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工厂储运酒精的容器上应张贴的标识是
A. B.C.D.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3.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A.夏天冰箱里拿出的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在空气中铜块不燃烧,而纳米铜能燃烧——物质种类决定反应的剧烈程度
4.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林提出: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 D.解释与结论
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可供给呼吸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C.活性炭可用于冰箱除臭,是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器,是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6.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做法正确的是
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7.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HCl B.CO C.N2 D.CH4
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硫在空气燃烧产生淡蓝火焰,而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反应物浓度
D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9.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
B.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1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基于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杀菌消毒,因此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就是杀菌消毒
12.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没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分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1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用途 性质
A 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 硬度大
B 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 质软,深灰色
C 纯氧用于医疗急救给病人输氧 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 CO2用作气体肥料 参与光合作用
A.A B.B C.C D.D
14.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纯净物 B.它们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5.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B.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彻底消除温室效应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二、填空题
16.易燃物和易爆物
(1)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可燃性液体:酒精、汽油、柴油等。
(3)可燃性固体:______、______、棉花纤维浮沉、金属粉末等。
注意事项:①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决不允许违章操作。②在防火重点场所,如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图标。
17.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人员密集的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医用口罩阻隔病毒的原理类似化学基本实验中的_______操作;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防止空气中的苯和甲醛等气体对人体的伤害,其原因是_______;下图是活性炭中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碳元素与硅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相同。
18.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
(1)清澈的温泉水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鉴别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II.泉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3)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操作是_______。
(4)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用的物质X是_______。
(5)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写出防止水资源污染的一种方法_______
III.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6)电源中A端是电源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试管d中的气体是_______。
(7)若收集到c气体11.2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_______mL。
(8)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
19.在实验室常用:A.带火星的木条;B.燃着的木条;C.澄清石灰水;D.紫色石蕊试液等实验用品来区分不同的气体。为区分下列三组气体,请选择适当的用品(填字母代号)
(1)区分氧气和氮气,可选______。
(2)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可选______。
(3)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选______。
三、推断题
20.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气体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由此可以推断(用符号表示):A是_____,B是______;C是_____,D是______;
(2)写出A和B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_________。
21.A、D 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紫红色;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E有剧毒。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推断:
(1)写出以下两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甲_______。
(2)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实验室检验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四、实验题
2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
(2)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塘的淤泥中往往含有甲烷,用棍棒搅动淤泥将会有气泡冒出。在常温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实验室中常利用固体的CH3COONa和NaOH加热制得,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_______装置。排水法收集满甲烷后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用C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4)写出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_______。
23.研究课题:汽水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提出问题)汽水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空气 猜想二:氧气 猜想三:氮气 猜想四:二氧化碳
(实验验证)
甲同学: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熄灭,则认为猜想_______不正确,猜想四正确;
乙同学: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则可证明猜想四正确;
(结论)汽水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评价)你认为甲同学这个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
五、计算题
24.石灰石是水泥厂生产水泥的必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该地区水泥厂采集了一些石灰石样品,想测定其主要成分CaCO3的质量分数。粉碎,取12.5g 样品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10% 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4.4g 的气体。求:
(1)样品中CaCO3 的质量分数;
(2)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5.小华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制取二氧化碳8.8g,求:
(1)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2)若改用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20%的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需石灰石多少克?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B 6.C 7.A 8.D 9.B 10.A 11.B 12.B 13.C 14.A 15.A
16.天然气 煤气 液化石油气 面粉 煤粉
17.过滤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最外层电子数
18.(1)混合物
(2)肥皂水
(3)沉降、过滤
(4)活性炭
(5)减少使用含磷洗衣粉(或工厂废水处理再排放)
(6) 正 氢气
(7)22.4
(8)水分子
19.(1)AB
(2)CD
(3)ABCD
20.(1) O2 S SO2
CO2
(2)
21.(1) C O2
(2)
(3)
22.(1) 带导管的双孔橡胶塞 玻璃导管
(2) AG 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3)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
23.一和二 浑浊 否 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4.(1)80%
(2)73g
(3)78.6g
25.(1)设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是x
答: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是20g。
(2)改用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20%的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需石灰石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