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1 06: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3、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难点: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教具,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八十岁的老太太走路。(打一几何图形)
2、引入课题: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去更加深入地学习三角形的特性,好吗?(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教学教材P80-81例1、例2)
1、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摆一摆:让每组三人合作摆三角形造型。
(2)画一画:师生比赛。请你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和同桌互查。
(3)找一找:老师这里也画了一些图形,它们是不是三角形呢?(课件出示,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4)问:那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才更准确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看看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 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三条线段”“围成。
教师用让学生用手势帮助理解关键词:“围成”。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齐读一下三角形的概念。
2、认识各部分名称并命名
(1)各部分名称
利用游戏认识,顺口溜记忆。
(2)命名
3、创设情景,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
(1)情景导入。
坐飞船去参观鸟巢。
(2)作游戏。
  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好不好?请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一个大男生,一个小女生)你们说这两位同学谁的力气大?好,今天我们就让他们来比比,看到底谁的力气大?
规则是:每人一个图形,拉动这个图形,只要使它的形状发生变化,就算胜。(出示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女同学获胜!女同学的力气大,男同学的力气小。你真的力气比她小吗?(问大个男同学)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因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不会变形)对,这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推一推,拉一拉。
(4)看一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例子。
(5)练习。
4、认识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
(2)自学。
(3)交流。
利用对口决找对应顶点和高。讲高的画法。同桌互查。
三、巩固拓展,加深认识。
课件出示练习。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五、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
(1)老师的相框坏了,有点摇摇晃晃,谁能利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想个办法把它修好?
(2)路边的小树被风刮倒了,要把小树固定住,可是路边只有一根木棍,怎么办呢?请画出示意图
(3)试着画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