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二胡独奏《赛马》。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其演奏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欣赏音乐《赛马》,进一步感受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的热闹欢腾的场面。2、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其演奏特色。
教学难点:欣赏乐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并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到美丽的大草原上,去观赏蒙古族的一个竞技盛会 ——“那达慕大会”。请大家仔细看,在“那达慕大会”上都有哪些有趣的竞技项目呢?
学生:摔跤、赛马、射箭。。。
教师:大家看的真仔细,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期间除了有这些竞技之外,他们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歌舞大会,来表达他们在节日里的愉悦之情。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你能听出它是在描绘那达慕之中的哪一项竞技?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学生:乐曲是在描绘那达慕之中的赛马比赛,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二胡。
出示二胡图片
教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赛马》,它是由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黄海怀先生创作的。乐曲的主奏乐器正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拉弦类民族乐器—二胡。让我们来看看,二胡的构造。瞧,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把二胡,请结合图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二胡。
3、二次聆听
教师:认识了二胡,我们再来一起听听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乐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乐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速度是快速;情绪是奔放、热烈、欢快的。
教师:大家听得非常仔细,那这首乐曲到底描绘了赛马场上怎样的情景?它又抒发了蒙古族人民怎样的情感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赛马》这首乐曲。(板书)
4、分段聆听
(1)聆听第一乐段
教师:先请大家来听第一乐段,想想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呢?
学生:音乐的情绪是紧张、热烈地。表现的是赛马开始,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场面。
教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我想邀请大家一起来到这那达慕赛马大会上,做一回勇敢自信的赛马手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让我们拉起缰绳跟着音乐一起来比赛吧!比赛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想拿第一吗?
学生:想
教师: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马儿跑得更快啊?
学生:用鞭子抽打马。。
教师:你的办法真好!那请你来示范一下动作。
出示课件第一乐段谱例
教师:请大家观察第一乐段的乐谱,谁来说说哪些节奏表现挥鞭上阵?哪些节奏表现马蹄疾驰?
学生:附点节奏表现挥鞭上阵,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表现马蹄疾驰。
出示打击乐器(铃鼓、木鱼、三角铁等)
教师:在这些打击乐器中,哪一种比较适合表现这种场面?
学生:铃鼓
教师:你的音乐感受能力真强!我们的骑马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你为我们来伴奏。 让我们来拉起缰绳,挥起马鞭,后背挺直,看看谁的动作最帅气。
师生共同随第一乐段表演赛马。
(2)聆听第二乐段
教师:刚才大家生动的表演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真实的赛马场上。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乐段,听听这段音乐和第一乐段比较,在情绪、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情绪是悠扬、舒展;力度变弱了。
出示第二乐段谱例
教师:这段音乐是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我们一起来跟着琴唱一唱。
学生随琴哼唱主题旋律。
教师:我们带着悠扬、舒展的情绪来唱一遍。
学生随琴再次视唱主题旋律。
教师:大家的歌声很动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此刻赛马手们虽然正在紧张激烈的比赛,可是他们的心中却流淌出了这么一段优美的旋律,你觉得这段旋律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表现了赛马手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播放闵惠芬演奏片段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二胡演奏家闵辉芬演奏的第二乐段,听听主题旋律一共反复了几次?每一次的演奏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吗?
学生:主题旋律一共反复了3次。每一次演奏的方法都不一样。
播放第二遍音乐视频
模仿抛弓动作。
播放第三遍音乐视频
模仿拨奏动作
播放第二乐段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演奏第二乐段。。
(3)聆听第三乐段
教师: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三乐段,讨论:1、本乐段和第几乐段相似?2、哪一段情绪更激烈?3、刻画了怎样的场面?
同桌讨论
学生:1、本乐段和第一乐段相似。2、第三乐段情绪更加激烈。3、刻画了比赛到了冲刺阶段,赛场上马蹄疾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紧张场面。
(4)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赛马》是一首再现三段体的乐曲。最后,让我们完整聆听乐曲,请你在听到相应乐段的时候做出相应的动作。
5、拓展
教师: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乐器,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瞧,我们班的杨希文同学肩负起了这个责任,有请她给我们带来二胡独奏《赛马》。
6、教师小结:我们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一把看似简单的二胡吧赛马的场景表现得惟妙惟肖。希望课后大家能通过多种途径继续了解,学习我们的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愿我们的民族艺术永葆魅力。
教学后记:
在《新课程标准》“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等理念的指导下,我上了《赛马》这一节欣赏课。我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推敲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1、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在分段细听时,我采用体态律动与模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初听感受音乐特点,充分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空间,帮助学生轻松地感受音乐,联想情境。然后利用视频手段创设情境,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并在模仿赛马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情境。在细听A段时,学生通过模仿打马鞭和万马奔腾的体态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激烈的赛马场面时,当学生脸上洋溢出紧张的神情时,我知道学生已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在模仿二胡的几种演奏方法时,学生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现在想到同学们模仿时可爱的模样,我的心就会随着兴奋起来,这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他们已在律动与模仿中感受到了《赛马》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二、有待提高之处:
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我应该把二胡实物引入课堂,让学生触摸,试着拨弦,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的了解,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如果能现场用二胡演奏一曲《赛马》,会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二胡这种民族乐器的极大艺术魅力。以后方面还要多下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