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0 16: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
江南得到开发,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
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自主阅读P89,找出一下信息:
317年
司马睿
建康(南京)
自主阅读P89,说说你对“王与马,共天下”的理解。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东晋政权的特点:门阀政治——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闻鸡起舞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
北伐的结果
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东晋时期的北伐:
中流击楫
衰亡:420年,东晋大将刘裕称
帝,东晋灭亡。
317年
东晋建立
420年
东晋灭亡
东晋武将刘裕
东晋的发展与衰亡:
发展:统治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420年
589年
南朝
相似:①定都建康;②疆域主要在江南;
差异:刘宋政权疆域最大,陈朝版图最小。
东晋




南朝的政治
对比一下,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它们有何相似之处?
侯景之乱: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南朝时,地方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影响: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广(人微)……民食鱼稻,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汉书·地理志》
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自主阅读P91,归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①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材料研读:
自主阅读P91~92,思考: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有哪些?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②改进和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③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①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②海外贸易发展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织锦
魏晋南北朝大袖
衫、间色条纹裙
青瓷莲花尊
青瓷鸡首壶
缫丝
手工业
拓展质疑:
江南经济发展了,有没有超过北方呢?
北方 人口 南方 人口
魏(三国) 440万 吴蜀 320万
前燕(十六国) 990万 刘宋 460万
后周 900万 陈 200万
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难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