夺阳光和水等
合作关系 同种生物间的互助 蜜蜂群内的分工和合作
共生关系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的根
寄生关系 一种植物生活在另一种植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菟丝子寄生在别的植物上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2.【答案】B;A;D;C;E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母鸡下蛋和蜻蜓点水,属于生物的繁殖现象;
B、人体的排汗和植物落叶属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植物光合作用和猫捉老鼠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手被针刺缩回和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E、种瓜得瓜和子女与父母相似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B;A;D;C;E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21·沈阳模拟)下列各项中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阳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产生影响的顺序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 ②草原中的狼捕食牧民的牛羊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D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降低叶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茎肉质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②草原中的狼捕食牧民的牛羊,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③春江水暖鸭先知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环境。④白天和夜晚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因此,“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故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排列组合是③①④②。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2.(2021·历下模拟)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2020年济南市打造公园136处,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上表皮
D.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
【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2020年济南市打造公园136处,使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机农场通过饲养蚯蚓改善土质,都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而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上表皮,体现的是生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3.(2021·历下模拟)一叶落知天下秋。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长发育;②新陈代谢;③适应环境;④繁殖后代;⑤遗传和变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⑤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在我国北方,有些树木一到秋冬天就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新陈代谢;同时也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温度)做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这是树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2021·襄城模拟)“芳林新叶催陈叶”,与下列描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阳光下生长的小麦 B.朵朵葵花向太阳
C.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 D.蜻蜓点水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芳林新叶催陈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
A.阳光下生长的小麦,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B.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C.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符合题意
D.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体现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5.(2021·平桂模拟)生物具有若干区别于其他非生物的特征,下列现象与“人出汗”不属于同一特征的是(  )
A.人排尿 B.植物落叶 C.人呼气 D.种子萌发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动物和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种子萌发属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D。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6.(2021·百色模拟)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 B.病毒 C.草履虫 D.酵母菌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珊瑚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符合题意。
BCD.病毒、草履虫、酵母菌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生命,其判断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⑥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7.(2021九下·江西月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这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A.“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符合题意。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属于环境影响生物,不符合题意。
CD.“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香草园中的薰衣草使园里空气中充满芬芳”都是生物影响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
8.(2021九下·江西月考)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符合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把鱼饵投入水中会有许多鱼来取食
B.生物的新陈代谢——芳林新叶催陈叶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青蛙鸣叫
D.生物的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把鱼饵投入水中会有许多鱼来取食,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A符合题意。
B.“芳林新叶催陈叶”,表明植物长出新叶,老叶脱落,说明生物体内在不断地进行新城代谢,B符合题意。
C.青蛙鸣叫是为招引雌蛙,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C不符合题意。
D.“离离原上草,一岁枯荣”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9.(2021八下·广饶开学考)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影响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
D.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答案】A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A符合题意。
B.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因此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蒸腾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影响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C不符合题意。
D.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3)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10.(2021八下·广饶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生物所共有的特征?(  )
A.生长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进行新陈代谢 D.能对外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CD.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符合题意。
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11.(2021八下·临邑开学考)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能适应环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这是应激性,也就是生物能对外界特定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尿液是人体的代谢废物,人体排尿,对维持组织细胞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正反映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反映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所以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堤代表环境,蚂蚁代表生物,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12.(2021八下·临邑开学考)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葵花朵朵向太阳——生物需要营养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现象
C.松鼠摄取食物——新陈代谢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葵花向太阳是它能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而不是需要营养,符合题意。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生物遗传,不符合题意。
C.松鼠摄取食物,说明生物需要营养,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堤代表环境,蚂蚁代表生物,说明生物影响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生物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
13.(2021八下·临邑开学考)生物的下列特征,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狼的双眼在头部前方,而羊的双眼在头部两侧
B.北极熊和南极企鹅身体外部都有厚厚的保温层
C.白鼬在春季毛色呈棕黄色,冬季呈白色
D.蚯蚓和蚂蚁都能改变土壤结构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A.狼的眼睛在头部前方,方便更好的注视面前目标,以利捕捉;羊的双眼在头部两侧,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帮助羊老远就能看到两边的敌人,二者均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北极熊和南极企鹅身体外部都有厚厚的脂肪层,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适应寒冷的环境,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白鼬在春季毛色呈棕黄色,冬季呈白色,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
D.蚯蚓和蚂蚁的活动都能疏松土壤,属于生物影响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
14.(2021八下·临邑开学考)植物的下列特征中,与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相适应的是(  )
①叶变态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 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达
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⑦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①叶特化成刺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②叶上有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③叶面薄而宽大,叶内保存的水分较少,而蒸腾作用的面积大,因此蒸腾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很多,不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④叶小蒸腾作用的面积小,因此蒸腾作用较弱,散失的水分少,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⑤植株高大,散失的水分较多,不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⑥植株矮小散失的水分较少,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⑦有发达的根系,可以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地表缺水的环境;所以与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中生活相适应的是①②④⑥⑦。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干旱环境中水分缺乏,因此,耐旱植物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从植物吸水、保水、减少蒸腾作用的等方面分析):
1、根系发达(深入地下,为了更好的收集水分)。
2、叶片较小且外部包裹蜡物质(可防止丧失过多水分流失)。
3、叶表面气孔较小,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少。
15.(2021七上·武昌期末)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却说它是生物;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它却不是生物,以下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如:蘑菇能从小长大、母鸡生蛋等,不符合题意。
B.能快速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符合题意。
C.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不符合题意。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体出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2021八上·江北期末)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锐减,将会导致的后果是(  )
A.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森林锐减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森林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森林还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森林减少,会使干旱加剧,洪涝灾害增多,粮食减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7.(2021七上·寻乌期末)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腐蚀岩石。这说明生物体(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改造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18.(2021七上·宁德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B.枯叶蝶静止时好像一片枯叶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A.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身体蠕虫状,穴居生活,能使土壤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属于环境影响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19.(2021七上·云县期末)“人体通过皮肤排出汗液”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通过皮肤排出汗液”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20.(2021七上·松山期末)“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诗句中的主要意思是“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着太阳开放。”说明的是葵花向光性,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光的刺激作出反应,C符合题意。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可见,该诗句并没有体现到。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1.(2021七上·大安期末)我们经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大气影响生物的生存 D.植物的生长需要温度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22.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的是鸟类的生殖现象;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只” 红豆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形成的,描写的是生物生长发育;“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自然现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动物的群聚现象。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指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
23.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芝麻开花节节高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选项不正确 ;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B也是错误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C选项正确;芝麻开花节节高描述的是生物的生长现象,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叫遗传。遗传现象的例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猫生猫,鸭生鸭”。
24.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
C.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D.应激性是生物体具有的普遍特性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符合题意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不符合题意;C、动物是生物的一个主要类群,称为动物界。它们能够对环境作出反应并移动,捕食其他生物;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由运动,不符合题意。D、生物体具有应激性的特征。如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叶会合拢,向日葵的花盘朝向太阳,植物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茎的背地生长等,都说明植物具有应激性,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需熟记生物的七大特征。
25.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害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故不符合题意;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七星瓢虫是为了获取食物,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不符合题意;C、钟乳石慢慢长大,是碳酸盐溶液主要是碳酸氢钙溶液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是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的,是化学现象,故符合题意;D、含羞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题
26.(2020七上·临泽期中)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叶已落光,而松树叶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柳树不适应寒冷环境,松树比柳树更适应寒冷环境。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柳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此题说法错误。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柳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27.(2020七上·景泰期中)只有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是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不是只有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植物和微生物也可以,因此题干错误。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8.(2020七上·会宁期中)生物体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29.(2020七上·埇桥期中)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环境因素。
【答案】错误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0.(2020七上·埇桥期中)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答案】正确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水影响植物的分布主要因素,因为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如化学反应的溶剂,物质的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等。由于各种植物对水的要求不同,所以就影响了植物的分布。我国从东部到西部最大的不同环境因素是水,东部多西部少,我国从东到西降水量逐渐减少,形成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的植被特点。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植物的分布:
非生物因素 影响 典型例子
光 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
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
31.(2020七上·陇县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因此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32.(2020七上·陇县期中)对于生物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因素。
【答案】错误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3.(2020七上·宜兴期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述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应了环境因素温度、风等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因此属于环境影响生物,因此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34.(2020七上·宜兴期中)“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错误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雨露滋润禾苗壮”,意思是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35.(2020七上·长春月考)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四个特征,请判断以下具体事例:
(1)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含羞草合拢叶片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
(2)你从新生儿到初中生,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
(3)蜻蜓点水、母鸡下蛋、老马识途,蜘蛛织网体现了生物的繁殖。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呼吸、排汗等体现生物的新陈代谢。
【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1)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含羞草合拢叶片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故题干正确。(2)从新生儿到初中生,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故题干正确。(3)老马识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蜘蛛织网、蜻蜓点水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题干中只有蜻蜓点水、母鸡下蛋与繁殖有关,故题干错误。 (4)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如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吸入氧气、动物摄取食物等。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如动物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植物蒸发水分、人体排出汗液和尿液等,故题干正确。
【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三、综合题
36.(2020七上·高州月考)资料分析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植物中有种称为“吃人魔王”的日轮花。凡是有日轮花的地方,必有吃人的黑寡妇蜘蛛。日轮花能发出诱人的兰花般芳香,如果人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把人紧紧地拉住,拖倒在潮湿的草地上,直到使人动弹不得。这时,躲在日轮花上的黑蜘蛛便蜂拥一般地爬到受害者的身上,细细地吮吸。当蜘蛛吃了人的躯体后,消化排出的粪便就会成为日轮花长大的肥料。
请填写出下列语句分别体现出的生物特征:
(1)“人们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体现了   。
(2)“(黑蜘蛛)细细地吮吸”体现了    。
(3)“……消化排出的粪便”体现了   。
(4)“日轮花长大”体现了   。
(5)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   。
(6)日轮花属于种子植物,植物的种子都有   和   ,
其中    是新植株的幼体
【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4)生物能生长
(5)生物能呼吸;生物能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6)种皮;胚;胚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人们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这是日轮花对人采摘它这种刺激做出了反应。
(2)“(黑蜘蛛)细细地吮吸”这是黑蜘蛛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当蜘蛛吃了人的躯体后,消化排出的粪便就会成为日轮花长大的肥料,”这是蜘蛛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特征。
(4)“日轮花长大”这说明日轮花具有生长发育现象,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的特性。
(5)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能繁殖后代,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除了题目中提到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提到的“生物能呼吸”、“生物能繁殖”、“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6)双子叶植物种子主要有种皮和胚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可见,植物种子的结构都包括种皮和胚,而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胚是发育新植株的结构。
故答案为:(1)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4)生物能生长;(5)生物能呼吸、生物能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6)种皮、胚、胚。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种子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生物是指有生物的物体,生物具有基本的生命现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生物能繁殖后代,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不管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都有种皮和胚,种皮起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在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是新植株的幼体。
37.(2020七上·新丰期中)资料分析:
生活离不开生物,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和生物相关:
古诗一: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二: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根据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诗《秋思》的描写中中属于生物的有:   ,它们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    (答出两例);非生物有:    。
(2)在古诗《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制造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颗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   现象。
(3)若制作马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和杏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你应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
【答案】(1)藤,树,鸦,人,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夕阳
(2)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长和繁殖;遗传
(3)生理盐水;清水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诗中描写属于生物的是:藤,树,鸦,人,马;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夕阳属于非生物;生物具备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生物能对外刺激做出反应等。(2)“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即应激性;“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红杏伸出墙外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遗传现象。(3)马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应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杏的果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滴加的液体是清水;它们的作用都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四、连线题
38.(2021·沈阳模拟)请将下列常见的生命现象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①“芝麻开花,节节高”,体现了生物能生长,故连线B。
②“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也能说明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故连线C。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连线D。
④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这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说明生物能影响一定的环境,故连线E。
⑤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所以,“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故连线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9.(2021七上·拜泉期末)将下列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对应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子代与亲代相似说明具有遗传的现象。
B.人体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动物捕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植物的开花结果属于繁殖现象。
E.含羞草受触碰式叶片合拢是植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应激性。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0.(2021七上·五常期末)友情联盟:请将下列相对应的生物关系连接起来,并将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
【答案】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取食蚜虫;②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蛔虫从人体获取营养物质;③合作关系:同种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蜜蜂用舞蹈告知同伴蜜源;④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小丑鱼与海葵生活在一起,互惠互利;⑤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牛和羊在同一个草场吃草。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类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41.(2016七上·咸阳竞赛)匹配题
(1)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老虎吃野猪     A、合作关系
许多蜜蜂在酿蜜     B、竞争关系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C、捕食关系
(2)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动物的取食     A、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     B、繁殖
人体的排汗     C、应激性
植物的开花结果     D、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     E、生长
【答案】(1)C;A;B
(2)D;E;A;B;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老虎吃野猪,二者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为捕食关系;许多蜜蜂在酿蜜,需要许多蜜蜂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为争夺养分而形成竞争关系;
(2)老虎吃野猪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蘑菇由小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人体的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的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向日葵朝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1)C;A;B;(2)D;E;A;B;C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间的关系 关系特点 实例分析
捕食关系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竞争关系 争夺空间、阳光、食物、配偶等 水稻和草争夺阳光和水等
合作关系 同种生物间的互助 蜜蜂群内的分工和合作
共生关系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的根
寄生关系 一种植物生活在另一种植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菟丝子寄生在别的植物上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2.(2017七上·长春期中)将下列内涵相同的生命现象匹配起来
母鸡下蛋     A、植物落叶
人体的排汗     B、蜻蜓点水
植物光合作用     C、朵朵葵花向太阳
手被针刺缩回     D、猫捉老鼠
种瓜得瓜     E、子女与父母相似
【答案】B;A;D;C;E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母鸡下蛋和蜻蜓点水,属于生物的繁殖现象;
B、人体的排汗和植物落叶属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植物光合作用和猫捉老鼠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手被针刺缩回和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E、种瓜得瓜和子女与父母相似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B;A;D;C;E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