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太阳与月球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太阳与月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4 06:19:44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太阳与月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温州期中)太阳表面发生的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耀斑、日珥、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其中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太阳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解答】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发生光球层的太阳黑子;
故答案为:A。
2.(2021七下·温州期中)嫦娥三号探的测器拍摄到月球球上的环形山,下列月球表面现象与环形山有关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
C.不能自己发光 D.昼夜温差非常大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
【解答】月球的环形山的形成是由于早期月球的火山喷发后及外来天体坠落月球表面形成的,而火山喷发来自月球内部,外来天体坠落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无法通过摩擦让天体燃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1·龙港模拟)2020年1月,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DKIST)拍得了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光球层
B.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C.太阳是恒星,它在宇宙中并非静止不动
D.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太阳属于发光发热的恒星。
(4)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日珥、耀斑。
【解答】A、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肉眼所见到的太阳的光亮表面,即为光球层,A不符合题意;
B、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B符合题意;
C、太阳是恒星,它在宇宙中并非静止不动,C不符合题意;
D: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1九下·丽水月考)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分析: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照和温度范围、太阳光照比较稳定、行星际空间比较稳定和安全。
【解答】根据图可知天体M相对于地球,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以上是导致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天体M有坚硬的地表、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差不是很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1·吴兴模拟)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 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日环食一般发生在初一初二,这时的月相是新月;
故答案为:A。
6.(2020七上·浙江期末)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哈雷 C.哥白尼 D.布鲁诺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了解科学史,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解答】由分析可知,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2021·金华模拟)2021年3月8日(农历二十五)是第111个国际妇女节,该日的月相最接近(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农历二十五是下弦月;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D、新月;
故答案为:B。
8.(2021·宁波模拟)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答案】A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解答】A、火星存在着绕太阳的公转,所以存在四季变化;故A正确;
B、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近;故B错误;
C、火星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此可以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故C错误;
D、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为相似,因此其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也是相似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2021九下·慈溪月考)人类很早就有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梦想。自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后,又开启了登陆其他行星的计划。科学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结合下表分析,人类接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将会是(  )
  表面温度 大气 行星状况 离地球距离
水星 -173℃~-427℃ 无 固态、无水 91.6万千米
金星 420℃~-485℃ 有 固态、无水 41.6万千米
火星 -87℃~-5℃ 有 固态、有水 78.4万千米
木星 -148℃ 有 气态 628万千米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答案】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星际移民,天文科学家在宇宙中寻找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或者在其他星球上创造条件让人类移民居住。
【解答】读表可知,火星与其它三个行星相比,表面温度最接近地球,有大气存在,有水存在,距离地球不是很远,是人类接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
故答案为:C。
10.(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属于地月系中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B.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 A 点,月相为满月
C.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 。
【解答】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故A正确;
B、在A点时,月球、地球、太阳在同一直线,发生月全食,当晚的月相是满月;故B正确;
C、发生月全食时,照射月球的光被地球遮挡,但依然能够看见红月亮,说明光线发生了偏折,即折射;故C正确;
D、月球上没有大气,不会发生空气流动,即不会刮风暴;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1.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内部正进行着氢核聚变
B.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太阳大气由外向里分成: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太阳黑子一般出现在光球层。
【解答】A、太阳内部正进行着轻核聚变,A符合题意;
B、由于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不相同,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相等,B不符合题意;
C、太阳的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相对于太阳就东升西落,C不符合题意;
D、太阳黑子是在太阳表面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2020七上·江北期末)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远近顺序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由于那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在众多行星中只有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①水星凌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2020七上·江北期末)如图是大潮、小潮出现的原理图,下列有关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能够形成不同的月相,根据不同时期的月相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 当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那么结合图片发现月亮在中间时的月相为新月,当日、地、月呈一直角,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有所抵消,形成小潮,结合图片即在初七、八的上弦月,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2020七上·江北期末)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有关太阳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B.太阳耀斑的强弱对地球上人类的生活几乎无影响
C.太阳黑子是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黑子数目很多说明此时太阳活动不活跃
D.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表面,叫色球层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是一直围绕着太阳周围运转的,而太阳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阳能够带来超大的能量,能够产生强大的引力,由于它的强大引力,所以让地球才有了四季的变化,让地球的温度更适合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产,再有它能够改变地球,甚至是地球上整个生物的演化,都是因为有太阳的影响而造成的。
【解答】A、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A符合题意;
B、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也能影响地球上人类的生活,B不符合题意;
C、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太阳光亮的表面,即为光球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2020七上·江北期末)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出现了“超级月亮”天文现象,这一天的月相接近(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我们可以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出现了“超级月亮”,农历十六此时的月相为满月,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2020七上·浙江期末)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的成员的是(  )
A.火星 B.月球 C.北极星 D.海王星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有一些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慧星,小行星带。
【解答】A: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A错误;
B:月球是太阳系中地球的一颗卫星,B错误;
C:北极星是一颗恒星,不属于太阳系,C正确;
D: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D错误。
故选C
17.(2020七上·浙江期末)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排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根据图示你可以准确判断图中a是行星中的(  )
A.土星 B.火星 C.金星 D.水星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在太阳系中已发现有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根据题中信息和行星的排列可以确定选项。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太阳、月球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排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图中a星距离太阳最近,所以判断a星是水星,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8.(2020七上·浙江期末)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环形山遍布
B.月球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引力比较小,月球上无大气和水,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主要是由陨石的撞击或古老火山喷发形成的;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是一颗恒星自身能发光发热。太阳表面大气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相应有一些太阳活动,光球层有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其实是一些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色球层中有耀斑和日珥,日冕层有太阳风。
【解答】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环形山遍布。叙述正确,A正确;
B:月球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自身不能发光,B错误;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地震和火山主要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体现,C错误;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D错误。
故选A
19.(2020七上·浙江期末)2015年3月30日(农历二月初六),太阳系的“行星王者”木星与曼妙的“月亮姑娘”近距离接触,上演一幕动人的“星月童话”,我国多地可欣赏到木星合月的美景。此时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景象最接近下列图示中的(图中白色圆代表木星,白色的半圆代表月亮)(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上在晴朗的夜晚可看到星体,其中最亮最大的是月亮,水金火木等行星也能看到,但距离地球远所以看到的没有月球大。上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八。据此可确定选项。
【解答】根据在地球上可看到的月球体积比木星要大,所以A、B错误。由于农历初六是上弦月所以D选项正确,C是下弦月错误。
故选D
20.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
(1)这种天文现象是(  )
A.日食现象 B.月食现象 C.流星现象 D.极光现象
(2)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  )
A.初一 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 D.二十二或二十三
(3)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地球—月球—太阳
【答案】(1)A
(2)A
(3)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①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②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
【解答】(1)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分析题干这种天文现象属于日食现象。
(2)日食发生在初一。
(3)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因此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地球—月球—太阳。
故答案为:(1)A(2)A(3)C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浙江期中)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   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黑色的,气象站的百叶箱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   。
【答案】热;相同条件下,物体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发光发热造就了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2)黑色吸收光线,白色反射光线。
【解答】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黑色的,气象站的百叶箱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相同条件下,物体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故答案为:热;相同条件下,物体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22.(2021九下·金华月考)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加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答案】(1)B
(2)①②③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解答】(1)金星在太阳系中处于第二轨道上,即B;
(2)太阳活动能够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耀斑增强时,太阳辐射带来的紫外线也会增加,会诱发皮肤病等;
故答案为:(1)B;(2) ①②③。
23.如图所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答案】地球;太阳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亮,太阳系是质量很大的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周边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
【解答】如图所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故答案为:地球;太阳
24.(2021·鹿城模拟)科学家在距地球31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行 星GJ357d,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花的时间为地球上的55.7天,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1)如图乙是宇宙的星系结构层次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中的   。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 。(可多选)
A.“ 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
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
C.“超级地球” 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
D.“ 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
【答案】(1)太阳系
(2)B;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1)超级地球绕着恒星转,类似地球绕着太阳转,其构成的星系相当于太阳系;
(2)A、可能存在生命与其公转方向无关;故A错误;
B、距离恒星的距离与地球到太阳距离差不多,保证了其具有适宜的温度,可能具有生命的证据;故B正确;
C、超级地球能够对气体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使其周围有大气层,是可能存在生命的证据;故C正确;
D、公转的周期与生命的存在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1)太阳系;(2)BC。
25.(2021·浙江模拟)《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电影好看,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地球如果要“流浪”到太阳系外,要经过某些行星的运行轨道,在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中,肯定不会经过的行星有   (填行星的名称)。
(2)地球“流浪”是为了逃离太阳毁灭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黑子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多;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答案】(1)水星、金星
(2)①、②、③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1)地球流浪到太阳系外,是远离太阳的过程,不会经过比地球还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和金星);
(2)①太阳辐射的离子流大量进入地球时,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黑子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多,对地球上的生物会造成较大影响;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黑子的活动会导致地球降水量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水星、金星;(2) ①、②、③ 。
26.(2021·龙港模拟)2020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
(2)拍摄照片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答案】(1)环形山(月坑)
(2)空气 (大气)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因为没有大气层的削弱作用,白天温度很高;夜晚也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温度就降得很低,昼夜温差很大。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解答】(1)月球不像地球一样有大气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因此在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就形成了这些的环形山了,因此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坑)。
(2)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太阳光是直接到达月球表面的,反射回的光线没有大气层的阻挡直接回到宇宙中去,不会进入我们眼睛,因此我们看不见,看不见自然就是黑色的了。
故答案为:(1)环形山(月坑)(2)空气(大气)
27.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   球,它以   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做   。
【答案】大火;辐射;太阳辐射能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太阳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大火球,它以辐射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太阳辐射能。
28.(2020七上·浙江期末)阅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中心天体是   。
(2)图中A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   。
(3)人类最感兴趣且有望移居的行星名称是   。
【答案】(1)太阳
(2)地球
(3)火星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太阳系中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绕着太阳运动;
2、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在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类似,有大气层和水是人类有望移居的行星。
【解答】(1)图形表示的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
(2)图中A在行星顺序上距离太阳第三,所以是地球;
(3)根据现有关于火星的资料可知,火星上有大气和水是最类似地球的行星,所以有望移居的行星名称是火星。
故答案为:(1)太阳 (2)地球 (3)火星
29.请将表格中月相变化规律补充完整:
月相 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 夜晚所 见形状 月出 时间 月落 时间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新月 或朔 初一 不可见 清晨 黄昏 ①
上弦月 初七、初八 ② ③ 半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满月 或望 十五、十六 ④ 黄昏 清晨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下弦月 廿二、廿三 ⑤ ⑥ 正午 ⑦
①   ;
【答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② ;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③ ; 正午④ ;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⑤ ;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⑥ ; 半夜⑦ 。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过程是从缺到圆,又从圆到缺。
【解答】新月时,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的月相为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满月通宵可见一轮明月,下弦月为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半夜月面朝东,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故答案为: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② ;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 ③ ; 正午 ④ ;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⑤ ;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⑥ ; 半夜 ⑦ 。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30.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质量只有地球的1/81,月球上没有大气、水分,也没有生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地球、月球三大天体中能自行发光的是   。
(2)若登月成功,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   。
(3)在太阳系中,按与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海王星、天王星、   、   、   、   、金星、水星。
【答案】(1)太阳
(2)月球上没有空气
(3)土星;木星;火星;地球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是能够自行发光的恒星,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声音不能传播。
【解答】(1)太阳、地球、月球三大天体中能自行发光的是太阳。
(2)若登月成功,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
(3)在太阳系中,按与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八大行星的名称: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火星、地球、金星、水星。
故答案为:(1)太阳(2)月球上没有空气(3)土星;木星;火星;地球
三、解答题
31.(2020七上·浙江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图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1)甲;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A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发生在初一,月相新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月球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挡住,在地球上产生阴影,当人处于阴影区中时能看到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所以图甲表示的是日食,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此时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月相为新月,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甲 (2)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3)A
32.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我国“嫦娥四号”卫星也已经带“月球车”登陆月球。
(1)“好奇号”选择火星登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离地球近,大小和质量也接近地球,太阳系中另外两颗类地行星是   和   。地球、火星等都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   公转。
(2)“月球车”登陆月球,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是____(填字母)。
A.沙尘暴 B.暴雨 C.温差大
D.噪音干扰 E.引力比地球上小
【答案】(1)水星;金星;太阳
(2)C;E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1)“好奇号”选择火星登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离地球近,大小和质量也接近地球,太阳系中另外两颗类地行星是水星和金星。地球、火星等都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
(2)“月球车”登陆月球,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是温差大,引力比地球上小。
故答案为:(1)水星;金星;太阳(2)C;E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中的   点时,彗尾最长。哈雷彗星的彗尾朝向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朝着   的方向;这是因为彗尾是彗星的物质被太阳风剥离出来形成的。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
(4)木星轨道内还有   颗行星。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巨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
【答案】(1)
(2)A;背向太阳
(3)76
(4)4;土星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木星、哈雷彗星的知识点。
【解答】(1)木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因此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图为:
(2)彗星的冰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长长的彗尾,离太阳越近,太阳风的影响越大,彗尾就越长,A点离太阳越近,所以彗尾越长, 哈雷彗星的彗尾朝向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朝着背向太阳的方向 。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76圈。
(4)木星轨道内还有4颗行星。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巨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土星,土星和木星都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很大的行星。
故答案为:(1)
(2)A; 背向太阳(3)76(4)4;土星
34.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大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小的速度   。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答案】(1)快
(2)上升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的加强对地球上植物也有一定影响,观察图中数据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谷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快(2)上升
35.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之所以黑,是因为它的   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
(2)12测站图像说明,当太阳黑子增多,年降水量随之   (选填“增加”或“减少”),因而它们之间存在着   (选填“正”或“负”,下同)相关的关系。而22测站图像则说明,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着   相关的关系。
(3)简述36测站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除了气候方面外,还有哪些影响?
①   ;
②   。
【答案】(1)温度
(2)增加;正;负
(3)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影响大气电离层,进而影响地球的短波通讯;影响地球磁场,使两极出现极光(合理即可)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解答】(1)黑子成黑色主要是由于局部温度较周围低。
(2)直接根据12测站曲线变化,黑子数多时,降水量多,两者呈正相关;而22测站黑子相对数多则降水少,两者呈负相关。
(3)36测站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故答案为:(1)温度(2)增加;正;负(3)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影响大气电离层,进而影响地球的短波通讯;影响地球磁场,使两极出现极光(合理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36.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答案】(1)下落高度
(2)3、6、7
(3)越浅
(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可知,可通过实验中控制了什么条件不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研究的因素,再由现象可得出与这一因素的关系;
(2)要得出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选取的实验控制了流星的质量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序号;
(3)选取表格中,流星体积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数据,根据现象可得出结论;
(4)月坑的深度涉及下落的流星体和月面,表格中研究了流星的不同条件,还可能与月面的松实等条件有关。
【解答】(1)在1、2、3三组数据中,控制了质量相同,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所以在研究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到的现象是下落高度越高,坑的深度越深,所以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要得到“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设计的实验是控制流星质量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符合条件的是3、6、7;
(3)要得出结论“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流星的体积不同,而使其它因素相同,可选取实验序号3、4、5的实验,现象是流星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月坑的深度除了与流星有关,还与月面有关,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37.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宁波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米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11’’ 2'05’’ 1'40" l'06 2'03 1'59
9:40 1’07’’ 1'12" 1'02" l'09 1'20 1'10"
11:20 2'04" 2'07" 1,58" 1'47 2’14" 2'02"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答案】(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f影响
(2)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中可知研究的因素,可据此作出假设;
(2)根据表中的留空时间平均值可知,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日全食太阳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日全食时由于太阳光被月食挡住无法照到地球上,气温会发生变化。引力是由地球产生的,受月球太阳的影响可忽略。
【解答】(1)由题中信息“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可知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
(2)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日全食时太阳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A错误;
B. 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由于太阳照到地球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所以地球上的气温会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解释合理,B正确;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日全食时地球对火箭的引力不变,C错误。
故选B
3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答案】(1)碰撞说
(2)环形山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模型第一个图形中有一个较大的天体撞向地球,与之后的2、3混沌的样子,到最后出现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图形,可确定是哪种假说;
(2)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主要是小天体的撞击形成的,也有是古老的火山喷发留下的。
【解答】(1)由分析可知,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碰撞说;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故答案为:(1)碰撞说;(2)环形山
39.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
(2)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   (填序号)。
(3)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   。
【答案】(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2)①、③
(3)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2)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
(3)日食出现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背对太阳的一侧朝向地球,所以不能观察到月球。
故答案为:(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2)①、③;(3)不能
40.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的   点时,彗尾最长。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
(4)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   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
(5)木星轨道内还有   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它们属于   行星。
【答案】(1)
(2)A
(3)76
(4)巨;土星
(5)4;类地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木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彗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2)慧尾是彗星的冰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的。
(3)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间是76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圈的时间是1年。
(4)八大行星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5)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关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1)木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彗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故如图所示:
(2)彗星的冰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长长的彗尾,离太阳越近,太阳风的影响越大,慧尾就越长。A点离太阳最近,所以慧尾最长。
(3)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间是76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圈的时间是1年,所以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地球需绕日公转76圈。
(4)八大行星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故木星属于巨星行,此外还有土星。
(5)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关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木星轨道内还有4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它们属于类地行星。
故答案为:(1)如上图;(2)A ;(3)76;(4)巨;土星;(5)4;类地
1 /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太阳与月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温州期中)太阳表面发生的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耀斑、日珥、太阳黑子、太阳风等。其中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太阳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2.(2021七下·温州期中)嫦娥三号探的测器拍摄到月球球上的环形山,下列月球表面现象与环形山有关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
C.不能自己发光 D.昼夜温差非常大
3.(2021·龙港模拟)2020年1月,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DKIST)拍得了人类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光球层
B.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C.太阳是恒星,它在宇宙中并非静止不动
D.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4.(2021九下·丽水月考)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分析: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21·吴兴模拟)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 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6.(2020七上·浙江期末)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哈雷 C.哥白尼 D.布鲁诺
7.(2021·金华模拟)2021年3月8日(农历二十五)是第111个国际妇女节,该日的月相最接近(  )
A. B.
C. D.
8.(2021·宁波模拟)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9.(2021九下·慈溪月考)人类很早就有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梦想。自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后,又开启了登陆其他行星的计划。科学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结合下表分析,人类接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将会是(  )
  表面温度 大气 行星状况 离地球距离
水星 -173℃~-427℃ 无 固态、无水 91.6万千米
金星 420℃~-485℃ 有 固态、无水 41.6万千米
火星 -87℃~-5℃ 有 固态、有水 78.4万千米
木星 -148℃ 有 气态 628万千米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10.(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属于地月系中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B.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 A 点,月相为满月
C.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11.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内部正进行着氢核聚变
B.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12.(2020七上·江北期末)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0七上·江北期末)如图是大潮、小潮出现的原理图,下列有关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当日的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2020七上·江北期末)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有关太阳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B.太阳耀斑的强弱对地球上人类的生活几乎无影响
C.太阳黑子是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黑子数目很多说明此时太阳活动不活跃
D.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它的表面,叫色球层
15.(2020七上·江北期末)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出现了“超级月亮”天文现象,这一天的月相接近(  )
A. B. C. D.
16.(2020七上·浙江期末)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的成员的是(  )
A.火星 B.月球 C.北极星 D.海王星
17.(2020七上·浙江期末)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排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根据图示你可以准确判断图中a是行星中的(  )
A.土星 B.火星 C.金星 D.水星
18.(2020七上·浙江期末)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环形山遍布
B.月球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19.(2020七上·浙江期末)2015年3月30日(农历二月初六),太阳系的“行星王者”木星与曼妙的“月亮姑娘”近距离接触,上演一幕动人的“星月童话”,我国多地可欣赏到木星合月的美景。此时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景象最接近下列图示中的(图中白色圆代表木星,白色的半圆代表月亮)(  )
A. B.
C. D.
20.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
(1)这种天文现象是(  )
A.日食现象 B.月食现象 C.流星现象 D.极光现象
(2)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  )
A.初一 B.初七或初八
C.十五或十六 D.二十二或二十三
(3)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地球—月球—太阳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浙江期中)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   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黑色的,气象站的百叶箱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   。
22.(2021九下·金华月考)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加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23.如图所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24.(2021·鹿城模拟)科学家在距地球31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行 星GJ357d,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花的时间为地球上的55.7天,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1)如图乙是宇宙的星系结构层次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中的   。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 。(可多选)
A.“ 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
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
C.“超级地球” 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
D.“ 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
25.(2021·浙江模拟)《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电影好看,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地球如果要“流浪”到太阳系外,要经过某些行星的运行轨道,在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中,肯定不会经过的行星有   (填行星的名称)。
(2)地球“流浪”是为了逃离太阳毁灭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黑子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多;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26.(2021·龙港模拟)2020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
(2)拍摄照片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27.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   球,它以   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做   。
28.(2020七上·浙江期末)阅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中心天体是   。
(2)图中A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   。
(3)人类最感兴趣且有望移居的行星名称是   。
29.请将表格中月相变化规律补充完整:
月相 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 夜晚所 见形状 月出 时间 月落 时间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新月 或朔 初一 不可见 清晨 黄昏 ①
上弦月 初七、初八 ② ③ 半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满月 或望 十五、十六 ④ 黄昏 清晨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下弦月 廿二、廿三 ⑤ ⑥ 正午 ⑦
①   ;
30.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质量只有地球的1/81,月球上没有大气、水分,也没有生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地球、月球三大天体中能自行发光的是   。
(2)若登月成功,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   。
(3)在太阳系中,按与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海王星、天王星、   、   、   、   、金星、水星。
三、解答题
31.(2020七上·浙江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图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2.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我国“嫦娥四号”卫星也已经带“月球车”登陆月球。
(1)“好奇号”选择火星登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离地球近,大小和质量也接近地球,太阳系中另外两颗类地行星是   和   。地球、火星等都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   公转。
(2)“月球车”登陆月球,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是____(填字母)。
A.沙尘暴 B.暴雨 C.温差大
D.噪音干扰 E.引力比地球上小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中的   点时,彗尾最长。哈雷彗星的彗尾朝向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朝着   的方向;这是因为彗尾是彗星的物质被太阳风剥离出来形成的。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
(4)木星轨道内还有   颗行星。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巨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
34.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大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小的速度   。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35.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之所以黑,是因为它的   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
(2)12测站图像说明,当太阳黑子增多,年降水量随之   (选填“增加”或“减少”),因而它们之间存在着   (选填“正”或“负”,下同)相关的关系。而22测站图像则说明,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着   相关的关系。
(3)简述36测站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除了气候方面外,还有哪些影响?
①   ;
②   。
四、实验探究题
36.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37.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宁波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米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11’’ 2'05’’ 1'40" l'06 2'03 1'59
9:40 1’07’’ 1'12" 1'02" l'09 1'20 1'10"
11:20 2'04" 2'07" 1,58" 1'47 2’14" 2'02"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38.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39.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
(2)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   (填序号)。
(3)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   。
40.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的   点时,彗尾最长。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
(4)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   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
(5)木星轨道内还有   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它们属于   行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解答】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发生光球层的太阳黑子;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
【解答】月球的环形山的形成是由于早期月球的火山喷发后及外来天体坠落月球表面形成的,而火山喷发来自月球内部,外来天体坠落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无法通过摩擦让天体燃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1)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太阳属于发光发热的恒星。
(4)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日珥、耀斑。
【解答】A、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肉眼所见到的太阳的光亮表面,即为光球层,A不符合题意;
B、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太阳不是银河系的中心,B符合题意;
C、太阳是恒星,它在宇宙中并非静止不动,C不符合题意;
D: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照和温度范围、太阳光照比较稳定、行星际空间比较稳定和安全。
【解答】根据图可知天体M相对于地球,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以上是导致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天体M有坚硬的地表、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差不是很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日环食一般发生在初一初二,这时的月相是新月;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了解科学史,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
【解答】由分析可知,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解答】农历二十五是下弦月;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D、新月;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解答】A、火星存在着绕太阳的公转,所以存在四季变化;故A正确;
B、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近;故B错误;
C、火星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此可以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故C错误;
D、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为相似,因此其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也是相似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星际移民,天文科学家在宇宙中寻找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或者在其他星球上创造条件让人类移民居住。
【解答】读表可知,火星与其它三个行星相比,表面温度最接近地球,有大气存在,有水存在,距离地球不是很远,是人类接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 。
【解答】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故A正确;
B、在A点时,月球、地球、太阳在同一直线,发生月全食,当晚的月相是满月;故B正确;
C、发生月全食时,照射月球的光被地球遮挡,但依然能够看见红月亮,说明光线发生了偏折,即折射;故C正确;
D、月球上没有大气,不会发生空气流动,即不会刮风暴;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太阳大气由外向里分成: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太阳黑子一般出现在光球层。
【解答】A、太阳内部正进行着轻核聚变,A符合题意;
B、由于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不相同,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相等,B不符合题意;
C、太阳的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相对于太阳就东升西落,C不符合题意;
D、太阳黑子是在太阳表面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A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远近顺序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由于那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在众多行星中只有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①水星凌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能够形成不同的月相,根据不同时期的月相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 当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线,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那么结合图片发现月亮在中间时的月相为新月,当日、地、月呈一直角,这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有所抵消,形成小潮,结合图片即在初七、八的上弦月,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是一直围绕着太阳周围运转的,而太阳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阳能够带来超大的能量,能够产生强大的引力,由于它的强大引力,所以让地球才有了四季的变化,让地球的温度更适合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产,再有它能够改变地球,甚至是地球上整个生物的演化,都是因为有太阳的影响而造成的。
【解答】A、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A符合题意;
B、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也能影响地球上人类的生活,B不符合题意;
C、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太阳光亮的表面,即为光球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结合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我们可以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出现了“超级月亮”,农历十六此时的月相为满月,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有一些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慧星,小行星带。
【解答】A: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A错误;
B:月球是太阳系中地球的一颗卫星,B错误;
C:北极星是一颗恒星,不属于太阳系,C正确;
D: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D错误。
故选C
17.【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在太阳系中已发现有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根据题中信息和行星的排列可以确定选项。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太阳、月球及太阳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排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图中a星距离太阳最近,所以判断a星是水星,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8.【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引力比较小,月球上无大气和水,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主要是由陨石的撞击或古老火山喷发形成的;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是一颗恒星自身能发光发热。太阳表面大气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相应有一些太阳活动,光球层有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其实是一些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色球层中有耀斑和日珥,日冕层有太阳风。
【解答】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环形山遍布。叙述正确,A正确;
B:月球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自身不能发光,B错误;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地震和火山主要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体现,C错误;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D错误。
故选A
19.【答案】D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球上在晴朗的夜晚可看到星体,其中最亮最大的是月亮,水金火木等行星也能看到,但距离地球远所以看到的没有月球大。上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八。据此可确定选项。
【解答】根据在地球上可看到的月球体积比木星要大,所以A、B错误。由于农历初六是上弦月所以D选项正确,C是下弦月错误。
故选D
20.【答案】(1)A
(2)A
(3)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①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②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
【解答】(1)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分析题干这种天文现象属于日食现象。
(2)日食发生在初一。
(3)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因此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地球—月球—太阳。
故答案为:(1)A(2)A(3)C
21.【答案】热;相同条件下,物体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发光发热造就了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2)黑色吸收光线,白色反射光线。
【解答】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黑色的,气象站的百叶箱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相同条件下,物体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故答案为:热;相同条件下,物体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
22.【答案】(1)B
(2)①②③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解答】(1)金星在太阳系中处于第二轨道上,即B;
(2)太阳活动能够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耀斑增强时,太阳辐射带来的紫外线也会增加,会诱发皮肤病等;
故答案为:(1)B;(2) ①②③。
23.【答案】地球;太阳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亮,太阳系是质量很大的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周边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
【解答】如图所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故答案为:地球;太阳
24.【答案】(1)太阳系
(2)B;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1)超级地球绕着恒星转,类似地球绕着太阳转,其构成的星系相当于太阳系;
(2)A、可能存在生命与其公转方向无关;故A错误;
B、距离恒星的距离与地球到太阳距离差不多,保证了其具有适宜的温度,可能具有生命的证据;故B正确;
C、超级地球能够对气体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可以使其周围有大气层,是可能存在生命的证据;故C正确;
D、公转的周期与生命的存在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1)太阳系;(2)BC。
25.【答案】(1)水星、金星
(2)①、②、③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解答】(1)地球流浪到太阳系外,是远离太阳的过程,不会经过比地球还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和金星);
(2)①太阳辐射的离子流大量进入地球时,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黑子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多,对地球上的生物会造成较大影响;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黑子的活动会导致地球降水量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水星、金星;(2) ①、②、③ 。
26.【答案】(1)环形山(月坑)
(2)空气 (大气)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因为没有大气层的削弱作用,白天温度很高;夜晚也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温度就降得很低,昼夜温差很大。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解答】(1)月球不像地球一样有大气的保护,小行星落到月球上时,不能燃烧这些陨石,因此在月球表面上撞出很大的洞,就形成了这些的环形山了,因此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月坑)。
(2)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太阳光是直接到达月球表面的,反射回的光线没有大气层的阻挡直接回到宇宙中去,不会进入我们眼睛,因此我们看不见,看不见自然就是黑色的了。
故答案为:(1)环形山(月坑)(2)空气(大气)
27.【答案】大火;辐射;太阳辐射能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太阳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大火球,它以辐射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太阳辐射能。
28.【答案】(1)太阳
(2)地球
(3)火星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太阳系中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绕着太阳运动;
2、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在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类似,有大气层和水是人类有望移居的行星。
【解答】(1)图形表示的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
(2)图中A在行星顺序上距离太阳第三,所以是地球;
(3)根据现有关于火星的资料可知,火星上有大气和水是最类似地球的行星,所以有望移居的行星名称是火星。
故答案为:(1)太阳 (2)地球 (3)火星
29.【答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② ;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③ ; 正午④ ;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⑤ ;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⑥ ; 半夜⑦ 。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过程是从缺到圆,又从圆到缺。
【解答】新月时,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的月相为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满月通宵可见一轮明月,下弦月为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半夜月面朝东,日、地、月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故答案为: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② ; 半圆,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 ③ ; 正午 ④ ;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⑤ ; 半圆,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⑥ ; 半夜 ⑦ 。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30.【答案】(1)太阳
(2)月球上没有空气
(3)土星;木星;火星;地球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太阳是能够自行发光的恒星,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声音不能传播。
【解答】(1)太阳、地球、月球三大天体中能自行发光的是太阳。
(2)若登月成功,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
(3)在太阳系中,按与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八大行星的名称: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火星、地球、金星、水星。
故答案为:(1)太阳(2)月球上没有空气(3)土星;木星;火星;地球
31.【答案】(1)甲;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A
【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发生在初一,月相新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月球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挡住,在地球上产生阴影,当人处于阴影区中时能看到日食现象;
【解答】(1)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所以图甲表示的是日食,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此时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月相为新月,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甲 (2)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3)A
32.【答案】(1)水星;金星;太阳
(2)C;E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1)“好奇号”选择火星登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离地球近,大小和质量也接近地球,太阳系中另外两颗类地行星是水星和金星。地球、火星等都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
(2)“月球车”登陆月球,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是温差大,引力比地球上小。
故答案为:(1)水星;金星;太阳(2)C;E
33.【答案】(1)
(2)A;背向太阳
(3)76
(4)4;土星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木星、哈雷彗星的知识点。
【解答】(1)木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因此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图为:
(2)彗星的冰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长长的彗尾,离太阳越近,太阳风的影响越大,彗尾就越长,A点离太阳越近,所以彗尾越长, 哈雷彗星的彗尾朝向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朝着背向太阳的方向 。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76圈。
(4)木星轨道内还有4颗行星。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巨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土星,土星和木星都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很大的行星。
故答案为:(1)
(2)A; 背向太阳(3)76(4)4;土星
34.【答案】(1)快
(2)上升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的加强对地球上植物也有一定影响,观察图中数据思考解题即可。
【解答】(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谷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快(2)上升
35.【答案】(1)温度
(2)增加;正;负
(3)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影响大气电离层,进而影响地球的短波通讯;影响地球磁场,使两极出现极光(合理即可)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解答】(1)黑子成黑色主要是由于局部温度较周围低。
(2)直接根据12测站曲线变化,黑子数多时,降水量多,两者呈正相关;而22测站黑子相对数多则降水少,两者呈负相关。
(3)36测站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故答案为:(1)温度(2)增加;正;负(3)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影响大气电离层,进而影响地球的短波通讯;影响地球磁场,使两极出现极光(合理即可)
36.【答案】(1)下落高度
(2)3、6、7
(3)越浅
(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可知,可通过实验中控制了什么条件不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研究的因素,再由现象可得出与这一因素的关系;
(2)要得出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选取的实验控制了流星的质量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序号;
(3)选取表格中,流星体积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数据,根据现象可得出结论;
(4)月坑的深度涉及下落的流星体和月面,表格中研究了流星的不同条件,还可能与月面的松实等条件有关。
【解答】(1)在1、2、3三组数据中,控制了质量相同,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所以在研究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到的现象是下落高度越高,坑的深度越深,所以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要得到“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设计的实验是控制流星质量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符合条件的是3、6、7;
(3)要得出结论“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流星的体积不同,而使其它因素相同,可选取实验序号3、4、5的实验,现象是流星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月坑的深度除了与流星有关,还与月面有关,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37.【答案】(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f影响
(2)B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中可知研究的因素,可据此作出假设;
(2)根据表中的留空时间平均值可知,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日全食太阳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日全食时由于太阳光被月食挡住无法照到地球上,气温会发生变化。引力是由地球产生的,受月球太阳的影响可忽略。
【解答】(1)由题中信息“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可知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
(2)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日全食时太阳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A错误;
B. 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由于太阳照到地球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所以地球上的气温会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解释合理,B正确;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日全食时地球对火箭的引力不变,C错误。
故选B
38.【答案】(1)碰撞说
(2)环形山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模型第一个图形中有一个较大的天体撞向地球,与之后的2、3混沌的样子,到最后出现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图形,可确定是哪种假说;
(2)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主要是小天体的撞击形成的,也有是古老的火山喷发留下的。
【解答】(1)由分析可知,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碰撞说;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故答案为:(1)碰撞说;(2)环形山
39.【答案】(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
(2)①、③
(3)不能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原理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太阳全部被遮住)、日偏食(太阳部分被遮住)、日环食(太阳中间部分被遮住)。根据图中小球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类型;
(2)由图中模型可知,小球的远近与全食与环食有关,小球在1、3位置的变化被遮掩的部分会发生变化,据此可确定日食的不同类型与什么有关;
(3)我们能看到月球是因为月球反射的太阳光进入地球上观察者的眼睛,根据日食时三球的位置可判断能否观察到。
【解答】(1)在图中位置时,人能观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类型是日环食;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看到的环形部分越来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观察到日全食;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2)当小球靠近观察者时,日环食变成了日全食,当小球1、3运动时,大球的一部分被遮掩出现了日偏食,所以日食类型与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③月地距离的不同,有关;
(3)日食出现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背对太阳的一侧朝向地球,所以不能观察到月球。
故答案为:(1)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2)①、③;(3)不能
40.【答案】(1)
(2)A
(3)76
(4)巨;土星
(5)4;类地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木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彗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2)慧尾是彗星的冰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的。
(3)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间是76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圈的时间是1年。
(4)八大行星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5)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关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1)木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彗星绕日公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故如图所示:
(2)彗星的冰物质被太阳风吹拂,形成长长的彗尾,离太阳越近,太阳风的影响越大,慧尾就越长。A点离太阳最近,所以慧尾最长。
(3)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间是76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圈的时间是1年,所以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地球需绕日公转76圈。
(4)八大行星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故木星属于巨星行,此外还有土星。
(5)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关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木星轨道内还有4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它们属于类地行星。
故答案为:(1)如上图;(2)A ;(3)76;(4)巨;土星;(5)4;类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