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重点高中提前招生复习学案18: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重点高中提前招生复习学案18: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1 14:17: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部分------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质量守恒法的主要依据是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这种解题技巧的优点是基于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可以避开繁杂的运算,不去追究细枝末节,因而能使复杂的计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我们化学计算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21·世纪*教育网
由质量守恒法推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2、元素的种类 3、元素的质量
4、原子的种类 5、原子的数目
6、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及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
可能改变的是:元素的化合价或分子总数。
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1.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的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B中气球胀大说明此反应有气体产生
B.C中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
C.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用天平称量A系统的质量,天平保持平衡后,换成B系统,指针向右偏转
【答案】A
【解析】A、B中气球胀大,是因为白磷燃烧过程中放热,导致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增大,从而导致气球膨胀,反应过程中没有产生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C中的氧气被消耗后,冷却至室温时,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从而导致气球变瘪,该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用天平称量A系统的质量,天平保持平衡后,换成B系统时,由于气球收到浮力的作用,指针向右偏转,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2-1-c-n-j-y
知识点、计算反应体系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2. (2021·湖南常德)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21*cnjy*com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质量/g x 8.4 3.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8.5
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2+16.8+0.8+0.1= x+8.4+3.0+1.0,x=8.5;甲、丙、丁质量分别增加8.5g-3.2g=5.3 g、3.0g-0.8g=2.2g、1.0g-0.1g=0.9g,三者均为反应物;乙物质质量减少16.8g-8.4g=8.4g,为生成物;
由分析得:
A.由分析可知,x=8.5,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g:0.9g=22:9,错误;
C.反应为乙生成甲、丙、丁,则乙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若丙、丁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正确。
故选B。
知识点、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
3 .(2021·湖南湘潭)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g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A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B错误。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化学方程式2C2H6+7O24CO2+6H2O,故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2:7,C错误。2·1·c·n·j·y
D.反应前氧气为单质,氧元素0价,反应后氧元素-2价,化合价改变,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判断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化学式
4.(2021·湖南湘潭)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蕴含许多化学原理,其反应之一为: 则X的化学式为( )【出处:21教育名师】
A.CaCO3 B.Ca(OH)2 C.CaO D.CaH2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碳原子为1个,氢原子为2个,氧原子为3个,反应后钙原子为1个,氢原子为2个,碳原子为2个,氧原子为6个,所以左侧少了1个钙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所以化学式为CaCO3,故选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5.对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答案】D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故B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C错误;该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故D正确。
1.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3.8%、Na2O 5.8%、NaOH 90.4%.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为(  )
A.23.4g B.30.6g C.35.7g D.58.5g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设所得溶液蒸干时得到晶体质量可能为X,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为
100g×14.6%×=x×
X=23.4g
故选:A。
2.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4:5:8,若设Na+为4n个,则SO42﹣的离子数为(  )
A.2n B.3n C.6n D.8n
【解答】解:由于溶液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4:5:8,若Na+为4n个,则Mg2+与Cl﹣个数分别为5n与8n个;
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由溶液中SO42﹣的离子数==3n
故选:B。
3、在a克稀硫酸中加入混合均匀的BaCl2和Ba(NO3)2粉末,充分反应。如图是加入粉末质量与得到沉淀质量的关系。
①若该硫酸的质量为1.2a克,加入粉末的质量为30克时,产生沉淀质量为   克。
②若粉末的质量为x克,该硫酸的质量为2a克,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y克。试写出粉末质量x克与产生沉淀质量y克之间的关系   。
【解答】解:①由题目信息和图可知,a克稀硫酸中加入混合均匀的BaCl2和Ba(NO3)2粉末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3.3g;当加入硫酸的质量为1.2a克时,恰好反应的粉末质量=1.2×24g=28.8g,而题目中加入粉末的质量为30g,说明粉末过量,此时生成的沉淀质量=1.2×23.3g=27.96g;
②由题目信息和图可知,a克稀硫酸中加入混合均匀24g的BaCl2和Ba(NO3)2粉末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3.3g;当加入硫酸的质量为2ag时,如果粉末恰好反应或者过量(即x≥48),则生成的沉淀质量均为46.6g;如果粉末不足(即x<48),设产生沉淀的质量为y,则可以列出比例式:,即y=。
故答案为:
①27.96;
②y=46.6g(x≥48),y=(x<48)。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制取铜。
(1)请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若用8g氧化铜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能制得铜的质量为多少?
(2)若一氧化碳量不足、制得的铜会含有少量未被还原的氧化铜。要除去其中的氧化铜,可向反应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   (填化学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答】解:(1)设能制得铜的质量为x
CO+CuOCu+CO2
80 64
8g x
x=6.4g
答:能制得铜的质量为6.4g。
(2)CuO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故答案为:
H2SO4;CuO+H2SO4═CuSO4+H2O。
5.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示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中取22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 +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 +HCl═NaCl+CO2↑+H2O.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www-2-1-cnjy-com
(1)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二氧化碳、盐酸质量的相应数值)。
(2)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
【解答】解:(1)BC段是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设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x。
NaHCO3+HCl═NaCl+CO2↑+H2O,
36.5 44
(146g﹣73g)×10% x
x=8.8g,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盐酸数值(73g,146g)和CO2的数值(8.8g);
(2)解:设22g样品中Na2CO3质量为y,
Na2CO3+HCl=NaCl+NaHCO3,
106 36.5
y 73g×10%
y=21.2g,
22g样品中NaCl的质量为:
22g﹣21.2g=0.8g,
故答案为:
(1);(2)0.8g。
1.(2020 宁波模拟)金属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将38.4g铜投入适量的浓硝酸中,铜全部反应后,收集到一定体积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将盛有此混合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通入氧气的质量为(  )(已知一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为:4NO+3O2+2H2O═4HNO3;二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为4NO2+2H2O+O2═4HNO3)21cnjy.com
A.4.8g B.6.4g C.9.6g D.无法计算
【解答】解: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得出铜和氧气的定量关系2Cu~O2(每2个铜原子失4个电子,每个氧分子得4个电子);【版权所有:21教育】
设通入氧气的质量为x
2Cu~O2
128 32
38.4g x
x=9.6g
故选:C。
2.(2020 河南一模)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2g B.3g C.3.5g D.4.5g
【解答】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
则2:96=x:168g
x=3.5g;
故选:C。
3.(2020 黄州区校级自主招生)加热条件下,将24 g CuO、Fe2O3的混合物与充足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 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原混合物的质量将减少
B.反应后所得CO2的质量为30 g
C.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11.2 g
D.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质量之比为1:2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生成的40g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设生成40g碳酸钙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2+Ca(OH)2=H2O+CaCO3↓
44 100
x 40g
x=17.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gCuO、Fe2O3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7.6g×=6.4g,那么设氧化铜的质量为x,氧化铁的质量为y,所以可以得:
①x×+y×=6.4g
②x+y=24g
联立①②可以得出:x=8g y=16g
A.由于CuO、Fe2O3分别被还原为Cu和Fe,所以原混合物的质量将减少,故正确;
B.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故错误;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11.2g,故正确;
D.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质量比为:8g:16g=1:2,故正确。
故选:B。
4.将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发现固体质量在灼烧前后保持不变,则灼烧前粉末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57.6% B.42.4% C.80% D.39.5%
【解答】解:方法一:假设铜与氧气生成氧化铜增加的质量和氢氧化铜分解放出水而减少的质量为m,设粉末为铜的质量为x,铜绿的质量为y21教育网
2Cu+O22CuO 固体增加质量
128 32 160 160﹣128=32
x m
x=4m
Cu(OH)2CuO+H2O 固体质量减少
98 80 98﹣80=18
y m
y=m
灼烧前粉末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100%=80%
方法二:由于发现固体质量在灼烧前后保持不变,又由于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灼烧前粉末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即为反应后氧化铜中铜的质量分数,×100%=80%;
故选:C。
5.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CaCO3和K2CO3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60.3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  )
A.3.9g B.4g C.7.9g D.16.9g
【解答】解:
设与盐酸中氢离子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为x
O﹣﹣﹣﹣H2O﹣﹣﹣﹣﹣﹣2HCl
16 73
x 150g×7.3%

x=2.4g
而溶液的增加量为160.3g﹣150g=10.3g
则金属元素的质量为10.3g﹣2.4g=7.9g
故选:C。
6.将一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发现固体质量在灼烧前、后保持不变,求:灼烧前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假设铜与氧气生成氧化铜增加的质量和铜绿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水而减少的质量为m,设粉末为铜的质量为x,铜绿的质量为y.
2Cu+O22CuO 固体增加质量
128 32 160 160﹣128=32
x m
=,x=4m;
Cu2(OH)2CO32CuO+H2O+CO2↑ 固体质量减少
222 160 222﹣160=62
y m
=,
y=,
灼烧前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100%=52.8%.
答:灼烧前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2.8%.
7.(2020 市南区校级自主招生)化学研究小组利用加热后的废旧铜丝与100g 9.8%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反应制备硫酸铜,再对溶液加热、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并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能制得多少g硫酸铜。
(2)取2.5g硫酸铜晶体加热失水,得到不同温度下固体的质量曲线(又叫热重曲线):
①通过计算确定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
②通过计算确定b点固体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1)设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O+H2SO4=CuSO4+H2O
98 160
100g×9.8% x

x=16g
(2)①设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 mH2O
CuSO4 mH2OCuSO4+mH2O
160 18m
1.6g 2.5g﹣1.6g

m=5
则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 5H2O;
②设b点固体的化学式为CuSO4 nH2O
CuSO4 5H2OCuSO4 nH2O+(5﹣n)H2O
250 (5﹣n)18
2.5g 2.5g﹣1.78g

n=1
则b点固体物质的化学式CuSO4 H2O;
答:(1)完全反应能制得16g硫酸铜;(2)①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 5H2O;②b点固体物质的化学式CuSO4 H2O。www.21-cn-jy.com
8.将6g生铁样品加入到盛有100g质量分数为14.7%的过量硫酸的烧杯中(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5.4g,试计算:
(1)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费写出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如果继续加入生铁样品至没有气泡冒出,过滤,将滤液蒸干,可以得到固体多少克?(固体中不含结晶水)
【解答】解:(1)设6g生铁中铁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氢气质量:6g+100g﹣105.4g=0.6g,
Fe+H2SO4═FeSO4+H2↑,溶液质量增加
56 2 56﹣2=54
x 105.4g﹣100g=5.4g
=,
x=5.6g,
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100%=93.3%,
答: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3.3%。
(2)设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98 152
100g×14.7% y
=,
y=22.8g,
答:可以得到固体22.8g。
9.材料:将盐酸逐滴滴入Na2CO3和NaHCO3混合物里时;盐酸先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然后再与 NaHCO3反应生成CO2和H2O。21·cn·jy·com
为了确定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盐酸溶液100克,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样品质量(g) 2.96 3.70 5.18 6.66
CO2的体积(mL) 672 840 896 672
①四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有  (填实验序号)
②若加入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质量为2.22克,产生CO2的体积为   mL
【解答】解:(1)对比1、2、3可知,随着样品质量增加,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逐渐增大,说明1、2中盐酸过量,Na2CO3和NaHCO3的完全反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样品质量与生成CO2的体积成正比,设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质量为2.22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21*cnjy*com
x=504mL
故答案为:
(1)1、2;
(2)504。
10.由某物质R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1.65g,经试验,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加入稀盐酸中和滤液,当加入146g,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求物质R的质量.
【解答】解:法一:由题意知R为Ba(OH)2,设与硫酸钠反应的Ba(OH)2的质量为x,生成NaOH的质量为y.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a(OH)2+Na2SO4=BaSO4↓+2NaOH
171 233 80
x 11.65g y
= =
解得x=8.55g y=4.00g
设4.00gNaOH消耗HCl的质量为z.
HCl+NaOH=NaCl+H2O
36.5 40
z 4.00g

解得z=3.65g
向滤液中共加入盐酸的质量为146g×5%=7.3g,而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3.65g,所以HCl还与剩余的Ba(OH)2反应.设剩余的Ba(OH)2的质量为w.
Ba(OH)2+2HCl=BaCl2+2H2O
171 73
w 7.3g﹣3.65g

解得w=8.55g
所以共有氢氧化钡的质量为:8.55g+8.55g=17.1g
法二:由方程式Ba(OH)2+Na2SO4=BaSO4↓+2NaOH HCl+NaOH=NaCl+H2O可得:
Ba(OH)2﹣﹣2HCl
171 73
x 146g×5%
x=17.1g
答:物质R即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7.1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化学部分------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质量守恒法的主要依据是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这种解题技巧的优点是基于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可以避开繁杂的运算,不去追究细枝末节,因而能使复杂的计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我们化学计算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21·世纪*教育网
由质量守恒法推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2、元素的种类 3、元素的质量
4、原子的种类 5、原子的数目
6、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及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
可能改变的是:元素的化合价或分子总数。
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1.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的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B中气球胀大说明此反应有气体产生
B.C中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
C.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用天平称量A系统的质量,天平保持平衡后,换成B系统,指针向右偏转
知识点、计算反应体系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2. (2021·湖南常德)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21*cnjy*com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质量/g x 8.4 3.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8.5
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知识点、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
3 .(2021·湖南湘潭)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g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知识点、判断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化学式
4.(2021·湖南湘潭)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蕴含许多化学原理,其反应之一为: 则X的化学式为( )【出处:21教育名师】
A.CaCO3 B.Ca(OH)2 C.CaO D.CaH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5.对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1.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3.8%、Na2O 5.8%、NaOH 90.4%.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为(  )
A.23.4g B.30.6g C.35.7g D.58.5g
2.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4:5:8,若设Na+为4n个,则SO42﹣的离子数为(  )
A.2n B.3n C.6n D.8n
3、在a克稀硫酸中加入混合均匀的BaCl2和Ba(NO3)2粉末,充分反应。如图是加入粉末质量与得到沉淀质量的关系。
①若该硫酸的质量为1.2a克,加入粉末的质量为30克时,产生沉淀质量为   克。
②若粉末的质量为x克,该硫酸的质量为2a克,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y克。试写出粉末质量x克与产生沉淀质量y克之间的关系   。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制取铜。
(1)请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若用8g氧化铜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能制得铜的质量为多少?
(2)若一氧化碳量不足、制得的铜会含有少量未被还原的氧化铜。要除去其中的氧化铜,可向反应后所得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   (填化学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示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中取22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 +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 +HCl═NaCl+CO2↑+H2O.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www-2-1-cnjy-com
(1)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二氧化碳、盐酸质量的相应数值)。
(2)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
1.(2020 宁波模拟)金属铜和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将38.4g铜投入适量的浓硝酸中,铜全部反应后,收集到一定体积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将盛有此混合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通入氧气的质量为(  )(已知一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为:4NO+3O2+2H2O═4HNO3;二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为4NO2+2H2O+O2═4HNO3)21cnjy.com
A.4.8g B.6.4g C.9.6g D.无法计算
2.(2020 河南一模)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2g B.3g C.3.5g D.4.5g
3.(2020 黄州区校级自主招生)加热条件下,将24 g CuO、Fe2O3的混合物与充足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 g.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原混合物的质量将减少
B.反应后所得CO2的质量为30 g
C.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11.2 g
D.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质量之比为1:2
4.将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发现固体质量在灼烧前后保持不变,则灼烧前粉末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57.6% B.42.4% C.80% D.39.5%
5.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CaCO3和K2CO3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60.3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是(  )
A.3.9g B.4g C.7.9g D.16.9g
6.将一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发现固体质量在灼烧前、后保持不变,求:灼烧前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7.(2020 市南区校级自主招生)化学研究小组利用加热后的废旧铜丝与100g 9.8%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反应制备硫酸铜,再对溶液加热、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并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能制得多少g硫酸铜。
(2)取2.5g硫酸铜晶体加热失水,得到不同温度下固体的质量曲线(又叫热重曲线):
①通过计算确定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
②通过计算确定b点固体物质的化学式。
8.将6g生铁样品加入到盛有100g质量分数为14.7%的过量硫酸的烧杯中(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5.4g,试计算:
(1)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费写出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如果继续加入生铁样品至没有气泡冒出,过滤,将滤液蒸干,可以得到固体多少克?(固体中不含结晶水)
9.材料:将盐酸逐滴滴入Na2CO3和NaHCO3混合物里时;盐酸先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然后再与 NaHCO3反应生成CO2和H2O。21·cn·jy·com
为了确定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盐酸溶液100克,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样品质量(g) 2.96 3.70 5.18 6.66
CO2的体积(mL) 672 840 896 672
①四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有  (填实验序号)
②若加入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质量为2.22克,产生CO2的体积为   mL
10.由某物质R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1.65g,经试验,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加入稀盐酸中和滤液,当加入146g,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求物质R的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