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2021大连模拟)“乘坐地铁时,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2.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 保护车辆行使安全 B.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3.(2021江门蓬江区模拟)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指的是声音音调低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超声清洗仪”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D.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4.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5.(2021湖南模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6.(2021湖南模拟)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有“禁止喧哗”的标志,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控制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7.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8.(2021陕西模拟)临近中考,各小区物业都在号召大家保持宁静,禁止露天音响文娱活动,严禁噪音施工,提醒业主照顾好爱犬,避免犬吠扰民等等,从噪声的防治角度,这些措施是( )
A.在传播途径中减少噪声
B.在人耳处降低噪声
C.在声源处降低噪声
D.降低音调减少噪声
9.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A.防止嗓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10.(2020黄石,2)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
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11.(2021福建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12.(2021贵阳模拟)小明家新购买了餐桌和椅子,小明发现妈妈给桌子和椅子的脚都套上了塑料套。你认为这样做主要原因是( )
A.使桌椅更加美观
B.使桌椅更加坚固
C.减少桌椅与地面撞击而产生噪声
D.使桌椅更加干净
13. (2021芜湖模拟)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面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响度不同
B.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放低点
C. 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 在教学楼周围植树可减少噪声对同学们在教室内学习的干扰
14. (2021衡阳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B. “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
C. 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
D. 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5.(2021河北模拟)如图所示,“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B.手机发出声音时,是由于手机中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C.人发出的声音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中的,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D.当你写作业时,“汤姆猫”学弟弟的声音对你不属于噪声
16.(2021滨州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在民乐合奏时能分辨出二胡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C.小提琴演奏时,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在住宅区和公路之间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7.(2021成都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城市街头设置的噪声检测仪能减弱噪声
18. (2021兰州外国语学校二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 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C. 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2021绵阳模拟)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的响度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放低些
C.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0.(2021福建模拟)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下列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21.(2021漳州模拟)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弹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B.图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C.图中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中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2021大连模拟)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随着“发射”命令的发出,我们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音的强度达到了150分贝,关于这轰鸣声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B.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佩戴耳机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震耳欲聋指的是响度很大
D.震耳欲聋指的是音调很高
23.(2021湛江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B.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防止噪声产生的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4.(2021贵阳模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热机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热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 污染和 污染两方面。
25.(2021江西模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描绘出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思念。“蝉”和“鸟”的叫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区分的,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能在______________控制噪声。
26.(2021连云港模拟)手机的声控密码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种语音密码记录的是人声音的 这一特征,在上课时,教室外手机优美的铃声对同学们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27.小敏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她们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音”)。
28.(2021昆明二模)10月18日上午,某校教师代表在会议室认真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的直播”。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铿锵有力,精彩不断,这里的“铿锵有力”指的是声音________。在直播观看过程中,为了不让教师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关闭会议室的门窗,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29.(2021哈尔滨二模)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30.如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是乐音的波形.
31.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表示 ________;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________
32.如图甲,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制成特殊形状的结构;如图乙,战斗机旁的地勤工作人员都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则:
(1)建造体育馆及制作耳机选取材料的相同要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2)不同的是,甲是采取的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乙是采用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33.(2021珠海模拟)如图甲环境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则此可知 (选填“甲”或“乙”)的响度较大, (选填“甲”或“乙”)的音调较高,如图乙所示是在 减弱噪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参考答案
1.(2021大连模拟)“乘坐地铁时,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答案】A。
2.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 保护车辆行使安全 B.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答案】B
3.(2021江门蓬江区模拟)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指的是声音音调低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超声清洗仪”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D.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答案】B。
4.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答案】B
5.(2021湖南模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答案】C。
6.(2021湖南模拟)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有“禁止喧哗”的标志,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控制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答案】C.
7.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答案】B
8.(2021陕西模拟)临近中考,各小区物业都在号召大家保持宁静,禁止露天音响文娱活动,严禁噪音施工,提醒业主照顾好爱犬,避免犬吠扰民等等,从噪声的防治角度,这些措施是( )
A.在传播途径中减少噪声
B.在人耳处降低噪声
C.在声源处降低噪声
D.降低音调减少噪声
【答案】C
9.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A.防止嗓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答案】C
10.(2020黄石,2)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
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答案】B
11.(2021福建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答案】B
12.(2021贵阳模拟)小明家新购买了餐桌和椅子,小明发现妈妈给桌子和椅子的脚都套上了塑料套。你认为这样做主要原因是( )
A.使桌椅更加美观
B.使桌椅更加坚固
C.减少桌椅与地面撞击而产生噪声
D.使桌椅更加干净
【答案】C。
13. (2021芜湖模拟)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面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响度不同
B.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放低点
C. 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 在教学楼周围植树可减少噪声对同学们在教室内学习的干扰
【答案】D
14. (2021衡阳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B. “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
C. 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
D. 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D
15.(2021河北模拟)如图所示,“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B.手机发出声音时,是由于手机中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C.人发出的声音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中的,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D.当你写作业时,“汤姆猫”学弟弟的声音对你不属于噪声
【答案】A。
16.(2021滨州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在民乐合奏时能分辨出二胡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C.小提琴演奏时,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在住宅区和公路之间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D。
17.(2021成都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城市街头设置的噪声检测仪能减弱噪声
【答案】C
18. (2021兰州外国语学校二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 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C. 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C
19.(2021绵阳模拟)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的响度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放低些
C.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20.(2021福建模拟)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下列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答案】D
21.(2021漳州模拟)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弹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B.图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C.图中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图中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C
22.(2021大连模拟)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随着“发射”命令的发出,我们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声音的强度达到了150分贝,关于这轰鸣声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B.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佩戴耳机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震耳欲聋指的是响度很大
D.震耳欲聋指的是音调很高
【答案】C
23.(2021湛江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B.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防止噪声产生的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24.(2021贵阳模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热机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热机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 污染和 污染两方面。
【答案】大气;噪声
25.(2021江西模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描绘出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思念。“蝉”和“鸟”的叫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区分的,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能在______________控制噪声。
【答案】音色 传播过程中
26.(2021连云港模拟)手机的声控密码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种语音密码记录的是人声音的 这一特征,在上课时,教室外手机优美的铃声对同学们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答案】音色;噪声。
27.小敏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她们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音”)。
【答案】音色 ;噪音
28.(2021昆明二模)10月18日上午,某校教师代表在会议室认真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的直播”。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铿锵有力,精彩不断,这里的“铿锵有力”指的是声音________。在直播观看过程中,为了不让教师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关闭会议室的门窗,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答案】响度大;传播过程中。
29.(2021哈尔滨二模)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响度。
30.如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是乐音的波形.
【答案】 (1). 乙 (2). 甲
31.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表示 ________;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________
【答案】 (1). 禁止鸣笛 (2). 分贝
32.如图甲,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制成特殊形状的结构;如图乙,战斗机旁的地勤工作人员都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则:
(1)建造体育馆及制作耳机选取材料的相同要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2)不同的是,甲是采取的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乙是采用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 (1). 蓬松的材质 (2). 吸收和阻隔声波 (3). 在传输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 (4). 阻止噪声进入耳朵
33.(2021珠海模拟)如图甲环境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则此可知 (选填“甲”或“乙”)的响度较大, (选填“甲”或“乙”)的音调较高,如图乙所示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乙;甲;声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