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单选题
1.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水沸腾
C.灯泡通电发光 D.铁丝弯折
2.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佩戴口罩 B.用活性炭净化水
C.架设电线 D.制作臭豆腐
3.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是
A.玉柄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简刻字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液态氧作为火箭的助燃剂 D.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5.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与众不同”的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水沸腾 C.铁锅生锈 D.蔬菜腐烂
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红磷转化为白磷 B.蔗糖溶解 C.钢铁生锈 D.燃放鞭炮
7.2021年6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下列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加注燃料 B.火箭点火起飞 C.飞船与火箭分离 D.进入预定轨道
8.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无水酒精擦拭手机屏幕 B.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D.稀硫酸洗去铁丝表面的锈斑
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粱酿酒 B.滴水成冰 C.氢气爆炸 D.钻木取火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B.氧气供给呼吸
C.氢气作燃料 D.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11.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葡萄酿酒 C.瓷器破碎 D.木炭燃烧
12.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氢气燃烧
C.汽油挥发 D.活性炭吸附色素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用“84”消毒液对室内地板消毒
D.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14.下列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瓦斯爆炸 B.海水晒盐 C.黄瓜榨汁 D.玻璃破碎
1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发霉 B.石蜡熔化 C.高粱酿酒 D.纸张燃烧
16.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将硬水煮沸变成软水 B.焚烧垃圾发电
C.铁矿石炼铁 D.灯泡通电发光
二、填空题
17.医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液体,常用于伤口消毒。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光照会加快其分解速率。配制医用双氧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医用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这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医用双氧水应该放置于__________保存。
18.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19.下列关于汽油性质和变化的叙述中
A.汽油燃烧 B.汽油能燃烧 C.汽油是淡黄色液体 D.汽油能挥发 E.汽油挥发 F.汽油密度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______。
(3)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4)属于化学变化______(填序号)。
20.下列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常温下是种黄绿色气体;②有毒;③密度比空气大;④能与水反应;⑤有刺激性气味;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⑦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详解】
A、佩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
B、用活性炭净化水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
C、架设电线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
D、制作臭豆腐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D。
3.C
【详解】
A、玉柄雕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B、骨笛打孔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C、彩陶烧制 有形状等的变化,涉及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D、金简刻字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C。
4.C
【详解】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很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液态氧可作为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正确;
D、铜丝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C。
5.B
【详解】
A、天然气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沸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锅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蔬菜腐烂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6.B
【详解】
A、红磷转化为白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蔗糖溶解,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燃放鞭炮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7.B
【详解】
A、火箭加注燃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火箭点火起飞,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飞船与火箭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进入预定轨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8.D
【详解】
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是根据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的原理,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是根据部分物质能溶于水,并随着水流冲走的原理,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稀硫酸洗去铁丝表面的锈斑,是根据稀硫酸和铁锈反应的原理,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高粱酿酒,淀粉转化为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是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气爆炸,是氢气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是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供给呼吸,氧气被吸入人体后会氧化分解营养物质,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该性质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此选不符合题意;
C、氢气作燃料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可燃性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此选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内部疏松多孔,能将色素和异味吸附到其内表面,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11.C
【详解】
A、铁锅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瓷器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2.B
【详解】
A、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活性炭吸附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
A、天然气作燃料,是因为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C、用“84”消毒液对室内地板消毒,是因为“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强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故选D。
14.A
【详解】
A、瓦斯爆炸,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黄瓜榨汁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玻璃破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5.B
【详解】
A、食物发霉时生成了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石蜡熔化时,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C、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16.D
【点睛】
17.物理 化学 避光处
【详解】
医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液体,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医用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这是利用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该性质需要在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故属于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光照会加快其分解速率,故应该避光保存。
18.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19.
(1)CDF
(2)E
(3)B
(4)A
【分析】
(1)
颜色、状态、挥发性、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汽油是淡黄色液体、汽油能挥发 、汽油密度,故填:CDF;
(2)
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E;
(3)
汽油能燃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
(4)
汽油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A。
20.①③⑤ ②④⑥⑦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
①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颜色和状态是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②氯气有毒,毒性是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③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是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④氯气能与水反应,是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⑤氯气有刺激性气味,气味是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⑥氯气能与金属发生反应,是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⑦氯气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是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由上述分析可知,属于物理性质的有①③⑤,属于化学性质的有②④⑥⑦。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