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四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五 四学制2011课标版化学八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化学式与化合价(课时分配3课时), 我所授内容为第一课时:化学式。作为化学用语之一,化学式的学习对保证后面持续学好化学具有重要意义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本课题的内容说明是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认识并能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学情分析]
化学用语,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掌握了一
些化学用语的学习方法。教材中也分散介绍了一些物质的化学符号, 学生知
道这些化学符号可表示物质,为本节课学习打下了基础。化学用语需要理解记
忆的知识多,且细碎繁杂,这对学生应具备的学习习惯和反复练习持续记忆的学习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能正确表述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能说出化学式中各部分数字的意义。
[教学难点]
区分和认识化学式与元素符号,认识两种化学用语中数字所表示的不
同含义,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需通过讲析和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物投影
[教学流程]
教学进程 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
展示一瓶气体,猜一猜它是什么物
质?
学习化学式的定义
学习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课堂测评
区分化学式与元素符号,及数字含义
归纳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认识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符号
检测学习成果
化学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会表述宏观意义,微观意义
学习用化学符号表示微观粒子
学会正确使用化学式
拓展运用
课题引入
建立概念
合作探究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认识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一瓶无色气体,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什么物质? 同学们知道的气态物质真不少!那你们能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吗 [提问]空气能用一个化学符号表示吗? 为什么? 学生回忆前面学习中接触过的无色气体,大胆猜想。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等。 学生踊跃上来板书物质名称及符号O2、CO2等 [回答]不能! 因为它是混合物, 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启发学生思考,并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认识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在化学用语与实际物质间建立联系。 抓住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符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2 学习化学式定义,认识学习化学式的重要意义。
环节二 新课学习一、化学式 1.定义 介绍这些代表物质的化学符号就是化学式。 [引出课题] [板书] 化学式1.定义 [提问]化学符号CO2包含哪些符号? 给出化学式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提问]有了物质名称为什么还有学习化学式呢? 外国人不认识“高锰酸钾”但他们认识“KMnO4” 白板展出: 化学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化学式 [提问]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用什么方法验证它呢 [讲授]物质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元素组成和微观构成不同。化学式能直观地反映物质组成和构成。 检查以上物质化学符号书写是否正确。 [分析]C、O是元素符号, “2” 是数字。 学生在课本中划出定义并齐声朗读。 查看一瓶化学试剂的标签。 通过实例认识化学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如: KMnO4,说说它的组成。 初步认识化学式定义,为后面展开学习做准备。 通过辨认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认识化学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化学式,明确学习化学式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微观构成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而化学式能直观地反映物质组成和构成。 认识纯净物化学式的唯一性,强调要正确书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3 说一说, 练一练,认识化学式的意义。
2、化学式的含义 [导语]化学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我们要认真学好它。 [板书]化学式的意义 [提问]化学式“CO2”表示什么?通过CO2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二氧化碳由什么粒子构成? [讲授]这符号还能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展示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小结]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有四个含义,分析其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 实物投影展出: 说一说化学式NH3的四个含义 教师补充、纠错、评价 [提问]氯化钠是离子构成的物质,没有分子,它的化学式有哪些含义呢? [讲析]NaCl的含义 [提问] 2CO2表示什么含义? [强调]化学式前面加上阿拉伯数字它表示分子个数,只有微观含义不再具有宏观含义。 阅读课本看图4—27,学习 化学式H2O的意义, 练习表述,并判断哪些是宏观意义,哪些是微观意义. [回答]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回答]二氧化碳分子 说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 完成学练设计中co2的意义部分。 [练习]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练习氨气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含义的正确表述。 学生讨论后尝试回答。 完成学练设计此部分内容,练习ZnCl2的微观含义。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练习]说一说2CO2中的 两个“2”的含义。 练习正确表述化学式含义。 及时评价和肯定学生,让学生自信心大增。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功能,用交互式白板的展示,拖动功能认识“CO2”表示的意义。 利用自制教具二氧化碳分子模型认识二氧化碳的微观构成,进而学习化学式“CO2”的微观含义 通过同伴交流,表述的训练,倾听和纠错,实现生生交流。在认识化学式含义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化学式,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展示功能,拓展练习,启发学生大胆思考,实现师生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高效性,突破了难点。 认识化学式中不同位置数字的含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4 辩一辩,练一练, 区分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等几种化学用语
3、区分化学式与元素符号 [导语]元素符号,化学式都是常用的化学用语,下面对比学习。 [提示]先判断它们是元素符号还是化学式? 幻灯片展示图片,交代学习任务。 [讲授] 纯净物的组成是科学家通过实验分析测定出来的,不是人为臆想或编造的。 [议一议] 符号H、2H、H2 、2H2各具什么意义? 小组同伴交流辨析,将正确答案填入学练设计。 请一名同学讲解自己小组的交流结果,具有微观意义的化学符号,画出微观示意图。 师生共同评议 [练一练] 学生看图说说这四个模型表示的微观意义,并写出能表示它们的含义的化学符号。 [辩一辩] 连线题:下列符号2H H2 2H2 2H+中的数字,哪些表示微粒的个数, 哪些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通过典型例题的练习,将物质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等几种化学用语区分开来,认识它们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画出微观粒子模型,将化学式、元素符号表示的微观意义具体化,形象化。 利用白板的书写,拖动,展示功能学习用化学符号表示微观粒子的方法。实现了知识的拓展迁移和再深化。 通过练习,认识各类化学用语中不同位置数字的不同含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5 归纳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回顾前面学过的物质分类 [竞猜小游戏]我们已学过许多物质的化学式,下面就考考大家! [讲授]化合物读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教师介绍写法和读法。 教师幻灯片展出写法,读法。 [讲授]含三种以上元素的化合物中有原子团,其写法和读法将在化合价以后学习。 请一名同学利用白板讲解,大家点评。 学生根据教师对物质性质用途的描述猜物质, 一名学生板演: 写出化学式。 P、S、 Al, Hg、Cu He、Ne、Ar O2、N2、H2 学生互相交流,归纳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学生依据例题找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读写规律“后氧前非氧 前金后非金”。 练习: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三氧化二铝 一氧化碳 读出下面物质的名称: Al2O3 KCl 利用白板的拖动,展示功能完成物质分类的知识回顾,加深记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式的写读方法与物质分类有关。 。 运用归纳的思想从已学过的知识中获取新的信息 白板展出:编成简单口诀便于理解记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6 知识点总结
环节三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想一想,说一说 其他同学补充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归纳疏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7 做一做,测一测
环节四 测评与反馈 白板展出课堂测评习题 练一练,完成学练设计课堂测评部分。 互评! 及时检测,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
化学式
定义
意义
读法
写法
元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善于发现和总结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为以后同类课的教法学法积累经验,制定出更合理的改进方案,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我认为 课后反思是最必要也是最有效的研修方式。反复观看《化学式》这节课的课堂实录,通过再现教学过程,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信息技术及其它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的测评等几方面,我进行了自我反思。
这节课学习内容是化学用语的教学,学习内容具有鲜明的的化学学科特色,同时也有较枯燥抽象等特点。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精心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从学生熟悉可见的物质人手,接着引入化学语言,将具体物质,抽象的微观粒子和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化学式有机结合,使学习内容变得丰富鲜活,也使学生学起来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教学活动设计上,我通过研究学生已有知识,关注学生兴趣等开发利用学生的潜在资源。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练一练,议一议,辩一辩,测一测,评一评的学生活动。通过同伴之间交流讨论,张口表述,细心倾听,辩论辨析,掌握化学式的意义和应用。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达成一个目标。不贪多,不急进,步步为营,按照认知螺旋上升的规律不断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
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的运用上,我牢牢把握合理设计,适度使用,有效服务的原则,用在切实需要处,用在难点突破处,用在知识应用拓展处。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画出微观粒子模型,书写物质化学式、元素符号,利用白板的拖动,展示功能归纳物质的分类,学习用化学符号表示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方法,实现了知识的拓展迁移和再深化。在学生讨论出化学式表示的微观意义后,我根据学生的设计在白板上手绘微观示意图,使化学式表示的微观意义更具体,更形象,既形象直观又利于保持学生学习思维的连续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课堂真实,内容充实,环节扎实。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随机生成的学习契机,进行再学习。教学中常通过眼神、表情,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肯定。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广泛展开讨论时,我及时,适度地给予评价,体现了和谐互促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