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3章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3章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08 11:56:01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3章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下·苍南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和氯化钠融化时克服的作用力均为分子间作用力
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CCl4和CO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金刚石、C60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答案】C
【知识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A.冰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为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
B.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该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CO2和C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为4,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所以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故C符合题意;
D.C60为分子晶体,存在独立的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类别不同
B.金属单质也能导电,但不具有离子键
C.根据成键的方式即可判断达到八个电子稳定结构
D.金刚石是原子晶体
2.(2020·浙江会考)熔融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冰 B.石英 C.金刚石 D.氢氧化钠
【答案】B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
【解析】【解答】A.冰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熔融时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不需要破坏化学键,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英(SiO2)是共价化合物,属于原子晶体,熔融时需要克服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单质,属于原子晶体,熔融时需要克服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熔融时需要克服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晶体(共价晶体)融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
3.(2020高二下·锦州期末)下列晶体中,①冰 ②石英 ③足球烯(C60) ④食盐 ⑤白磷 ⑥冰醋酸 ⑦晶体氩。晶体中除了存在原子与原子间的共价键外,同时也存在范德华力的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知识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①冰为水分子形成的晶体,水分子内存在共价键,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①符合题意;
②石英,为Si、O原子形成的原子晶体,晶体内只存在共价键,②不合题意;
③足球烯(C60),形成分子晶体,C60分子内C原子间形成共价键,C60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③符合题意;
④食盐,形成离子晶体,晶体内只存在离子键,④不合题意;
⑤白磷,形成分子晶体,白磷分子内存在共价键,白磷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⑤符合题意;
⑥冰醋酸,形成分子晶体,CH3COOH分子内存在共价键,醋酸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⑥符合题意;
⑦晶体氩,形成分子晶体,但属于单原子分子,分子内不存在共价键,只存在分子间的范德华力,⑦不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只有①③⑤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晶体中除了存在原子与原子间的共价键外,同时也存在范德华力,此类晶体通常为分子晶体。
4.(2020高二下·葫芦岛期末)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
D.硬度:MgO>CaO>BaO
【答案】A
【知识点】用晶格能的大小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离子晶体
【解析】【解答】A.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晶体熔点越高,所以熔点:NaFB. 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所以晶格能:NaF>NaCl>NaBr,故B不符合题意;
C. CsCl、NaCl、CaF2的阴离子的配位数分别是8、6、4,所以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故C不符合题意;
D. 离子半径:Ba2+>Ca2+>Mg2+,所以硬度:MgO>CaO>Ba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5.(2020高一下·宁波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晶体熔融时需要克服离子键
B.石英和干冰都属于原子晶体
C.CH4、CO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 电子稳定结构
D.KOH和 CaCl2 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A
【知识点】化学键;原子晶体(共价晶体)
【解析】【解答】A. 氯化钠晶体只有离子键,熔融时克服离子键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A符合题意;
B. 石英是原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B不符合题意;
C. CH4中H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形成共价键时最外层为2电子稳定结构,C不符合题意;
D. CaCl2 只含有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C、H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D、氯化钙只含离子键
6.(2020高一下·葫芦岛期末)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成为高技术领域必须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B.用氢氟酸可以生产磨砂玻璃
C.工业上利用硅的高熔点可以用物理方法制得高纯度硅
D.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强度高,可用于生产感应器
【答案】C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 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A不符合题意;
B. 用氢氟酸可以生产磨砂玻璃,B不符合题意;
C. 由SiO2+2C Si+2CO↑反应可以制得粗硅,若要制得高纯度硅,其化学方程式为Si(s)+3HCl(g)=SiHCl3(g)+H2(g),SiHCl3(g)+H2(g) Si(s)+3HCl(g),该过程为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 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强度高,因此可用于生产感应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硅是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板和计算机芯片,而二氧化硅一般做光导纤维
B.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
C.制取高纯硅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故不为物理变化
D.生产传感器对表面积和硬度要求比较高,碳纳米管有这个特性
7.(纳米材料)制备纳米Fe3O4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纳米Fe3O4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当强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B.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C.反应②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OH+CO═2Fe3 O4+3H2O+CO2
【答案】B
【知识点】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解:A、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分散剂中,属于胶体分散系,则具有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
B、消去反应是指一定条件下,有机物分子里生成小分子.同时生成不饱和有机物的反应,故反应①不是消去反应,故B错误;
C、因反应②环丙胺不参加反应,但加快反应速率,即加快了氯化铁水解,故C正确;
D、由制备过程图可知,反应③的反应物为FeOOH和CO,由一种生成物为Fe3O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6FeOOH+CO═2Fe3O4+3H2O+CO2,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利用胶体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消去反应的定义来分析;
C、根据反应②环丙胺没有参加反应来分析.
D、根据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8.(2018高一下·静海开学考)“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分散系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现象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⑥
【答案】C
【知识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纳米碳属于“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1nm~100nm,当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是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不会出现黑色沉淀,故其中正确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三种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及胶体的性质,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是解题的关键。
二、综合题
9.(纳米材料)根据问题填空:
(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粒度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②60℃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镏水的烧杯里充分反应.从半透膜里析出的物质是   ,该操作的名称是   .
【答案】(1)B
(2)让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瓶无色液体,可见到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麦芽糖;渗析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解:(1)散系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分散系,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则该混合物属于胶体,所以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B;(2)①胶体和溶液的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备,可以据此来鉴别二者,故答案为:让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瓶无色液体,可见到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②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萄糖是小分子,能透过,可用渗析提纯胶体,故答案为:麦芽糖;渗析.
【分析】(1)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米的材料,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2)①虽然外观相同的水溶液和胶体有很多性质差异,但用于区别二者最简便可靠的特征性质还是丁达尔现象;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会水解成小分子,可透过半透膜,但酶作为蛋白质留在半透膜袋内.
10.(2021·梧州模拟)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S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Se元素大的共有   种(氪元素除外)。
(2)气态SeO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    ;SeO42-离子中S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3)固态SeO2是以[SeO3]角锥体以角相连接的展平的聚合结构,每一锥体带有一悬垂的终端O原子(如下图1所示)。
①图1中Se-O键键长较短的是    (填“a"或“b"),其原因是   。
②SeO2熔点为350℃,固态SeO2属于   晶体,其熔点远高于SO2(-75.5℃)的原因是    。
(4)硒化锌(Z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上图2所示,其中阴离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ZnSe的晶胞参数a=0. 560nm,则Se2-的离子半径r(Se2-)=    nm(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下同);硒化锌晶体的密度为    g.cm-3。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或[Ar]3d104s24p4;2
(2)平面三角形;sp3杂化
(3)b;b中含有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使得键长缩短;分子;SeO2形成聚合分子,相对分子量远比SO2大,熔化时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4)0.198;5.45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解析】【解答】(1)Se与O元素同主族,位于第四周期,其元素序号为34,S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4p4或[Ar]3d104s24p4;同一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从左至右有增大的趋势,但IIA族与IIIA族、VA族与VIA族反常,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Se元素大的有As、Br两种元素(氪除外);
(2)SeO3分子中σ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 ,故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中σ键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 ,价层电子对数为4,因此Se原子采取sp3杂化;
(3)①根据结构图示以及O原子成键特点可知,a为单键,b为双键,因此键长较短的是b;其原因是:b中含有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使得键长缩短;
②固态SeO3的熔点不是特别高,由此可知,固态SeO3为分子晶体;由题可知,SeO2形成聚合分子,相对分子量远比SO2大,熔化时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更大,因此熔点较SO2高;
(4)Se2-采取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设r(Se2-)=rnm,则 ,解得r≈0.198;一个晶胞中含有Se2-个数为 ,含有Zn2+个数为4,硒化锌晶体的密度 。
【分析】对于晶体的密度计算方法为:先计算一个晶胞的质量,然后根据晶胞参数计算晶胞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晶胞密度,其主要易错点在于单位的换算以及晶胞内相关原子个数的计算。
11.(2021·珠海模拟)B、Si和P 是组成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Si 和P中,单电子数最多的是   ,电负性最大的是   。
(2)PCl3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BCl3与阴离子   互为等电子体。
(3)SiCl4 极易与水反应,其反应机理如图。
①上述反应机理涉及的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填化学式)
②关于上述反应机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i 的杂化方式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B. H2O 中 O 通过孤对电子与 Si 形成配位键
C.只涉及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4)两种含硅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I Ⅱ
①这两种含硅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
②I的晶胞参数为a pm,则Ⅰ的密度为    。
③Ⅱ的晶胞参数为b pm,Si和P的原子半径分别为 pm和 pm,则Ⅱ的空间占有率为   。
【答案】(1)P;P
(2)sp3; 或 等
(3)SiCl4、H4SiO4.;BC
(4)SiB6;SiP;;
【知识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解析】【解答】(1)基态B原子有1个单电子,Si有2个单电子,P有3个单电子,则单电子数最多的是P,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最大的是P;
(2)PCl3的中心原子P形成3个σ键电子对,孤电子对数为 ,则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PCl3的中心原子P的杂化类型为sp3;,BCl3共含有24个价电子,与BCl3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 或 等;
(3)①由各分子的结构图可知,SiCl4、H4SiO4为正四面体结构,故为非极性分子;
②A. SiCl4、HSiCl3O、H4SiO4中Si原子形成4个σ键电子对,无孤电子对,则Si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为sp3;H2SiCl4 O中Si原子形成5个σ键电子对,Si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不是sp3;故Si 的杂化方式并不是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故不正确;
B. Si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在SiCl4中Si原子与4个Cl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Si原子无孤电子对,有空轨道,则H2O 中 O 通过孤对电子与 Si 形成配位键,故正确;
C. 由图可知只涉及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故正确;
故答案为:BC;
(4)①由图可知,I的一个晶胞中有6个B原子,Si原子个数为 ,则I的化学式为SiB6,Ⅱ的一个晶胞中有4个P原子,Si原子个数为 ,则Ⅱ的化学式为SiP;
②I的一个晶胞中有6个B原子,1个Si原子,则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则Ⅰ的密度为 ;
③Ⅱ的一个晶胞中有4个P原子,4个Si原子,则Ⅱ的空间占有率为 。
【分析】(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即可判断,电负性和非金属性有关
(2)计算出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即可,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
(3)①找出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结构即可②考查的是配位键的形成和键的断裂和形成
(4)①根据占位计算出晶胞中原子个数即可②根据化学式计算出晶胞的质量,根据ρ=计算③计算出所有原子占据的空间体积之和,再结合晶胞体积即可计算
12.(2020高二下·胶州期末)钙和铜合金可用作电解制钙的阴极电极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CaCO3高温分解可制得CaO。CaO与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aC2,CaC2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四原子气体分子M。
①CaC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②该气体分子M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
(3)工业上电解CaCl2制Ca而不用CaO,请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
(4)在碱性溶液中,缩二脲HN(CONH2)2与CuSO4反应得到一种特征紫色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该反应原理可用于检验蛋白质或其他含肽键的化合物。
缩二脲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   。
(5)一种钙铜合金的结构可看作图a、b两种原子层交替堆积排列而成c,其晶胞如图d。a图中Ca-Ca间距离为x pm,c图中Ca-Ca间距离距离为ypm。
①已知原子拥有的尽可能多的相邻原子的个数叫该原子的配位数,则晶胞c中Ca原子的配位数(Cu原子)为   。
②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钙铜合金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1)3d104s1
(2)平面三角形;3:2
(3)Cl-比O2-半径大,所带电荷数小,CaCl2熔点较低,熔化时消耗能量少
(4)sp2;sp3
(5)18;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1) 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洪特规则,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2)①CaCO3中阴离子是CO32-,中心C原子的价电子对数是 ,配位原子数是3,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②气体分子M是HC CH,结构式是H-C C-H,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3:2;
(3) CaCl2和CaO相比,O2-比Cl-半径小、所带电荷数多,CaCl2熔点较低,熔化时消耗能量少,所以工业上电解CaCl2制Ca而不用CaO;
(4)根据图示 ,碳原子形成3个σ键,无孤电子对,碳原子杂化类型是sp2;氮原子形成3个σ键,有1对孤电子对,氮原子杂化类型是sp3;
(5)①根据晶胞c可知,离Ca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u原子有18个,Ca的配位数是18;
②根据晶胞图d,晶胞的体积是 ,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有Ca原子数 ,Cu原子数是 ;则该钙铜合金的密度是 g/cm3。
【分析】(1) 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洪特规则书写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2) CaC2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四原子气体分子HC CH。
(3) CaCl2和CaO相比,O2-比Cl-半径小、所带电荷数多;
(4) 根据图示 ,碳原子形成3个σ键,无孤电子对;氮原子形成3个σ键,有1对孤电子对;
(5)①根据晶胞c的结构判断;
②根据晶胞图d,晶胞的体积是 ,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有Ca原子数 ,Cu原子数是 。
13.(2020高二下·大连期末)有下列八种晶体:A 水晶(SiO2)、B 冰醋酸、C 氧化镁、D 白磷(P4)、E 干冰(CO2)、F氯化铵、G 铝、H 金刚石。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填字母,下同),受热熔化后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   。
(2)1mol SiO2
含有   mol Si—O 键,1mol
白磷(P4)含有   mol
P—P 键。
(3)从原子半径大小角度解释,同一主族的 C 与 Si,形成 CO2 和
SiO2 时,C、O 原子间
能形成π键,而 Si、O 之间不能的原因   。
(4)升高温度,金属铝的电导率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1)A;BDE
(2)4;6
(3)硅的原子半径大,硅、氧原子间距离较大,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小,不能形成稳定的π键
(4)降低
【知识点】化学键;原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键
【解析】【解答】(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为A水晶;原子晶体受热熔化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受热熔化破坏离子键,金属晶体受热熔化破坏金属键,分子晶体受热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不发生变化,所以选BDE;
(2)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Si—O键,所以1molSiO2含有4molSi—O键;白磷属于分子晶体,白磷分子为正四面体形,4个P原子位于顶点,所以一个分子中有6个P—P键,则1mol白磷含有6molP—P键;
(3)硅的原子半径大,硅、氧原子间距离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小,不能形成稳定的π键;
(4)温度越高,电子具有的能量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越不容易发生定向移动,电导率降低。
【分析】A水晶属于原子晶体;B冰醋酸属于分子晶体;C氧化镁属于离子晶体;D白磷属于分子晶体;E干冰属于分子晶体;F氯化铵属于离子晶体;G铝属于金属晶体;H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1 / 1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3章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下·苍南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和氯化钠融化时克服的作用力均为分子间作用力
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CCl4和CO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金刚石、C60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2.(2020·浙江会考)熔融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冰 B.石英 C.金刚石 D.氢氧化钠
3.(2020高二下·锦州期末)下列晶体中,①冰 ②石英 ③足球烯(C60) ④食盐 ⑤白磷 ⑥冰醋酸 ⑦晶体氩。晶体中除了存在原子与原子间的共价键外,同时也存在范德华力的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4.(2020高二下·葫芦岛期末)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
D.硬度:MgO>CaO>BaO
5.(2020高一下·宁波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晶体熔融时需要克服离子键
B.石英和干冰都属于原子晶体
C.CH4、CO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 电子稳定结构
D.KOH和 CaCl2 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6.(2020高一下·葫芦岛期末)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成为高技术领域必须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B.用氢氟酸可以生产磨砂玻璃
C.工业上利用硅的高熔点可以用物理方法制得高纯度硅
D.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强度高,可用于生产感应器
7.(纳米材料)制备纳米Fe3O4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纳米Fe3O4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当强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B.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C.反应②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OH+CO═2Fe3 O4+3H2O+CO2
8.(2018高一下·静海开学考)“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分散系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现象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⑥
二、综合题
9.(纳米材料)根据问题填空:
(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粒度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②60℃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镏水的烧杯里充分反应.从半透膜里析出的物质是   ,该操作的名称是   .
10.(2021·梧州模拟)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S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Se元素大的共有   种(氪元素除外)。
(2)气态SeO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    ;SeO42-离子中S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3)固态SeO2是以[SeO3]角锥体以角相连接的展平的聚合结构,每一锥体带有一悬垂的终端O原子(如下图1所示)。
①图1中Se-O键键长较短的是    (填“a"或“b"),其原因是   。
②SeO2熔点为350℃,固态SeO2属于   晶体,其熔点远高于SO2(-75.5℃)的原因是    。
(4)硒化锌(Z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上图2所示,其中阴离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ZnSe的晶胞参数a=0. 560nm,则Se2-的离子半径r(Se2-)=    nm(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下同);硒化锌晶体的密度为    g.cm-3。
11.(2021·珠海模拟)B、Si和P 是组成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Si 和P中,单电子数最多的是   ,电负性最大的是   。
(2)PCl3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BCl3与阴离子   互为等电子体。
(3)SiCl4 极易与水反应,其反应机理如图。
①上述反应机理涉及的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填化学式)
②关于上述反应机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i 的杂化方式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B. H2O 中 O 通过孤对电子与 Si 形成配位键
C.只涉及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4)两种含硅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I Ⅱ
①这两种含硅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
②I的晶胞参数为a pm,则Ⅰ的密度为    。
③Ⅱ的晶胞参数为b pm,Si和P的原子半径分别为 pm和 pm,则Ⅱ的空间占有率为   。
12.(2020高二下·胶州期末)钙和铜合金可用作电解制钙的阴极电极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CaCO3高温分解可制得CaO。CaO与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aC2,CaC2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四原子气体分子M。
①CaC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②该气体分子M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
(3)工业上电解CaCl2制Ca而不用CaO,请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
(4)在碱性溶液中,缩二脲HN(CONH2)2与CuSO4反应得到一种特征紫色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该反应原理可用于检验蛋白质或其他含肽键的化合物。
缩二脲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   。
(5)一种钙铜合金的结构可看作图a、b两种原子层交替堆积排列而成c,其晶胞如图d。a图中Ca-Ca间距离为x pm,c图中Ca-Ca间距离距离为ypm。
①已知原子拥有的尽可能多的相邻原子的个数叫该原子的配位数,则晶胞c中Ca原子的配位数(Cu原子)为   。
②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钙铜合金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13.(2020高二下·大连期末)有下列八种晶体:A 水晶(SiO2)、B 冰醋酸、C 氧化镁、D 白磷(P4)、E 干冰(CO2)、F氯化铵、G 铝、H 金刚石。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填字母,下同),受热熔化后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   。
(2)1mol SiO2
含有   mol Si—O 键,1mol
白磷(P4)含有   mol
P—P 键。
(3)从原子半径大小角度解释,同一主族的 C 与 Si,形成 CO2 和
SiO2 时,C、O 原子间
能形成π键,而 Si、O 之间不能的原因   。
(4)升高温度,金属铝的电导率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A.冰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为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
B.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该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CO2和C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为4,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所以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故C符合题意;
D.C60为分子晶体,存在独立的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类别不同
B.金属单质也能导电,但不具有离子键
C.根据成键的方式即可判断达到八个电子稳定结构
D.金刚石是原子晶体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键;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
【解析】【解答】A.冰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熔融时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不需要破坏化学键,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英(SiO2)是共价化合物,属于原子晶体,熔融时需要克服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单质,属于原子晶体,熔融时需要克服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熔融时需要克服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晶体(共价晶体)融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
3.【答案】B
【知识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①冰为水分子形成的晶体,水分子内存在共价键,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①符合题意;
②石英,为Si、O原子形成的原子晶体,晶体内只存在共价键,②不合题意;
③足球烯(C60),形成分子晶体,C60分子内C原子间形成共价键,C60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③符合题意;
④食盐,形成离子晶体,晶体内只存在离子键,④不合题意;
⑤白磷,形成分子晶体,白磷分子内存在共价键,白磷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⑤符合题意;
⑥冰醋酸,形成分子晶体,CH3COOH分子内存在共价键,醋酸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⑥符合题意;
⑦晶体氩,形成分子晶体,但属于单原子分子,分子内不存在共价键,只存在分子间的范德华力,⑦不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只有①③⑤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晶体中除了存在原子与原子间的共价键外,同时也存在范德华力,此类晶体通常为分子晶体。
4.【答案】A
【知识点】用晶格能的大小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离子晶体
【解析】【解答】A.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晶体熔点越高,所以熔点:NaFB. 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所以晶格能:NaF>NaCl>NaBr,故B不符合题意;
C. CsCl、NaCl、CaF2的阴离子的配位数分别是8、6、4,所以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2,故C不符合题意;
D. 离子半径:Ba2+>Ca2+>Mg2+,所以硬度:MgO>CaO>Ba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5.【答案】A
【知识点】化学键;原子晶体(共价晶体)
【解析】【解答】A. 氯化钠晶体只有离子键,熔融时克服离子键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A符合题意;
B. 石英是原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B不符合题意;
C. CH4中H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形成共价键时最外层为2电子稳定结构,C不符合题意;
D. CaCl2 只含有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C、H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D、氯化钙只含离子键
6.【答案】C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 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A不符合题意;
B. 用氢氟酸可以生产磨砂玻璃,B不符合题意;
C. 由SiO2+2C Si+2CO↑反应可以制得粗硅,若要制得高纯度硅,其化学方程式为Si(s)+3HCl(g)=SiHCl3(g)+H2(g),SiHCl3(g)+H2(g) Si(s)+3HCl(g),该过程为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 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强度高,因此可用于生产感应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硅是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板和计算机芯片,而二氧化硅一般做光导纤维
B.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
C.制取高纯硅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故不为物理变化
D.生产传感器对表面积和硬度要求比较高,碳纳米管有这个特性
7.【答案】B
【知识点】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解:A、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分散剂中,属于胶体分散系,则具有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
B、消去反应是指一定条件下,有机物分子里生成小分子.同时生成不饱和有机物的反应,故反应①不是消去反应,故B错误;
C、因反应②环丙胺不参加反应,但加快反应速率,即加快了氯化铁水解,故C正确;
D、由制备过程图可知,反应③的反应物为FeOOH和CO,由一种生成物为Fe3O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6FeOOH+CO═2Fe3O4+3H2O+CO2,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利用胶体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消去反应的定义来分析;
C、根据反应②环丙胺没有参加反应来分析.
D、根据反应③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纳米碳属于“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1nm~100nm,当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是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不会出现黑色沉淀,故其中正确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三种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及胶体的性质,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1)B
(2)让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瓶无色液体,可见到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麦芽糖;渗析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解:(1)散系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分散系,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则该混合物属于胶体,所以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B;(2)①胶体和溶液的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备,可以据此来鉴别二者,故答案为:让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瓶无色液体,可见到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②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萄糖是小分子,能透过,可用渗析提纯胶体,故答案为:麦芽糖;渗析.
【分析】(1)由“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米的材料,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2)①虽然外观相同的水溶液和胶体有很多性质差异,但用于区别二者最简便可靠的特征性质还是丁达尔现象;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会水解成小分子,可透过半透膜,但酶作为蛋白质留在半透膜袋内.
10.【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或[Ar]3d104s24p4;2
(2)平面三角形;sp3杂化
(3)b;b中含有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使得键长缩短;分子;SeO2形成聚合分子,相对分子量远比SO2大,熔化时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4)0.198;5.45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解析】【解答】(1)Se与O元素同主族,位于第四周期,其元素序号为34,S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4p4或[Ar]3d104s24p4;同一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从左至右有增大的趋势,但IIA族与IIIA族、VA族与VIA族反常,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Se元素大的有As、Br两种元素(氪除外);
(2)SeO3分子中σ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 ,故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中σ键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 ,价层电子对数为4,因此Se原子采取sp3杂化;
(3)①根据结构图示以及O原子成键特点可知,a为单键,b为双键,因此键长较短的是b;其原因是:b中含有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使得键长缩短;
②固态SeO3的熔点不是特别高,由此可知,固态SeO3为分子晶体;由题可知,SeO2形成聚合分子,相对分子量远比SO2大,熔化时需要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更大,因此熔点较SO2高;
(4)Se2-采取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设r(Se2-)=rnm,则 ,解得r≈0.198;一个晶胞中含有Se2-个数为 ,含有Zn2+个数为4,硒化锌晶体的密度 。
【分析】对于晶体的密度计算方法为:先计算一个晶胞的质量,然后根据晶胞参数计算晶胞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晶胞密度,其主要易错点在于单位的换算以及晶胞内相关原子个数的计算。
11.【答案】(1)P;P
(2)sp3; 或 等
(3)SiCl4、H4SiO4.;BC
(4)SiB6;SiP;;
【知识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解析】【解答】(1)基态B原子有1个单电子,Si有2个单电子,P有3个单电子,则单电子数最多的是P,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最大的是P;
(2)PCl3的中心原子P形成3个σ键电子对,孤电子对数为 ,则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PCl3的中心原子P的杂化类型为sp3;,BCl3共含有24个价电子,与BCl3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 或 等;
(3)①由各分子的结构图可知,SiCl4、H4SiO4为正四面体结构,故为非极性分子;
②A. SiCl4、HSiCl3O、H4SiO4中Si原子形成4个σ键电子对,无孤电子对,则Si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为sp3;H2SiCl4 O中Si原子形成5个σ键电子对,Si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不是sp3;故Si 的杂化方式并不是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故不正确;
B. Si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在SiCl4中Si原子与4个Cl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Si原子无孤电子对,有空轨道,则H2O 中 O 通过孤对电子与 Si 形成配位键,故正确;
C. 由图可知只涉及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故正确;
故答案为:BC;
(4)①由图可知,I的一个晶胞中有6个B原子,Si原子个数为 ,则I的化学式为SiB6,Ⅱ的一个晶胞中有4个P原子,Si原子个数为 ,则Ⅱ的化学式为SiP;
②I的一个晶胞中有6个B原子,1个Si原子,则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则Ⅰ的密度为 ;
③Ⅱ的一个晶胞中有4个P原子,4个Si原子,则Ⅱ的空间占有率为 。
【分析】(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即可判断,电负性和非金属性有关
(2)计算出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即可,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
(3)①找出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结构即可②考查的是配位键的形成和键的断裂和形成
(4)①根据占位计算出晶胞中原子个数即可②根据化学式计算出晶胞的质量,根据ρ=计算③计算出所有原子占据的空间体积之和,再结合晶胞体积即可计算
12.【答案】(1)3d104s1
(2)平面三角形;3:2
(3)Cl-比O2-半径大,所带电荷数小,CaCl2熔点较低,熔化时消耗能量少
(4)sp2;sp3
(5)18;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1) 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洪特规则,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2)①CaCO3中阴离子是CO32-,中心C原子的价电子对数是 ,配位原子数是3,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②气体分子M是HC CH,结构式是H-C C-H,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3:2;
(3) CaCl2和CaO相比,O2-比Cl-半径小、所带电荷数多,CaCl2熔点较低,熔化时消耗能量少,所以工业上电解CaCl2制Ca而不用CaO;
(4)根据图示 ,碳原子形成3个σ键,无孤电子对,碳原子杂化类型是sp2;氮原子形成3个σ键,有1对孤电子对,氮原子杂化类型是sp3;
(5)①根据晶胞c可知,离Ca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Cu原子有18个,Ca的配位数是18;
②根据晶胞图d,晶胞的体积是 ,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有Ca原子数 ,Cu原子数是 ;则该钙铜合金的密度是 g/cm3。
【分析】(1) 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洪特规则书写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2) CaC2与水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四原子气体分子HC CH。
(3) CaCl2和CaO相比,O2-比Cl-半径小、所带电荷数多;
(4) 根据图示 ,碳原子形成3个σ键,无孤电子对;氮原子形成3个σ键,有1对孤电子对;
(5)①根据晶胞c的结构判断;
②根据晶胞图d,晶胞的体积是 ,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有Ca原子数 ,Cu原子数是 。
13.【答案】(1)A;BDE
(2)4;6
(3)硅的原子半径大,硅、氧原子间距离较大,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小,不能形成稳定的π键
(4)降低
【知识点】化学键;原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键
【解析】【解答】(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为A水晶;原子晶体受热熔化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受热熔化破坏离子键,金属晶体受热熔化破坏金属键,分子晶体受热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不发生变化,所以选BDE;
(2)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Si—O键,所以1molSiO2含有4molSi—O键;白磷属于分子晶体,白磷分子为正四面体形,4个P原子位于顶点,所以一个分子中有6个P—P键,则1mol白磷含有6molP—P键;
(3)硅的原子半径大,硅、氧原子间距离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小,不能形成稳定的π键;
(4)温度越高,电子具有的能量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越不容易发生定向移动,电导率降低。
【分析】A水晶属于原子晶体;B冰醋酸属于分子晶体;C氧化镁属于离子晶体;D白磷属于分子晶体;E干冰属于分子晶体;F氯化铵属于离子晶体;G铝属于金属晶体;H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