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初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基础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31 07:13:10

文档简介

初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永嘉模拟)2020 年冬季,永嘉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主要是由图中水循环中哪些环节不足引起的(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21·余杭模拟)降水损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如图所示为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不同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下渗 C.地下径流 D.蒸发
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环节是(  )
A.蒸发 B.蒸腾 C.径流 D.降水
4.(2020八上·拱墅期中)下图中,能较正确示意地球水体储量的是(  )
A. B.
C. D.
5.(2020八上·温州期中)有人将地球比喻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上的水主要是(  )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
6.(2020八上·兰溪期中)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河湖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
7.(2020八上·秀洲月考)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8.(2020七下·慈溪期中)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9.(2019八上·越城期末)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D.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10.(2019八上·新昌期中)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包括陆地内、海洋内、海陆间三种类型,这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11.(2019八上·温州期中)我国可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水和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深层地下水
12.(2019八上·诸暨月考)2019年第21号台风“博罗依”于10月19日晚上8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台风和台风雨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 水汽输送 降水 B.降水 水汽输送
C.蒸发 水汽输送 D.水汽 输送蒸发
13.(2019·天台模拟)2018年11月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
A. 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径流
14.(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6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B.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应爱惜水
C.我国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八十几位
D.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15.(2019八上·杭州期末)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下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B.亚洲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多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16.(2018八上·温岭期中)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海水蒸发 D.水汽输送
17.(2018八上·萧山期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
A.降水和径流 B.径流和下渗
C.蒸发和降水 D.水汽输送和径流
18.(2018八上·衢州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
B.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
C.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
19.(2018八上·金华月考)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核心。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其中防洪水、排涝水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B.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20.(2018八上·浙江月考)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蒸腾
21.(2018八上·温州月考)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 1.386×1018 米 3,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美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大洋洲水资源总量最少,人均水资源缺乏最严重
二、填空题
2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   、   、   、   中。   占比最大,   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   和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   和   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23.(2019八上·秀洲期末)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③表示的环节是   。
(2)我们嘉兴县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嘉兴西部山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我们嘉兴县进行的则是“西水东调”工程。把壶源江水引入金坑岭水库。这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4.(2018八上·杭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那么能使陆地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
2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①   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   ;②   不均匀:   丰富,   欠缺。
26.(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自然界中我们接触到的水有:①海水;②江河水;③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有:④自来水;⑤矿泉水;⑥蒸馏水等。从既科学又经济的角度看,请你选择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水产养殖用:   ;
(2)灌溉农田用:   ;
(3)洗衣、洗浴用:   ;
(4)洗菜、烧饭用:   ;
(5)日常饮用:   ;
(6)配制医疗注射液用:   。
27.(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布在   中,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上的   资源。
28.(2017八上·杭州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   。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   形成水汽,水汽被(B)   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   , 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F)   和(D)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   循环。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   ,T 所代表的水循叫   。
(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 三种循环中,   循环的水量最大,   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5)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   (填“长” 还是“短”)。
29.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30.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其中海洋面积约占   ,陆地面积约占   ;人们常将其概括为 “   ”。
31.(2011·丽水)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
三、解答题
32.(2018八上·金华月考)如图甲是世界、中国和北京水资源占有量的统计图,图乙中是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资源占有量统计量。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
(2)你认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富余还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
(3)分析图乙,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存在怎样的特点?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蒸腾,根据水循环环节的作用解题。
【解答】由于水汽输送和降水不足,因此造成了永嘉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解答】由图可知,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为草地>泥土地>沥青路面>普通混凝土砖;四种地表的最大区别是水的渗透情况不同,因此造成地表降水损失量的是下渗过程;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百川归海”,描述的是陆地上的水都流向大海,其实就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海洋水,据此解答。
【解答】地球上的水有96.5%分布在海洋,地球上其余的水体储量很少,结合图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判断。
【解答】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万立方千米左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
【解答】地球上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冰川和积雪中,主要分布在两极附近,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是指降水量较大、地表江河径流量较大的地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降水量非常少, 故A不合题意: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不但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非常活跃,故B符合题意;
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会增多.故C不合题意;
南极的冰川水更新达上千年,而且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解答】由分析可知,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供人类食用的水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应当节约水资源。
【解答】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所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解答】熟悉三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那么可以发现三种水循环都有蒸发和降水这两个环节。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故答案为:B
11.【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解答】我国降水多,河流和湖泊也多。因此河流水和湖泊水是人们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水源,是我国可利用的主要的淡水资源。
故答案为:A
12.【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台风形成于海洋,在陆地登陆,形成狂风暴雨,将海洋水汽输入到陆地,属于海陆间水循环。
【解答】台风形成于海洋,在陆地登陆,形成狂风暴雨,将海洋水汽输入到陆地, 台风提现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将水汽输送到陆地的过程, 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
故答案为:A
13.【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包括海陆间的水汽输送,降雨、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径流(地表、地下)等环节.
【解答】“天河工程”计划是 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所以是水汽输送.
故选A
14.【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分析。
【解答】A、水资源丰富,但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符合题意;
B、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应爱惜水 ,不符合题意;
C、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极少,所以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八十几位 ,不符合题意;
D、 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世界上的水资源很短缺,人人都要以言以行节约用水。
【解答】 A、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A符合题意。
B、 亚洲的水资源总量最多,由于人口太多,其实人均水量很少,B不符合题意。
C 、水是循环的,但是淡水资源太少,人口太多,全世界约有3亿多人处于缺水状态,所以要节约用水,C不符合题意。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但人均水量很少,许多地区也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的情况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人类能够影响到的主要是地表径流。
【解答】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改变的是水循环环节的地表径流;
故选B。
17.【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指降水形成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指的是黄河水流到海洋的过程,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故答案为:A。
18.【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解答】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改变了地表径流;故A错误;
B、人工增雨是人为的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水,改变了降水的形成;故B正确;
C、图中①所表示的是水汽输送;故C错误;
D、植树造林种草可以涵养水源,会增加地下径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9.【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汽输送、植物蒸腾等,据引进行解答。
【解答】防洪水、排涝水主要是改变地表径流,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20.【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地相互转化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地球表面的水通过形态转化和在地表及其邻近空间(对流层和地下浅层)迁移。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解答】台风属于大气流动产生的,而台风登录推动的是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产生降雨;
故答案为:A。
21.【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A、大洋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不符合题意;
B、全球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符合题意;
C、水是循环的, 但污染和浪费严重,水资源越来越少,不符合题意;
D、 大洋洲水资源总量最少,但人口数量也最少,所以人均水资源缺乏不是最严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答案】海洋;陆地;大气;生物体;海洋水;陆地水;冰川;岩层深处的地下水;河流湖泊;沼泽土壤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解答。
【解答】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生物体中。海洋水占比最大,陆地水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冰川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23.【答案】(1)水汽输送
(2)⑤⑥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解答】(1)图中 ③ 是大气上空的水汽从海洋上空到达陆地上空,属于水汽输送环节;故答案为:水汽输送;
(2)江水属于径流,把江水引入水库中,主要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故答案为: ⑤⑥ ;
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2) ⑤⑥ .
24.【答案】海洋水;地表径流;太阳辐射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解答】地球水体中占有量最大的是海洋水;南水北调是把南方河流中的水运输到缺水的北方,而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水不断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故答案为:海洋水;地表径流;太阳辐射。
25.【答案】地区分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时间分配;夏季;冬季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
①地区分布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②时间分配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26.【答案】(1)①②
(2)②③
(3)④
(4)④
(5)④⑤
(6)⑥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及生活用水的区别进行分析,注意饮用水自来水或矿泉水,而不能用蒸馏水。
【解答】(1)①海水;②江河水适合水产养殖;(2)②江河水、③雨水适合灌溉农田;(3)洗衣、洗浴用④自来水;(4)洗菜、烧饭用④自来水;(5)④自来水;⑤矿泉水是日常饮用水;(6)⑥蒸馏水可配制医疗注射液。
27.【答案】海洋;陆地;淡水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水的分布;
【解答】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97.5%是咸水即海水;而海水是无法直接利用的,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的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故答案为:海洋;陆地;淡水。
28.【答案】(1)太阳辐射
(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
(3)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T;M
(5)短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的外部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水循环的内部因素是:水在三态间的转化。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解答】(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2)由水循环图和箭头可知,A指海水蒸发形成水汽,水汽被B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地表径流和D地下径流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海陆间循环。(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发生在陆地上空间所以是陆上内循环,T所代表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上空之间所以是海上内循环。(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 三种循环中,海上内循环T的水量最大,海陆间循环M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5)水循环越活跃,水体更新周期越短,所以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短。
故答案为:(1)太阳辐射;(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 (3)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T;M (5)短
29.【答案】海陆间循环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可以描述为: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
【解答】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来自大陆表面的蒸发。海洋水通过蒸发称为大气水,然后凝结降落到地面,形成江河湖泊水,通过径流流到海洋。、
故答案为:海陆间循环
30.【答案】71%;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解答】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所以从太空看地球更像“水球”。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分析】本题考查海陆面积的比例,属于基础题。
31.【答案】海洋(或“海”)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规律解答。
【解答】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32.【答案】(1)
(2)短缺
(3)地区分布不均匀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分析条形图可知,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是中国的3.75倍,是北京的30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故答案为:(1);(2)短缺;(3)地区分布不均匀。
1 / 1初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永嘉模拟)2020 年冬季,永嘉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主要是由图中水循环中哪些环节不足引起的(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蒸腾,根据水循环环节的作用解题。
【解答】由于水汽输送和降水不足,因此造成了永嘉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1·余杭模拟)降水损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如图所示为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不同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下渗 C.地下径流 D.蒸发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解答】由图可知,不同地表降水损失量为草地>泥土地>沥青路面>普通混凝土砖;四种地表的最大区别是水的渗透情况不同,因此造成地表降水损失量的是下渗过程;
故答案为:B。
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环节是(  )
A.蒸发 B.蒸腾 C.径流 D.降水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百川归海”,描述的是陆地上的水都流向大海,其实就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2020八上·拱墅期中)下图中,能较正确示意地球水体储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海洋水,据此解答。
【解答】地球上的水有96.5%分布在海洋,地球上其余的水体储量很少,结合图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0八上·温州期中)有人将地球比喻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上的水主要是(  )
A.河流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判断。
【解答】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万立方千米左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2020八上·兰溪期中)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河湖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
【解答】地球上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冰川和积雪中,主要分布在两极附近,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2020八上·秀洲月考)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是指降水量较大、地表江河径流量较大的地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降水量非常少, 故A不合题意: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不但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非常活跃,故B符合题意;
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会增多.故C不合题意;
南极的冰川水更新达上千年,而且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2020七下·慈溪期中)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解答】由分析可知,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2019八上·越城期末)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D.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供人类食用的水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应当节约水资源。
【解答】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所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
故答案为:C
10.(2019八上·新昌期中)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包括陆地内、海洋内、海陆间三种类型,这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解答】熟悉三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那么可以发现三种水循环都有蒸发和降水这两个环节。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故答案为:B
11.(2019八上·温州期中)我国可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水和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深层地下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解答】我国降水多,河流和湖泊也多。因此河流水和湖泊水是人们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水源,是我国可利用的主要的淡水资源。
故答案为:A
12.(2019八上·诸暨月考)2019年第21号台风“博罗依”于10月19日晚上8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台风和台风雨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 水汽输送 降水 B.降水 水汽输送
C.蒸发 水汽输送 D.水汽 输送蒸发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台风形成于海洋,在陆地登陆,形成狂风暴雨,将海洋水汽输入到陆地,属于海陆间水循环。
【解答】台风形成于海洋,在陆地登陆,形成狂风暴雨,将海洋水汽输入到陆地, 台风提现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将水汽输送到陆地的过程, 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
故答案为:A
13.(2019·天台模拟)2018年11月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
A. 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径流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包括海陆间的水汽输送,降雨、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径流(地表、地下)等环节.
【解答】“天河工程”计划是 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所以是水汽输送.
故选A
14.(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6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B.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应爱惜水
C.我国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八十几位
D.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分析。
【解答】A、水资源丰富,但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符合题意;
B、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应爱惜水 ,不符合题意;
C、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极少,所以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八十几位 ,不符合题意;
D、 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2019八上·杭州期末)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下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B.亚洲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多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世界上的水资源很短缺,人人都要以言以行节约用水。
【解答】 A、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储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A符合题意。
B、 亚洲的水资源总量最多,由于人口太多,其实人均水量很少,B不符合题意。
C 、水是循环的,但是淡水资源太少,人口太多,全世界约有3亿多人处于缺水状态,所以要节约用水,C不符合题意。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但人均水量很少,许多地区也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的情况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2018八上·温岭期中)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海水蒸发 D.水汽输送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人类能够影响到的主要是地表径流。
【解答】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改变的是水循环环节的地表径流;
故选B。
17.(2018八上·萧山期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
A.降水和径流 B.径流和下渗
C.蒸发和降水 D.水汽输送和径流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解答】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指降水形成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指的是黄河水流到海洋的过程,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故答案为:A。
18.(2018八上·衢州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
B.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
C.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D.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解答】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改变了地表径流;故A错误;
B、人工增雨是人为的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水,改变了降水的形成;故B正确;
C、图中①所表示的是水汽输送;故C错误;
D、植树造林种草可以涵养水源,会增加地下径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9.(2018八上·金华月考)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核心。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其中防洪水、排涝水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B.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汽输送、植物蒸腾等,据引进行解答。
【解答】防洪水、排涝水主要是改变地表径流,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018八上·浙江月考)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蒸腾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地相互转化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地球表面的水通过形态转化和在地表及其邻近空间(对流层和地下浅层)迁移。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解答】台风属于大气流动产生的,而台风登录推动的是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产生降雨;
故答案为:A。
21.(2018八上·温州月考)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 1.386×1018 米 3,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美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大洋洲水资源总量最少,人均水资源缺乏最严重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A、大洋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不符合题意;
B、全球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符合题意;
C、水是循环的, 但污染和浪费严重,水资源越来越少,不符合题意;
D、 大洋洲水资源总量最少,但人口数量也最少,所以人均水资源缺乏不是最严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2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   、   、   、   中。   占比最大,   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   和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   和   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答案】海洋;陆地;大气;生物体;海洋水;陆地水;冰川;岩层深处的地下水;河流湖泊;沼泽土壤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知识解答。
【解答】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生物体中。海洋水占比最大,陆地水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冰川和岩层深处的地下水。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23.(2019八上·秀洲期末)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③表示的环节是   。
(2)我们嘉兴县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嘉兴西部山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我们嘉兴县进行的则是“西水东调”工程。把壶源江水引入金坑岭水库。这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   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答案】(1)水汽输送
(2)⑤⑥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解答】(1)图中 ③ 是大气上空的水汽从海洋上空到达陆地上空,属于水汽输送环节;故答案为:水汽输送;
(2)江水属于径流,把江水引入水库中,主要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故答案为: ⑤⑥ ;
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2) ⑤⑥ .
24.(2018八上·杭州期中)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那么能使陆地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
【答案】海洋水;地表径流;太阳辐射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解答】地球水体中占有量最大的是海洋水;南水北调是把南方河流中的水运输到缺水的北方,而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水不断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故答案为:海洋水;地表径流;太阳辐射。
2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6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①   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   ;②   不均匀:   丰富,   欠缺。
【答案】地区分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时间分配;夏季;冬季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
①地区分布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②时间分配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26.(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自然界中我们接触到的水有:①海水;②江河水;③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有:④自来水;⑤矿泉水;⑥蒸馏水等。从既科学又经济的角度看,请你选择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水产养殖用:   ;
(2)灌溉农田用:   ;
(3)洗衣、洗浴用:   ;
(4)洗菜、烧饭用:   ;
(5)日常饮用:   ;
(6)配制医疗注射液用:   。
【答案】(1)①②
(2)②③
(3)④
(4)④
(5)④⑤
(6)⑥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及生活用水的区别进行分析,注意饮用水自来水或矿泉水,而不能用蒸馏水。
【解答】(1)①海水;②江河水适合水产养殖;(2)②江河水、③雨水适合灌溉农田;(3)洗衣、洗浴用④自来水;(4)洗菜、烧饭用④自来水;(5)④自来水;⑤矿泉水是日常饮用水;(6)⑥蒸馏水可配制医疗注射液。
27.(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布在   中,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上的   资源。
【答案】海洋;陆地;淡水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水的分布;
【解答】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97.5%是咸水即海水;而海水是无法直接利用的,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的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故答案为:海洋;陆地;淡水。
28.(2017八上·杭州月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   。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   形成水汽,水汽被(B)   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   , 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F)   和(D)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   循环。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   ,T 所代表的水循叫   。
(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 三种循环中,   循环的水量最大,   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5)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   (填“长” 还是“短”)。
【答案】(1)太阳辐射
(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
(3)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T;M
(5)短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 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的外部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水循环的内部因素是:水在三态间的转化。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解答】(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2)由水循环图和箭头可知,A指海水蒸发形成水汽,水汽被B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地表径流和D地下径流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海陆间循环。(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发生在陆地上空间所以是陆上内循环,T所代表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上空之间所以是海上内循环。(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 三种循环中,海上内循环T的水量最大,海陆间循环M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5)水循环越活跃,水体更新周期越短,所以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短。
故答案为:(1)太阳辐射;(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 (3)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T;M (5)短
29.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答案】海陆间循环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可以描述为: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
【解答】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来自大陆表面的蒸发。海洋水通过蒸发称为大气水,然后凝结降落到地面,形成江河湖泊水,通过径流流到海洋。、
故答案为:海陆间循环
30.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其中海洋面积约占   ,陆地面积约占   ;人们常将其概括为 “   ”。
【答案】71%;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解答】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所以从太空看地球更像“水球”。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分析】本题考查海陆面积的比例,属于基础题。
31.(2011·丽水)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
【答案】海洋(或“海”)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规律解答。
【解答】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三、解答题
32.(2018八上·金华月考)如图甲是世界、中国和北京水资源占有量的统计图,图乙中是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资源占有量统计量。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
(2)你认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富余还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
(3)分析图乙,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存在怎样的特点?   。
【答案】(1)
(2)短缺
(3)地区分布不均匀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分析条形图可知,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是中国的3.75倍,是北京的30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故答案为:(1);(2)短缺;(3)地区分布不均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