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5.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天津模拟)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
A.就地保护 B.隔离保护 C.迁地保护 D.离体保护
2.(2021八上·利通期末)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依法保护 B.建立危物种种质库
C.迁地保护 D.建立自然保护区
3.(2021七上·武川期末)我国森林植被面临的现状是( )
A.森林覆盖率高于世界人均水平
B.对森林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呈现衰退趋势
C.对森林利用合理,无乱砍滥伐现象发生
D.我国是个多林国家
4.(2021八上·宽城期末)为保护野生东北虎、丹顶鹤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C.建造动物园 D.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5.(2020七下·邵阳期末)藿香蓟又名胜红蓟,菊科霍香蓟属,原产于墨西哥,其繁殖力惊人,近几年在邵阳地区大量出现,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实例属于( )
A.生物防治 B.物种引进 C.生物入侵 D.生物繁殖
6.(2020八下·高明期末)“放生”是一种祈福方式,有人到西江河放生巴西龟,请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判断,你觉得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放生一定会增加生态系统食物链条数
B.放生能增加河里生物多样性
C.放生增强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D.这样的放生会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隐患
7.(2020八下·连州期末)在动物的栖息环境中对动物加以保护的方式属于( )
A.就地保护
B.既不属于就地保护也不属于易地保护
C.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相结合
D.易地保护
8.(2020·济南模拟)图是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种群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9.(2020·泉州模拟)从表中数据分析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危害鸟类生存的因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它原因
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20% 60% 12% 8%
A.颁布保护鸟类的法律法规
B.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
C.禁止引进危害鸟类的外来物种
D.将鸟类移入动物园进行保护和管理
10.(2019八上·梅县月考)为了保护扬子鳄这种濒危动物,我国在安徽省宣城市建立了扬子鳄繁育研究中心,对扬子鳄进行研究和繁育管理,这种保护措施属于动物多样性保护中的( )
A.就地保护 B.法制教育和管理
C.易地保护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1.(2019九下·西城模拟)调查显示野生动物数量在短短40年内大量减少,这种现状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不包括( )
A.保护措施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12.(2019八下·淮安月考)科学家研究了某地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结果如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比例 20% 60% 12% 8%
由上述结果看出,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为( )
A.大力开展爱鸟周活动,加强爱鸟宣传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
D.禁止偷猎
13.(2019八下·武城开学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14.(2019八上·黔南期末)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意义是( ).
A.能减少铁路的建设投资
B.有利于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
C.有利于观赏风景
D.体现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无能为力
15.(2018八上·阳江月考)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16.(2018八上·紫金期中)当你遇到受伤无法飞行的鸟时,你认为最好的做法是( )
A.立即把它放回大自然
B.把它带回家中饲养观赏
C.把它抓住卖给小商贩
D.给它治疗、饲养,伤好后放回大自然
17.(2018·扬州)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18.(2018·中山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不容易稳定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19.(2018八下·沭阳月考)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动物瘟疫 D.生态环境被破坏
20.(2018·漳州模拟)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 是( )
A.苏铁 B.红豆杉 C.仙人掌 D.卷柏
21.(2018·港南模拟)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
A.扭角羚 B.褐马鸡 C.蝙蝠 D.扬子鳄
22.(2018七上·杜尔伯特期末)水葫芦是我国100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于净化污水,近几十年来在我国部分地方疯长.如在云嫩滇池里,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水面,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乱砍滥伐 B.乱捕滥杀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23.(2018八上·兴化期末)我国珍稀的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是( )
A.白鳍豚 B.娃娃鱼 C.扬子鳄 D.金丝猴
24.(2018八上·罗湖期末)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产卵量过低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人类过度捕捞 ④鱼的食物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2017八上·平川期中)下列我国珍稀动物中被誉为“活化石”的动物是: ( )
A.藏羚羊 B.大熊猫 C.白鳍豚 D.丹顶鹤
二、判断题
26.(2021八上·安定期末)外来物种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
27.(2020八上·埇桥期中)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
28.(2019八上·利辛期末)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9.(2019八上·新建期末)为了丰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应该多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30.(2018八上·溧水期末)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利用一切生物资源。(判断对错)
31.(2018八上·庄浪期末)把某些濒危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这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最好方法.(判断对错)
32.(2018八上·临泽期末)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措施.(判断对错)
33.(2016七上·卢龙期中)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而造成桫椤数量的大量减少。(判断对错)
34.(2015八上·滦县期末)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能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35.(2015八上·平定期末)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基因库都属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三、综合题
36.(2020八下·耒阳开学考)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威胁生态系统。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瀕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它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1)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2)鸟类瀕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3)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7.(2020八上·厦门期末)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北京世园会园区内,树木苍翠茂盛,湖水碧波荡漾,蝴蝶在花丛嬉戏,燕雀振翅高飞……绿草茵茵,鸟鸣蛙唱,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资料2 植物馆内有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食虫植物、苔藓等600多种珍贵植物。马铃薯展区由废旧轮胎打造而成,种植数千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世园会结束后,帝王百合、华盖木等特有珍稀植物被移入北京植物园养护。
(1)资料1中,提 类脊椎动物;资料2中,至少提到了 类孢子植物;资料中提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
(2)世园会设计有湖、草地、热带雨林等景观,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 。
(3)“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这句话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资料中,直接支持这句话的事实是 。
(4)请从生态保护的角度,为前往世园会参观的朋友提一条合理建议: 。
38.(2019·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资料一:“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是2019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为包括减緩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资料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也多达90余种。除了常见的云南松、华山松等外,还有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
资料三:云南省委、省政府紧扣“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守住了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筑牢了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2020年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和当好东道主做准备。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 (答出1点即可)。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 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3)“守住云南的青山绿水”,最重要的是保护 (填“生物种类”“基因”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请你给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条建议。 。
39.(2017八上·盐湖期中) [资料]1:300亿年前,地球上有25亿物种,至今只剩1亿,60%本世纪灭绝,鸟类2年灭绝一种,兽类1年灭绝一种.近代在我国绝迹的动物就有麋鹿、高鼻羚羊、野马、犀牛、百臂叶猴等10多种,还有大熊猫、长臂猿、扬子鳄、野生梅花鹿等2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我国的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 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资料]2:如今世界森林正以2×105m2/min的速度消失,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地.如美国的原始森林遭破坏,有很多树木都是被人为砍伐的.造成很多动物流离失所,甚至有些物种灭绝.
[资料]3:温室效应,使北极地区的气温升高,造成北极熊找不到食物,濒临灭絶.由于生活工业废水进入水域使许多水域发生赤潮现象,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营养化,会导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资料]4: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 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 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1)由资料1和2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烕胁是
(2)由资料2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烕胁的原因是
由资料3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
由资料4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5)我国各地已经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迁地保护濒危植物
C.就地保护濒危生物. D.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1年仅为8.5%了,并且因遮蔽地面的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植物已经绝迹.
材料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顷,30年后竟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材料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
(1)材料一说明造成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是生存环境
的 及 开发利用.
(3)材料三说明由于 入侵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4)以上材料说明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并且与其他的 相联系,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
(5)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为了减少物种的丧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6)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该怎样做?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就地保护是在原地对生物或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
B.隔离保护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B不符合题意。
C.迁地保护也叫易地保护,是对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的有效保护措施,C不符合题意。
D.离体是指组织培养时将组织或器官隔离母体,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5。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因此,应积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森林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少;
(2)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3)土地沙漠化严重。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所以为保护野生东北虎、丹顶鹤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5.【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生物防治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节省农药经费,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如农民利用鸭子、青鱼喜食幼螺的习性,创造了通过放养鸭群和青鱼来压低幼螺数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不符合题意。
B.物种引进指将其它地域物种带入某一地域让其融入当地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藿香蓟又名胜红蓟,菊科霍香蓟属,原产于墨西哥,其繁殖力惊人,近几年在邵阳地区大量出现,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藿香蓟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属于生物入侵(外来物种入侵),C符合题意。
D.生物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有: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巴西龟属于外来物种,由于放生地空间条件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巴西龟的天敌,所以放生的巴西龟可能在放生地大量繁殖,对放生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有: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在动物的栖息地环境中对动物加以保护属于就地保护,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属于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的意思是把濒危动物转移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保护起来。
8.【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A符合题意;B、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B不符合题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从表中数据分析危害鸟类生存因素中的“栖息地丧失”,对鸟类的危害程度占60%,是危害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0.【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上可知,题中叙述的内容应该属于易地保护。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
11.【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措施的多样性是指保护的多种方法,不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选项A符合题意;
BCD、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和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 和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2.【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分析以上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表可知,栖息地丧失是鸟类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是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不符合题意;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措施如下: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题干中描述的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15.【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
【解答】A、因为受伤的鸟,不能飞行,不利于捕捉食物和躲避敌害,所以不能把它直接放回大自然,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有些鸟类野外才是它们的家园,所以不能随意带回家饲养,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 把它抓住卖给小商贩不利于保护鸟类和鸟类的生存,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把受伤的鸟带回家
治疗、饲养,待伤好后放归大自然,是最合理的做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难度不大,熟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8.【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因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9.【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可见我国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改变或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为基础题,熟知,人类的活动改变或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是使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20.【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红豆杉是我国的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现已形成了一个种群,有植物界的“大熊猫”的称号,可用于提炼抗癌药物。
故答案为:B
【分析】被称为植物熊猫的植物,主要有银杉,报春苣苔,沙地云杉,金花茶,水杉,红豆杉等。
21.【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扭角羚别名羚牛、金毛扭角羚分布范围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大型食草动物,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A不符合题意;
B.褐马鸡分布在我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和北京西部山区.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蝙蝠是普通的哺乳动物,C符合题意;
D.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国的有些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把一些生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生物,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有扬子鳄、扭角羚、藏羚羊、蒙古野驴、丹顶鹤、白鳍豚、大熊猫和东北虎、褐马鸡等,分析作答。
2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从国外引进了叫做“水葫芦”的植物,由于这种植物迅速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水面,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表明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23.【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白鳍豚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但是它是属于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娃娃鱼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属于两栖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扬子鳄是爬行动物,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C符合题意。
D、金丝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但是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不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收到破坏,熟记我国一级的保护动物,还有熟知动物的类群,为基础题,熟记即可,注意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也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其他原因。
对于终生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涞来说,水源遭到污染是威胁鱼类生存的关键因素,比如:工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等流入淮河,使淮河的水质恶化、含有有毒物质、水体缺氧等,不在适宜鱼虾生活,严重的致使大量鱼虾死亡。其次,还有人来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捕捞,以及电鱼、炸鱼等非法捕鱼,进一步使鱼类资源减少。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人类过度捕捞,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的主要原因,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其他原因,再跟据鱼类的生活环境不难解答此题。
25.【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藏羚羊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主要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于估量的科学价值,藏羚适应高寒气候,藏羚绒轻软纤细,弹性好,保暖性极强,被称为“羊绒之王”,也因其昂贵的身价被称为“软黄金”,故A不符合题意;
B、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可见B符合题意;
C、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白鳍豚是恒温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故C不符合题意;
D、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据此解答即可。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造成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叫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种补充措施,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解: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再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此观点错误。
【分析】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3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在社会的发展中,我们一直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但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对于森林来说,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可见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正确措施。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也就是就地保护.
32.【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3.【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森林而造成桫椤数量的大量减少。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桫椤是珍惜的物种,现在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而大量减少,我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三条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我们既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据此答题.
35.【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人们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因此,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有建设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基因库等,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除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
36.【答案】(1)基因;生态系统
(2)栖息地丧失
(3)生态系统
(4)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因此,鸟类瀕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分析】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③人工建筑、采矿等经济活动的影响。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改变或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如下: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7.【答案】(1)两;两;迁地保护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基因的多样性;基因决定性状
(4)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不踩踏植物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资料1在的燕、雀为鸟类,蛙为两栖动物,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资料2中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将珍稀植物移入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2)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草地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热带雨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因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因为基因决定性状。(4)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前往世园会的朋友们: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不踩踏植物。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如下:(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8.【答案】(1)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2)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自然保护区
(3)生态系统
(4)多植树造林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珍稀物种的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本题实际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言之有理即可。如多植树造林;不燃放烟花爆竹;多乘坐公共交通;使用节能电器等。
【分析】( 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 2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39.【答案】(1)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栖息地被破坏
(2)乱砍滥伐;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3)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4)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5)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由材料1和2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栖息地被破坏.
(2)由材料2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烕胁的原因是乱砍滥伐.
由资料3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环境污染.
由资料4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是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故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0.【答案】(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改变和破坏;过度(掠夺式的)
(3)外来物种
(4)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生态系统
(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解:(1)材料一说明乱砍滥伐,使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使生态环境改变和破坏,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而坡垒等珍稀树种喜阴不耐阳,最终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是生存环境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滥采乱挖、掠夺式开发导致野生甘草的已有一半被挖尽,滥捕乱杀使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3)材料三说明由于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食物充足(马尾松林多),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成了破坏,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危及本地物种,因此属于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4)以上材料说明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 生物种类 相联系,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5)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6)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故答案为:(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2)改变和破坏;过度(掠夺式的);(3)外来物种;(4)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生态系统;(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6)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5.15.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天津模拟)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
A.就地保护 B.隔离保护 C.迁地保护 D.离体保护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就地保护是在原地对生物或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
B.隔离保护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B不符合题意。
C.迁地保护也叫易地保护,是对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的有效保护措施,C不符合题意。
D.离体是指组织培养时将组织或器官隔离母体,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2021八上·利通期末)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依法保护 B.建立危物种种质库
C.迁地保护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2021七上·武川期末)我国森林植被面临的现状是( )
A.森林覆盖率高于世界人均水平
B.对森林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呈现衰退趋势
C.对森林利用合理,无乱砍滥伐现象发生
D.我国是个多林国家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5。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因此,应积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森林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少;
(2)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3)土地沙漠化严重。
4.(2021八上·宽城期末)为保护野生东北虎、丹顶鹤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C.建造动物园 D.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所以为保护野生东北虎、丹顶鹤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5.(2020七下·邵阳期末)藿香蓟又名胜红蓟,菊科霍香蓟属,原产于墨西哥,其繁殖力惊人,近几年在邵阳地区大量出现,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实例属于( )
A.生物防治 B.物种引进 C.生物入侵 D.生物繁殖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生物防治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节省农药经费,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如农民利用鸭子、青鱼喜食幼螺的习性,创造了通过放养鸭群和青鱼来压低幼螺数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不符合题意。
B.物种引进指将其它地域物种带入某一地域让其融入当地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藿香蓟又名胜红蓟,菊科霍香蓟属,原产于墨西哥,其繁殖力惊人,近几年在邵阳地区大量出现,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藿香蓟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属于生物入侵(外来物种入侵),C符合题意。
D.生物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6.(2020八下·高明期末)“放生”是一种祈福方式,有人到西江河放生巴西龟,请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判断,你觉得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放生一定会增加生态系统食物链条数
B.放生能增加河里生物多样性
C.放生增强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D.这样的放生会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隐患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有: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巴西龟属于外来物种,由于放生地空间条件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巴西龟的天敌,所以放生的巴西龟可能在放生地大量繁殖,对放生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有: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
7.(2020八下·连州期末)在动物的栖息环境中对动物加以保护的方式属于( )
A.就地保护
B.既不属于就地保护也不属于易地保护
C.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相结合
D.易地保护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在动物的栖息地环境中对动物加以保护属于就地保护,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属于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的意思是把濒危动物转移到动物园和繁育基地保护起来。
8.(2020·济南模拟)图是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种群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A符合题意;B、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B不符合题意;
C、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
D、《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2020·泉州模拟)从表中数据分析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危害鸟类生存的因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它原因
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20% 60% 12% 8%
A.颁布保护鸟类的法律法规
B.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
C.禁止引进危害鸟类的外来物种
D.将鸟类移入动物园进行保护和管理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从表中数据分析危害鸟类生存因素中的“栖息地丧失”,对鸟类的危害程度占60%,是危害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因此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0.(2019八上·梅县月考)为了保护扬子鳄这种濒危动物,我国在安徽省宣城市建立了扬子鳄繁育研究中心,对扬子鳄进行研究和繁育管理,这种保护措施属于动物多样性保护中的( )
A.就地保护 B.法制教育和管理
C.易地保护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上可知,题中叙述的内容应该属于易地保护。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
11.(2019九下·西城模拟)调查显示野生动物数量在短短40年内大量减少,这种现状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不包括( )
A.保护措施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措施的多样性是指保护的多种方法,不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选项A符合题意;
BCD、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和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 和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2.(2019八下·淮安月考)科学家研究了某地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结果如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比例 20% 60% 12% 8%
由上述结果看出,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为( )
A.大力开展爱鸟周活动,加强爱鸟宣传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
D.禁止偷猎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分析以上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表可知,栖息地丧失是鸟类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是保护鸟类最有效的措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3.(2019八下·武城开学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不符合题意;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2019八上·黔南期末)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意义是( ).
A.能减少铁路的建设投资
B.有利于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
C.有利于观赏风景
D.体现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无能为力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措施如下: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题干中描述的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15.(2018八上·阳江月考)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6.(2018八上·紫金期中)当你遇到受伤无法飞行的鸟时,你认为最好的做法是( )
A.立即把它放回大自然
B.把它带回家中饲养观赏
C.把它抓住卖给小商贩
D.给它治疗、饲养,伤好后放回大自然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
【解答】A、因为受伤的鸟,不能飞行,不利于捕捉食物和躲避敌害,所以不能把它直接放回大自然,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有些鸟类野外才是它们的家园,所以不能随意带回家饲养,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 把它抓住卖给小商贩不利于保护鸟类和鸟类的生存,可见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把受伤的鸟带回家
治疗、饲养,待伤好后放归大自然,是最合理的做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难度不大,熟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7.(2018·扬州)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迁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属于就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8.(2018·中山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不容易稳定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因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9.(2018八下·沭阳月考)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动物瘟疫 D.生态环境被破坏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可见我国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改变或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为基础题,熟知,人类的活动改变或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是使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20.(2018·漳州模拟)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 是( )
A.苏铁 B.红豆杉 C.仙人掌 D.卷柏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红豆杉是我国的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现已形成了一个种群,有植物界的“大熊猫”的称号,可用于提炼抗癌药物。
故答案为:B
【分析】被称为植物熊猫的植物,主要有银杉,报春苣苔,沙地云杉,金花茶,水杉,红豆杉等。
21.(2018·港南模拟)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
A.扭角羚 B.褐马鸡 C.蝙蝠 D.扬子鳄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扭角羚别名羚牛、金毛扭角羚分布范围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大型食草动物,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A不符合题意;
B.褐马鸡分布在我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和北京西部山区.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蝙蝠是普通的哺乳动物,C符合题意;
D.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我国的有些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把一些生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生物,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有扬子鳄、扭角羚、藏羚羊、蒙古野驴、丹顶鹤、白鳍豚、大熊猫和东北虎、褐马鸡等,分析作答。
22.(2018七上·杜尔伯特期末)水葫芦是我国100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于净化污水,近几十年来在我国部分地方疯长.如在云嫩滇池里,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水面,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乱砍滥伐 B.乱捕滥杀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入侵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从国外引进了叫做“水葫芦”的植物,由于这种植物迅速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水面,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表明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23.(2018八上·兴化期末)我国珍稀的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是( )
A.白鳍豚 B.娃娃鱼 C.扬子鳄 D.金丝猴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白鳍豚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但是它是属于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娃娃鱼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属于两栖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扬子鳄是爬行动物,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C符合题意。
D、金丝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但是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不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收到破坏,熟记我国一级的保护动物,还有熟知动物的类群,为基础题,熟记即可,注意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也是解题的关键。
24.(2018八上·罗湖期末)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产卵量过低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人类过度捕捞 ④鱼的食物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其他原因。
对于终生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涞来说,水源遭到污染是威胁鱼类生存的关键因素,比如:工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等流入淮河,使淮河的水质恶化、含有有毒物质、水体缺氧等,不在适宜鱼虾生活,严重的致使大量鱼虾死亡。其次,还有人来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捕捞,以及电鱼、炸鱼等非法捕鱼,进一步使鱼类资源减少。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人类过度捕捞,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的主要原因,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其他原因,再跟据鱼类的生活环境不难解答此题。
25.(2017八上·平川期中)下列我国珍稀动物中被誉为“活化石”的动物是: ( )
A.藏羚羊 B.大熊猫 C.白鳍豚 D.丹顶鹤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A、藏羚羊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主要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于估量的科学价值,藏羚适应高寒气候,藏羚绒轻软纤细,弹性好,保暖性极强,被称为“羊绒之王”,也因其昂贵的身价被称为“软黄金”,故A不符合题意;
B、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可见B符合题意;
C、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白鳍豚是恒温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故C不符合题意;
D、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据此解答即可。
二、判断题
26.(2021八上·安定期末)外来物种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造成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7.(2020八上·埇桥期中)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叫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种补充措施,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8.(2019八上·利辛期末)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9.(2019八上·新建期末)为了丰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应该多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解: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再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此观点错误。
【分析】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30.(2018八上·溧水期末)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利用一切生物资源。(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在社会的发展中,我们一直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但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对于森林来说,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可见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正确措施。
31.(2018八上·庄浪期末)把某些濒危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这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最好方法.(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也就是就地保护.
32.(2018八上·临泽期末)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措施.(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3.(2016七上·卢龙期中)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而造成桫椤数量的大量减少。(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森林而造成桫椤数量的大量减少。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桫椤是珍惜的物种,现在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而大量减少,我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三条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
34.(2015八上·滦县期末)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能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我们既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据此答题.
35.(2015八上·平定期末)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基因库都属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人们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因此,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有建设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基因库等,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除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
三、综合题
36.(2020八下·耒阳开学考)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威胁生态系统。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瀕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请分析下表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它原因
哺乳动物 31% 32% 17% 20%
鸟类 20% 60% 12% 8%
(1)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2)鸟类瀕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3)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答案】(1)基因;生态系统
(2)栖息地丧失
(3)生态系统
(4)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因此,鸟类瀕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分析】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③人工建筑、采矿等经济活动的影响。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改变或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如下: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7.(2020八上·厦门期末)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北京世园会园区内,树木苍翠茂盛,湖水碧波荡漾,蝴蝶在花丛嬉戏,燕雀振翅高飞……绿草茵茵,鸟鸣蛙唱,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资料2 植物馆内有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食虫植物、苔藓等600多种珍贵植物。马铃薯展区由废旧轮胎打造而成,种植数千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世园会结束后,帝王百合、华盖木等特有珍稀植物被移入北京植物园养护。
(1)资料1中,提 类脊椎动物;资料2中,至少提到了 类孢子植物;资料中提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
(2)世园会设计有湖、草地、热带雨林等景观,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 。
(3)“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这句话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资料中,直接支持这句话的事实是 。
(4)请从生态保护的角度,为前往世园会参观的朋友提一条合理建议: 。
【答案】(1)两;两;迁地保护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基因的多样性;基因决定性状
(4)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不踩踏植物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资料1在的燕、雀为鸟类,蛙为两栖动物,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资料2中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将珍稀植物移入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2)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草地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热带雨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因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因为基因决定性状。(4)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前往世园会的朋友们: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不踩踏植物。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如下:(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8.(2019·昆明)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资料一:“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是2019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为包括减緩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
资料二: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086种灌乔木,药用植物也多达90余种。除了常见的云南松、华山松等外,还有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
资料三:云南省委、省政府紧扣“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守住了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筑牢了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2020年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和当好东道主做准备。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 (答出1点即可)。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 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3)“守住云南的青山绿水”,最重要的是保护 (填“生物种类”“基因”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请你给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条建议。 。
【答案】(1)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2)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自然保护区
(3)生态系统
(4)多植树造林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珍稀物种的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2)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资料中提到的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就属于裸子植物。保护滇油杉、滇紫荆、云南樟等珍稀树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在如何进一步“守住云南的蓝天白云,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本题实际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言之有理即可。如多植树造林;不燃放烟花爆竹;多乘坐公共交通;使用节能电器等。
【分析】( 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 2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39.(2017八上·盐湖期中) [资料]1:300亿年前,地球上有25亿物种,至今只剩1亿,60%本世纪灭绝,鸟类2年灭绝一种,兽类1年灭绝一种.近代在我国绝迹的动物就有麋鹿、高鼻羚羊、野马、犀牛、百臂叶猴等10多种,还有大熊猫、长臂猿、扬子鳄、野生梅花鹿等2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我国的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 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资料]2:如今世界森林正以2×105m2/min的速度消失,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地.如美国的原始森林遭破坏,有很多树木都是被人为砍伐的.造成很多动物流离失所,甚至有些物种灭绝.
[资料]3:温室效应,使北极地区的气温升高,造成北极熊找不到食物,濒临灭絶.由于生活工业废水进入水域使许多水域发生赤潮现象,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营养化,会导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资料]4: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 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 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1)由资料1和2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烕胁是
(2)由资料2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烕胁的原因是
由资料3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
由资料4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5)我国各地已经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迁地保护濒危植物
C.就地保护濒危生物. D.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1)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栖息地被破坏
(2)乱砍滥伐;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3)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4)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5)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由材料1和2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栖息地被破坏.
(2)由材料2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烕胁的原因是乱砍滥伐.
由资料3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环境污染.
由资料4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是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故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1年仅为8.5%了,并且因遮蔽地面的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植物已经绝迹.
材料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顷,30年后竟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材料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枯死.
(1)材料一说明造成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是生存环境
的 及 开发利用.
(3)材料三说明由于 入侵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4)以上材料说明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并且与其他的 相联系,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
(5)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为了减少物种的丧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6)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该怎样做? .
【答案】(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改变和破坏;过度(掠夺式的)
(3)外来物种
(4)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生态系统
(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解:(1)材料一说明乱砍滥伐,使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使生态环境改变和破坏,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而坡垒等珍稀树种喜阴不耐阳,最终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2)材料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灭绝的原因是生存环境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滥采乱挖、掠夺式开发导致野生甘草的已有一半被挖尽,滥捕乱杀使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3)材料三说明由于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食物充足(马尾松林多),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成了破坏,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危及本地物种,因此属于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4)以上材料说明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 生物种类 相联系,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5)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6)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故答案为:(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2)改变和破坏;过度(掠夺式的);(3)外来物种;(4)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生态系统;(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6)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
【分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