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上学期物理人教版(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上学期物理人教版(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0 17:2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单选题
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体与凸透镜相距u=8cm时,经凸透镜成正立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u=12cm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缩小的实像
D.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放大的实像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B.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D.手影游戏
3.如图,小睿同学正在观看高新区金融城双塔演绎的灯光秀,手边有一瓶装满水的圆柱形矿泉水瓶竖直正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睿看到水中的双塔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虚像
B.双塔发出的各种色光都是红、黄、蓝三色光组成
C.小睿透过眼前竖直正放的矿泉水瓶,看到的双塔是倒立缩小的
D.小睿透过眼前水平横放的矿泉水瓶,看到的双塔是倒立缩小的
4.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点为一倍焦距处,点为二倍焦距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上移动
B.烛焰位于A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承接不到像
D.烛焰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时,光屏上始终出现放大的像
5.在探究凸诱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该像为(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6.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8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小明手持一个凸透镜,在教室内从南边的窗户移向北边的白墙,离白墙近些时,看到窗外的物体在墙壁上成清晰的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像是光源 B.像一定是虚像 C.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
8.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红用此凸透镜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一次实验时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光屏未画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然后再移动蜡烛、光屏继续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结果准确的是(  )
A.第一次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第一次实验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幻灯机
C.将蜡烛从图中位置向25cm刻度处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得到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距为10cm时,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
9.在光具座上放置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蜡烛点燃后的火焰。调整光屏,可以得到的清晰的像是(  )
A. B.
C. D.
10.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距透镜焦点5cm处,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的 B.倒立的 C.放大的 D.虚像
11.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图示位置时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成像原理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取走光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光屏左移到适当位置也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12.佩奇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与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一定是等大的像 D.一定是不成像
14.某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拍照时花菜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15.随着我国疫情高峰过去,全球疫情走势及防止境外输入成为焦点,3月12日19时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一起,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下列有关说明正确的是(  )
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图像和文字,是因为光在显示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B.摄像头工作时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C.若要使屏幕中的人像更大,人应靠近摄像头
D.此时人与摄像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16.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二、填空题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把蜡烛放在图2所示的位置,调整光屏后能观察到倒立、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清晰的实像,利用该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
(3)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此时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只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调(选填“上”或“下”)。
18.如图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则该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可以成________个虚像,________个实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当物体与凸透镜相距u=8cm时,经凸透镜成正立的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当物体距凸透镜u=12cm时,成倒立的像,此时物距大于焦距,则焦距为
8cmAB.当物距为20cm时,物体可能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像;也可能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缩小的像,故AB错误;
CD.当物距为16cm时,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
A.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叶脉在凸透镜焦距内,形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故A符合题意;
B.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A.小睿看到水中的双塔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故A错误;
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双塔发出的各种色光都是红、绿、蓝三色光组成,故B错误;
CD.矿泉水瓶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但是只在有弧度的方向能起到凸透镜的作用,双塔离瓶较远,处于二倍焦距以外,竖直正放的矿泉水瓶成像时,像在竖直方向不变,看到的双塔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只是左右相反;水平横放的矿泉水瓶,像在水平方向不变,看到的双塔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
A.由图可知,像在光屏的上方,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即像要向下移动,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应将蜡烛向上移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烛焰放在A点上
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把烛焰放在B点上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承接不到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烛焰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在F点左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但过F点后,因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承接不到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
由题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时,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D。
6.D
【详解】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8cm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D。
7.C
【详解】
依题意得,物距大于像距,因此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B.由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第一次实验时蜡烛和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cm,此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本次实验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故AB错误;
C.将蜡烛从图中位置向25cm刻度处移动的过程中,物距不断变小,但始终大于一倍焦距,凸透镜始终成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变小时,凸透镜所成像逐渐变大,即光屏上得到的像逐渐变大,故C正确;
D.当物距为10cm时,物距等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不成像,所以光屏上得不到像,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为27.0cm,大于20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C图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
凸透镜焦距f为15cm,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距焦点5cm处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放在焦点外侧距焦点5cm处时,物距处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
A.由图可知,物距
u=50.0cm -10.0cm =40.0cm
v=80.0cm -50.0cm =30.0cm
物距u>v,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据图可知,当取走光屏后,所成像的情况是不变的,故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据A可知,此时物体应该处于2f之外,故
40cm>2f……①
像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
2f>30cm>f……②
由①②,可得焦距的范围是
20cm>f>15cm
故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是35cm,即一定处于1倍焦距以外,一定成实像,所以此时的物距变小,像距应该变大,像变大,所以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故C错误;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像会推迟会聚,所以光屏向右移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
①将物体靠近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光屏应远离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物距
f<u<2f
像距
v>2f
像距变化比物距大,所以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距离。故①正确;
②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所以②错误;
③换焦距更小的透镜,折光能力强,像会提前会聚所以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故③正确;
④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可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物距大小等于原来像距大小,像距大小等于原来物距大小,所以④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
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有物距
u=50cm﹣30cm=20cm
像距
v=65cm﹣50cm=15cm
由上分析得
20cm>2f,f<15cm<2f
解得
7.5cm<f<10cm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时,物距
u=50cm﹣40cm=10cm
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A
【详解】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是凸透镜,类型相同,故A正确;
B.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故B错误;
C.利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
D.在物距相同时,由于乙图成像更大,因为镜头的焦距更大,故D错误。
故选A。
15.C
【详解】
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银幕上的图像,是因为显示器屏幕本身能发光,是光源,故A错误;
B.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若要使屏幕中的人像更大,人应靠近摄像头,故C正确;
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要想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与摄像头的距离应该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C。
16.C
【详解】
A.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由于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则应增大物距,即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C正确;
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在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17.10.0 缩小 照相机 下
【详解】
(1)[1]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正好是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即为焦距,故凸透镜焦距为10.0cm。
(2)[2][3]光屏上能呈现像是实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4]蜡烛燃烧变短,所以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物体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18.两 两
【详解】
[1][2]由题知,凸透镜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首先可以确定点光源S在凸透镜右侧两倍焦距处可以成一个等大的实像S1,这个实像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一个虚像S2(平面镜成像);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可以成一个虚像S3,形成的这个虚像S3(相当于一个发光点)又可以通过凸透镜再成一个等大的实像S4(因S3在两倍焦距处的正下方,且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会出现两个实像,两个虚像,即S能成四个像。如下图所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