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小明将少量的白糖放在铁锅里加热,先看到白糖融化,接着看到融化的物质呈现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请你判断整个实验属于( )
A.研究白糖的结构 B. 研究白糖的用途
C.研究白糖的变化 D.研究白糖的制法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试剂瓶塞取下后应倒放在桌子上 B.酒精灯的灯帽取下后应正在放桌子上
C.试管洗干净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 D.胶头滴管不用时应倒插在试管架上
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
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
D.上述中的任意一项均可表示仪器已经洗净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氯化氢气体与氨气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B.糖受热变黑
C.淀粉变成葡萄糖
D.糖溶于水
5.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凝固 B.锈 c.爆炸 D.熔化
6.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金刚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B.铜丝加热会发黑
C.铁水降温后能形成坚硬的铁
D.天然气可以燃烧
7.做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实验时,试管夹通常应夹在( )
A.试管的口部 B.试管的底部
C.试管的中上部 D.试管的中部
8.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 B.寻找能治疗SARS的药物
C.下一次月食的日期 D.电炉发热的原理
9.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填编号)
A.烧杯 B.燃烧匙 C.试管
D.石棉网 E.量筒 F.集气瓶
10.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火焰的 (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灯芯
11.有一瓶工业酒精和食盐水,区分它们最简单的化学方法是 ( )
A.品尝味道 B.闻气味
C.取少量点燃 D.观察颜色
12.下列各组物质颜色相同的是 ( )
A.氧化镁和镁 B.炭粉和氧化铜
C.铁和铁锈 D.铜丝和铁丝
13.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石棉网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剩余的药品放回试剂瓶中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让试管口略向下
C.若取无腐蚀性药品可直接用手拿
D.取用块状药品应用药匙
15.下图中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16.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采取的措施是( )
用嘴吹灭
. 用湿抹布扑灭
.用书扇灭
.用灯帽盖灭
17.既能用来给少量固体药品加热,又能用来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的仪器是(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1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镁带必须用坩埚钳夹持,不能用手拿
B.实验过程中的废液应倒入水池,并用大量水冲涮
C.向试管中加铜绿粉末时可以用纸槽代替药匙加入药品
D.实验结束时要整理好实验台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19.下列点燃或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
20.根据下列哪项能判断镁带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
A.发出耀眼强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以上各项中的任意一项
2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变色 B、产生沉淀
C、有气体生成 D、有新物质生成
2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空气液化
C、淀粉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变黑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2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灼热的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
D、钢铁生锈
24、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的可燃性
B、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C、汽油的挥发性
D、食醋的酸性:能与金属镁反应放出气体等
2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镁带用于制造照明弹
B、铜丝用于制导线
C、用金刚石做装饰品
D、用铝合金做钥匙
26、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盛放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 )
A、试管 B、量简 C、烧杯 D、蒸发皿
27、下列仪器中,可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量筒 B、烧杯、蒸发皿
C、试管、集气瓶 D、试管、蒸发皿
28. 下列仪器,不能用来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
29.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把试管的受热部位放在酒精灯火焰的 ( )
A、外焰 B、内焰 C、 焰心 D.远离外焰
3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 ;
B.称量具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时,物质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
C.取用液体试剂时,试剂瓶标签应朝着手心;
3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32.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
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
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
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3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 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铜制造导线
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沉淀产生的一定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5.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
A.空气和天然气 B.铁和铜 C.水和植物油 D.酒精和食盐36.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①镁带消失了,②看到耀眼的白光,③放出大量的热,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
A.镁能和氧气反应 B.镁是金属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发热 D.镁能和氮气反应
37.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碳酸氢铵 B、蜡烛燃烧 C、光合作用 D、水结成冰
38.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蜡烛遇热变软 B.蜡烛燃烧 C.点燃酒精灯 D.火药爆炸
3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40.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41.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4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有气体生成 C.有沉淀生成 D.发光放热
43.6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建屋造房 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 D.烧制陶器
44.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的残渣——碳,由此说明( )
A.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 B.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C.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两者的用途相同
45.在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中,华人科学家的贡献功不可没。曾因改变纯碱的生产工艺并无偿公之于众而举世闻名的化学家是( )
A.杨振宁 B.李政道
C.侯德榜 D.钱学森
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可以将化学能和电能进行相互转化
B.酒精燃烧时释放出能量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太阳光能
D.电灯通电是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热能的化学变化
47.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家庭自制冰块 B.烧菜用过的铁锅放置后常出现红色斑迹
C.夏天过夜后的饭菜变馊
D.用酒精棉球给发热病人擦拭降温
48.在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镁带呈银白色,质软
C.酒精易挥发 D.氢气可以燃烧
49.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A.化学变化需加热才能进行,而物理变化不需要加热
B.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或变色的现象,物理变化没有
D.化学变化伴随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也会伴随有化学变化
50.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 固态物质加热后全部变为气体 ② 用粮食酿酒 ③ 爆炸
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⑤ 工厂里工人把原材料制成产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 往 套,
使用时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 柄上。
2.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
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右图),
约1~2s后取出,可观察到
处(填序号)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 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
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
焰上。
3.指出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
(1)
(2)
(3)
4.简要写出下列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1)给试管中的铜绿加热时,管口朝上: ;
(2)酒精灯不用时,未盖上灯帽: ;
(3)倾倒盐酸时标签未向着手心而是朝下: ;
(4)点燃镁带时未在实验桌上放置石棉网: 。
5.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A)氢氧化钠叫做烧碱或苛性钠;(B)氢氧化钠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暴露在空气中的烧碱极易吸收水分;(D)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E)氢氧化钠还能跟指示剂、盐酸、氯化铁等反应;(F)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G)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1)用序号回答:短文中叙述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叙述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
(2)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完成下列实验所需要的实验仪器。
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均可以使用的是:
7、从细口瓶倒取液体药品时,标签须向着手心,原因是:
8.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 性质。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 。性质。
9.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 色的固体,它 (填“易”或“难”)溶于水。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 变化,
10.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气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
11.实验室使用化学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 ,
不 ,
不 。
12.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
(2)白酒和食醋:
(3)面粉和洗衣粉:
(4)铜丝和铁丝: 。
1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A.电灯发亮 B.镁条燃烧
C.酒精燃烧 D.白糖受热变成炭
E.白糖熔化 F.铜铸成铜器
G.铜器生锈 H.卫生球消失
14.把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地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钠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钠具有的性质:
(1)物理性质:硬度 ,
密度 ,熔点 ,
颜色 ;
(2)化学性质: 。