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人教版1.5甲午中日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八年级上人教版1.5甲午中日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8 21:0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起着承上旗下的作用。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点。
2、重点和难点
(1)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签订
(2)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
3、教学目标
(1)识记甲午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2)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
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质疑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展示评价能力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社会热点比较关注,更愿意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问题设计尽量靠近学生已有的知识,逐步提升历史认识,然后再回到现实
教学过程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客商多向交流
环节一:情景导入
环节二:互动探究
环节三:拓展延伸
环节四:课堂小结
环节五:课堂延伸
环节六:课堂检测
环节七:布置作业、
第4课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
2、这次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
3、 年 月,中国北洋航队执行护航任务,在 遭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 ,为保护旗舰为国捐躯。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对联中的“公”指的是 。
1894
9
黄海大东沟
邓世昌
邓世昌
导学提纲
朝鲜
中国
(东学党起义)
支 援
求 助
日本
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殖民地
增 兵
针 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4 -1895)
历史材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



广


1894.7.25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割让辽东、台湾和澎湖
威胁京津地区安全
助长列强分割中国的野心
赔款二亿两白银
加重人民的负担
增长了日本的侵略力量
增开商埠
便利日本等国家掠夺中国
长江流域的财富
四、《马关条约》的影响
内 容
影 响
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发的通商口岸
重庆
沙市
杭州
苏州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清政府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一、选择题。
(1)、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号管带是:
A、左宝贵 B、刘步蟾 C、邓世昌
(2)、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事件是:
A、威海卫之战 B、辽东战役 C、黄海战役
巩固
(3)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在内容上增加的条款有( )
A、割占领土 B、赔偿军费
C、开设工厂 D、开放口岸
(4)“《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该条约规定的
A、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通商口岸
B、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C、允许日商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C
5、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一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读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是怎样被割占的?
(2)“酷炎的夏日”指是什么?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3)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台独”活动愈演愈烈,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
◆开放探索
在《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今天,我们国家招商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谈谈这两个时期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有何本质区别?
在近代,清政府是被迫允许殖民者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主动利用外资在中国办厂,这有利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加快中国的经济进步。
勿忘国耻
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