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作者苏叔阳
细读探究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3.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1、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2、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枝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立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亲切、大声地说:“好!好!”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选择喜欢的问题,读课文,勾划圈点,批注感受,自主合作、探究: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
物,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
2.刘老师哪些地方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3.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
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课文题目叫“理想的风筝”?
他个子不高,( )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 )的眼睛,一头( )的短发更衬出他的( )。他有一条( )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 ) 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
微微发胖
慈祥
花白
忠厚
强壮
全部截去
同学们:假如你也是刘老师的学生,又见面了,你想对刘老师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