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课件(共31张PPT)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8.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课件(共31张PPT)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2 18:4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
18.3
第3节 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通过学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知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微生物
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绿色
植物
植食、肉
食动物
二、讲授新课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生态系统能对这种影响与破坏进行一定的自我调节,保持平衡状态,使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是怎样进行自我调节的?
2.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1.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生物因素有哪些?并说说怎么影响的?
3.食物链中的箭头方向代表什么?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植物,鼠、牛、羊、兔等食草动物,蛇、鹰等食肉动物。
(一)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鼠数量增加
鼠数量减少
植物减少
植物增多
鼠吃植物量增加
鼠吃植物量减少
鼠食物增加
鼠因饥饿死亡
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之间的关系: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和鹰间的关系
草、鼠、鹰的数量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中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从画出的曲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一般的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维持平衡的能力越弱。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指的是系统中生物的_ 和__的相对稳定。
物种
数量


植物
食物链
青蛙
植物


蚯蚓

昆虫

食物网
观察下面食物关系,如果鼠减少或灭绝,哪个更稳定?

更稳定
森林系统
海洋系统
湿地系统
农田系统
草原系统
下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20世纪初,因为狼是鹿的天敌,美国的一个州为了保护鹿群,曾对狼进行大量捕杀。一开始,得到保护的鹿迅速繁殖,在短时间内总数超过10万只。但好景不长,森林中的树木草地遭到极大破坏,鹿的数量大减。
结合故事以及左边柱状图分析此处的生态系统短时间之内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吗?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力的影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此时生态系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恢复或部分恢复,有的则完全不能恢复。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森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森林中各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永远的消失了……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厄尔尼诺现象
乱砍滥伐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海洋生态系统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大气污染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水污染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原油泄漏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火山喷发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地震、海啸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森林火灾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外来物种入侵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地震
火山
自然因素
海啸
干旱
水污染
沙尘暴
大气污染
沙漠化
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每种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很难得到恢复。
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因素的发生,同时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防止人类自身对环境的无知和恶意破坏。
本课小结
三、课堂反馈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A.所有的生产者 B.阳光、空气、水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
2.玉米螟在田里大量繁殖,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可能是( )
A .破坏了食物链 B .大量清除了田间的杂草
C .大量捕杀了田鼠 D .大量捕杀了黄鼬
3.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会(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4.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池塘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D
C
C
A
5.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某农田生态系统情况后,绘制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
B与C之间的关系是( )
(2)( )是生态系统
的营养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这是因为一部分( ),另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少部分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该生态系统中,甲的能量流入到B的途径有( )条。
(5)假如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6)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B,则短时间内A的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A的数量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A
捕食和竞争
食物链和食物网
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释放
2
B
减少
自我调节能力
(7)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 )形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锄禾日当午”所体现的生物学知识有
二氧化碳
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植物根部有氧呼吸;除去杂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草和禾苗争夺阳光和养料,除去杂草,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