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听赏与跟唱)第四课 打麦号子 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听赏与跟唱)第四课 打麦号子 湘艺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10 19: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打麦号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一领众和的形式,热情饱满地演唱《打麦号子》。
2.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和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通过学唱,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用一领众和的形式,热情饱满地演唱。
教学难点:
下滑音的演唱;相似乐句的节奏差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范唱《众人划桨开大船》。
(以师与个别学生合作情景导入,让生初步感知“一领众和”。)
教学过程
由师范唱《众人划桨开大船》引出“号子”的概念并为其分类。(船工、农事、打麦子)
节奏训练(进行一场打麦子活动)
|● ●| |● ●|
师(鼓) 生 师 生
|●● ●●| |●● ●●‖
师 生 师 生
加入数板串词。(反复演练,并加入梿枷打麦子的动作。)
| ● ● | |● ●|
师:打起号子,生:哼哪哼哪,师:来干活咯,生:哼哪哼哪。
| ●● ●● | |●● ●●‖
师:一人领来 , 生:哼哪哼哪,师:众人和呀,生:哼哪哼哪。
4.师:同学们知道,咱们刚才用来打麦子的工具叫什么吗?
(介绍梿枷)
5.师:同学们干得真起劲!在这劳动过程中老师都觉得有些累了,同学们,你们累吗?所以号子是伴随着什么过程产生的呀?
生:劳动过程。
师:真棒!那在劳动过程中,由刚才老师一个人领唱,同学们和的这种形式叫“一领众……”
生:“和”。
(师板书:“劳动”,“一领众和”)
6.初听歌曲,为歌曲分部。(数板+唱白)
7.解决唱白部分难点。(下滑音、相似乐句的节奏)
①为唱白部分划分乐句。
②指生找出1、3;2、4句乐句相似,节奏不同的特点。
㈠按节奏读歌词。
㈡师教唱乐谱。
㈢随琴教唱乐句。
③ 2/4+3/4混合拍子的教唱与处理。
④下滑音的教唱。
(复习《栗子大丰收》的个别乐句)
8.与生合作并交换角色。
9.指个别生谈收获。
拓展欣赏
听赏靖江方言演唱的《打麦号子》,体会其地方语言特色。
欣赏田间地头的农民演唱打麦号子的视频,谈感受。
总结下课
民族音乐百花齐放,我们要不忘初心,弘扬传统,唱好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