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里西》教案设计
讲课教师 教学年段 二年级
教材分析 《阿西里西》是流传于贵州威宁一带的彝族儿童歌曲。歌曲为单乐段结构,四二拍,五声宫调式。歌曲由四个工整的乐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构成:第一乐句是起句,由两个相同的乐句构成;第二乐句是承句;第三乐句的节奏紧凑,与前面两个乐句的节奏形成对比,情绪显得更加活泼;第四乐句是合句,采用了与第二乐句相似的素材结束。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备课内容 《阿西里西》 备课时间 备课课型 教唱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我国民族音乐,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过程与方法 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阿西里西》。
知识与技能 能用声势动作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重 点 了解乐曲的音乐形象,感受歌曲音乐风格。
教学难 点 能用声势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方 法 欣赏法 感受法 体验法
教学过 程 教学过 程 教学过 程 教学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前准备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我们进行一组节奏练习(出示节奏) 师:现在老师哪位同学能单独打一下这条节奏(找学生) 师:老师为这条节奏加入了声势动作,我们一起来尝试着打一遍(出示加入声势动作的节奏) 2、导人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让小组搜集关于彝族的相关知识,现在哪个小组把你们小组搜集到的知识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知道了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打磨秋是彝族传统的娱乐竞技项目,打磨秋时,横杆上两端各有一或二人,交替蹬踏地面,使横杆上下起落旋转。我们现在对彝族已经有了这么多了解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彝族的歌曲《阿西里西》,先来看一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3、学习歌曲: 师:《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是彝族小朋友在做游戏时演唱的。贵州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彝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师:谁来回答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师:这首《阿西里西》是彝族歌曲,歌词里有很多彝族语,例如“阿西里西”、“丘都拉迪”。我们现在把书翻开,一遍听这首歌曲,一边在书里找一找歌词里的这些彝族语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阿西里西”、“丘都拉迪”是什么意思? 师:“丘都拉迪”则是玩游戏时发出的声音。 师:这首歌曲这么欢快,老师也想来唱一唱,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的范唱。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首先来识读乐谱,这首歌曲是四二拍,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师:那我们就带着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先把乐谱读一遍。 师:现在我们跟着琴一起来唱一下乐谱 师:现在老师找一位同学来唱一下乐谱(找小组长) 师:谱子学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师:谱子学会了,歌词节奏我们也掌握了,现在我们来跟琴演唱这首歌曲。我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所以同学们要注意演唱时的情绪。 师:下面老师先看看小组长这首歌学习的怎么样? 师:现在是小组合作的时间,小组长检查本组组员歌曲学习情况,并把书中的声势动作加入到歌曲里讨论展示形式。 师:现在哪个小组先来展示? 师:我们一年级的时候也学了很多关于民族的歌曲,例如一年级上学期的《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娃哈哈》。一年级下学期的《多快乐呀多幸福》、《其多列》、《勇敢的鄂伦春》。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关于民族的歌曲吗?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下课! 生:读节奏 生:单独打节奏(组内加分、小组加分) 生:加入声势动作打节奏 生:小组汇报搜集到的知识(组内加分、小组加分) 生:掌握学习任务 生:聆听歌曲,感受速度和情绪。 生:回答问题(组内加分、小组加分) 生:再次聆听 生:“阿里西里”是我们汉语“好朋友的意思” 生:聆听范唱 生:强弱 生:读乐谱 生:跟琴唱谱 生:小组长唱谱(组内加分、小组加分) 生:按节奏读歌词 生:跟琴演唱歌曲,注意情绪 生:小组长演唱歌曲(组内加分、小组加分) 生:小组合作 生: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小组加分)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记住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有继续学习下面课程的兴趣
板书 《阿西里西》 情绪:欢快地 速度:稍快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