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重点高中提前招生复习学案16: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重点高中提前招生复习学案16: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1 11:58: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部分--------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1、差量法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某始态与终态量的差值,是利用差量与反应中各物质间存在的一定比例关系进行解题的方法。21教育网
2、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应用于化学计算题中的差量法的理论依据是数学知识中的“等比定理”。
(其中b,d不等于0,下同)
注意:只有当差量与始态量或终态量存在比例关系且是同一物理量时,才可以采用差量法求解。
3、利用差量法解题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数量关系及产生差量的原因,确定题目中的“理论差值”。
第二步,写出正确地化学方程式,找到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
第三步,列出正确地比例式。求出答案。
知识点1、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1、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0g,通入足量的氢气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4g,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21·cn·jy·com
知识点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或质量发生变化
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至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则原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多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知识点3、结合其他计算的综合计算
3、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移动
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移动
1.有一置于水中的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气体分子可以通过容器壁,液体固体则不能,其质量为1g,体积为0.04L,内装有32.7g 40%的硫酸溶液,如果向其中加入锌,要保持容器不下沉,锌的质量最多不超过(  )21·世纪*教育网
A.6.3g B.6.5g C.7.5g D.13.0g
2.(2020 宁波模拟)含有Fe、Zn、Mg的合金粉10.5g与20%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蒸干后得到晶体29.7g(不含结晶水),则同时最多可得到氢气(  )
A.0.2g B.0.3g C.0.4g D.无法确定
3.(2020 宁波模拟)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3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39.0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2-1-c-n-j-y
4.(2020 余杭区二模)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共生成沉淀多少克?
(2)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5.(2021 巨野县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来源:21cnj*y.co*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  3.25 g;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1.今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2g,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已知参加反应的氢气比氧气少14g,则下列关于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质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氢气6g,氧气14g B.氢气的质量一定是2g
C.氧气的质量可能是16g D.可能是氢气4g,氧气18g
2.已知浓硫酸可以和Zn反应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Zn+2H2SO4 ZnSO4+SO2↑+2H2O,现将13克Zn放入一定量的浓硫酸中,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克的气体,则浓硫酸中含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2·1·c·n·j·y
A.19.6克 B.38.2克 C.29.4克 D.不能确定
3.将锌粉、铝粉、铁粉、和镁粉混合物a g 与一定质量浓度为25%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b g,反应中产生H2质量为(  )
A.(b﹣a)g B.g C.g D.g
4.把重80.1g的铁片放入324g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完毕后假设硫酸铜溶液里的铜已全部析出并全附着在铁片上,把附有铜的铁片从溶液中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质量为81.6g,则原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www.21-cn-jy.com
A.9.3% B.12.5% C.15.4% D.16.2%
5.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与盐酸反应.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该合金样品中铁铝硅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
A.112:81:28 B.336:27:84 C.324:135:36 D.56:81:56
6.向一定量的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等于所加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则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ww-2-1-cnjy-com
7.将3.90g由氢气,氧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火爆炸,冷却至室温并干燥后,测得气体质量为2.82g;再将此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并经干燥后,测得剩余气体质量为0.18g.经分析知道所剩气体全部是氧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为   g,氧气为  g,CO为   g.【版权所有:21教育】
8.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9.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1)赤铜(Cu2O)是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一种原料。Cu2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1cnjy.com
(2)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22g弹壳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121.8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③弹壳中铜的质量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部分--------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1、差量法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某始态与终态量的差值,是利用差量与反应中各物质间存在的一定比例关系进行解题的方法。21教育网
2、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应用于化学计算题中的差量法的理论依据是数学知识中的“等比定理”。
(其中b,d不等于0,下同)
注意:只有当差量与始态量或终态量存在比例关系且是同一物理量时,才可以采用差量法求解。
3、利用差量法解题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数量关系及产生差量的原因,确定题目中的“理论差值”。
第二步,写出正确地化学方程式,找到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
第三步,列出正确地比例式。求出答案。
知识点1、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1、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0g,通入足量的氢气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4g,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21·cn·jy·com
答案:8g
解析: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H2+CuO △ H2O+Cu 固体质量减轻
80 64 80-64=16(理论)
x 10g-8.4g=1.6g(实际)
80/16=x/1.6g x=8g
答: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8g。
知识点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或质量发生变化
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至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则原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多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解析:设发生反应的甲烷的体积为,发生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
列式
解得:,,所以发生反应的甲烷为,发生反应的氧气为。
①若过量,则完全反应,,,。
②若过量,则完全反应,,,。
知识点3、结合其他计算的综合计算
3、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移动
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移动
答案:
解析:由于,当铁球和铝球质量和体积都相等时,铁球必然为空心,而铝球则无法确定。题中所给的情景是拿掉烧杯之后判断杠杆是否平衡,所以本题的差量(金属球减少的质量)就是与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的质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当与等量硫酸反应时,铁消耗的质量多,因此铁球减少的质量多,杠杆将向倾斜,要想使杠杆重新平衡,支点应向移动。
1.有一置于水中的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气体分子可以通过容器壁,液体固体则不能,其质量为1g,体积为0.04L,内装有32.7g 40%的硫酸溶液,如果向其中加入锌,要保持容器不下沉,锌的质量最多不超过(  )21·世纪*教育网
A.6.3g B.6.5g C.7.5g D.13.0g
【解答】解:设加入锌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则:
Zn+H2SO4═ZnSO4+H2↑
65 2
X Y
根据:解得Y=;反应后剩余物质量为:32.7g+X﹣,容器与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g+32.7g+X﹣=33.7g+X﹣,由于体积为0.04L=40mL,所以密度为:,只要≤1就不会下沉,解得X≤6.5g。
故选:B。
2.(2020 宁波模拟)含有Fe、Zn、Mg的合金粉10.5g与20%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蒸干后得到晶体29.7g(不含结晶水),则同时最多可得到氢气(  )
A.0.2g B.0.3g C.0.4g D.无法确定
【解答】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9.7g晶体中硫酸根的质量为:29.7g﹣10.5g=19.2g,
由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Mg+H2SO4═MgSO4+H2↑可知,SO4~H2,
SO4~H2,
96 2
19.2g x

x=0.4g,
故选:C。
3.(2020 宁波模拟)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3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39.0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2-1-c-n-j-y
【解答】解:设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①CaO+H2O═Ca(OH)2;②NaHCO3+Ca(OH)2=2NaOH+CaCO3↓+H2O;③Na2CO3+Ca(OH)2=2NaOH+CaCO3↓;21*cnjy*com
①+②得④CaO+NaHCO3=NaOH+CaCO3↓;
①+③得⑤CaO+H2O+Na2CO3=2NaOH+CaCO3↓;
反应④不会引起固体增加;反应⑤即CaO与Na2CO3反应,因为有水参加了反应,会引起固体质量增加,即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因此根据化学方程式⑤:
CaO+H2O+Na2CO3=2NaOH+CaCO3↓
18 106
39.0g﹣37.2g x
x=10.6g
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10.6g。
4.(2020 余杭区二模)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共生成沉淀多少克?
(2)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95g+65g﹣140.3g=19.7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106 197
x 19.7g
x=10.6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5g﹣10.6g=4.4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9.3%
答:(1)反应共生成沉淀 19.7克;
(2)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约为29.3%。
5.(2021 巨野县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来源:21cnj*y.co*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  3.25 g;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
【解答】解:(1)最终剩余固体是铜,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10g﹣6.75g=3.25g。
故填:3.25。
(2)设10g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为x,
由表中数据可知,10g稀硫酸恰好反应的锌质量:10g﹣9.35g=0.65g,
Zn+H2SO4═ZnSO4+H2↑,
65 98
0.65g x
=,
x=0.98g,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1.今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2g,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已知参加反应的氢气比氧气少14g,则下列关于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质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氢气6g,氧气14g B.氢气的质量一定是2g
C.氧气的质量可能是16g D.可能是氢气4g,氧气18g
【解答】解:设参加反应氢气的质量为x,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4g+x。
2H2+O22H2O
4 32
x 14g+x
x=2g,
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为2g+14g=16g
参加反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2g+16g=18g
所以剩余气体的质量=22g﹣18g=4g
假设氢气全部反应,则氧气有剩余,氧气的质量=16g+4g=20g;
假设氧气全部反应,则氢气有剩余,氢气的质量=2g+4g=6g;
所以原混合物中氢气质量为2g,氧气的质量为20g或原混合物中氢气质量为6g,氧气的质量为16g。
A、氢气的质量不一定是6g,氧气也不是14g,故A错误;
B、氢气的质量不一定是2g,可有可能是6g,故B错误;
C、氧气的质量可能是16g,故C正确;
D、不可能是氢气4g,氧气18g,故D错误。
故选:C。
2.已知浓硫酸可以和Zn反应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Zn+2H2SO4 ZnSO4+SO2↑+2H2O,现将13克Zn放入一定量的浓硫酸中,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克的气体,则浓硫酸中含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2·1·c·n·j·y
A.19.6克 B.38.2克 C.29.4克 D.不能确定
【解答】解:
Zn+H2SO4═ZnSO4+H2↑
Zn+2H2SO4ZnSO4+SO2↑+2H2O
设生成H2x克,SO2y克
x=0.2,y=6.4
所以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0.2×+6.4×=29.4g
故选:C。
3.将锌粉、铝粉、铁粉、和镁粉混合物a g 与一定质量浓度为25%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b g,反应中产生H2质量为(  )
A.(b﹣a)g B.g C.g D.g
【解答】解:A、(b﹣a)g是硫酸盐中硫酸根的质量,不是氢气的质量,故此项错误。
B、生成氢气是质量为,故此项错误。
C、生成氢气是质量为,故此项错误。
D,通过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此项正确。
故选:D。
4.把重80.1g的铁片放入324g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完毕后假设硫酸铜溶液里的铜已全部析出并全附着在铁片上,把附有铜的铁片从溶液中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质量为81.6g,则原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www.21-cn-jy.com
A.9.3% B.12.5% C.15.4% D.16.2%
【解答】解:铁片增加的质量=81.6g﹣80.1g=1.5g
设参加反应硫酸铜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铁片质量增加
160 64﹣56=8
x 1.5g
解之得 x=30g
则原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9.3%
答:则原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3%。
故选:A。
5.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与盐酸反应.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该合金样品中铁铝硅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
A.112:81:28 B.336:27:84 C.324:135:36 D.56:81:56
【解答】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铁和铝与稀盐酸生成氢气,铝和硅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气。铝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说明相同质量的铝与盐酸或者氢氧化钠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综合分析,铁和盐酸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硅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设铁与盐酸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M,则硅的质量为X,铁的质量为Y。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Si+2NaOH+H2O═Na2SiO3+2H2↑
28 4
X M

得:X=7M
Fe+2HCl=FeCl2+H2↑
56 2
Y M

得:Y=28M
∴合金中硅和铁的质量之比=7M:28M=1:4。
A、铁和硅的质量之比=112:28=4:1,故A合题目条件。
B、铁和硅的质量之比=336:84=4:1,故B符合题目条件。
C、铁和硅的质量之比=324:36=9:1,故C不符合题目条件。
D、铁和硅的质量之比=56:56=1:1,故D不符合题目条件。
故选:CD。
6.向一定量的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等于所加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则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ww-2-1-cnjy-com
【解答】解:氯化氢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盐酸溶液的质量和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之和等于氯化银沉淀质量和硝酸溶液的质量之和,则滤液的质量等于盐酸溶液的质量+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氯化银沉淀的质量.又因为滤液的质量等于所加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所以盐酸的质量=沉淀的质量.设氯化氢的质量是X,氯化银的质量是Y,则盐酸的质量等于沉淀的质量.21*cnjy*com
AgNO3+HCl═AgCl↓+HNO3
36.5 143.5
X Y

得:Y=
∴盐酸的质量是.
∴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5.4%.
故答案为:25.4%.
7.将3.90g由氢气,氧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火爆炸,冷却至室温并干燥后,测得气体质量为2.82g;再将此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并经干燥后,测得剩余气体质量为0.18g.经分析知道所剩气体全部是氧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为   g,氧气为  g,CO为   g.【版权所有:21教育】
【解答】解:反应后的气体为2.82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是3.9g﹣2.82g=1.08g
设反应的氢气质量是x
2H2+O22H2O
4 36
x 1.08g
x=0.12g
依据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干燥后测得剩余气体质量为0.18g,这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2.82g﹣0.18g=2.64g
设一氧化碳的质量是y
2CO+O22CO2
56 88
y 2.64g
y=1.68g
故氧气的质量是3.9g﹣0.12g﹣1.68g=2.1g
答: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是0.12g,氧气的质量是2.1g,一氧化碳的质量是1.68g.
故答案为:0.12;2.1;1.68.
8.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分别X、Y.
CH4+2O2CO2+2H2O△V
1 2 1 2
x y 30mL﹣16mL
x=7mL
y=14mL
由于7mL+14mL=21mL<30mL,剩余气体为30mL﹣7mL﹣14mL=9mL,假设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9mL+7mL):14mL=8:7;假设剩余的气体为氧气,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7mL:(14mL+9mL)=7:23.
答: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8:7或7:23.
9.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是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生成的25g沉淀是碳酸钙的质量,25g碳酸钙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25g×100%=3g,
设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为x,则CO2的质量为(10g﹣x),根据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
x×100%+(10g﹣x)×100%=3g,解得x=1.75g.
答: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为1.75g.
10.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1)赤铜(Cu2O)是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一种原料。Cu2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1cnjy.com
(2)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22g弹壳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121.8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③弹壳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Cu2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4×2):16=8:1,
故填:8:1。
(2)设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质量为y,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2g+100g﹣121.8g=0.2g,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x y 0.2g
==,
x=6.5g,y=16.1g,
铜的质量分数为:×100%=70.5%,
答:生成了0.2g氢气和16.1g硫酸锌,铜的质量分数是70.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