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浙教版 科学(初中)
九年级上
(1)
新授导入
糖类、蛋白质、脂肪在体内是怎么被利用的呢?
课堂新授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1、糖类的利用
血 糖
(血液中的
葡萄糖)
分 解
转 化
氧化分解
转 化
合 成
食物中
的糖类
肝糖元
脂肪、
蛋白质
CO2+H2O+能量
肝糖元
转变为
脂肪贮存
消化吸收
来 源
去 路
组织细胞供能
能源储备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双向调节能够保持其浓度的相对平衡{0.1%左右},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90mg/100ml}。
营养物质到达组织细胞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一部分用来氧化供能,一部分用来构成我们的身体。
糖元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小(吸收)肠
血糖
肝脏
糖元
脂肪
CO2+H2O+能量
2、脂肪的利用
食物
脂肪酸甘油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脂肪贮存
消化吸收
去路
3、蛋白质的利用
食物
氨基酸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自身蛋白质
合成糖类和脂肪
(产物是CO2、H2O、含氮废物如尿素)
消化吸收
去路
葡萄糖除来自食物外,还可来自哪里?
4、体内的能量
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
+
贮存的能量
=
氨基酸
脂肪
糖类
能量贮存、有机物积累
①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如:青少年)
②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如减肥者)
分解体内有机物,使有机物贮存减少。
③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如正常成年人)
能量保持平衡,体内有机物保持一定。
人体细胞代谢最终产物有哪些?
尿素、尿酸、无机盐、CO2、H2O等
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有哪些?主要何途径?
(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必须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当我们利用营养物质获得能量、合成身体新的组成物质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排泄的方式有哪些?
排泄的途径
10%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10%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方式排出
80%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
代谢废物怎样排出?
肾脏
膀胱
尿道
输尿管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储存尿液
排出尿液
功能
1.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排出尿液
暂存尿液
肾的位置
腹腔的背面、脊柱的两侧
输尿管
肾动脉
肾静脉
与肾相关的结构
肾门
血由肾动脉入肾
血由肾静脉出肾
输尿管将尿导出肾
肾脏
---肾单位
肾 盂
肾小管
肾小囊
肾实质
(约100万个)
肾小体
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单位
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毛细血管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入球小动脉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滤过作用)
毛细血管
含废物多的血液
(形成原尿)
(重吸收作用)
(形成尿液)
含废物少的血液
尿液
肾盂
【水、无机盐、尿素】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
尿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血液
【葡萄糖(全)、水(大部)、无机盐(部分)】
【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归纳尿液的形成过程
通过数据来了解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差别。
成分g/L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血浆 900-930 70-80 1 0.3 0.04 9.0
原尿 970 微量或无 1 0.3 0.04 9.0
尿液 0 0 0 1.8 0.05 11.0
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
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1.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吸收所造成。
2.尿是不断产生的,而排尿却是间歇的,为什么呢?
由于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当充盈时,尿道括约肌接受刺激,产生排便反射。
3.人经常憋尿会出现什么现象?
①影响膀胱的功能,对括约肌造成损伤。
③也会影响肾脏的功能。
②不及时排出尿液,尿中有尿酸、尿素引起中毒。
排尿途径:
肾单位(尿)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排尿意义
排出废物
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排尿途经及意义
人工肾透析过程
当人的肾功能发生某些障碍,将造成什么后果
尿中毒、甚至死亡.
救治方法
肾移植
人工肾(血液透析器)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
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
中毒死亡。如果在不能做肾脏移植手术的情况下,
请根据今天所学知识分析,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
助病人排除废物维持生命呢?
人工肾透析过程
血液泵
透析液
血液
透析膜
用过的
透析液
新
鲜
透
析
液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吸收→代谢分解、转化、合成
二、泌尿系统
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三、尿液的形成与排除
血液→肾小体的过滤作用→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
课堂小结(共19张PPT)
浙教版 科学(初中)
九年级上
(2)
复习导入
为何夏季出汗多时尿量少而冬季不出汗时尿量就会增多?
课堂新授
一、水盐平衡
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
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分
(体内)
排尿排粪
饮水
饮食
排汗
呼气
体内产生
人体在不同时候摄入和排出的水分并不相同,怎样使体液浓度保护相对稳定,而使体内细胞可以正常生活呢?
通过水盐平衡的调节
水盐平衡的意义:
思考
1 人体从哪些途径获得水分
2 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1、人体内的水分是怎样维持平衡的?
肾脏 (根据自身体内水分的多少形成适量的尿液)
2、人体从哪些途径获得水分?
(1)食物
(2)饮水
(3)代谢产生的水
3、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1)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2)皮肤排出汗液
(3)呼吸系统排出少量水分
体液中盐含量高
排出含盐多的尿
体液中盐含量低
排出含盐少的尿
肾脏就这样帮助我们始终保持水和盐分含量的稳定
无机盐的平衡
我们是否能饮用海水?为什么?
肾脏对人体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调节是有限度的。海水中盐的浓度远远超过人体内细胞质中盐的浓度,人体细胞会失水而死亡。
小结:水盐平衡
1、水分平衡
体内水分过剩
肾脏
产生很多尿
体内水分不足
产生少量尿
2、无机盐平衡
体液中盐含量高
肾脏
排出含盐多的尿
体液中盐含量低
排出含盐少的尿
(体液:人体内细胞外的液体)
活着的生物体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又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这个过程就叫作新陈代谢。
交换
外界环境
生物体
物质/能量
能量)
转变
(物质
什么是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摄取营养物质
合成自身物质
分解自身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新陈代谢
关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2
二、代谢的多样性
④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②是生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①活着的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③人和生物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
同化作用
生物体会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自身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
生物体不断地氧化分解自身组成物质,释放能量,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
同化作用的例子
异化作用的例子
动物的消化吸收
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的呼吸作用
无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各种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这种营养方式
自养
异养
营养方式
人和动物等需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
人和多数动物是异养生物
植物大多是自养生物
可以从已死的、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
生活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获得营养。
腐生生物
寄生生物
新陈代谢是人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人和生物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摄取营养物质
合成自身物质
分解自身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新陈代谢
内容
方式
异养
自养
捕食
腐生
寄生
内容
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是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B.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
C.同化作用在先,异化作用在后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矛盾和联系的过程
C
4
2.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取米饭可以增加人体内水分
B. 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
C. 排尿与排粪均需肾脏参与
D. 调节水分平衡无需神经系统参与
A
3.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物质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的交换,其交换场所是______
(2)若E为泌尿系统,则d的形成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3)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b
肺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组织细胞(或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