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1(因数、倍数和分数)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1(因数、倍数和分数)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21: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1(因数、倍数和分数)
复习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的倍数和因数、分数的有关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进行梳理的过程,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养成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2.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数基本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在1~100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及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倍数和因数、分数的有关知识,能用倍数和因数、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谈论交流:
你能举例说说倍数与因数的有关知识吗?
对分数你有哪些新的认识?尝试整理一下,并与同伴交流
你能举例说说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
举例说说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与同桌交流。
议一议,填一填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 )。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 )。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 )。
3、把一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 )。
4、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 )。
5、约分时,通常要约成( )。
6、把几个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作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 )。
7、相同的分母叫作这几个分数的( )。
8、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 )做公分母。
9、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可以先( )再按照同分母分数来比较大小。
(二)题型、方法归纳与典例精讲
1、因数和倍数。
例: 写出15,36的全部因数,并找出15和36的最大公因数。
2、分数及分数的意义
例:(1)长是宽的几倍?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3、分数的大小的比较。
例:在〇里填上“>”“<”和“=”
〇 〇 〇 1〇
随堂检测
写出50以内3和8的全部倍数,并找出3和8的最小公倍数。
把下面的数填入相应的类别。
连一连
4、3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到这袋糖果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到多少千克?
5、(1)( )个是; 是( )个。
6、将下列分数按要求填入相应的类别。
7、如图,在上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五、板书设计
因数、倍数和分数整理复习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把一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六、作业布置
1、课本87页第11、12题。
2、预习第106页的小数除法有关内容。
讨论:说说你所学过的小数除法的有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