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死海:
不死:
世界著名的大盐湖。纵列于西亚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之间,湖水里除了某些细菌以外,其他生物都不能生存,沿岸草木也很稀少,湖泊周围死气沉沉。
在死海中游泳的人平躺在水面上也不会下沉甚至可以躺在水面上静静地看书。
第5节
还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1)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
手的感觉是 ;
(2)将瓶释放后,瓶将 。
结论: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向上托
向上浮
演示:将铁块放入水中。
现象: 。
探究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
浮力?
向下沉
你的猜想是什么 说明理由,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一)
1、在弹簧秤下挂重物,读数F1= 牛;
2、用手向上轻轻托重物,读数F2= 牛;
结论:手向上的托力F= 牛
(二)
1、在弹簧秤下挂铁块,读数F1= 牛;
2、将铁块浸入水中,读数F2= 牛;
结论: 。
在水中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G
F
F =G - F=4牛
浮
F =?
浮
6牛
2牛
潜艇在水中
水中天鹅
采用什么简单办法使水中下沉的鸡蛋上浮?
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气球、热气球飞向天空。
有什么事实(实例)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
吹出的肥皂泡浮在空中 。
打足了气的球,气孔上插有打气针,打气针的另一端通过导管、橡皮塞和气球囊连接。导管阀门开始处于关闭状态,现将阀门打开。
气球胀大,同时杠杆左端上升
增大
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现象: 。
表明受到向上的浮力 。
活动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1、浮力的施力物体——
2、 浮力方向——
3、浮力的测量——
4、“浸在”——
浮力产生的原因
关注问题:浸在流体中的物体,为什么会产生浮力呢?
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F浮=F下-F上
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在斜面上,如图,此处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如何?
答:方向竖直向上。
F浮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不会游泳的人进入深水区,会造成溺水;而这种现象在死海里决不会发生——“死海不死”。
当你走进浴缸洗澡时,浴缸的水会溢出,当你躺在水中时,溢出的水会更多,而此时你会感到更加轻飘。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ρ液
物体所处的深度
V排
……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
1、如何测量浮力?
2、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是指什么量?怎么测量?
3、应该将力与力进行比较,测出排开水的体积就可以求出排开水的?怎么求?
4、能否直接测量排开水的重力?
5、寻找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6、实验器材的选择。
溢水杯
实验器材
物块
弹簧秤
小水桶
水桶重
G桶 物
块
重G 物块浸入液
体后,弹簧
秤的读数F 物块排开
液体的体积V排 物块受到
的浮力
F浮=G-F 液体物块
排开水的
重力G排液
实验步骤
F
浮
G
排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 体受到的重力 。
水
酒精
要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是否有关,必须完成哪几个实验步骤?与深度有关呢?
(1) (2) (3) (4) (5)
水
水
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
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
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
体受到的重力 。
F =G =
排
浮
g
V
ρ
液
排
1、公式中的ρ液是指什么?——
2、公式中的V排是指什么?——
3、V排与V物有关系吗?——
4、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发现浮力变小,是否浮力与浸入深度有关?——
5、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6、各个量的单位分别是?——
7、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范围?——
例1: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浸在水中所处的状态如图所示,请判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例2:体积是10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没在水中,它受的浮力是多少牛?(g=10牛/千克)
例3: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是10牛。当这个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大?(g=10牛/千克)
G
F浮
1、小瓶处于什么状态?小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有什么关系?
小瓶处于漂浮状态,F浮和G是一对平衡力,F浮=G
塑料小瓶
G
F浮
1、要使小瓶下沉可以怎么办?
2、此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有什么关系?
小瓶处于下沉状态,F浮<G
加水、沙
G
F浮
1、怎样再使它浮上来呢?
2、此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有什么关系?
小瓶处于上浮状态,F浮>G
把瓶子的水倒出来一部分
G
F浮
1、如果瓶中装适量的水,使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恰好等于受到的重力,瓶子会怎样?
2、此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有什么关系?
小瓶处于悬浮状态,F浮=G
瓶子可以浸没水中任何位置。
悬浮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与G物 V排与V物
物体的沉浮条件:取决于F浮与G物 的大小
当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而当汤圆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这是为什么?
汤圆刚放入水中时,汤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汤圆沉入锅底;汤圆煮熟时,它的体积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汤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汤圆浮出水面。
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你能否根据物体的浮沉推导出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例:
下沉时
∵F浮<G物
即:ρ液gV排<m物g
ρ液gV物<ρ物V物g
∴ρ液<ρ物
悬浮:F浮=G物
ρ物 =ρ液
下沉:F浮<G物
ρ物 >ρ液
上浮:F浮>G物
ρ物 <ρ液
漂浮:F浮′=G物
ρ物 <ρ液
实心物体
将木块、石蜡、实心铁块、实心铜块分别放入水中,为什么木块和石蜡在水中会上浮;铁块和铜块在水中会下沉。
物 质 水 木 石蜡 铁 铜
密度
克/厘米3 1.0
0.4 0.9 7.8 8.9
泄漏到大海的石油为什么都是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入水底呢?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沉底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强调:
1、上浮最终变为漂浮、下沉最终沉底
2、平衡状态:漂浮、悬浮 F浮=G,但漂浮时V排<V物 ,悬浮 V排=V物 。
3、ρ物是实心物体的密度
2、将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咸鸭蛋从水中捞出投入到盐水中,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咸鸭蛋受到的浮力哪一个更大( )
水中的大 B.盐水中的大
C.一样大 D.不能确定
C
1、某物体的质量为100克,当把它放进盛满水的容器中时,溢出50毫升的水,则此物体(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容器底部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
B
3、一块马铃薯恰好能悬浮在某一浓盐水中,如果将这块马铃薯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仍放到这一盐水中,则(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漂浮
B.两块都下沉 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
D
4、一块木块浮在水面上时,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两种情况下,木块受到的浮力( )
A.竖直状态的大 B.水平状态的大
C.一样大 D.不能确定
C
要使 在水中实现上浮、悬浮、下沉,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改变自身重力
潜水艇
1、潜水艇是靠改变什么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2、观察并解释
下潜——
悬浮——
浮出水面——
实验:
把吸管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在吸管上分别标出两种液面所对的位置
分析:
吸管在水中和盐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都等于重力,所示吸管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浮力相等。吸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大于在盐水中排开盐水的体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密度计的原理?
构造:
密封的玻璃管(有刻度)+玻璃泡(内封装有小铅丸或水银
特点:
1、密度计上所标的数值是纯数,这个纯数代表被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2、上面的读数小,下面读数大。
4、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5、漂浮状态。
3、液体密度越小,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读数越小;
1、木杆在哪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2、排开液体体积哪个大?
密度计
练习:密度计是利用 原理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 ,露出液面的部分 。当把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液面正对0.6这个刻度,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漂浮时F浮=G计
浅
0.6×103
0.8
1.0
1.8
2.0
0.6
某液
多
你发现了什么?
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体积,使它排开更多的水,达到增大浮力,最终使F浮=G船,浮在水面。
轮船由江河驶入海里:重力 , 浮
力 ,轮船将 一些(填“上浮”或“下沉”)
不变
不变
上浮
排水量
排水量: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不是排开水的重力)
轮船有大小,怎样反映轮船的运载能力呢?
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共重 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 N,如果河水密度为1.0×103kg/m3,船排开的河水的体积是 m3。(g=10N/kg)(共26张PPT)
1、用弹簧称示数相减法计算浮力。
通过弹簧秤示数差:F浮=G-G’
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称的读数为14.7牛顿;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称的读数为4.9 牛顿。求(1)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3)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
2、用压力差法求浮力或求液体压力。
F浮=F下-F上
3、用公式法计算浮力
如图所示,在水中有形状不同,体积都是100厘米3的A、B、C、D四个物块,A的体积有2/5露出水面,D的底面与容器底紧密贴合,求各个物块所受的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ρ液gV排液
例、体积100立方厘米的冰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
在求解浮力的题型时,首先应该弄清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是漂浮、悬浮、还是沉于容器底部;是否完全浸没,然后再选择适合此状态的方法去求解。
4、用平衡法解浮力问题。
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满足:F浮=G物
5.运用已学的知识推导出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全部体积的多少?
有 9/10 在
海面下
例.把质量为390克的实心铁球,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和水银中,求铁球受到的浮力各是多少?(铁球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 ;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
5、用浮沉条件判定物体的浮沉情况。
①ρ液<ρ物,则F浮②ρ液=ρ物,则F浮=G,物体悬浮;
③ρ液>ρ物,则F浮 水雷重4400牛顿,体积是500分米3,把它浸没在水中, 则水雷将 ,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
>
1、将同一实心铁块分别放在水和酒精,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 水 F酒精
比较浮力大小
3、将两个相同体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F铁 F铝
=
>
2、将两个相同体积实心铁球和木块放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F铁 F木
一、漂浮特征:
处平衡态
受平衡力:F浮=G物
二、F浮=G物的意义:
1、求浮力的一种方法
2、确定ρ物、 ρ液的关系:
a.定 性关系:
b.定量关系:
ρ物< ρ液
ρ物=? ρ液(推导)
ρ物= V浸/V物.ρ液
三、悬浮和漂浮
共同点:
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浮力=重力 。
悬浮时,V排液=V物,实心物体ρ物 =ρ液 漂浮时,V排液不同点:
五、专题训练
1、将一普通木块分别漂在水和浓盐水中,木块受到浮力的大小是 ( )
A. 在水中大 B. 在浓盐水中大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2、《死海不死》一文中描述到“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屡俺不死”.四位同学从物理学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的咸度很高,人被扔进海里就自然浮起来,沉不下去
B.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时,浮力大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时,浮力等于重力,沉不下去
C
C
2、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均匀地切成两块,并轻轻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体中( )
A、将上浮 B、将下沉 C、仍然是悬浮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4、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铁块放入水中,铜块放入水银中,比较它们受到浮力的大小?
铜块大
C
3、用同一支密度计测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如图1—3l所示,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及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如何
F甲 = F 乙 = F丙
甲
乙
丙
<
<
4、甲、乙两只小球的质量、体积都相同,把它们分别浸在A、B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状态如图1—29所示。若它们受到的浮力是F甲与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ρA与ρB,则 ( )
A.F甲>F乙,ρA>ρB B.F甲C. F甲=F乙,ρA>ρB D.F甲=F乙,ρA<ρB
C
5.有一木块,放入水中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放入某种液体中有3/4体积没入液体中,求木块和液体的密度?
木
= 0.6克/厘米3
液
= 0.8克/厘米3
7、把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3)溢出水的质量。
一体积为400cm3木块浮在水面上,有1/4露出水面;
1.若将木块一分为二,浮在水面上,则每一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2.若将木块露出水面部分削去;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3.你知道木块的密度是多少吗?
5、同一铁块先后放在水中和水银中,哪一种情况受到的浮力大?
6、同一木块先后浮在水面上 和 煤油面上 ,哪一种情况受到的浮力大?
一样大
水银中大
7、同一木块先后漂浮在酒精、水、水银中,比较三种情况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
A、酒精中最大 B、水中最大
C、水银中最大 D、一样大
8、一个空心的铜球放在水中,则( )
A.一定沉在水中 B.一定浮在水面上
C.一定悬浮在水中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分别是0.8×103千克/米3和1.2×103千克/米3,同时投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 ;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在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 。
10.重力为49牛顿的金属球,密度为5×103千克/米3,如果使这个金属球能恰好悬浮在水中,必须做成空心,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8:1
6:5
4立方分米
12、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9.6牛,用它拉一个浸没在水中的质量为2.7千克的铝块,如果铝块在水中匀速上升(不计水的阻力),问:(1)铝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绳对它的拉力有多大?绳子会被拉断?
11、一个重为5牛的小球,体积为0.5分米3,如果把它浸没在水中,它是上浮还是悬浮还是下沉 (g=10N/Kg)
悬浮
F拉=17N
17N<19.6N 所以绳子不会断
实验设计题
1.如何测量一支小试管的密度?你能想出些方法?说出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方法一:用天平(或弹簧秤)、量筒、水。
方法二:只有量筒、水。
2.旅游用的游艇上常常备有救生衣(一种颜色鲜艳的背心,并用密度比较小的发泡材料做成内胆),请你用下面给定的要求和数据来设计救生衣:
⑴按能救护的人的质量为80千克设计;
⑵为了保护人的安全,穿上该救生衣能使人的体积的15%的体积露出水面;
⑶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01×103千克/米3;
⑷做救生衣的面料及其他辅料的质量不计;
⑸人的密度可近似地取1×103千克/米3。
请计算做一件这种救生衣的发泡材料的最小质量。§1-5 水的浮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事例中感知浮力的存在。
2、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会用测力计测量浮力,会简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大小。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2、学习从现象和实验中形成科学概念、归纳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3、尝试应用规律去分析和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弹簧秤、乒乓球,木块,水槽,水,盐水,铁块,铝块,矿泉水瓶,橡皮泥,鸡蛋,实验1-41装置;
2、弹簧秤、烧杯、重物、大玻璃杯、水槽、橡皮泥、一次性水杯、溢杯、适量水、细线、量筒、铁架台;
3、石蜡块、小瓶、牙膏皮、鸡蛋、盐水、食盐、烧杯、密度计、水槽、橡皮泥、潜水艇模型等。
四、课时安排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流程:浮力存在(浮力概念)→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浮力与重力;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关系)→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轮船、潜水艇)
第1课时 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浮力存在
水中上浮物体有受到浮力——木块、矿泉水瓶、鱼吐出的气泡等——学生通过动手感受浮↓ 力方向。
水中下沉物体有受到浮力——用铁块、石块等设疑——怎么通过实验解答?——联系浮力↓ 的方向,将向上的拖力与浮力类比得出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其他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浮力的作用——水中下沉的鸡蛋如何能上浮?——鸡
↓ 蛋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上浮
空气也有浮力——吹出的肥皂泡浮在空中,学生举例——演示图1-44进一步感受
(二)小结:浮力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三)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1、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流体(液体或气体)
2、浮力的方向怎样?——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
3、浮力如何测量?——用弹簧秤:F浮=F1-F2
4、对“浸在”的理解。
(四)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从常见现象入手,层层拓展建立浮力概念。让学生多举例,通过小实验多体会,教师给予合理评价,并酌情补充一些实例。
第2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
情境引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假设→检验假设:事例反驳错误假设→探究活动: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理解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一)情境引入
情景一:当你走进浴缸洗澡时,浴缸的水会溢出,当你躺在水中时,溢出的水会更多,而此时你会感到更加轻飘。(可用金属块、弹簧秤、装满水的烧杯、水槽模拟)
情景二:不会游泳的人进入深水区,会造成溺水;而这种现象在死海里决不会发生——“死海不死”。
小组讨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假设
学生可能猜测:
A、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B、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与物体的重力(质量)有关
E、与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有关
(三)检验假设:事例反驳错误假设
(四)探究活动: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定性→定量)
1、定性:前面的模拟实验中,学生看到,排开的水越多,弹簧秤读数越小,浮力越大。
2、定量: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
3、用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设计
【问题1】如何测量浮力?
【问题2】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是指什么量?怎么测量?
【问题3】应该将力与力进行比较,测出排开水的体积就可以求出排开水的?怎么求?
V排、ρ液和g的乘积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能否直接测量排开水的重力?
【问题4】猜测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呢?
4、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表,让某一组的两位学生合作演示,汇报实验数据。
5、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物块重G 物块浸入液体后,弹簧秤的读数F 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 液体物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液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归纳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 G排液=ρ液g V排
(五)用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学会运用
(1)公式中的ρ液是指什么?——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密度。
(2)公式中的V排是指什么?——物体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或物体的体积。
(3)V排液与V物有关系吗?——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V排液=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液﹤V物。
(4)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发现浮力变小,是否浮力与浸入深度有关?——未浸没时,浮力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实质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当物体浸没后,浮力就不变,与深度无关,实质是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了。所以浮力与深度无直接关系。
(5)浮力跟哪些因素有直接关系?——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或者ρ液、V排液有关。
(6)各个量的单位分别是?——会单位换算。
(7)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范围?——液体、气体。
(8)设计梯级练习学会应用
例1: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浸在水中所处的状态如图所示,请判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例2:体积是10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没在水中,它受的浮力是多少牛?(取g=10牛/千克)
例3: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是10牛。当这个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大?(取g=10牛/千克)
第3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
情境引入——鸡蛋在不同盐水中的浮沉情况——区分悬浮、上浮、漂浮
↓
激发思考物体的浮沉条件
↓
对事例分析归纳结论→鸡蛋在不同盐水中的受力分析——浮沉决定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F浮>G 上浮 最终漂浮 F浮/=G
F浮=G 悬浮
F浮<G 下沉 最终沉底 F 浮+F支持=G
↓
情境引入——给出下列几种物质的密度——将木块、石蜡块、铁块、铜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物 质 水 木 石蜡 铁 铜
密度(千克/米3) 1.0×103 0.4×103 0.9×103 7.8×103 8.9×103
↓
思考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密度的关系——联系前面的鸡蛋实验
↓
归纳实验结论——ρ液>ρ物 上浮;ρ液<ρ物 下沉
↓
延伸——当ρ液=ρ物时,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将是怎样的呢?——将悬浮时F浮=G的公↓ 式推导
总结浮沉条件:
状态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沉底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密度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
强调:1、上浮最终变为漂浮、下沉最终沉底
2、平衡状态:漂浮、悬浮 F浮=G,但漂浮时V排液〈V物 ,悬浮 V排液=V物 。
3、ρ物是物体的平均密度
↓
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现象——煮汤圆;石油漂浮现象
第4课时 浮沉条件的应用
(一)密度计
1、探索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演示】将密度计放入清水、酒精、盐水中,要求学生观察密度计的状态及浸入液体的深度(或体积)。
归纳:(1)漂浮状态
(2)液体密度越小,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读数越小;液体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小,读数越大。
2、观察密度计的构造
密封的玻璃管(上有刻度)+玻璃泡(内有小铅丸或水银)
关注:刻度的特点、小铅丸的作用。
3、演示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4、自制密度计
(二)轮船
【问题】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轮船的船壳都是用钢板制造的,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给予评价。
【演示】轮船模拟试验
引导学生归纳造船原理:通过增大体积来增大浮力,从而实现漂浮。
(三)潜水艇
介绍潜水艇: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
【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演示】1、潜水艇小实验,简介装置,进行演示,使模型上浮和下沉。
2、多媒体演示,重点观察潜水艇的水舱及水舱中水的多少对潜水艇浮沉的影响。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小结:
“下潜”:向潜水艇水舱中充水,潜水艇逐渐加重,潜水艇重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
逐渐潜入水中。
“悬浮”:当水舱中保留一定量的水时,潜水艇重等于浮力,潜水艇可以悬浮在水中。
“浮出水面”:用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潜水艇变轻,潜水艇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从而浮出水面。
潜水艇在实际航行时,上浮和下沉过程还要开动推进器,用以加速。
结论: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四)小结:整理本课内容
密度计——利用漂浮条件工作
船——增大体积增大浮力,实现漂浮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实现下潜和上浮
物体浮沉条件还用于气球、汽艇、选种等方面。
(五)布置作业(共9张PPT)
G
F
F =G - F=4牛
浮
F =?
浮
6牛
2牛
G
F
F浮 =G - F
G
F
桶
G
总
G
G
排
G
G
总
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